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唐末当皇帝
字体: 16 + -

第110章 暗度陈仓

    海潭山急报?几个字眼一出现,大堂上气氛突然一冷。

    泉郡刺史长子以剿匪为名,突袭海潭山水寨,并以此为据点前窥福郡一事,在场众人都是知道的,只是,出于各自的小心思,都有意回避了这一点。

    现在这几个字一出现,谁还不知道,必然是关于福郡的?陈旭昂与陈彤相视一眼,心中难以抑制的一个猜测泛上心头:刚刚还在说,迟则生变,难道福郡就真的有变?

    王潮也与自己的下属交换了眼神:以往王延兴安排了专门的消息传递的人手,先交到刘忠那里,再转过来,这次竟然自己跑过来送消息,只怕不是一般的事。

    王潮挥了挥手:“让他进来!”

    果然,王延兴气喘吁吁地过来,先给父亲、老师和叔父行礼后,便火急火燎地说道:“海潭山急报!”

    “何事?”既然是福郡有事,那就不妨让陈旭昂和陈彤也听听,他们刚刚从福郡过来,有什么突发事件,或许他们更能清楚前因后果;

    当然,如果他们本就带着欺骗而来,也可以当面对质,便让王延兴直说,“直接说来!”

    “福建观察使陈岩使君,于两日前病逝。”王延兴不知道这两个人是什么来路,不过既然王潮让他说,他便直说了。

    消息一出众人一阵震惊,刚刚还在说要尽快,迟则生变,谁想,不用迟了,变故早就生了。

    王潮玩味地看了一眼陈旭昂和陈彤:二陈离开福郡的时间和陈岩死的是同一天。

    那么,是陈岩死之前,二陈奉陈岩的命令来的泉郡呢,还是陈岩死后,奉范晖的命令来的?

    然而,更重大的消息,还在后面。

    不等众人反应稍定,王延兴继续爆料:“都将范晖对外秘而不宣,对内自称留后!

    海潭山水营校尉杜子欣,在闽江出海口,截住其派往长安的信使,并查获其奏请朝廷任命自己为福建观察使的奏疏一份!

    据使者交代,范晖另派有使者前往越郡,以割让建郡为条件,请董昌派兵助他平定福建五郡,并希望为陈使君独子陈延晦向董昌女儿提亲……”

    “贼子尔敢!”王延兴还没说完,陈彤已经拍案而起,“这范晖狼子野心,竟然敢染指高位!陈彤愿为刺史前驱,请刺史发兵福郡,诛杀此獠!”

    既然陈岩有子,陈岩属下一系,自然更倾向于陈延晦继任;

    所以,当陈岩要召王潮过来的时候,大家都有些抵触,只是不像范晖那样直接去扣文书就是了;

    可现在,范晖自称留后,陈延晦就没有了指望。

    陈彤这个时候急着表态,也就正常了。

    陈旭昂也是愤然起身走到大堂中央,朝王潮拜下:“刺史或许有所不知,贼子范晖本是使君妻弟,使君待其极厚。不想此獠,不思报恩,使君尸骨未寒而篡权多位!可恨!可杀!请刺史发兵征讨此贼!旭昂不才,愿为刺史前驱!”

    王潮连忙也起身,虚扶道:“二位快快请起!范晖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某定然出动兵马,将其拿下,到使君位前问罪,少不得要二位多多相助。”

    接下来,话锋一转,“兵马调动之事还需时日,二位郎君请先去驿馆歇息,待某等商量过后,再向二位请教可好?”

    陈彤听了却连忙又说道:“陈彤在福郡,也有几名心腹之人,陈彤愿回去,联络诸人,为王刺史内应!”

    他话才说完,陈旭昂却拱手道:“某等,便在驿馆静候刺史指派,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罢,拉了陈彤告辞。

    出了泉郡刺史府,陈彤一把拉住陈旭昂:“刚才在大堂之上,是何意?”

    “唉,某等方离开福郡,使君便离了人世,某等如何自证清白?”

    陈彤一愣,知道了陈旭昂所说何意,也不再说话,一起到驿馆待着。

    而刺史府内,目送二陈离开,王潮才举起刚刚才拿到手中的文书:“陈旭昂和和陈彤可信吗?”

    “陈使君既然不假天年,那么此二人可不可信,都不妨碍刺史直取福郡!”徐寅答话道:“至于这文书吗,刺史说他是真的,自然就是真的!”

    王潮点了点头,朝在场的众人道:“那某便以此文书所述为名,兵发福郡,征讨范晖,以为如何?”

    “某等谨遵刺史军令!”几人齐声答道。

    当即,王潮下令道:以王彦章为都统,王审知为副,领五千人马为先锋,经由莆田,取万安、长乐,渡闽江,进取福郡!

    而王潮坐镇泉郡,进行将驻守在南安、清源等县的军力,进行动员、集结,再发后军。

    同时,也着王审邽组织南安、莆田等县抽调民夫,整修驰道,以为大军出征和军粮运输之用!

    一番布置妥当后,习惯性地,王潮追问一句:“你等,以为如何?”

    王延兴报了信之后,并未离去。陈岩一死,攻打福郡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他也想掺和一下。

    只是,听完王潮的安排后,却似乎和扬波军没关系。他连忙出列,躬身道:“大人,孩儿有个想法……”

    王潮盯了他一眼,不满地说道:“你说罢!不过,军情紧急,却不容你胡说!”

    “孩儿是想,为何不走海路?从泉郡登船后,一日可达海潭山,第二日,便可走闽江口,直达福郡城外……”

    见众人似乎没有想明白一般,王延兴又解释道:“扬波军有大小船只四十余艘,再加上联合航运合作社的可用运力不下五万石,只需一趟,便可将前锋军和军需辎重运抵福郡城外。”

    “况且,范晖派人前往越郡,试图以割让建郡来换取董昌来援,某等最好是能在董昌反应过来,便将福郡取了……走海路,是最佳路线啊!”

    走海路?王潮兄弟才一听到这个词,便觉得不行。可听王延兴说到只需两日,便可将五千兵马,连同辎重军需都运抵福郡城下时,均是怦然心动。

    王彦章当即站了出来,朝王潮拱手道:“大兄!兵贵神速!大哥儿此计妙极!”

    徐寅也点了点头:“还可行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刺史可令莆田即刻开始征召民夫修整驰道,摆出一副要在莆田出兵的之势,诱使范晖将军力布置在万安、长乐之间;等福郡兵力空虚后,再突袭福郡,定然可建奇功!”

    王潮一生谨慎,心中对走海路其实颇有些抵触。只是,考虑董昌军有可能会南下,却是不得不冒险试一试这海路,以期尽快攻下福郡了。

    “那便依你们之策,王延兴听令,着你速去准备船只,做好准备,以备大军!”

    “喏!”王延兴兴奋地接了将令。

    “审邽,请你速速行文前往莆田,着其即日起征发民夫,修整驰道:”略一停顿,“要从泉郡至万安之间的驰道,同时开始修建,声势要大一些!”

    “喏!”王审邽会意地点了点头。

    “彦章!审知!你们二人速去整顿人马战械,十五日后,兵发福郡!”

    “喏!”王彦章和王审知齐声应道。

    为了能赶在董昌援兵南下之前攻下福郡,王潮也是拼了。

    只是,他却不知道,其实早在三个月之前,就是王延兴刚刚攻下海潭山岛之后,便已经有人携了范晖的书信前往越郡。

    那人便是张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