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文豪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梦醒立志

    史凡睁开双眼,只觉得昏昏沉沉,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当看到丫鬟茜雪的时候,史凡还以为自己是睡在怡红院的屋里。谁知,却又听茜雪说道:

    “公子,时候不早了,该回家去了。”

    回家?哪个家?是史侯府还是几百年后的大都市?史凡胡思乱想一阵,突然发现茜雪身后的另一个身影,这才意识到茜雪口中的家是大观园怡红院的那座耳房。

    史凡这才想起是怎么一回事。原来,他在秦可卿的卧房里美美地睡了一觉,直到这时才醒了过来,也不见秦可卿的身影了,唯有她的丫鬟瑞珠在此。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我在这睡了多久?”史凡问道。

    茜雪不解,看向瑞珠,问道:“瑞珠姐姐可否知道,我家公子在这睡了多久?”

    “也没多久,就睡了两个时辰。”瑞珠笑道。

    两个时辰?那就是四个小时了,大白天竟然睡了这么久!史凡起身后,又问道:

    “对了,瑞珠姑娘,你们家蓉大奶奶呢?”

    “大奶奶回天香楼休息去了,并交代我送史公子出府。”瑞珠答道。

    “这样,”史凡想了想,也不多问,说道:“那就有劳瑞珠姑娘带路了。茜雪,我们回去吧!”

    “是,公子。”茜雪应道。

    “史公子请,茜雪妹妹请!”瑞珠笑道,走在了前面,为史凡和茜雪带路。

    走出秦可卿的卧房,史凡这才意识到已经入夜了。宁国府的走廊过道幽长昏暗,若不是又瑞珠的带领,史凡只会迷失在此。在瑞珠的带路下,史凡领着茜雪很快就离开了宁国府。

    瑞珠送史凡和茜雪一路从宁国府的角门出来,这才告别折回。史凡再领着茜雪,从荣国府的角门走进,一路向大观园的怡红院走去。

    在回怡红院的路上,史凡突然想起,不知茜雪怎么会出现在宁国府,于是问茜雪道:

    “你是如何知道我在东府那边的?”

    “是兰哥儿告诉我的。他急匆匆地找到我,说公子被蓉少奶奶留下赏花了,让我快去东府救公子回来。我心想,公子赏过花后自然会回来,何必我去救,也就没在意。哪知,我等了公子半天也不见回来,这才来到东府看个究竟。没想公子竟然喝了点酒睡下了,亏得瑞珠姐姐领我去叫醒了你。”

    茜雪娓娓道来,史凡想过是贾兰的缘故,也不在意,只问她道:“你过来东府后,可曾见到你蓉少奶奶?”

    茜雪摇了摇头,笑道:“公子有所不知,如今的蓉少奶奶皈依佛门,成日在天香楼里诵经念佛。东府的珍大爷吩咐下去了,任何人无论何等事由都不可去天香楼打扰少奶奶。我听东府的姐妹们说,除了丫鬟宝珠和瑞珠伺候着少奶奶的生活起居以外,也就只有珍大爷和贾蓉、贾蔷两位少爷偶尔前去看望,其他人少奶奶都是一概谢客的。”

    史凡听了这些,禁不住心生疑惑,这秦氏是贾蓉的妻子,贾蓉去看望情有可原,可贾珍这个当公公的和贾蔷这个当小叔子的也去天香楼看望,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难怪原著上有提到这么一段,说宁国府的老仆人焦大骂什么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莫非说的就是这?

    转眼回到了怡红院的耳房屋里,史凡也懒得去多想,洗洗脸、看看书,认真研习起八股文和试帖诗来了,赶明儿还要找机会跟先生赵翼好好切磋切磋,让他传授点科考的经验。

    此前,从好侄儿贾兰那借的那部《国朝编年史》中,史凡就找到了与本朝科举考试相关的一些记载。

    大越朝建立之初,太祖皇帝通过科举考试、荐举贤才、学校培养等多种途径来解决选官取士的问题。太祖皇帝下诏实行科举考试,科举从内容到形式基本上因袭了前朝明代的制度。科举取士很快被提高到主导地位,荐举渐渐衰落,而学校也成为科举的预备机构了。

    科举考试突出进士一科,考试大致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参加童生试是为了取得秀才资格,第二步参加乡试成为举人,第三步参加会试成为进士,最后一步参加殿试接受皇帝的官职任命。

    童生试每年举行一次,而乡试则是每三年举行一次。首先是八月各省举行乡试,通过者成为举人,于第二年二月在京城贡院参加会试,通过者成为进士,三月即参加皇帝亲自出题的殿试。

    严格来说,童生试只是预备性的入学考试,科举考试从乡试开始。史凡目前还只是一个童生,要想成为生员,就得参加童生试,且通过考试。

    参加童生试的考生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先参加县级考试即县试,再参加州级或府级的考试即府试,分别由县长和知州或知府主考,通过以后,最后参加由学院主持的考试,即院试。

    为了加强对地方各级学校即府学、州学、县学的统一集中管辖,朝廷便任命了一个负责专管一省教育的学官,叫提调学校官,这个学官也称学院。

    参加由学院主持的院试合格后,便可以入地方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秀才又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生,由朝廷按月发给伙食补助费。其次称增生,不供给伙食补助费。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三是附生,初进学的附学生员。

    进入地方州县学之后,秀才还要参加高一级的考试,由各县学、州学、府学举行,每年一次,称岁试。考试成绩分为六等,根据考试成绩和生员前一年的等级,对生员后一年的等级进行变更。除了廪生、增生和附生外,还增加了青衣和社员两个末流的等级。

    不管怎样,大越朝秀才的地位仍然比老百姓高出一等,不但见了知县可以不下跪,而且官府也不能随便对其动用刑法了。说得夸张和严重一些,一旦中了秀才,凡事便要立起个体统来了,家门口那些做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秀才若同他们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那就是坏了学校的规矩,连家人的脸上都无光了。

    眼下,史凡的学习目标就中个秀才,也就是通过童生试,进学成为一名生员,最好是有资格享受朝廷伙食的廪生。虽然童生试仅是科举考试的漫长征途中迈出的第一步,但却有成千上万的人难以迈出这艰难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