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文豪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尤氏理丧

    这几日,府里突然变得冷清了许多。原来,宫里老太妃薨了,老太太、太太、少奶奶她们有诰命在身,因此贾母及邢、王二夫人乃至珍大嫂子尤氏、侄儿贾蓉媳妇秦氏等每天都要入朝随祭,后来要送老太妃到陵寝安灵,不仅老太太等女眷要去守灵,贾珍、贾琏、贾蓉等老少爷们也都随去,很长时间不在家里,贾府为了好歹留个主子照应家里,便报尤氏产育,协理宁、荣两府事体。

    这天,尤氏在稻香村陪李纨说话,园子里的众姑娘们也都来凑了个热闹。忽见东府中几个人慌慌张张跑来说:“老爷宾天了。”众人听了,唬了一大跳,忙都说:“好好的并无疾病,怎么就没了?“家下人说:“老爷天天修炼,定是功行圆满,升仙去了。”

    尤氏一闻此言,又见贾珍父子并贾琏等皆不在家,一时竟没个着己的男子来,未免忙了。只得忙卸了妆饰,命人先到玄真观将所有的道士都锁了起来,等大爷来家审问。一面忙忙坐车带了赖升一干家人媳妇出城。又请太医看视到底系何病。

    大夫们见人已死,何处诊脉来,素知贾敬导气之术总属虚诞,更至参星礼斗,守庚申,服灵砂,妄作虚为,过于劳神费力,反因此伤了性命的。如今虽死,肚中坚硬似铁,面皮嘴唇烧的紫绛皱裂,便向媳妇回说:“系玄教中吞金服砂,烧胀而殁。”

    众道士慌的回说:“原是老爷秘法新制的丹砂吃坏事,小道们也曾劝说,功行未到且服不得,不承望老爷于今夜守庚申时悄悄的服了下去,便升仙了。这恐是虔心得道,已出苦海,脱去皮囊,自了去也。”

    尤氏也不听,只命锁着,等贾珍来发放,且命人去飞马报信。一面看视这里窄狭,不能停放,横竖也不能进城的,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掐指算来,至早也得半月的工夫,贾珍方能来到。目今天气炎热,实不得相待,遂自行主持,命天文生择了日期入殓。三日后便开丧破孝,一面且做起道场来等贾珍。

    且说贾珍闻了此信,即忙告假,并贾蓉是有职之人。礼部见当今隆敦孝弟,不敢自专,具本请旨。原来天子极是仁孝过天的,且更隆重功臣之裔,一见此本,便诏问贾敬何职。礼部代奏:“系进士出身,祖职已荫其子贾珍。贾敬因年迈多疾,常养静于都城之外玄真观。今因疾殁于寺中,其子珍,其孙蓉,现因国丧随驾在此,故乞假归殓。”

    天子听了,忙下额外恩旨曰:“贾敬虽白衣无功于国,念彼祖父之功,追赐五品之职。令其子孙扶柩由北下之门进都,入彼私第殡殓。任子孙尽丧礼毕扶柩回籍外,着光禄寺按上例赐祭。朝中由王公以下准其祭吊。钦此。”此旨一下,不但贾府中人谢恩,连朝中所有大臣皆嵩呼称颂不绝。

    更深夜半,月色朦胧,星斗阑干。贾珍、贾蓉带领两个家丁骑着四匹驿马,向西疾驰。

    驿道旁有一处客店,灯笼高挑,酒幌飘动,店主在门口招揽生意。

    贾珍一行马不停蹄,一掠而过。

    路过一处驿站,贾珍等四人飞身下马,跳上驿卒牵着等在路旁的驿马,继续向西飞驰。

    铁槛寺门外,马蹄声疾,震荡着曙色渐显的街巷。

    在灰白色的晨雾中,馒头庵和铁槛寺遥遥在望。

    贾珍等四人纵马飞奔,刹那间冲到铁槛寺门前。

    坐更的发觉贾珍等人已经到门前,赶忙喝起众人来,打开大门迎接。

    贾珍、贾蓉下了马,放声大哭,从大门外跪爬进去,到棺前稽颡泣血。

    铁槛寺正厅内,贾珍父子已按礼换了丧服,在棺前俯伏抽泣,尤氏等人在旁解劝。

    贾珍稍减悲戚,向众亲友传达天子的额外恩旨。尤氏等听了,莫不感激涕零,啧啧称颂。

    贾珍吩咐贾蓉:“蓉儿,你先回到家中,料理停灵的事,准备好了马上回来。”

    贾蓉一听,巴不得一声儿:“是。”

