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359章 一路向南

    送走信使,杨忠宇担忧地看着儿子:“当真要派兵?”

    “父亲!交郡之事就在眼前啊!”杨廷艺叹气道。

    提到交郡之事,杨忠宇不觉着身上一寒,打了个冷战……

    他们说的交郡之事,不是别的事,就是王延兴初占交郡,通过免税和低价卖盐等方式,故意诱使当地的各大家族,发起暴乱。

    然后,当暴乱一起,早就做好准备的扬波军,开始了血腥的平乱过程。

    平乱后,又是一番清肃。

    等采儿到达交郡时,这个小女孩,高高地举起了大刀片子,一顿砍……

    杀得那个人之多啊,当真令人胆寒!

    不说其他地方,单以交郡来说。

    砍过之后,交郡城内的大家宅院,空了差不多一半。

    不是被杀,就是被拉到儋郡当苦力去了!

    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交郡城中活下来的家族,纷纷获得了各种赚钱的机会,竟然过得比之前更好了。

    尤其是那个庞胖子,成了交郡除了官盐之外的最大的盐商,可他的盐却不在交郡卖,而是往吴哥、蒲甘甚至还有南诏卖!每个月获得的盐利,不下千贯!

    让人痛骂唾弃这家伙厚颜无耻,背叛自己的族人去投靠唐人之余,却又是沉沉的羡慕嫉妒恨啊……

    有这种正反两面的对照在眼前摆着,交郡、爱郡的众家族,都选择性地遗忘了交郡的那一地血腥,开始了和扬波军的友好合作。

    直到今天前,扬波军都没提出什么太过分的要求。

    而一提要求,又是一个让人难以接受的要求!

    他这是安定了交郡后,也想在爱郡血洗一轮?

    想想在交郡城外悬挂的数不胜数的头颅,杨忠宇就觉得浑身上下不寒而栗。

    如果不想死,屈从便是唯一的办法了。

    杨忠宇唉了一声,答应了此事,却舍不得让儿子去冒险:“那也用不着你亲自去!让阮中禹去吧!你去了,万一有出点差池……”

    杨廷艺却站了出来,拱手道:“若非孩儿亲子前往,如何能取信招讨使?”

    “招讨使总是需要人手来治理地方的,如果杨家能将此事做好,他才不会轻易有别的想法!”

    “为了大人!为了诸位弟弟,孩儿什么都不怕!”

    杨忠宇难受了很久,终于还是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然后又各种交待、叮嘱:“……那你要多多小心,凡事多留个心眼!切不可什么都依了唐人的……”

    “孩儿谨尊大人教诲!”杨廷艺又何尝想去?没有办法啊!又听完老爹的一阵碎碎念,他红着两只眼睛,再拜告辞,去往校场点兵,准备随唐军出战之事。

    果然,十日之后,大队的海船从交郡方向南下驶来,到了爱郡海域后,看到杨廷艺果然领着大约两千人,在爱郡的朱江边,列队,等候上船。

    当即,从庞大的船队中,分出了二十余艘商船,直奔海运码头而来。而大股船队,却是继续南下而去。

    商船靠了岸,见了岸上已经在等候的爱郡兵,也不再多含糊,简单接洽过后,变直接装船,然后便出发。

    只是,上船之后,杨廷艺却惊讶地发现,自己做坐的这些船,竟然也不是往东去,也是继续南下。

    这是要去哪里?他连忙向船老大打听,得到的结果却是:他们也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管跟着前面的领航的船只走。

    已经上了船,也没有了别的选择,只好老老实实地待在船上。

    还好,这船只足够宽敞,船上的饮水、吃食都准备得十分充足,不用担心饿肚子。

    渴了,可以自己取水喝,到了饭点,则会有人将热好的吃食端过来。

    只是,这般枯坐,实在是有些无聊。而抬眼去看船外,见四面都是茫茫的一片海水,没有一点其他变化。

    只听到船上的船夫不时地嚷着要如何调帆,摆舵,才觉得,这船上装着的,确实是一船活人。

    不过,时间久了,杨廷艺也不再关心这些响动,而只是呆呆地看一看船外,又看一看桅杆的影子,确认,船只,还在往南……

    这是要去驩郡?

    驩郡现在在吴家手里握着呢,因为没有天天都遭受威胁,吴家对安南招讨使,自然是没有那么恭顺的。

    莫非,这次是要打他?

    若当真如此,只怕吴家要惨了。不由得,杨廷艺心生伤感来。

    吴家和杨家都是凭借曲承裕的提拔和支持,才分别占据爱郡和驩郡的。

    安南招讨使到达交郡后,曲承裕主动献城投降,吴家和杨家便没有了自立的理由,一并降了。

    虽然安南招讨使给吴家和杨家的承诺是,既有待遇不会改变,可这个口头承诺的效力会有多久呢?

    唐人有句古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那些唐人肯定从一开始就没有信任过交郡的土人吧!

    当然,交郡土人也不敢全然信任唐人!

    大家都肯定,唐人定然不会让吴家和杨家,一直地掌控爱郡和驩郡!

    只是,这个时间会是什么时候。

    也许,就在今天?

    正想着,他突然感觉船速慢了下来。他抬眼看了看天上的太阳,还很高,并不到泊船的时间呀!

    他连忙去问船老大:“船家!怎么今天就在这里泊住了吗?某看这天色还早呢!”

    “回禀杨将军!”那船老大知道杨廷艺的身份,客气地回答道,“前面就是浦阳江口了,某等商船就不进去了!前面的引航船让某等在此地下锚,等候扬波军战船回还!”

    浦阳江口?这浦阳江就是后世的蓝江,因为江边有一个县叫浦阳,大家便都叫它浦阳江。

    这处江口开阔,水也不浅,连扬波军的大船都能进去,这等商船怎么会进不去?

    原因,自然不是航行本身了。

    从浦阳江口逆水上行不多远,便是濮阳县了。

    从濮阳县登陆,再走十来里地,便是驩郡的郡城了。

    唯一不让上船进去的可能是:不安全!

    而若是要再追问一声,为何不安全?

    那答案便是两个字:战场!

    为了防止吴家狗急跳墙,避开战船来袭商船,让商船远远地避开,便是顺理成章的选择了。

    想到这里,杨廷艺感觉有些庆幸,因为安排自己等人远离战场,意味着,安南招讨使并不打算让自己的人,轻易去死。

    可庆幸之余,又有些遗憾:却不知道,扬波军的战力到底如何?如果能亲眼看看,那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