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红衣大炮
孙元化笑着对袁崇焕说道:“那好我就把大炮的身世讲与你们。”
“说起来还是几年前的事了,不知你们知道不,近些年了红夷作乱,在我国沿海一带兴风作浪,以红毛国(荷兰、葡萄牙)为甚。前不久就在广东地界发生一起海战,红毛国兵舰公然犯我海岛占我领土,我水师毫不示弱予以痛击还以颜色,结果有几艘兵舰被我水师击沉沉入大海。后来当地官员命水手下水打捞沉船,等打捞上来就发现船上的红衣大炮完好无损,于是打包从陆路运抵京师,总共打捞上来二十九门。”
众人闻听无不惊骇,原来其中还有这些套头呢!
孙承宗把话茬接过来说道:“孙策画说的没错,没来京里就二十几门大炮,我考虑到辽西地区的局势对咱们大明不利,所以我在万岁面前极力请到十一门,你们说我容易吗!”
“经略大人真心不易,小的们能够理解经略大人为辽东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儿差点没累毁……”
孙承宗满意的笑了笑。
那么孙承宗所说的是否属实,一点都不假,红衣大炮确实是从外国所获。当时西方逐渐开放,远洋航行对外贸易激增,伴随而来的是造船技术和火炮技术的提高。
说到这咱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欧洲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其技术特征是:
(1)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也可发生链弹等弹药。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
(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
(4)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神威无敌红衣大炮,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像什么火铳、抬杆儿、鸟枪等,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出,其威力着实惊人。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更别提守城了。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训练最有素的英国海军也只能2分钟一发的射速。
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可惜一匹奔跑的战马在一分钟内能跑的距离相当可观,来得及开第二炮吗?所以前装火炮的特点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轰城墙没有问题,可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最早红夷大炮由天启年间闽人所仿制,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所购买的第一批红夷大炮为英国沉船上的舰炮,用于宁远城与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寇菲林长炮。我是么看过,但据百度所说,现中国军事博物馆仍藏有此炮。
当时最流行的就属前膛装加农炮,以炮弹的重力来区分大炮等级,比如炮弹分十磅,十五磅、二十五磅等。
不过名字有所不同,引进过来时叫红夷大炮,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红衣大炮。到清朝又给标明又给挂号的,什么大将军炮,无敌大将军等等。
废话少说,言归正文。
孙承宗讲完之后,看着孙元化说道:“那么就有劳元化亲自示范一下。”
再看孙元化点手叫来几名跟班的,几个人来到一门红衣大炮近前,先把引信从炮尾部顶端的窟窿眼里塞进去,第二部把火药包顺炮口塞入,怕它不实用大号拖把在炮管碓实,第三部塞入开话炮弹。
只听孙元化大喊道:“点火开炮……”
火工手用火把点燃引信,而后所有人迅速撤离,刚刚离开不到十米远,就听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大地都在抖动。伴随响声,炮口喷出滚滚浓烟,随后炮弹在两里地外爆炸,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足有三米来高。
除了孙元化和几个跟班的,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被红衣大炮的威力所震撼。尤其是袁崇焕嘴巴张多大,缓了半天才过劲,一把抓住孙承宗恳切的说道:“经略大人,无论如何如之何这十一门大炮拨给我,早在京城之时我就闻听红衣大炮的威力,为此我修筑宁远城之时在每面城犄角处预留下位置,就是装备红衣大炮所有,一旦宁远有了此神器,纵然后金千军万马也休想靠进宁远半步。”
袁崇焕每一句话说的都那么诚恳,句句打动了孙承宗的心窝。
“恩……即便如此,本府就依你,把这十一门大炮调拨予你,你可不要辜负老夫对你的一片厚望哦!”孙承宗说完眼睛里放出无限希望,把全部希望就寄托在袁崇焕和宁远城。
袁崇焕抱腕当胸言道:“经略大人,袁某人向来不打诳语,宁远城城高墙厚,又有东西南北四个罗城,外带配合红衣大炮,可谓固若金汤,只要我们全军将士上下齐心,定叫那酋奴有来无回。”
“好,我把孙策画给你派过去,给你培训一批精良炮手,也可以辅助你把守宁远城。”
说完,孙承宗把孙元化叫道跟前,交代几句话,孙元化欣然领命。
袁崇焕协孙元化,拉着十一门红衣大炮回到宁远。
没等进城呢,守将祖大寿、朱梅、左辅这些人都出来想一饱眼福,开开眼这神一般的大炮究竟何样。
众人相见,大家围拢在大炮周围这么一看,无不惊叹,没见这玩意,黑瓦瓦的炮身致密均匀,炮管那么老长,炮口粗细足以放进一个拳头,你看人家西洋人怎么琢磨出来的,就是比咱们的强。
袁崇焕很怕有人搞破坏,赶紧命人先把大炮拉进城里再说。
参将左辅想了想,就问袁崇焕:“袁大人,请问您将如何安排红衣大炮啊?”
