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汉末群英
字体: 16 + -

第九章 往事

    听见司马羽要将阵亡的士兵全部带回,曹操复杂的看了看司马羽,而后陷入了沉思,不知心里在想些什么。

    感受到了曹操异样的目光,司马羽回过头来,发问道:“骑都尉大人为何如此看着末将?是否末将此举有失妥当!”

    曹操回过神来,应声回答道:“哦…子风勿要多想,曹某只是想起了一些往事而已…往事而已…”

    司马羽听他这样说,便知道曹操并没有说实话,随他吧,无所谓,反正自己说过了要带阵亡的兄弟回去统一安排后事,管别人怎么想!

    于是,张郃等骑兵便将马匹让出,把尸体一个个往马背上横放。司马羽受了重伤,不愿上马,可是在众人的劝说下,还是骑在了马上。

    皇甫嵩早就交代了张郃,让他接应到司马羽之后,便直接往长社城去,他们已经摆好了庆功宴,准备迎接司马羽!

    一行人慢慢的朝着长社城方向走去,由于距离不是很远,所以队伍的速度稍微有点慢。在路上,曹操跟司马羽随便闲聊了两句便不说话了。照他的意思是,司马羽身受重伤,不宜多说话。

    司马羽只好对之报以微笑,随后双眼目视前方,脑袋里面的那根紧绷着的神经,逐渐的放松了下来。

    ……

    一行人还未到长社城,便看到皇甫嵩带着众人在城门口。

    见到司马羽出现在视野中,皇甫嵩快步走了过去。

    “罪将司马羽,拜见中郎将大人!”皇甫嵩来到司马羽前方之后,司马羽立刻下马,单膝跪地,对着皇甫嵩抱拳说道。

    见他如此,皇甫嵩脸色一紧,连忙问道:“子风此话怎讲?今日大破黄巾,你乃首功,何罪之有?”

    凭着司马羽今天在战场上的发挥,就算他犯了再大的错,也无伤大雅,至少,今日能破黄巾,头功非司马羽莫属!

    司马羽回答道:“今日…若不是末将决策失误…带着弟兄们去追杀黄巾,那他们便不会死在这里…是我害了他们!”

    原来是这事,皇甫嵩心头一松,还以为他闯了什么大祸。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这一点,对于从军许久的皇甫嵩来说,他已经看透了。

    没有哪一场战争不是用鲜血铺垫的,在一场战争中,为将者,只能想着如何保证能在胜利的情况下减少伤亡人数。但要想不死人,不过是痴人说梦,夏虫语冰而已。

    皇甫嵩出言安慰了司马羽一番,便想着扶起跪在地上的司马羽。结果,他的手还没放下去,司马羽就往前倒了下去。

    这一下,可把在场的人吓的不轻,皇甫嵩立马将司马羽扶起,见他已经昏睡了过去,立刻高声大喊:“军医,军医何在!”

    一行人抬着司马羽来到了他军帐中,大部分人在外守候,张郃与皇甫嵩待在了军帐之中,看着军医给司马羽诊断。

    曹操也要求待在司马羽身边,皇甫嵩倒是没有拒绝,所以军帐内此刻除司马羽之外,还有四人。

    三人一脸紧张的看着军医,过了一会,军医睁开微闭的双眼,朝着皇甫嵩拱手道:“大人不必担心,司马将军不过是过度劳累导致昏睡,休息几日,好生调养即可痊愈。”

    军医说完,开了一点补药,便退出了军帐。

    此时皇甫嵩心中的那块大石头放了下来,长舒了一口气。

    随后又看到了现在身旁的曹操,随即拱手道:“有劳曹都尉不远千里赶来相援!”

    曹操挥挥手,示意出去说。

    而后两人便走出了营帐门口,突然,皇甫嵩回过头来看着现在卧榻旁边的张郃说道:“张亲卫,随我们一起去参加庆功宴吧,让子风好生在这调养。”皇甫嵩是认识张郃的,没想到司马羽的这个亲卫居然在战场上是一把好手,所以对他印象还算不错。

    张郃想了一会儿,便说道:“在下就不去了,我想在帐外守候着司马大人!”

