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难为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蛛丝马迹

    在赵式事件后,李钰这个太子也渐渐被百姓知道了,原来他们还有个太子!

    而且大家都以为太子会借由此次事件的影响,狠狠地刷一把声望,并炫耀一番。万万没想到太子一头扎进太医院,就平静了好多天。

    刚开始的太医院因为太子的到来,气氛变得尤为紧张,每天,太医院的人都翘首盼着太子赶紧离开吧,太子殿下已经在他们这个小地方带了好几天了,每个人的心声都是,怎么还不走?

    在李钰一连好几天都是待在欧阳询的屋子里,并没有出来刁难他们,只是偶尔看到张院令送一些笔墨和纸张进去。他们渐渐也就没那么紧张了,与平时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每秉笔必在圆正,气力纵横轻重,凝神静虑。当审字势,四面停匀,八边俱备;长短合度,粗细折中;心眼准程,疏密敧正。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又不可瘦,瘦当枯形,复不可肥,肥即质浊。你可记下了?”依靠在软榻上的老者出声说道。

    受到指点的少年捏着毛笔静思着,看了看刚刚写的字,又看了看之前写的字,最后看了看他临摹的字帖,摇了摇头,果然写得不好,东施效颦的感觉。

    “我的字虽与钟繇有相似的地方,骨气劲峭,严密俊俏。但不同的地方就在于,更加刚劲挺拔,笔画间自可见凌险。世人如今多用钟繇的字,想改过来并不难,可我观太子并不像常用钟繇字的人,太子只要勤加练习,定有所造诣。”

    李钰想到后世对欧阳询的评价:自小聪慧异常,字如武库矛戟、雄剑欲飞。书法严谨峭劲,不取姿嵋之态!

    而也为欧阳询的书法总结出,书法理论八诀和和结字三十六法则!即使如此,后世人照着字帖临摹,尚不能完全领悟透欧阳询的造诣。如今他却在接受欧阳询亲自的教导,从笔法到用力,从字的结构到每一笔如何下笔,何其幸哉!

    回到长安后,他就没有再出宫闲逛了,之前他将黑甲卫就分成十个卫队,金钊是统领,将一卫派出去,专门收集一些关于他的谣言和消息。而他自己,则赖在太医院!

    不过幸好,在太医院这帮太医全力医治的情况下,欧阳询的病情得到了延缓,已经可以自己下地小走一段路了。看到此情的欧阳通双眼通红,竟呜呜地哭了!

    而欧阳询也非常感谢太子救了自己,让自己可以在照看小儿子一段时间,所以在太子来太医院的这段时间,欧阳询倾囊相授,自己写了一幅字,让欧阳通去临摹练习,自己则亲自教导李钰,无论是学识还是书法!而通过这些日子的相处,欧阳询惊讶地发现,这位太子不简单啊!当世已存在的书籍、知识、文化,太子的储存量竟如此之大,当今竟鲜有人比得上!

    李钰在练了一上午的字的同时,也在听欧阳询的教导,果然受益匪浅。不过,在晌午吃饭的时候,金钊向他汇报了一件事,倒是让他挺惊讶的。

    李婉愉集结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仅存的四个儿子,准备谋划太子,谋划皇位!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啊!

    其实,他本来没注意到这些叔伯兄弟,原以为,既然没啥资本就老实儿的眯着,没想到,居然打算到他头上了!既然如此,他要是在窝在太医院不出去,岂不是让他们失去了男主角?而且,他已经在此学了那么久,也该稍稍放松一下了。

    翌日,长安街道上又突然出现了一位俊俏的公子,只不过身边只有一位随从。只见那公子晃晃悠悠进了满是油腻标志的茶馆,要了两碗茶。

    “啧啧啧,老汉,那河郡王真如此做的?”一个茶客问道。

    “那是自然,那邹松也算是倒了霉,上次在酒楼闹事,被成国公孙子给打了一顿,前几日又被河郡王给教训了,那邹松老子虽是工部侍郎,知道了还不能如何,等级比人家低,被教训了,第二日巴巴地准备了好礼送去了河郡王府。”那老汉说到此,有些激动:“可谁知,郡主亲自绑着河郡王给邹松道歉,说是不应该在如此冲动,惹得那工部侍郎一阵感动,称赞郡主无私呢。”

