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女医生
字体: 16 + -

第020章 班底和工具

    蒸锅是全铜结构,由于铜的熔点不是很高,又对纯度也没有多少要求,所以早就制造好了。

    只是做铜锅需要化去大量的铜钱,让黄铁匠背了不少的风险,铜钱可是朝廷管控的,另作它用是犯法,再则这里可是天子脚下,王法之地,风险更大。

    白芷不以为然,说自己上面有人,官很大,而且自己做的东西是救人之物,更是理所当然,说这话时,一边擦着铁镡剑一边比划。

    对于这女土匪黄铁匠是半点办法都没有,特别知道她就是在帝都战胜无数武术好手,被称作白芷剑仙之后,更是不敢妄动,虽说为她制造大量铜器,冒着很大的风险,不过白芷出手绝不含糊,先给银子后办事,而且从不讲价,自己说多少,她给多少,这是大客户,不得不忍下不快,卖命制作。

    黄铁匠为白芷讲解的说道:“千炼钢是作不出来的,钢炼百遍已然是极致,不过还是把百炼钢的基础上,又敲打了百遍,其实百炼钢已然有防锈的作用,多打百遍效果应该更强一点点,只是用时多注意防潮防水,不用时最好放置于石灰之中,如此应该能达到防锈的作用。”

    东西太多,又急着要使用,便让黄铁匠叫来几个人帮忙送回城中。

    回到家中,白芷刚刚坐定,小玉就偷偷摸摸的跟到院中,知道因何而来,也不去点破,只问她有何事要寻自己?

    小玉支支吾吾半天,脸皮快红成猪肝色才问道:“小姐之前说,可治奴家这瘤子,此话当真?”

    白芷没有正眼瞧她,只是自顾自的画着其它还需要的工具,便应声点头。

    “那那,小姐可否为奴家一治?”

    小玉为嫁人,其实也想过很多办法,看过医师,上过膏药,服过祛脂平瘤的方子,但效果却是越长越大。

    把小玉叫到面前坐下,重新给她检查起来的,这瘤位于右额偏上,小部分隐没于头发之内,大小如婴儿拳头般,能长如此之大,定是与血管变异有一定的关系,再摸瘤体,滑动自如,皮层下不远处,如果要开刀取出,并不难办,刀口可由头发处进深入,有伤疤,等头发再次长好,就隐没了。

    白芷的方案已然成竹在胸,只是淡淡点了点头,不再说话。

    小玉一阵黯然?便又开口问道:“小姐,我这病莫是没得治了?为何点头不语?”

    白芷不说话,是因为正在想怎么拿捏一番。现代医学门类太多,自己肯定是顾不过来,之前收了大巧为助手,但一个远远不够,还想着多找些人来,分属各科,也好分担工作量,人选则是看好小玉和子良,子良本就是要跟自己学医术,这是蓝道行早就安排好的人选,而且本人也愿意学习,但这小玉则不同,这个时代的桎梏,女孩学医本就是有违常理,而且更是这种开膛破肚的技术,更是怕没多少人认可,又不同于大巧,大巧是没办法只得跟着自己学,不然生活都没个着落,而小玉如果病治好了,肯定会放弃医疗事业,去嫁作他人,这是整个时代的习惯,不以个人能力为首要条件,而是想着嫁个好人家的社会风气。

    花如此之多的心眼,不就是要改变医疗习惯,从而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吗?所以,白芷秉承有杀错,不放过的原则,拉一个人入医学,便成功一分。

    “治你这病不难,只是需要花费很多心力,而且代价不菲。”

    听到不菲,小玉就苦着一张脸,如果自己有钱,还需要出外做工吗?不过也听到不难两字心中又是一阵窃喜,问道:“治好奴家这瘤子得花费多少?”

    白芷正等她这话,随后拿出之前黄铁匠给的账单一一报数:“手术刀两把,两百次精炼而成,纹银15两,蒸锅费铜,三十七斤半,折40贯,纹银50两。”

    这里也看出黄铁匠的黑,折算过程中已然扣出差价,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算上三成多的手工费,不过,黄铁匠也是冒了些风险,要价高点也是正常。

    听完报价,小玉傻眼了。到白芷这来工作,给的价码其实并不低,以这个时代的平均年收18两左右的价,白芷给出了25两的高价,这个平均还是指强劳力,并非自己这种小女子劳力,据说在江南,女缫丝工,一年忙到尾也才8两。

    本想还能以工资抵治疗费,听这价码,还是工具费用,看诊费还得多少,就不知道了,自己怕是万万抵不起的。

    见小玉傻愣愣,久久无语,白芷坏笑上脸,便说道:“还有一法,你拜我为师,为我工作,那这些费用,自是不会算你头上,不过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你可想好了,师命不可违。”

    小玉听到只是拜师便可免费,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了,对于她来说,学点手艺也是好事。

    见小玉入了套,就让她离去,说要准备几天,才好治疗,至于是什么的治法,小玉并不知道,也许就是放点血,把头放入锅中蒸煮一番便可,不然,要小刀和蒸锅何用?

    又过一日,南山先生找到白芷,跟她说起林老倌的生意来。镜子已然卖出,得银110两,炉子和蜂窝煤也全部投向市场,不过市场反响并不热烈,当然这是白芷的观点,一日才卖出百来个炉子,和十来车蜂窝煤。但是林老倌却非常高兴,因为这比预期好得太多,白芷不知道,明朝的市场其实是个非常封闭的,一个新鲜事物的出现,要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去预热,并非后世,一个广告天下闻。所以一百个炉子的基础已然看出市场的潜力,由此,可见未来的光景有多么美好。

    南山先生是白芷派去与林老倌商谈的人,之前本想以炉子和蜂窝煤换房子,现在却不必要了,所以,南山先生就把煤炉生意按比例分红来办,依南山先生的意思,这样分红可以利益最大化,比那一锤子买卖好得多,当然,白芷也不想管这么多,把事情交待下去,就看手下能有多少能力来最大化利益,不必亲管。

    对南山先生的办法做了肯定,让他以此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