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221章 文娱体乐

    有了秀儿相助,王延兴顿时觉得办公的压力大减。

    只是,秀儿处理文案很利索,出主意却不行。

    她见王延兴每日都会去看孟咸,而孟咸的头疼之症,总也不见好转,她便提议道:“阿郎……何不将那开元寺堵了?他们不拿出办法来,就不让他们进出?”

    “哈哈……天下佛家信徒那么多,你这是要让阿郎被唾沫淹死啊!”王延兴不假思索就将这不动脑筋的办法摒弃了。

    “那……可以让道士去堵啊!”秀儿眼睛一转,又是个主意,“泉郡可不只有开元寺,还有开元观!开元寺和开元观的关系不太好,只要刺史府递句话,开元观的道士们,肯定会去的。”

    这是在逗自己玩笑呢?开元观和开元寺虽然都是开元年间改的名。论及历史,这开元观比开元寺还早了好几百年。

    可两者大小、规模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却不是说开元寺因为历史不够久而弱,而是他过于强悍!

    因为寺田不用交税,开元寺收了大量的寄田,寺庙的收入,蹭蹭地涨,自然也就能扩建寺院、私蓄寺兵、养一大帮白白胖胖的和尚。

    而开元观却没这些福利,一共不过十几个道士,靠着香火,半死不活地过日子。

    让开元观的道士去堵开元寺的门,回头,开元观连三清象都要被拆了去。

    况且,就算是堵门成功了,“然后呢?”王延兴笑继续问道。

    “要他们交出医治脑疼的药剂啊!”小丫头歪着脑袋说道。

    “堵门拿来的药剂,你敢吃吗?”王延兴继续笑道。

    小丫头想了想,终于想明白了,那智广既然能在做法的时候,做到只救命,不疗伤,却又会不会安下别的暗招?

    如今之计,怕就算是开元寺将药剂送上门来,也是不能给孟咸吃了。

    想到此节,秀儿总算是明白了,此事的主动权,在开元寺。

    而且,在没有找到别的办法之前,还不能对开元寺用强!

    在这件事情上,却是被智广摆了一道。

    真是不爽!秀儿皱着眉头,很不开心……

    “阿郎已经派人去龙虎山了,看能不能请动张天师过来,帮孟参军看看……”王延兴叹了一口道,“只要孟参军头不疼了,再收拾他不晚。”

    当然,这里说的张天师自然不可能是张道陵了,而是张道陵的传人……当代的张天师。

    就是不知道,这后辈天师道行如何。

    还有,肯不肯下山啊!

    秀儿却没这些考虑,她的脑经里,已经转开了各种不切实际的想法。

    正想着呢,却听到外面来人通报,说是文工团的团长雷同,拿了指挥使的手令,过来报道来了。

    “雷同来啦?快快有请!”王延兴一听,连忙安排,“去正厅!秀儿,你也一起过来!见见杨波军的又一位女官!”

    又一位女官?秀儿一听雷同这个名字,还以为是个男的呢,没想到也是个女官。

    也来了兴趣,将报复开元寺的念头先压住,跟着王延兴到了正厅。

    “杨波军、文工团,特来向指挥使报到!”

    秀儿才探出个头来,就见正厅中间一群,身着崭新的杨波军军服的男女,突然一个立正,齐声朗声大喊了一声。

    十来个人齐赞赞的声音同时响起,跟打雷似得,吓得秀儿忙不迭往后一缩。

    怎么这么大声?

    这雷大的声音,当真是这十来个人喊出来的吗?

    谁知王延兴听了,却十分满意地鼓掌:“好!便是这声喊,便体现出了某等杨波军人的精气神!”

    “雷同!你做得很好!”集体表扬过后,王延兴又对雷同再大大地赞了一声。

    听到王延兴的夸奖,雷同连忙躬身道:“都是指挥使的教诲!”

    出口的那声音,也是中气十足。

    听在秀儿的耳中,那当真是宏亮、爽朗!

    这声音让王延兴满心的满意,却让秀儿惊掉了下巴:这女子长得这般秀气好看,怎得声音如此粗大?跟个男子一般。

    她哪里知道,雷同原本可一副好嗓子,燕弗藏着不让外人听的精品。

    只可惜,被王延兴派去教了几个月的军歌。

    一番磨练下来,嗓子便不自觉地霸气侧漏了。

    唉,那怯怯的柔美,是生生地被毁在了王延兴手中啊!

    不过她的付出也是有回报的,在儋郡和崖郡,唱军歌、赛军歌,已经蔚然成风。

    而得益于这宣传轰炸,在这两个郡,王延兴和杨波军受到的拥戴,比在泉郡还要高得多呢!

    这次,王延兴将雷同叫过来,便是要她在泉郡、海潭山和翁山三地传授军歌。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运动也要在军中进行推广:蹴鞠。

    而随雷同一起过来的信使,也带来了雷郡方面的进展。

    雷郡之事,顺利得超乎了王延兴的意料。

    在卢琚的配合下,徐永和不费吹灰之力,就当上了雷郡刺史。

    徐闻、海康、椹川和铁杷四地顺顺利利地落在了杨波军的控制之下。

    这过程虽然顺利,也没有发生流血冲突。

    只是,没经过暴力清洗,四地的家族宗族势力相当大,再加上有蛮夷的威胁,几乎没有自耕农这个群体……

    所以,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却需要王延兴给出政策。

    现有的政策在此地都不适用。只能另想他法。

    思索许久,王延兴将思路理了理,让秀儿写下来:

    雷郡施政,准备分两条路走。

    首先,是吸引蛮夷从事农耕……当然,汉、蛮隔阂已久,些许小利,怕是没什么作用。

    若是,无法被吸引的,就用点外力推一推。

    至于外力是什么,大家都懂的,就不明说了。

    先将蛮夷变成流民,再去收纳。

    有了丁口,便在四地设立官庄、种植甘蔗、建立蔗糖场。

    便有了雷郡的主打特产:糖

    而榨糖剩下的渣子,是可以来酿酒的。后世古巴的特产中,有一样叫朗姆酒,便是用榨糖的渣子酿的。

    只是,如何酿好,可能要摸索段时间……

    不过,不着急,反正基层被家族势力掌控了,官府能做的事本就不多。

    同时,也不妨先跟当地的家族进行合作:

    现在,各家每年蔗田收获了,也是将甘蔗卖掉,现在,卖给官府的蔗糖场,不是一样?

    只要先把当地的经济搞好了,地方安宁了,民众无需借助宗族势力保护了。

    便可逐步掏空家族的控制权,最终将大家拆分成小家。

    只是,原本的计划用不上了。

    在徐闻无事可做的陈继科,开始了往西、去往交郡;往南,去往占城的征程。

    他们的目的是刺探这几个地方的情报,同时,劫掠丁口以供雷郡、儋郡和崖郡之用。

    而更加无事可做的儋郡和崖郡的驻兵,则开始了轰轰烈烈,而又热热闹闹的蹴鞠联赛。

    在这热闹声中,谁也没注意到,一纸调令传来,一支部队,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儋郡,往闽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