浪子夜行
字体: 16 + -

第124章 书房之往昔

    “什么怎么回事?”骆非羽慢慢地把头靠在门上——他是真的力竭了。

    “还和我装糊涂!”赵言恪白了骆非羽一眼:“一个会神境,被一群最高才化气境的家伙追着,这种事传出去怕是也没人信吧?嘉鼎第一刺客居然会失手?”

    “我没有失手。”骆非羽望着月色答道。

    “都被人家追得满大街跑了,还说没失手,就算你达到了目标,这后果可和你的身份不符啊!”赵言恪追问道。

    骆非羽没有回答,低下头盯着被月光照的洁白的地面,眼帘低垂。

    “说实话吧!和我有什么好隐瞒的?”赵言恪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平静问道。

    “她要成亲了,半个月后。”沉默了好一会,骆非羽才低声答道。

    “切,就知道和那女孩有关。”意料之中的赵言恪轻笑了一声,随后问道:“那你打算怎么办?”“还能怎么办?难道让人家一个大家闺秀和我这个刀口舔血的家伙亡命天涯?”骆非羽苦笑道,话里有种自嘲的意味。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呢?”赵言恪眼望前方低声说道。

    “这种事还要试试?一个是门当户对相夫教子,一个是整日提心吊胆漂泊不定,任谁也不会选错吧?”

    “什么是对?什么又是错?”赵言恪意味深长地问道。

    “这...”骆非羽哑口无言。

    赵言恪站起身拍着身上的灰尘,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这是你自己的事,我不好说什么,但我劝你思考清楚,要是打算去抢亲呢,记得叫上我,你知道我这人最爱管闲事,要是打算就此放弃以后只在深夜偷偷去看她一眼的话,到时候我可以借你个肩膀。哦对了,你这伤还是抓紧处理一下吧,别死的不明不白,到时候留下遗憾。我就先告辞了,选第一个的话,来赵府找我,第二个的话...呵呵。”

    说完这几句尖酸刻薄的话,赵言恪摆了摆手,迎着月光离开。

    愣在原地的骆非羽天人交战。

    “萱儿,若是我大闹你的成亲现场,你是会恨我坏了你家的脸面,还是会不顾一切跟我走?”“说起来那个公子对你应该也会很不错吧?都是读书人,才子佳人,多好啊。”他抬头笑了笑。

    月光下,这个让嘉鼎恶商高官和江湖不义者谈之色变的男子,背影却是十分落寞。

    ...

    第二天,赵言恪像往常一样起床,没人知道他在昨夜做了什么。

    “不知道飞鱼考虑的怎么样了...”走出房门,他自言自语道。

    今天已经是慕蓉重回赵家的第六天,这几天里,赵冰清每天都拉着慕蓉在邢州到处晃悠,慕容也由此见识了嘉鼎人和大梁人不同的地方,为了入乡随俗,她的装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却依然无法掩盖她那倾世红颜。就算是同为女子的赵冰清,偶尔还会在慕蓉的笑容中愣神,之后便牢骚道:“赵言恪那家伙不知道上辈子做了什么大好事,竟然会遇上慕蓉姐姐这般又漂亮又温柔的女子。”慕蓉闻言却是一愣,往常自己混迹于嘉鼎大梁两国边境时,一直都是一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对那些对自己钦慕的男子从来都是不咸不淡的态度,若有让自己反感之人,更是会冷语相向,可自从遇见某个家伙之后,自己却越来越和以前不一样,连言谈举止也是温柔了许多。

    大概感情真的能改变一个人吧?

    这样想着,慕蓉不经意嘴角上扬。这一细节正巧被赵冰清撞见,后者阴阳怪气道:“慕蓉姐姐哎,你现在的样子啊,就像一个小媳妇一般,那家伙有那么好吗?”慕蓉闻言,脸上出现一阵绯红之色,说道:“冰清妹妹啊,现在你还不懂,等你以后遇到自己喜欢的人,你就会明白了。那种一想到对方就会雀跃的心情,是藏不住的。”赵冰清眯着眼睛,似乎是非常认真地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开口道:“算了,我还是觉得一个人比较自在。”对此,慕蓉也只是笑笑,没有说什么。

    “不过,要是那家伙敢欺负你的话,你一定要告诉我哦,我替你好好教训他!”赵冰清扬了扬小手,傲然说道。慕容闻言一笑,说道:“当然啦!有你在,他怎么敢欺负我呢?”赵冰清嘿嘿一笑,不再说话。

    这几日,赵冰清和慕蓉两人的言谈,无外乎是嘉鼎的好玩的和好吃的地方,偶尔还顺便谈论一下评价在慕蓉这里简直是无可挑剔但在人赵冰清这里却几乎一无是处的某人。

    赵府。

    赵言恪今日难得的没有出门,他在等人。

    百无聊赖之下,赵言恪在府中到处乱晃,走到书房的时候,他顿了一下,停下脚步,打开偷偷打开房门探头探脑地朝里望去。

    老太爷的书房自然不会小,除了大部分常见的史家典籍之外,还有一些已经没有多少人知道的生僻书籍,虽说如此,但其对读书人的价值却是难以估量的。

    望着这些书籍,赵言恪感慨万千。

    早在他七八岁时,就被当时还是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老太爷拎到书房,那时他们还住在京城扬州,府邸远不像现在这么大,书房的书也只有现在的十之三四,赵守令通常都会在书房走了几圈之后,拿出几本书,对年纪尚小的他说道:“天黑之前把这些看完,不然晚饭没份。”随后就留下孤独的小赵言恪出门办事。

    那时候赵安庐尚在军中摸爬滚打,所以家中只有娘亲和他们三人,以及常年早出晚归的赵守令。那时候赵冰清自然是不用这般努力读书的,她也经常为自己是女儿身而感到庆幸。而赵行笃却经常趁赵守令不在的时候偷偷溜进书房,一脸羡慕地看着哭丧着脸的赵言恪。对于这些,夫人白娴静当然知道,但从不对赵守令说起。而自从某天,照常偷跑进书房的赵行笃被偶然回家的平章事大人撞见,狠狠批评了一顿之后,赵行笃再也没有进过书房,但却经常在比他高好多的书房门外搭上凳子,朝里面望去,对在里面的赵言恪打招呼,后者也只有这时才会露出一点微笑。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大梁南侵的前一天。这几年里,从一开始的经常读不完书而只能在夜里偷吃赵行笃赵冰清留下来的饭菜,到每次都能和他们一起吃饭,再到每天都只用一半时间完成,再用剩下的时间将以后的书提前读完,经历了多少辛酸,此时的他却有些记不清了。

    那时候他不明白爷爷为什么逼着自己读书却从不让赵行笃踏进书房半步,如今的他在站在这里,却是多少明白了。爷爷是想将他培养成一个地道的读书人,以后步入朝堂,再加上爷爷的声望余音,让他平步青云。而赵行笃则学习经商之道,而赵安庐彼时也会成为朝中大将军,这样,赵家便会成为为商为官为将都不输别人的大家。

    赵守令一生成就非凡,自然不会让他的两个孙子碌碌无为。

    而这一切,在开隆深秋的那一夜过后,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