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孟尝君(下)
田婴一开始并不知道这小子是当初那个五月初五的扫把星,也没有在意田文的身高,反倒是觉得这个小伙子很不错,和田文谈的也很是投缘。
田文他妈见状,直接打蛇随棍上,将田文的真正身份告诉了田婴,田婴一听这话当时就火了,本来的笑脸也一下子变得阴风阵阵,他也没管身边的田文,直接站起身来指着田文的母亲痛骂:"贱人!我当初让你把这个畜生给扔了,妳他x的拿我的话当耳边风是不是?!你活够了想死是不是?!!啊??!!"
田文的母亲本来看老公和自己的儿子谈的挺开心的,还以为会促成好事,谁承想反倒是弄巧成拙,面对田国相那逼人的气场,田文他妈直接就木了,结结巴巴的半天闷不出个声来。
而田文呢?他又是什么反应呢?他从小就被抛弃,这都是因为眼前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如今好不容易相认,他田婴不认这个儿子也就罢了,还要杀死他和自己的母亲,田文这时候应该是怒发冲冠,甚至直接上去撕了田婴才合理。
可是田文毕竟是田文,不是笔者这种俗人可以衡量的。只见田文非常淡定的站了起来,对着自己的父亲深深一恭,然后不慌不忙的道:"父亲大人,您不让母亲养育五月五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呢?"
田婴很是不耐的一挥袖子,极为鄙视的和田文道:"你可别叫我父亲,我没你这么个儿子。看来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二百五,连为什么不养五月五的孩子都不知道,今儿个我就告诉你,让你死个明白,五月五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会比大门都高,还会害父害母!这么说你明白了?"
本以为田文会被自己吓得屁滚尿流,可出乎田婴意料的是,田文非但没慌,反倒是更为镇定的道:"哦,原来是这样,儿受教了,可是您看儿这身高咋样?"
"额~"
田婴顿时满脸黑线,因为田文的身高确实太矬了。
看到父亲被自己问的没了声音,田文趁势道:"父亲大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
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天生自然天养!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再说了,就我这身高,再等八辈子也长不到门户那么高!"
田婴被田文辩的无言以对,只能斥责道:"你不要说了!"然后便拂袖而去。
可田婴虽然看起来很生气,实际上却并没有杀田文母子,反倒是被田文的机智和沉稳所震撼,从此认可了田文,留他在田府。
但您要是以为田文从此以后便可一飞冲天那您可错大发了,因为田文进入田府以后依然不受待见,田婴是不反对留田文了,也被他的沉稳所震撼,但是远没有达到喜欢的程度。
被自己的老爹看不上也就罢了,最闹听的是连田家大院儿的那些所谓的兄弟姐妹们也相当不鸟田文。
也是,人家凭什么搭理一个才进入田家大院儿的"野种"呢?
可田文那是什么人?那是未来的战国四公子之首!他行事岂能是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明了的?
所以,田文并没有和这些兄弟姐妹们撕吧,反倒是以静制动,等待着出头的机会。
是金子总会发光,曾经的晏婴会,现在的田文依然会。
话说一日,田文发现自己的父亲心情特别的好,便走上前去施了一礼。
田婴因为心情不错,也没给这个便宜儿子脸子看,而是捋了捋胡子道:"什么事?"
田文道:"儿有一事不明,今见父亲来到,特来请教。"
"恩~,求知的心还是不错的,有什么事儿你就问吧。"
田文一看时机已到,赶紧开口道:"儿想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叫孙子。"
"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叫玄孙。"
"玄孙的孙叫什么?"
田婴一听田文这么问,心里不由得骂道:"这小兔崽子是不是和我在这贫呢?"
于是嘴上说道:"我不知道了,难道你知道不成?"
田文却所答非所问的道:"父亲大人,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有很长一段日子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扩张,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您还一个劲地储存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对于这种现象我是感觉挺奇怪的。"
话毕便不再说话,退到一边。
而田婴却默默的低下了头,久久不能言语,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自然是在分析田文的话,田婴虽然并没有田文口中说的那么夸张,可他也确实在向田文所说的方向发展。
想到这,田婴明白了,"哈哈,好嘛~,这小子表面上向我求教,原来是教我做人来了,不简单啊!"想罢,对着田文微微一笑便走了。
从此,田婴对田文那是刮目相看了,并有意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
田文也不含糊,从他主持家政以后,田家的宾客来往不断,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
要说这田文的外交能力是真挺尿性,他的交际范围不只在各路能人中,甚至连各诸侯国他都能游刃有余。
这不,这些诸侯一个接一个的全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世子。
田婴本来就有这种想法,一看自己的儿子都和各诸侯国打上交道了,那就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于是,田文顺利的成为了田家的世子,完成了**丝的逆袭。田文以后还会继续发光发热,但那是以后的事儿了,咱们暂且不表,还是再将目光转到西边的秦国吧。
田文他妈见状,直接打蛇随棍上,将田文的真正身份告诉了田婴,田婴一听这话当时就火了,本来的笑脸也一下子变得阴风阵阵,他也没管身边的田文,直接站起身来指着田文的母亲痛骂:"贱人!我当初让你把这个畜生给扔了,妳他x的拿我的话当耳边风是不是?!你活够了想死是不是?!!啊??!!"