袁崇焕一笑:“左将军,你没发现宁远城四个城角均都突出一块吗,我的目的就是要把大炮置于城角之上,居高临下环射四周,让敌军无处藏身化作炮灰。”
“大人,依末将之意倒不如放置在背面的首山之上,那里地势险要易守而难攻,假如在配合红衣大炮的神威,我看后金更是倒霉加三级啊!”
袁崇焕没做声,拉着左辅的手出了宁远北门,爬山首山。
二人站在首山之上,袁崇焕一指山上的缺口处:“左将军你来看,首山随险要,可是此缺口是其最大的弊端,敌军很容易突破于此,而红衣大炮的致命确定会暴露无遗,那么我们岂不是白白搭上这来之不易红衣大炮?”
左辅被问的哑口无言,不知改如何答对。心里吧的吧的滋味,还是袁崇焕站的高看的远,我不如也。
回到城里,开始张罗把大炮放在死城犄角之处。这可是件难事,红衣大炮重达两吨,凭当时的科技,一没吊车,二没电梯,全靠人力。
后来有人提出个主意,马道上的台阶铺实,形成一个慢坡,大炮底座上有四个轱辘,用绳子前后拴好大炮,前面有人拉,后面用认推。
还别说,虽然这招笨点,可是很实用的,众人把拉屎的劲都使出来才算把十一门大炮置于四个犄角,东城、南城、北城各三门,唯独西城只放两门。
各个将官军兵想开开眼界打上几炮,袁崇焕也有意显示显示,就命孙元化给大家演示一下。
还是按照套路一步一步进行,很细致给大家演示操炮步骤。
三门红衣大炮同时发威,众人只觉得大地要把宁远城震倒,在城上的人们心脏都要蹦出,威力简直无法比喻。
祖大寿看着红衣大炮嘴都合不拢,连连称赞:“有此神器,何愁那后金铁骑,他们哪里知晓我等有这样的宝贝啊!哈哈哈……”众人无不欢喜。
那么下一步就请孙元化操练炮手,有炮没有炮手也不行啊!必须多多操练,而且要求稳、准、狠,做到炮炮命中,命中必死的基本操作水平。
“说起来还是几年前的事了,不知你们知道不,近些年了红夷作乱,在我国沿海一带兴风作浪,以红毛国(荷兰、葡萄牙)为甚。前不久就在广东地界发生一起海战,红毛国兵舰公然犯我海岛占我领土,我水师毫不示弱予以痛击还以颜色,结果有几艘兵舰被我水师击沉沉入大海。后来当地官员命水手下水打捞沉船,等打捞上来就发现船上的红衣大炮完好无损,于是打包从陆路运抵京师,总共打捞上来二十九门。”
众人闻听无不惊骇,原来其中还有这些套头呢!
孙承宗把话茬接过来说道:“孙策画说的没错,没来京里就二十几门大炮,我考虑到辽西地区的局势对咱们大明不利,所以我在万岁面前极力请到十一门,你们说我容易吗!”