    刚刚落座的李钰听到河郡王的名字,顿时关注起茶馆正在谈论的事。

    “我可听说,皇上并不待见那几位的儿子啊。”另一个茶客说道,不过在说到那几个隐晦的名字的时候,抬了抬头,略微强调了一下‘那几位’。

    在场的人顿时明了,他说的那几位是谁,还不是当今的几位兄长,没见立国之后,只给稍稍年长的李承乾和李承德封了郡王,连个亲王都不是。

    “这河郡王也是可怜啊,不过那大郡主倒是算有个好着落了。”角落里的一人突然说道。

    “那算是什么好着落,长孙家的庶子,即使现在是禁军府统领,也改变不了出身的卑微。”茶馆老汉抢着说道。

    “说到底,还是当今过于无情了,而且本朝虽立有太子,却没有别的皇子了。且看前段时间,太子没有禀告当今就杀了重臣一家,如此年纪便有这样的手段,李唐日后可以交道他的手上吗?”那角落里的人接着说道。

    茶馆里听到此人的说法,感觉挺有道理,顿时接着这个话,说了下去。

    “是啊,那这样说,还不如将那几位郡王好好培养一番呢。”

    “是呢,那河郡王,恒郡王还有两位公子,并没有收到多么好的教导,好好教导,说不定会是位仁君呢。”

    其他人听得纷纷点头。

    李钰听到这也不由得点头,不错,那角落里的人,三言两语就让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儿女借着他的肩膀让大家知道了。而且还让大家认为太子不是个仁慈的人!

    百姓才不会管这些是不是真的,他们只相信摆在眼前的,太子擅自杀了礼侯一家人,河郡王一家仁慈,皇上一个儿子,打压兄弟儿女,这几点信息都利用上,舆论风向就会一边倒了。

    “派人跟着那人。”李钰小声地说着。

    金钊悄无声息地出去,不过几个呼吸间,金钊就再次返回站在李钰身后,他不可能离开太子身边,即使一小会!

    李钰觉得听到一个消息就够了,刚要起身,那茶馆老板接下来的话,却吸引住了他!

    南晋有行动了!

    “听说没,就在昨日,来长安的商人说,南晋突然集结了大批兵马,瞧着动向,是我东唐的方向!”

    此话一出,顿时全部愣住!要打仗了么?这才安定二十年,又要开始战乱了?

    “老汉,那商人还说啥了,全说了,你这一段一段的,听得难受。”

    那茶馆老汉哈了哈腰:“那商人说,本来是去南晋贸易的,刚进入南晋,就发现,全国皆进入了紧张的氛围中,且告示上不断抽调士兵集结。那商人害怕回不来,就拉着货赶紧回来了。”

    “不说了,我得赶紧回去,叫家里多买些粮食。”

    “没错,没错,这要打仗了,粮价一定上涨。”

    茶馆里的人纷纷扔下茶钱,急匆匆地走了。李钰也丢下两个铜板就走了。

    李钰边走边想着刚刚的事,南晋这事,是真的吗?还是百姓间的以讹传讹?南晋怎么会想不开要打仗?这天下才刚刚平稳了二十年!二十年,对平常人来说有点长,对一个国家来说,是极其短暂的!

    李钰没想到是,南晋真的想不开了,南晋的朝堂上,此时一片吵闹声!文官们反对打仗,武将们一言不出,南晋皇帝却十分坚定,仍然不断发出调兵的命令!

    李钰觉得,他应该立刻回宫,禀告一下父皇,不管父皇知不知道!他根本没管李承乾那些小虾米的闹出的事情,如今还是国事为重!

    “钰儿,朕几日前便收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听你说,连街边的百姓都在议论这件事,看来,这件事已经扩散了啊。”李轩建看着李钰说道。

    “父皇,儿臣认为,应该发告示安抚百姓,民心稳定,才无后顾之忧。”

    李轩建点了点头:“你说的对,不过,此时朕早已决定了,明日上朝会商议,钰儿,明日起,你就随朝旁听吧。”

    李钰瞪大了眼睛,这是要让他参政?

    “朕翻阅了你最近的奏表和练习,朕发现你颇有天赋,提早旁听对你有好处。,适当的事情,朕也会逐渐让你去决定,去做。”

    重重舒了一口气,从此,就要开启真正的政治生涯了,再也不能任意为之了。一切的言论主张,都要有可行性和证据了。

    李钰说不出来心里是什么滋味,这个事情早晚都会来,权术政治之争,每个男人都想要进入的圈子,明日,他就要成为其中一个了!

    不过,他现在还有事情要做,他发现,越适应越接触这个身份,这个世界,他要做的事情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