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督主
字体: 16 + -

章十九 出宫

    周围没有人,但要殴打一个正六品的御前太监,庞冬娃还是不敢的,这一拳一脚算是白挨了。

    不过他嘴上还是不服气,临走又放了话。

    “周青你不要得意,我已经通过了内武堂的测试,等我从内武堂出来,咱们再较量。”

    说完,庞冬娃带着两个跟班气咻咻离去。

    内武堂?这不是石头一直想去的地方吗?

    看着对方身影,周青皱了皱眉头。

    回到太子府,朱祁镇正好从文华殿听讲回来。行礼之后,与朱祁镇闲聊两句,周青便开口问出心中疑惑。

    “殿下,入宫以来,只闻内书堂之名,今听宫内人说起内武堂,未知内武堂是一个什么去处?”

    朱祁镇闻言,沉吟片刻道:“皇爷爷好武,自永乐年间成立东厂,监管锦衣卫和百官,从军中和民间招募大量武学高手。但东厂提督俱是宫内太监所任,皆不擅此,故下面的人常常阳奉阴违,甚至以下克上。后来皇爷爷便设立内校场,选高手入内,教习宫内有根基的太监习武,这便是内武堂的前身。”

    说到这里,他脸色郑重的继续道:“自太祖驱除元蒙而定国,成祖又几次北伐,草原上的鞑虏由此元气大伤。但他们有些人心有不甘,趁我大明开国时日尚短,又先后定都金陵和顺天府,来自草原和民间邪教的刺杀就不下百起。有些高手,武技超凡,各种诡术防不胜防,单单靠普通兵士,即便人多,有时候也很难抵挡得住他们,遂从内武堂中选出类拔萃者,一面护卫宫阙,一面分派到东厂锦衣卫中,宣德五年,父皇便将其正式更名为内武堂。”

    朱祁镇这一番解释,这才让周青明白内武堂的由来。当下他便将刘石头的想法告诉了朱祁镇。

    “内武堂收人比之内书堂更为苛刻,一应考核俱是围绕习武方面,具体我也不甚清楚。明日便让韦节带他去看看。”

    说道此处,朱祁镇打量周青一眼,脸上挂上一丝笑意,道:“不若周青你也去试试,万一被选中,以后跟在孤身边,也能保护孤王。”

    韦节是朱祁镇身边的伺候太监,专门负责太子的衣食起居的安排。而王振则是负责太子的安全,以及出行的一应事物,拾遗补缺。

    加上他周青负责日常听讲伴读,这就是如今太子朱祁镇身边的三个大太监。不过韦节和王振伺候朱祁镇多年,在太子府根基很深,不是周青这个初来乍到者能比的。

    中午吃饭时,周青特意找了刘石头。

    刘石头不是读书的料,进了太子府之后,便安排他去负责一些杂物。

    几日不见,刘石头竟然胖了些许,看得出太子府的伙食还是很不错,就连周青也感觉自己这几日似乎长高了一些。

    周青将来意告诉刘石头。刘石头听完,眼睛顿时瞪圆了,连饭吃了一半都不顾,拉着周青跑出饭堂。

    “你在这里等我一会,我去跟万公公告个假,下午回家一趟。对了,你下午没事的话和我一起回去吧。”

    说完,不等周青开口,便急急忙忙的跑走了。

    周青等了大约盏茶功夫,就看到刘石头满头大汗的跑回来。

    “小三子,咱们走吧。”

    出入宫禁要凭借腰牌。腰牌的形式都是统一的,上面刻着各宫各殿的名字。有级别的太监,如周青这样的正六品殿前太监,便不需要用那种统一的制式腰牌,他们有自己的牙牌。

    皇宫里进出携带的物品也是要严格检查的,没带东西的也要搜身。不过有些和禁卫相熟的太监搜查起来就马马虎虎。

    刘石头家在东城外,两人走的是东直门的角门,这里是专供太监进出的侧门。

    出宫的人不少,排着长长的队伍。周青是正六品的殿前太监,按理可以优先通过,不必和这些绿袍宦官一起排队。但一来周青到这个时代的时间还短,后世排队的习惯还没有改掉。二来他性子也不喜欢张扬。反正时间很充裕,也不急于一时。

    今天值守宫门的是右军都督府的武德卫,隶属亲军上十二卫,仗着天子厚待,向来在京中飞扬跋扈。

    今天看守东直门的是刚从地方卫所补进来的,谨慎忠勇没长多少,骄狂跋扈之气倒是学了不少。

    领头的百户叫杨攀,此人原本在孝陵卫当差。因为其叔叔是安远候府上的外事管家,走了安远候的关系,调到了右军都督府。

    杨攀在家中行二,下面还有个弟弟,大凡人家的老二总是属于舅舅不疼姥姥不爱的那种,杨攀也不例外,他叔叔没有子嗣,于是就把他过继到名下。他性情暴躁,为人贪婪,以前没少和袍泽闹别扭,进了武德卫,别人看在安远候的面子上让他几分,他便愈发骄狂的不知自己是谁了。

    队伍缓缓向前推移,很快轮到周青和刘石头。

    “你,快点。”一个禁卫指着周青喝道,浑然没有注意到对方身上那与众不同的蓝色袍服。

    今天出宫的人特别多,他从早晨直到现在顶着大太阳检查,都没有功夫喝口水,心里面满是焦躁。

    对方毫不客气的声音让周青皱了皱眉,不过他也没说什么,摘下腰上的牙牌便欲递过去。

    对方却连看也不看,一把扯住他的衣袖,便开始检查。

    才搜查两下,那个禁卫忽然脸色一变,向旁边的同伴施了一个眼色,对方心领神会的上来,他自己后退两步,正好碰上走过来的杨攀。

    “杨头儿,这小子身上硬货不少。”

    禁卫一边压低声音,一边叉开五指悄悄比划一下。他是杨攀带过来的心腹,暗语彼此都清楚,硬货便是金银,一个巴掌就是五十两。

    杨攀闻言心里一动。他能调来武德卫,虽说叔叔出了不少力,但这上下打点可都是他拿的钱。在孝陵卫当个清水差事,一年进项也没几个大子儿,一下子就把他的积蓄用去了一大半。

    得想办法找补找补,杨攀人虽然粗直,但还是有些小聪明的,他把主意打到了宫里的小太监身上。

    杨攀眯着眼睛打量周青。对方八九岁的年纪,一看就是新进宫的小宦官。虽然穿着一身蓝色太监袍服,但杨攀只知道穿绯色袍服的内官是他万万得罪不起的,蓝色袍服和绿色袍服应该差别不大吧。再说了,如此年纪的小宦官身上带着五十两银子,怎么看都属于不正常,就算事后被人知道,他职责所在,说别人又能说什么。

    想到这里,杨攀脸上露出兴奋之色,瞪大眼睛,恶狠狠道:“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