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纪事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下水

    见赵佶来了兴趣,赵枢便将报纸的一些前景道出。

    当然,他不会蠢到连舆论的重要性也说的。

    不然赵佶就算在昏庸,也会牢牢的把报纸抓在手中,那样的话,可真的连一口汤都没法喝了……

    饶是如此,赵佶听了后也是颇为心动,下意识想将这报纸收归礼部管辖,但考虑礼部尚书张邦昌是王黼的人,若是再把这种机构交给他,那王黼的职权岂不是要越界了么?

    到时自己还得再找个新宰相,太麻烦了……

    赵佶想到此处,无奈的将这念头打消。

    赵枢看他不在过问报纸的事情,心中才松了口气,。

    说到底,他也怕这便宜老爹夺食,那样的话,赵枢也真没辙了。

    随后,赵佶又是和赵枢说笑几句,并与之讨教了下他字体的风格。

    而赵枢也不藏私,将前日里忽悠蔡鞗的话,重新拿了出来,尤其是有关楷书的一些理论,直把赵佶听得瞪大眼睛,忽悠的他一愣一愣的……

    至于奏折之事,二人仿佛早已忘记般,赵枢没有再问,赵佶同样也没再提。

    待赵枢出宫时,时间已到了傍晚。

    夕阳撒下落日的余辉,但似乎驱不去这万岁山的孤寒,不管是变幻莫测的天气,还是那些唯唯诺诺的人心。

    杨戬亦步亦趋的跟着赵枢,看着对方潇洒不群的背影,不由感叹道:“殿下今日真是机敏的当……”

    赵枢知他说的是韦氏母子,笑着恭维了句道:“若非公公提醒,本王险些中计……”

    杨戬见他知道感恩,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冲着对方点头道:“奴才也不过是看不过眼罢了,殿下您辛苦谋划,似康王这等做法,未免太过小人……”

    赵枢笑笑,知道这老太监是想变个法的邀功,但他可弄不出万贯在给对方了。

    不过他也知道,太监这种生物都很实际,若不给对方好处的话,恐怕下次再见就是路人了,当下换了种语气问道:“公公还记得本王说的报纸么?”

    杨戬皱眉,不知对方为何提这事,但还是耐着性子回道:“自然记得,此事陛下与您讨论许久,奴才一直在旁边听着。”

    “那公公又可知其中利润?”

    赵枢眼中冒出一丝精光,淡淡的笑着开口问道。

    像报纸这种东西,非常简单易学。

    毕竟活字印刷术在这个时代已经出现,如果他做得好的话,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出来山寨,到时各类报纸铺天盖地,他又靠什么垄断话语权?

    既然如此,那还不如把杨戬拉过来镇场子,一旦报纸成功,以这死太监的自私,谁敢出来山寨,对方绝对不介意让他家破人亡。

    至于还有些不怕杨戬的人,那也好办!

    这种人满朝上下也没太多,凭一些后世炒作的手法,还怕不能把对方的市场抢完么?!

    杨戬虽然不知赵枢的意思,但听出对方想拉自己入伙的意思,当下眯着眼睛道:“殿下是想……”

    “我给公公算笔账吧。”

    赵枢没有答话,而是真的掰起手指算道:“汴京城人口已经过百万,其中文人士子者,约有三万众,假设报纸一份三钱的话,那公公可知其利?”

    杨戬无语,他虽然只是个宦官,但算术还是懂的。

    但九万钱是什么情况?这雍王不会把自己当叫花子打发了吧,他昨日不是挺壕的么……

    摇了摇头,杨戬没好气的回道:“不过九十贯罢了,殿下莫不是以为奴才连这些都没吧……”

    其实杨戬平日收取的贿赂也就百多贯,但他胃口被赵枢养叼了,以为对方还会豪掷万贯,却忘了赵枢没有母族,王府又没额外补贴,怎么会有这么多钱给他。

    妈的!果然是个有钱就是爹的混蛋!

    赵枢眼中闪过一丝淡漠,看着表情明显不快的杨戬,也跟着冷冷一笑道:“报纸总不可能只卖一次!两天一发,杨公还认为钱少么?”

    杨戬一愣,心中合算半晌后,这才双目放光的道:“若是如此,一月可有一千三百五十贯,一年利润竟是一万六千余贯!”

    赵枢没想到对方算的这么快,闻言高看了他一眼,旋即冷哼道:“一万六千贯,你我二人均分如何?”

    所谓有钱就是爷,赵枢也不管得罪不得罪杨戬了,语气很是淡漠。

    须知大宋后来给金国上的岁币,银子才二十五万两,合铜钱约三十万贯,把报纸一半的利润分去,那也有八千多贯,而且还是一年一给,对这死太监来说,真不少了……

    杨戬心中贪念顿起,也不在意赵枢的语气,当即陪着笑脸道:“殿下后爱,奴才愧不敢当……”

    赵枢信他话才有鬼了,往前走了几步后,才又道:“不过本王得和公公先说好,报纸毕竟是种新物,还需一段时间铺垫,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于报纸的畅销,赵枢自然不会有丝毫怀疑,他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年申报在晚清发行时,仅用四个月,就将报纸从六百分发展到三千份,而且这还是申报价格较高,每日都发行的缘故!

    他同样没有给杨戬说明的是,只要是个识字的人,其实就是报纸的潜在用户,三万只是汴京文人的大概数量,而那些识字的商人、工匠、农民们,谁知道有多少……

    杨戬点了点头,他不是笨蛋,知道生意要一点点才能做大,当下便道:“这个好说,殿下尽管去做,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奴才必定全力以赴……”

    杨戬原本只是客套下,没想到赵枢立刻接话道:“如此甚好,本王还缺一些工匠,公公若是能弄来的话,本王感激不尽……”

    杨戬嘴角抽搐,半晌方才问道:“不知殿下需要多少工匠……”

    “若是有三五百人,那便最好不过了……”

    赵枢似是打量周围的美景,漫不经心的回了一句话。

    杨戬身体一抖,险些直接趴在地上,颇为无语的看了对方一眼,苦笑道:“殿下若是要一二十个,奴才还能想想办法,但要超过五十人的话,请恕奴才无能!”

    赵枢闻言,不由哈哈一笑道:“本王开个玩笑,公公未免太过较真了。”

    杨戬这才松了口,刚想陪对方说笑时,却又听赵枢再道:“那就先找五十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