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纪事
字体: 16 + -

第五十一章 决裂

    廖方台完了……

    即便是他的主子赵楷,此刻也懒得在关心他的死活。

    赵枢没想到便宜老爹的心眼会这么小,性格也跟自己一样,都是那种不留隔夜仇的睚眦,不过这样,确实挺爽的……

    当然,这和大宋的武人好欺负有关,别说廖方台一个小小的五品散职,就算他入了枢密院、做了相公,皇帝想弄死他,文臣们也只会跟着拍手叫好,无他,你个武人尔……

    说白了,大宋的武人就是朝廷养的恶犬,既得用、又得防!

    说起来也够悲催的,武人做小兵时需要面上刺字,熬出了官身还得被文臣鄙视,想当年的狄青何等威风,照样被一帮小文官喷的心惊胆战、郁郁而终……

    赵枢远远的看了一眼,便笑着将目光收回。

    如果孤身去宋江老巢诏安,这家伙都能不死的话,只能说明对方福大命大,他也懒得在给对方找麻烦……

    走出殿门时,一行人迎面撞上了赵楷与王黼。

    两方人马吵杂的声音渐渐止歇,只余赵楷冷冷的和赵桓对视。

    约莫片刻,赵楷却将目光收回,满是嘲弄的看了一眼赵桓,转而向赵枢说道:“五皇弟,你莫非没看过晏子春秋?”

    “三哥何出此言?”

    赵枢微微一笑,揣着明白装糊涂道。

    晏子春秋他自然看过,事实上,他前身因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这本书他甚至能一字不差的背下来,里面有句话在后世颇为有名,那便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赵楷看他不接自己话,当即冷冷一笑道:“今日之事,为兄记下了!”

    言罢,冷哼一声转头离去。

    赵桓表情冷漠,看向赵楷背影的眼神充满阴毒。

    就在刚才殿中,赵桓真的感觉自己的父皇,已经起了废立太子的心思,如果说以往他对赵楷只是颇感威胁,那么这一刻,赵楷已是对他如芒在背,对方不死,他心难安!

    “雍王稍待……”

    正当赵桓目送赵楷一群人渐行渐远时,杨戬的声音突然传了过来。

    围绕赵桓的群臣赶忙让路,不过片刻,就见一脸富态的杨戬,笑嘻嘻的走了上来。

    “杨公安好……”

    赵楷见到来人,铁青的脸上强挤出一丝笑容。

    对于这个父皇的心腹,他虽然没有一点好感,却是丝毫不敢得罪。

    杨戬一见赵桓,赶紧抱拳行礼道:“呀,太子也在,老奴给殿下行礼了……”

    赵桓哪敢真受他一礼,赶紧走过去扶起杨戬,着急的说道:“杨公不必多礼……”

    哪知手指刚碰到杨戬的身体,便见到对方弯下去的腰突然站直,嘻嘻一笑道:“既是太子吩咐,老奴就却之不恭了。”

    “好说、好说。”

    赵桓笑容勉强,心中却已恨极。

    他哪里还看不出来,这老太监从头到尾就没正视过自己,恐怕自己就算不去扶他,对方也不会真的弯腰!

    “老奴是来传雍王面圣的,就不和太子多聊了。”

    作为赵佶最重要的心腹之一,杨戬深知太子的尴尬处境,也不欲和这家伙有过多的接触,故而客套两句后,便直接道明来意。

    赵桓皱眉,忍不住打量了赵枢一眼,不知这会都下朝了,父皇还宣对方过去干什么,但他不敢多问,只能强挤着笑容道:“既是父皇相邀,皇弟你便过去把……”

    “那为弟先去,日后有空的话,再去找大兄闲聊……”

    赵枢笑着点头应是,便朝杨戬身旁走去。

    “还请公公先行引路。”

    “好说!好说……”

    ……

    看着赵枢两人离去的背影,赵桓眼中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嫉妒。

    今天的事情发生太过诡异,他到现在也没弄清什么情况,心里虽疑惑为何仅凭几句话,赵枢就能把父皇的态度改变,但更让他隐忧的是,父皇对赵枢那近乎包容的宠爱,若非如此的话,不见殿中的皇子这么多,只有他敢款款而谈,而父皇从头到尾都没发火……

    想及此处,赵桓心中越发忐忑,这与当年赵楷被宠时的样子,何其相似……

    李邦彦的眼睛,一直都在盯着赵桓的脸上,故此对方的眉头稍微一皱时,他便猜到了一些事情,当即附耳低声道:“殿下与雍王虽是手足情深,但也需小心,莫要再出现一个三皇子啊……”

    这话虽然说到了赵桓的心底,但他也能感觉到对方是在挑不离间,他心中升起不悦,冷冷的看了李邦彦一眼道:“大人多虑了!”

    多虑了么?

    李邦彦微微一笑,并不介意赵桓的冷漠,看了一眼表情阴冷的赵桓,他也越发得意起来。

    说起来,他在背后给赵枢上眼药,倒不是与对方有仇,而是真的如他说的那样,担心再出来个三皇子。

    在李邦彦的眼中,太子性子软弱可欺,这种人能登基的话,说不准他李邦彦还能混个权臣当当,但若让三皇子、五皇子那种人上台,不说这些年投入太子身上的资本全部浪费,单说那两人的性格,都不是好糊弄的主……

    “杨公公,我要的工匠你安排了么?”

    ……

    路上,赵枢与杨戬开始闲聊。

    说笑间,不可避免的提及报纸方面的事情。

    杨戬苦笑摇头道:“殿下有所不知,近几日官家的心情不好,老奴哪敢去安排别的事情……”

    赵枢无语,却也能理解杨戬的做法。

    赵佶脾气固然不错,但他到底是个皇帝,心烦意燥下,周围伺候的人自然要小心翼翼,若不然一个不小心,被逮住后训斥一顿岂不倒霉?

    所谓伴君如伴虎便是如此,君的惩罚不需要有多厉害,只需有意无意的表个态,便会改变无数趋炎附势之徒的山头,恰如此时的杨戬,若非赵枢被皇帝日益关注,他又怎么会搭理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

    “公公勿忧,父皇今日已经下达圣旨,想来不会再过问此事了……”

    赵枢的话却不是空穴来风,他精通心理学,知道似便宜老爹这种贪图享乐的人,最讨厌的就是纠缠的琐碎事,一旦将其处理后,哪怕做出的选择是个错误,这种人也懒得在去纠正……

    杨戬不明所以,无奈的叹息道:“希望如此……”

    二人刚过大庆殿的拐角,便走入旁边的文德殿中,这也是皇帝平日上朝退朝时,休息的地方。

    赵枢心中不由起了丝疑惑。

    按理说赵佶解决完烦心事,不应该第一时间去御花园或万岁山么?怎么会到文德殿中?

    这里传唤的臣子,一般问询的都是大事,便宜老爹怎么会选择在此处召见自己?

    难道说,自己的判断有误,对方还在纠结剿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