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汉末群英
字体: 16 + -

第三十八章 乱世

    司马羽眼睛死死盯着钟繇与张郃两人,缓缓说道:“儁义!元常!”

    “你们觉得!当今天下大势如何!”

    两人都能听出这话的言外之意,皆沉默不语,不过张郃的眼神十分坚定,钟繇的眼神却有一丝的迷离。

    沉默了将近半刻钟,张郃率先说道:“主公,儁义这条命都是你的,不论主公如何,我当誓死效忠!”

    其实对于张郃,司马羽并没有太多的担心,毕竟之前的张郃不过是个白身,无官无职,被司马羽救了之后才有机会跟随他左右。不论在长社还是在汝南,再到如今的广宗,张郃的能力与忠诚,司马羽一直很放心。

    对着张郃重重地抱了一拳,随后看向了钟繇。

    “主公此话,元常并不敢乱下评论,当今天下属于汉室,私下议论,些微有点不忠之意!”钟繇并不像张郃那样,毕竟他乃长社县令之侄,对于汉室,还是有点忠诚的。

    听完钟繇的话,司马羽皱了皱眉头,随后思索片刻,说道:“元常此话不错,不过…你可曾想过,黄巾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钟繇沉默不语,其实他心里十分清楚,如今当朝天子刘宏不理朝政,重用宦官,甚至说出“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母”这种荒唐之语。不仅如此,刘宏还是个十足的财迷,公开卖官鬻爵,甚至在西园设置了一个卖官市场,各个官职明码标价。

    面对如今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苦不堪言、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终于不再忍受,在巨鹿人张角的带领之下纷纷揭竿而起。

    所以黄巾之乱的根本原因是朝廷自身的各种原因!

    司马羽见钟繇沉默不语,便对着他说道:“黄巾之乱,不如说是黄巾起义!”

    “……”钟繇继续沉默。

    “当今天子不理朝政,重用宦官,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地!”

    “黄巾之乱期间,各地诸侯皆打着为国平叛的幌子,纷纷招兵买马,汉室之气已然衰微!”

    “如今虽张角已死,若是朝廷依旧重用宦官,则以后还会出现更多的张角,或许还会出现比张角更可怕的乱军!”

    司马羽说着,钟繇听着,不过钟繇的脸上显然不再是之前的表情,他自己心里清楚的很,但是他并不相信汉室此举会招来亡国之危,或者说他不敢去相信!

    “元常…如今乱世已然开始,我等皆生于乱世,乱世则出英雄!”

    “我此次与你们说这些,并无其他意思!我本是一员小将,幸得天子赏识才能继任北中郎将!所以,对于当今天子的昏庸我是痛心疾首!”

    “今日!我便于二位说清楚!”

    “如今乱世,汉室衰微,若是能扶,司马羽必将竭尽所能,匡扶汉室!”

    “若是天子依旧昏庸,那便说明汉室气数已尽………”

    司马羽止住了,就算他不说,钟繇也能明白他的意思。

    钟繇的内心一直在做斗争,本来生于朝廷命官之家,他应当竭尽所能报效朝廷,不过当今的朝廷实在是令人有些失望,回顾历史,亡国的前兆不过是朝廷的暴政、君王的无能、臣子的过分强大!如今这三种情况都已经出现,国家已危在旦夕!所以钟繇此刻的内心十分纠结。

    “子风无才!仅想请先生助我!不求其他,只求能造福一方百姓!”

    司马羽站起身来,对着钟繇抱拳说道,同时看向钟繇的眼神充满着希冀。他已经说的很委婉了,造福一方百姓,并没有说明这一方之地到底是有多大。

    “罢了~罢了~”

    许久之后,钟繇坚定了自己的决定。

    “繇别无所长,只能以手中笔墨为主公平叛安邦!”

    人都是自私的,若是汉室不能匡扶,而他钟繇强行匡扶,那便是愚忠了。况且,跟随司马羽也有一段时间了,深知他处事风格的钟繇知道,此人必成大事!

    待到三人从书房走出,外面已是一片漆黑,深夜了。

    司马羽见典韦还是一动不动的站在门外,心中十分感动。对于典韦,司马羽是绝对的放心,历史上的典韦便是以忠诚著名,为了掩护曹操逃跑,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如今自己手下已经有典韦、张郃两名顶级武将,还有钟繇这名一流文士,在人才方面,司马羽已经有了很不错的阵容了。至于管亥周仓廖化等人,也属于战场的几名悍将!

    ……

    “陛下!张角病死在了巨鹿!”

    皇宫之中,刘宏高高在上,群臣皆处于下方,太尉杨彪举着司马羽传回来的战报对着刘宏说道。

    刘宏听后微有不快,皱着眉头说道:“贼首张角不是被司马羽活抓了吗?为何突然死了?”

    其实刘宏是很想将张角抓回雒阳的,因为那时他可以直接将张角押在囚车中游街,然后再选一个良辰吉日,对张角处以死刑,让雒阳城的百姓们看看,这就是反抗他刘宏的下场!

    前几日的战报上说,司马羽活抓了张角,刘宏大喜,扬言要拜司马羽为卫将军。可如今张角却是死了,这便让刘宏的计划搁浅,少了个装‘逼的机会,导致他现在心中十分不爽。

    “禀陛下,活抓张角之时,他已病入膏肓,如今已是十月,天气转凉,所以张角前些日子病死在了巨鹿城。”

    杨彪将战报上的信息全部说了出来,同时也在间接的为司马羽开脱,毕竟张角算是如今天下最大的叛军头子,若是有机会,刘宏肯定是想自己亲自赐死他。

    “哦,这样啊…哎,可惜了…”

    刘宏感叹一句,便再无下文。

    “陛下,如今三大贼首已去其二,只剩张宝一人独守下曲阳!”

    见刘宏不说话,杨彪便将现在的情况说了一遍,想催促一下刘宏给司马羽下令,早日击破张宝。

    杨彪说完,刘宏倒是没说话,一旁的张让接过话茬说道:“陛下,张角、张梁二人皆死于司马将军之手,司马将军领兵在外辛苦,军队已是疲惫不堪,不如让其他人领军去攻打张宝…”

    刘宏听完后若有所思,缓缓说道:“嗯…张常侍所言有理,司马将军已杀两名贼首,功劳甚大,不能把功劳全让他一人拿了。尔等可有合适人选去攻打张宝?”

    此时张让看向了下方的一人,说道:“河东太守董卓便可。”

    “嗯…既然张常侍说他行,那便让他试试吧。”

    “陛下英明!董卓已在朝中,请陛下任命吧。”

    刘宏笑道:“想不到董爱卿如此心急建功立业,真乃我大汉之忠臣呐。”

    可笑刘宏此时认为董卓是大汉的忠臣,若是让刘宏知道他百年之后,董卓是如何欺负他儿子的,估计刘宏会死不瞑目。

    “陛下,司马羽已经熟悉了冀州的战事,不如让董卓与司马羽两人一同攻打张宝,两人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杨彪显然不敢让董卓领兵攻打张宝,信不过董卓的能力。

    刘宏犹豫片刻,说道:“杨太尉所言有理,那便如此吧。”

    随后,刘宏便下达了命令,让董卓领兵五千前往冀州与司马羽一同进攻张宝。

    退朝之后,董卓差人抬了两口大箱子,来到了张让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