“经略大人真心不易,小的们能够理解经略大人为辽东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儿差点没累毁……”
孙承宗满意的笑了笑。
那么孙承宗所说的是否属实,一点都不假,红衣大炮确实是从外国所获。当时西方逐渐开放,远洋航行对外贸易激增,伴随而来的是造船技术和火炮技术的提高。
说到这咱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是16至19世纪之间的欧洲前装重型滑膛炮,经中国人仿制后,种类多达百种。其技术特征是:
(1)弹药较重,可达数公斤乃至10公斤不等。弹丸是由石、铁、铅等材料制成的球形实心弹,奇巧绝伦,形制及使用方法多种多样,是以直接撞击目标而起破坏作用的,也可发生链弹等弹药。如此药弹相称,保证其射程较远,杀伤力较大。
(2)炮管长度2一3米,呈前细后粗型,口径大多在100毫米以上,倍径(指火门至炮口之距离与内径的比例)之比多在20一40之间。其铸造极为复杂,采用整体泥模铸法,有科学的工序和法式要求,并有新型设备、仪器等辅助设施的配合。各部比例合适,炸膛的几率低,所铸之炮的质量提高。
(3)多系重型铁炮,也有铜制,自重数百斤至万斤不等。红夷大炮在中国的发展顶峰是在清康熙朝,此时所造的905门火炮中,重量在250公斤以上者有201门,其余为250公斤以下的轻炮。
(4)红夷弹药施放程序化、"炮表"化。此外其尾部较厚,有尾珠,在炮身的重心处两侧有圆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为轴调整射角,配合火药量改变射程。炮身上装有准星、照门,依照抛物线来计算弹道,精度很高。红夷炮由车运载,可以任意奔驰。
神威无敌红衣大炮,威力不凡。相对于中国的传统火器,像什么火铳、抬杆儿、鸟枪等,从红夷炮铸造所遵循的"模数"、施放时的"炮表"化、辅助设施的配备、炮弹的多样化、射程的远近不等、爆炸力的高强度中可看出,其威力着实惊人。
但它的局限性也不小,如长于攻城,拙于野战,更别提守城了。装填发射的速率不高。且炮体笨重,无法迅速转移阵地,故在野战时,多只能在开战之先就定点轰击,当对方情势发生逆转,则往往无法机动反应。
红夷大炮是种架退式前装滑膛火炮,每发射一次,都会严重偏离原有射击战位。按照正常的操作程序,需要经历复位、再装填,再次设定方向角和仰角的步骤。训练最有素的英国海军也只能2分钟一发的射速。
前装火炮是没有可能提高射速的,因为发射一次以后,必须灌水入炮膛,熄灭火星,以干布帮在棒子上伸入炮膛去擦干,再填入火药,助燃物,塞进去炮弹,然后再点放,这些动作相当缓慢和烦琐,还不包括修正炮位。这是前装火炮的通病,能两分钟一发就不错了,可惜一匹奔跑的战马在一分钟内能跑的距离相当可观,来得及开第二炮吗?所以前装火炮的特点是射速慢,但威力大,轰城墙没有问题,可对付骑兵那是笑话。
最早红夷大炮由天启年间闽人所仿制,徐光启从葡萄牙人手中所购买的第一批红夷大炮为英国沉船上的舰炮,用于宁远城与北京城,型制接近英制寇菲林长炮。我是么看过,但据百度所说,现中国军事博物馆仍藏有此炮。
当时最流行的就属前膛装加农炮,以炮弹的重力来区分大炮等级,比如炮弹分十磅,十五磅、二十五磅等。
不过名字有所不同,引进过来时叫红夷大炮,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红衣大炮。到清朝又给标明又给挂号的,什么大将军炮,无敌大将军等等。
废话少说,言归正文。
孙承宗讲完之后,看着孙元化说道:“那么就有劳元化亲自示范一下。”
再看孙元化点手叫来几名跟班的,几个人来到一门红衣大炮近前,先把引信从炮尾部顶端的窟窿眼里塞进去,第二部把火药包顺炮口塞入,怕它不实用大号拖把在炮管碓实,第三部塞入开话炮弹。
