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神鞭惹的祸
字体: 16 + -

擒二鸟(一)

二鸟不是鸟,二鸟是一个快三十岁了的农村青年,姓牛,叫牛二鸟。

如今乡下,有几个二三十岁的青年不去南方打工挣钱的呢?每年春节刚过,席卷中原大地的民工潮便以不可阻挡之势,把村子里的男女青年一个个卷走光了。外出打工自然不是去享福,相反倒是够辛苦的。不过有那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年轻男女汇集在一起,哄哄笑笑,打打闹闹,那日子,倒也过得比神仙还开心呢!当然,最主要的,他们是在那里淘金,是在那里挣钱哩。你去问问,如今乡下一家比一家阔气的新房子,有几家不是靠外出打工挣钱才盖起来的呀?

难怪年轻人都把自己的魂魄锁在了南方!

可二鸟没去南方。不是他不去,是没有人引路。后来,他便觉得留在家里也挺好,挺自由。他心里说,干吗非要出去给别人打工不可?条条道路通北京哩,我不信留在家里就挣不着钱。想出去的,你们都走吧,所有的男人走得一个都不剩才好哩。

男人走尽了,村子里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和拖儿带崽的妇女。这是二鸟求之不得的。他正好利用这机会干事呢!

牛二鸟干的是偷鸡摸狗的勾当。

村子的西南角有一个小山坳,山坳里去年新盖了一幢两层的小楼房。楼房的男主人叫牛玉林,女主人叫冯多英。冯多英本是外乡人,五年前在南方打工时,认识了也在那儿打工的牛玉林,两人情投意合,很快就好上了。因为两人的年纪已经不少,所以那年趁着回家过年,两个就商量着把喜事办了。

这一带农村有个说法,就是“结婚百日不出行”。意思是刚结婚的夫妻至少百天之内不能分居,两口子必须夜夜厮守在贴着大红喜字的洞房里。否则野猫子会进屋,妻子操守不住,日后会偷人养汉的。

可玉林和多英结婚还不出半个月,多英就催玉林动身了。

“就要我——出去?”玉林睁圆了眼问。

多英瞧着他很不情愿的模样,“噗哧”笑了,说:

“你是记着那句话吧?”

“哪句话?”玉林佯装不知。

“结婚百日不出行啊,你怕野猫子会进屋,你怕我会……”

“不是不是,”玉林红了脸否认,“我还会不相信你呀!”他一把搂住了她的腰,并且用嘴巴去亲她。

多英配合着让他吻了个饱,才又说:“我们还住着你爹的老房子哩!你不想我们早点起新房子?”

“我想,当然想!”

“光想有屁用。我们要不趁着现在年轻有力气,没拖累,抓紧到外面去赚钱,日后会后悔死的!”

多英的道理是驳不倒的,玉林咕嘟着嘴不作声了,可还是没有抓紧去南方的意思——新婚的夫妻如胶似漆啊。

两人沉默了一会,多英又“噗哧”一声笑,并且主动在玉林脸颊上亲了一口,说:“玉林哩,你放一万个心好不好?我嫁了你,就把保险钥匙交给了你,除了你,任何人都别想开我的锁。”

玉林一时没运过神来,问:“你的什么锁?”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你说我还有什么锁呀!”多英不由得红了脸,伸出指头在玉林额头上戳了一下。

玉林明白了,嘿嘿嘿笑起来,情不自禁地在多英屁股上拍了拍。

多英接着说:“要不我们这就一起出去,免得你牵三挂四的!”

“那不妥吧?”玉林说,“你嫁过来才几天就出去打工,人家不会看我家的笑话?只怕我爹妈也不会同意哩。”

“谁爱看笑话让谁看去!日子得靠我们自己过,我们顾虑得了那么多呀?”

玉林心里其实是很乐意多英跟自己一道出去的,现在见她主动提出来,便顺势说:“那好,我们就一起出去。钥匙走,锁也走……”

就这样,那年他们结婚还不到半个月,两人又双双回到了南方。因为已经成了夫妻,他们便在离上班不远的地方租了间房子住在一起。由于成了家,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两人便更加卖力,经常争着加班加点。发了工资奖金从不乱用,都放银行存着。到了去年冬天,他们用卡从银行取出大把大把的钞票来,在乡亲们的惊诧声中,一声喊就把新房盖好了。

房子盖好后,玉林仍然去了南方。多英就没再外出打工了。原因是她已经怀上了小孩。她留在家里,自然一刻也没闲着。她不只是把个家收拾得一是一,二是二,而且差不多成了养鸡专业户。

她养鸡,开始也是为了吃蛋吃鸡图个方便,并不是为了出卖的,只是因为她家的新房有院子,有围墙,好养鸡,便多养了几只。鸡多了,蛋多了,自己吃不完,她便送到集市上去卖。刚好市里有家酒店到集上来收购家禽,说多英的鸡鲜活,没喂过饲料,是真正的土鸡,便一把将她的鸡和蛋要了,并且给了个好价钱。酒店采购员还给了她一百元定金,说好每个月的第一个集日都来收购她的蛋和鸡。

那回赶集后,多英便集中精力养起鸡来。她养的是清一色的母鸡。她是个很讲诚信的人,绝不给自己养的鸡喂工厂里生产的饲料,那种饲料添加了催长的激素,鸡倒是生长得快,可鸡肉吃起来松松垮垮的没得味道。饲料鸡生的蛋也不是原来的蛋了,城里人也都不爱吃。多英哪怕再辛苦,也要用自己拌好的饲料来喂鸡。除了菜叶、米糠,她还尽量让鸡多吃些蚯蚓、螺丝、肉骨等“活食”。

多英养的鸡很快发展到了一百多只。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她便请公公——玉林的爹来帮忙。每到月初的集日,她就如约将鸡送到集上去交给那个酒店采购员。

多英的鸡越养越多了,村上其他人家养的鸡却愈来愈少了。原因是村子里出了偷鸡贼。今天东家说鸡丢了,明天西家说鸡少了。全村百十户人家,没丢失鸡的已是极少数。养鸡人对偷鸡贼咬牙切齿的,可又无可奈何。鸡是活的,每天得放出埘去觅食,就那么三五只鸡,你总不能整日整日跟在鸡屁股后面看着吧。有几个丢了鸡的大婶大嫂曾结伴到镇派出所报案过,并说了某某某有重大嫌疑,可派出所的民警只皱了皱眉头,一直没见他们下来破案。

多英的鸡虽然没被偷走过,可她也知道村上出了偷鸡贼。很多人背后议论,说偷鸡贼就是牛二鸟。多英也相信,除了二鸟,村子里没别的人干这种事。也真是一笔难写两个牛字,算起来,这二鸟还是玉林的一个远房兄弟呢。可多英清楚,她的鸡没偷,不是二鸟照顾她这位嫂子。她的鸡不是她自己在守着,就是玉林的爹在守着,二鸟还没找着动手的机会。

多英还知道村上有人到派出所去报过案。可那有什么用呀,许多大案公安部门都忙不过来哩,这种豆腐掉在灰里提不上手的小案子,派出所怎么顾得上?还不如直接找着二鸟,当面狠狠骂他一顿,教育教育他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