田文的母亲本来看老公和自己的儿子谈的挺开心的,还以为会促成好事,谁承想反倒是弄巧成拙,面对田国相那逼人的气场,田文他妈直接就木了,结结巴巴的半天闷不出个声来。
而田文呢?他又是什么反应呢?他从小就被抛弃,这都是因为眼前这个可恶的老头子,如今好不容易相认,他田婴不认这个儿子也就罢了,还要杀死他和自己的母亲,田文这时候应该是怒发冲冠,甚至直接上去撕了田婴才合理。
可是田文毕竟是田文,不是笔者这种俗人可以衡量的。只见田文非常淡定的站了起来,对着自己的父亲深深一恭,然后不慌不忙的道:"父亲大人,您不让母亲养育五月五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呢?"
田婴很是不耐的一挥袖子,极为鄙视的和田文道:"你可别叫我父亲,我没你这么个儿子。看来你真是个彻头彻尾的二百五,连为什么不养五月五的孩子都不知道,今儿个我就告诉你,让你死个明白,五月五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长会比大门都高,还会害父害母!这么说你明白了?"
本以为田文会被自己吓得屁滚尿流,可出乎田婴意料的是,田文非但没慌,反倒是更为镇定的道:"哦,原来是这样,儿受教了,可是您看儿这身高咋样?"
"额~"
田婴顿时满脸黑线,因为田文的身高确实太矬了。
看到父亲被自己问的没了声音,田文趁势道:"父亲大人,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呢?"
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
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天生自然天养!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再说了,就我这身高,再等八辈子也长不到门户那么高!"
田婴被田文辩的无言以对,只能斥责道:"你不要说了!"然后便拂袖而去。
可田婴虽然看起来很生气,实际上却并没有杀田文母子,反倒是被田文的机智和沉稳所震撼,从此认可了田文,留他在田府。
但您要是以为田文从此以后便可一飞冲天那您可错大发了,因为田文进入田府以后依然不受待见,田婴是不反对留田文了,也被他的沉稳所震撼,但是远没有达到喜欢的程度。
被自己的老爹看不上也就罢了,最闹听的是连田家大院儿的那些所谓的兄弟姐妹们也相当不鸟田文。
也是,人家凭什么搭理一个才进入田家大院儿的"野种"呢?
可田文那是什么人?那是未来的战国四公子之首!他行事岂能是这些凡夫俗子所能明了的?
所以,田文并没有和这些兄弟姐妹们撕吧,反倒是以静制动,等待着出头的机会。
是金子总会发光,曾经的晏婴会,现在的田文依然会。
话说一日,田文发现自己的父亲心情特别的好,便走上前去施了一礼。
田婴因为心情不错,也没给这个便宜儿子脸子看,而是捋了捋胡子道:"什么事?"
田文道:"儿有一事不明,今见父亲来到,特来请教。"
"恩~,求知的心还是不错的,有什么事儿你就问吧。"
田文一看时机已到,赶紧开口道:"儿想问父亲,儿子的儿子叫什么?"
"叫孙子。"
"孙子的孙子叫什么?"
"叫玄孙。"
"玄孙的孙叫什么?"
田婴一听田文这么问,心里不由得骂道:"这小兔崽子是不是和我在这贫呢?"
于是嘴上说道:"我不知道了,难道你知道不成?"
田文却所答非所问的道:"父亲大人,您执掌大权担任齐国宰相,到如今已有很长一段日子了,可是齐国的领土没有扩张,您的私家却积贮了万金的财富,门下也看不到一位贤能之士。我听说,将军的门庭必出将军,宰相的门庭必有宰相,您的姬妾可以践踏绫罗绸缎,而贤士却穿不上粗布短衣,您的男仆女奴有剩余的饭食肉羹,而贤士却连糠菜也吃不饱,您还一个劲地储存积贮,想留给那些连称呼都叫不上来的人,却忘记国家在诸侯中一天天失势,对于这种现象我是感觉挺奇怪的。"
话毕便不再说话,退到一边。
而田婴却默默的低下了头,久久不能言语,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自然是在分析田文的话,田婴虽然并没有田文口中说的那么夸张,可他也确实在向田文所说的方向发展。
想到这,田婴明白了,"哈哈,好嘛~,这小子表面上向我求教,原来是教我做人来了,不简单啊!"想罢,对着田文微微一笑便走了。
从此,田婴对田文那是刮目相看了,并有意立他为自己的继承人,让他主持家政,接待宾客。
田文也不含糊,从他主持家政以后,田家的宾客来往不断,田文的名声随之传播到各诸侯国中。
要说这田文的外交能力是真挺尿性,他的交际范围不只在各路能人中,甚至连各诸侯国他都能游刃有余。
这不,这些诸侯一个接一个的全都派人来请求田婴立田文为世子。
田婴本来就有这种想法,一看自己的儿子都和各诸侯国打上交道了,那就更没有拒绝的理由了。
于是,田文顺利的成为了田家的世子,完成了**丝的逆袭。田文以后还会继续发光发热,但那是以后的事儿了,咱们暂且不表,还是再将目光转到西边的秦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