只听孙元化大喊道:“点火开炮……”
火工手用火把点燃引信,而后所有人迅速撤离,刚刚离开不到十米远,就听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大地都在抖动。伴随响声,炮口喷出滚滚浓烟,随后炮弹在两里地外爆炸,爆炸所产生的蘑菇云足有三米来高。
除了孙元化和几个跟班的,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被红衣大炮的威力所震撼。尤其是袁崇焕嘴巴张多大,缓了半天才过劲,一把抓住孙承宗恳切的说道:“经略大人,无论如何如之何这十一门大炮拨给我,早在京城之时我就闻听红衣大炮的威力,为此我修筑宁远城之时在每面城犄角处预留下位置,就是装备红衣大炮所有,一旦宁远有了此神器,纵然后金千军万马也休想靠进宁远半步。”
袁崇焕每一句话说的都那么诚恳,句句打动了孙承宗的心窝。
“恩……即便如此,本府就依你,把这十一门大炮调拨予你,你可不要辜负老夫对你的一片厚望哦!”孙承宗说完眼睛里放出无限希望,把全部希望就寄托在袁崇焕和宁远城。
袁崇焕抱腕当胸言道:“经略大人,袁某人向来不打诳语,宁远城城高墙厚,又有东西南北四个罗城,外带配合红衣大炮,可谓固若金汤,只要我们全军将士上下齐心,定叫那酋奴有来无回。”
“好,我把孙策画给你派过去,给你培训一批精良炮手,也可以辅助你把守宁远城。”
说完,孙承宗把孙元化叫道跟前,交代几句话,孙元化欣然领命。
袁崇焕协孙元化,拉着十一门红衣大炮回到宁远。
没等进城呢,守将祖大寿、朱梅、左辅这些人都出来想一饱眼福,开开眼这神一般的大炮究竟何样。
众人相见,大家围拢在大炮周围这么一看,无不惊叹,没见这玩意,黑瓦瓦的炮身致密均匀,炮管那么老长,炮口粗细足以放进一个拳头,你看人家西洋人怎么琢磨出来的,就是比咱们的强。
袁崇焕很怕有人搞破坏,赶紧命人先把大炮拉进城里再说。
参将左辅想了想,就问袁崇焕:“袁大人,请问您将如何安排红衣大炮啊?”
袁崇焕一笑:“左将军,你没发现宁远城四个城角均都突出一块吗,我的目的就是要把大炮置于城角之上,居高临下环射四周,让敌军无处藏身化作炮灰。”
“大人,依末将之意倒不如放置在背面的首山之上,那里地势险要易守而难攻,假如在配合红衣大炮的神威,我看后金更是倒霉加三级啊!”
袁崇焕没做声,拉着左辅的手出了宁远北门,爬山首山。
二人站在首山之上,袁崇焕一指山上的缺口处:“左将军你来看,首山随险要,可是此缺口是其最大的弊端,敌军很容易突破于此,而红衣大炮的致命确定会暴露无遗,那么我们岂不是白白搭上这来之不易红衣大炮?”
左辅被问的哑口无言,不知改如何答对。心里吧的吧的滋味,还是袁崇焕站的高看的远,我不如也。
回到城里,开始张罗把大炮放在死城犄角之处。这可是件难事,红衣大炮重达两吨,凭当时的科技,一没吊车,二没电梯,全靠人力。
后来有人提出个主意,马道上的台阶铺实,形成一个慢坡,大炮底座上有四个轱辘,用绳子前后拴好大炮,前面有人拉,后面用认推。
还别说,虽然这招笨点,可是很实用的,众人把拉屎的劲都使出来才算把十一门大炮置于四个犄角,东城、南城、北城各三门,唯独西城只放两门。
各个将官军兵想开开眼界打上几炮,袁崇焕也有意显示显示,就命孙元化给大家演示一下。
还是按照套路一步一步进行,很细致给大家演示操炮步骤。
三门红衣大炮同时发威,众人只觉得大地要把宁远城震倒,在城上的人们心脏都要蹦出,威力简直无法比喻。
祖大寿看着红衣大炮嘴都合不拢,连连称赞:“有此神器,何愁那后金铁骑,他们哪里知晓我等有这样的宝贝啊!哈哈哈……”众人无不欢喜。
那么下一步就请孙元化操练炮手,有炮没有炮手也不行啊!必须多多操练,而且要求稳、准、狠,做到炮炮命中,命中必死的基本操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