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344章 金蝉脱壳

    话说古满借着酒劲,将那酒肆的好酒抢了个精光。

    出了酒肆后,又跟巡城兵丁酣畅淋漓地打了一架。

    发过汗了之后,酒劲稍退,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咩城,已经闯下了大祸!

    这****咩城中的酒肆,可没一家是平民百姓开的。象这家能在存酒间存放这么多好酒的酒肆,绝对是城中权贵所开。

    没准,最大的收益者,就是郑买嗣!

    劫了他这么多好酒,断了他的财路,他会饶了自己?古满不蠢的话,掰掰脚指头,都能想到,自己定然是没好果子吃。

    但相比之下,袭击巡城兵丁的罪名就更大了。若是被郑买嗣抓到了,只怕就是一个杀头的下场!

    不行!日后这****咩城是不能来了!

    不单如此,更现实的是:现在,该如何出城!

    一着急,这糙汉子,竟然也想来了个主意。

    他让人将那酒肆的酒旗扯下来,然后插在马背的驮笼里,然后赶着马匹就往南城走。

    这会,街市上看热闹的人虽然多,却人人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有人再出来拦他们?

    竟然让他们,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到了南门口。

    在南门口守门的兵丁还不知道城内的事情,他们见这群蛮人,竟然赶着几匹驮马要出城,觉得奇怪,上来拦阻,要收出城税。

    古满哪里有钱缴税?

    他大大咧咧地说道:“这可不是在市集买来的!”他一把从驮马背上的驮笼上,将酒旗扒了下来,在那些兵丁眼前晃了又晃。

    “看到没,这可是清平官家开的酒肆的酒旗!这些酒都是清平官赏给某等的。”

    那几个兵丁定睛一看,认得那酒肆的酒旗。他们只知道这酒肆后台很硬,可到底有多硬,却也不得而知。

    心中暗道,莫非当真是清平官赏的?

    只是,清平官就算是要赏酒,也断然不会拿自己酒肆的酒来赏啊!

    这做法,不合规矩啊!

    他们连忙将自家十将喊了出来,说是有蛮人赶着清平官赏的酒要出城。

    那十将见牵马过来的是古满这刺头,心里就不愿搭理他,不过,出于职守,却不得不上来问几句。

    古满倒不知道自己在****咩城的名声有多大,他见了过一个头目,便从那酒笼中抠出一坛酒来,摆到那十将跟前:“哈哈……见者有份!某古满有口尿,也少不了要分诸位尝个鲜,更何况是好酒!来,这坛,便给你了!”

    那十将听着古满的话,恨不得一脚将那酒坛子踢了。

    可再一见那坛子上的酒封上,竟然是印着朱红的儋郡泥封!这可是价值万钱的好酒啊!一时间,眼睛都直了。

    他使了使眼色,一个小兵会意,将那坛子不动声色地往旁边搬了搬,随即又往后面营房里藏了过去。

    既然收了古满的贿赂,那十将假模假样地念叨了几声,便放了古满几人出城。

    而此时,那酒肆的掌柜,才让人分别去找自己的东家和段义宗府上,告诉他们发生的事情。

    直到此时,才安排出几十个步卒过来追赶。

    只是,等他们顺着古满逃跑的路径来到南门时,才知道,古满已经在这里出城,快两个时辰了!

    看了看城外,早就没了人影子,追到了那伙蛮人,少不得还要一番啰嗦,那队兵卒也懒得去追,准备折返回去复命。

    就在此时,突然一支百多人的马队,打着马,急匆匆地赶了过来,到了南门口,那支骑兵才收住步伐。

    领头的骑兵校尉见了从南门外折返回来的步卒,喝道:“你等可是领命过来,追赶和蛮部首领古满的?”

    那队步卒听言,为首的几个十将上前来拱手答话道:“某等追出南门后,失了古满的踪迹,只得回来,准备找本官复命!”

    那骑兵校尉却直言道:“你们不用回城了,随某一同去追!”

    “请问这位将军,可有本官的将令?”那几个十将却不愿从命,而是将自家本官推出来当挡箭牌。毕竟,谁也不能越界不是?

    谁知那骑兵校尉轻蔑地掏出一片兵符道:“某乃杨保国!奉清平官均令而来,可以征调一应人等、兵士。何须你本官的将令?”

    那步卒十将见了兵符,心里一阵惊讶,这古满哪次进城不闹点动静出来?

    这次也不过就是劫了个酒肆,打了一架吗?至于连清平官都惊动了?

    他们哪里知道,这次,可不是简单地打一架的事情了。

    至少在段义宗看来,这事情,断然不是那么简单!

    他听到家人的报告后,急匆匆地折返回郑府,去求见郑买嗣。

    郑买嗣听了段义宗的话,恼怒地骂道:“这不知事的蛮子!尽给某惹祸!”

    可段义宗却道:“主公!不是惹祸不惹祸的事了!”他担忧地说道,“属下只怕古满会叛逃去往大唐啊!”

    “啪……”郑买嗣突然手上一颤,手中的杯子脱手落地,摔在地上,碎成一片渣渣。

    被段义宗一提醒,郑买嗣立即也意识到了,有这种可能!这古满为了逃避自己的责罚,可是当真会因此而叛逃啊!

    若是以往,这古满若是叛了,也不怕他!可现在不行啊!

    古满若叛,和蛮部就会由南诏的屏障,变成南诏的祸害!

    这一加一减之后,南诏受损极大啊!

    “追!派骑兵追!”郑买嗣当机立断,调兵的兵符取了出来,将侍卫精兵派了出去。

    为了避免歧路亡羊的事情,他派出的兵马,是古满人数的十倍,确保一定要将古满抓回来!

    同时又吩咐道,若是活抓不方便,就地杀掉也行。

    失了一个不听话的属下古满,也要好过多了一个野蛮的敌人古满啊!

    然而,古满哪里那么好抓?

    杨保国领着马兵,又征调了几十个步卒,往南追来,一路紧赶慢赶,很快就发现了路边的马蹄印。

    他骑兵出身,对判断分析马蹄极有经验,看得出,这应该是三四匹驮马不紧不慢地赶路的留下的印迹,印迹还很新鲜,应该距离不远。

    既然寻得了踪迹,杨保国心里变安定了许多,让步卒押后,自己打马追了上去。

    不多久,便看到前面出现了一队人,牵着四匹驮着酒坛子的驮马,在往前走。

    “这群不知死活的蛮人!真当南诏无人了吗?”见那些人还是那般有恃无恐,杨保国心里骂了一声后,举起马鞭朝前一指,“将那些贼人统统拿下!”

    立即,二三十骑兵应诺一声,呼啦啦地拥上前去,将那队人兜住。

    而那些赶马而行的人,见了骑兵将自己围住,竟然都一个一个地不知苏错地缩成一团蹲在地上!

    蛮人何时这般老实了?这不是蛮人的反应啊!

    杨保国赶紧上去,一看,坏了!那些人根本就不是和蛮部的蛮人,而是普通的白族人!

    “中了那蛮子金蝉脱壳之计了!”杨保国恼怒地骂道,又将那些白族人一个个抓来,询问这些马匹和酒是何处得来的。试图从中找到些许线索。

    可一问之下,却让他更加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