    宁国府前厅,贾蓉站在前厅门口,里里外外指手划脚,指挥家人收桌椅,下槅扇,挂孝幔子,在门前起鼓手棚、牌楼。

    贾敬灵柩停放在正堂之内,孝幔如白云飘拂,香烟似紫气弥漫。

    灵堂中正在供奠举哀,朝中王公以下各色官员人等前来祭吊,络绎不绝,家族中远近亲友也都穿孝守灵,济济一堂。

    贾珍、贾蓉为礼法所拘,不得不在棺材东侧藉草枕块,守制居丧。一队和尚进来,不停地绕着棺材数珠念经。

    贾珍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陰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后开丧送讣闻。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然后停灵于会芳园中,灵前另外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对坛按七作好事。

    贾珍看板时,几副杉木板皆不中用。可巧薛蟠来吊问,因见贾珍寻好板,便说道:“我们木店里有一副板,叫作什么樯木,出在潢海铁网山上,作了棺材,万年不坏。这还是当年先父带来,原系义忠亲王老千岁要的,因他坏了事,就不曾拿去。现在还封在店内,也没有人出价敢买。你若要,就抬来使罢。”

    贾珍听说,喜之不尽,即命人抬来。大家看时,只见帮底皆厚八寸,纹若槟榔,味若檀麝,以手扣之,声如金玉。大家都奇异称赞。贾珍笑问:“价值几何?“薛蟠笑道:“拿一千两银子来,只怕也没处买去。什么价不价,赏他们几两工钱就是了。”贾珍听说,忙谢不尽,即命解锯糊漆。

    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先备了祭礼遣人来,次后坐了大轿,打伞鸣锣,亲来上祭。贾珍忙接着,让至逗蜂轩献茶。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我去,也不能胜数。只这四十九日,宁国府街上一条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官去官来。

    潇湘馆书房,宝玉拿着黛玉的诗稿,称赞道:“妹妹这诗恰好只做了五首,何不就叫作《五美吟》呢?”说着提起笔来,将诗题写在后面。

    宝钗进来笑道:“谁写的《五美吟》,拿出来给我看看。”

    黛玉一面让宝钗坐,一面笑道:“我看那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方才闲坐无事,胡乱诌了几首诗,以寄感慨,不想他来了偏就瞧见了。”

    袭人随紫鹃进来说:“前头来人传话,说老太太、太太、琏二爷她们回来了,马上要过宁府去祭吊,让宝二爷快些过去。”

    贾敬灵堂,贾母、王夫人、宝玉等迈进灵堂,贾赦、贾琏等人哭着迎出来。

    贾赦、贾琏一边一个搀了贾母,走到灵前,贾珍、贾蓉跪着扑入贾母怀中痛哭,贾母也搂了贾蓉痛哭。

    贾母又转到灵右,见了尤氏婆媳,又相持痛哭一场。

    铁槛寺正厅内,贾珍、贾蓉、贾琏在厅中守灵。

    小管家俞禄来回贾珍:“昨儿往铁槛寺来送殡,所用棚杠孝布并请杠人青衣,共使银六百零十两。两处都来催讨,小的特来讨爷的示下。”

    贾珍向贾蓉:“昨日出殡之后,江南甄家送来打祭银五百两,未曾交库,先要来用吧。”

    尤氏忙说:“那项银子已使了二百两,下剩的三百两送到家中交给姥娘收了。”

    贾珍向贾蓉道:“你带了他去,向你姥娘要出来交给他,下剩的俞禄先借了添上吧。”

    贾琏急忙说:“何必向人去借,昨日我得了一项银子还没有使呢,我亲身去取了给他添上,岂不省事?”

    贾珍笑道:“只是又劳动你,我心里不安。”

    贾琏:“自家兄弟,这有何妨呢?”

    贾琏回到家中,见凤姐躺在卧室里。凤姐抱着一只毛茸茸的波斯猫,边抚摸边问贾琏:“你不是在家庙里陪伴大哥哥么?怎么这儿日尽往回跑?”

    贾琏笑答:“大哥哥托我替他照料家务,所以常到宁府去办事,顺便也好来看看你。”

    凤姐似笑非笑地:“那府里的家务事,不是托给尤姥娘照管了吗,还用你操哪份子心?”

    贾琏捏了一把冷汗,忙解释道:“她们都是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遇事作不了主。”

    凤姐冷笑道:“这么说,这府里的家也该请你来当了?”

    贾琏殷勤地:“这话怎么说,你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荣国府里的大梁,谁不知道的。”

    凤姐一笑:“忙你的去罢。”

    贾琏出了一头冷汗,急忙走出门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