    皇甫嵩脸上闪过一丝诧异,而后说道:“好!不错!那你就在帐外守候,子风醒了,第一时间告诉我!”

    “遵命!”

    说罢,两人便退出军帐!

    ……

    来到帐外,曹操便对着皇甫嵩问道:“中郎将大人为何对一个骁骑将军如此重视?”

    皇甫嵩闻言一顿,而后说道:“边走边说吧!”两人便往城中走去。

    “我与子风的父亲乃刎颈之交,当初我两刚开始从军之时就一直一路扶持,记得有一次,我们一起奉命剿匪,我深陷贼窝,他单枪匹马冲进来,斩杀数百贼人,最后将我救出。可是…最后他却将功劳都让给了我,说我是将门之后,早日立功光宗耀祖,他从来都没想过自己……”

    “后来子风出生,这孩子从小就苦命,三岁时有大疾,热毒风寒缠身两年之久,城中大夫无人能治,后来遇得神医,可是医好之后,子风的体质便十分羸弱,他父亲不让他从军,我便让嫂夫人带着他在我府上学习兵法…”

    “可惜好景不长,有一日晚上,府上遭贼人偷窃,嫂夫人发现贼人,想要呼喊,谁知那几个贼人心狠手辣,活生生将嫂夫人掐死…等我们发现之后…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了。”

    皇甫嵩一边说着,步伐越来越缓慢,眼眶泛红,声音越来越哽咽!

    “报官之后,县令不予理会,到后来才知道,那伙贼人,乃是县令的亲属…起居生活…都在县令府上”

    “我那兄弟咽不下这口气,独自一人杀向县令府,最终寡不敌众,被活活打死…”

    “我恨啊~当时的我太年轻,太懦弱…他能在贼人中将我救出,我却不敢上县令府将他救回…只能眼睁睁看着他………”

    说完,眼泪便在眼眶中打转,每次独自回想起这段往事,他都会嚎啕大哭一场,今日当着曹操的面,他忍住了…

    “没想到啊…还有这么一段往事。”听完后,曹操也叹息了一下。

    沉默了一会儿,皇甫嵩从悲伤的情绪中脱离,对着曹操摆摆手,说道:“罢了罢了,曹都尉,今日我们大破黄巾,便不再提这件事了,我之前所说的,就请曹都尉忘了吧…走,庆功宴就快开始了!”

    说完,两人便快步向前走去。

    ……

    城中各个将领、士兵,皆大欢喜,每个人都享受着美食美酒,时不时的有一两人借着酒兴划拳玩耍,场面好不热闹。

    两天后,司马羽醒了过来,皇甫嵩特意为他跟张郃两人单独准备了一桌酒席。

    他见到皇甫嵩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问阵亡将士的尸体去哪了。

    皇甫嵩跟他说,张郃已经提前说过此事,那些阵亡的将士全都安葬在长社城西的一片空地。

    司马羽连忙跪谢。

    皇甫嵩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

    洛阳

    一大早,城门就打开了,一群又一群人涌进了洛阳城中。其中或是农民,或是商贩,或是渔夫猎户,都快速向着各自的目的地走着,城中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与之前的冷清相比,洛阳城中逐渐热闹了起来。

    已经是火烧长社后的第四天了。前线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朝中。

    崇德殿

    一群文武大臣依次站在大殿之中手持笏板,没有发出丝毫声音。

    大殿正对门口的高台上,一个身穿赤黑色锦衣,头戴一顶十二珠冕玧,面相将近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子半靠在一张金灿灿的卧榻上,一脸萎靡不振。

    高台的一侧,一名宦官模样的人扯着嗓子喊到:“早朝~始~”(查不到相关资料,瞎编的~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诸位大臣,有事便上奏吧。”等了一小会儿,那名宦官又说道。

    这时,为首的一名大臣站了出来,从怀里掏出一封竹简举在手中。

    “臣有捷报一封,请陛下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