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纪事
字体: 16 + -

第四章 对联

    赵楷并没像众人预料的那般转身离去,反而是沉着脸坐在右次座,虽然面上带有不愉的表情,但总体而言不失风度,令在场诸人看的暗暗点头。

    “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我们便开始吧……”

    赵楷不愿让赵桓在出风头,当即端起酒朝赵桓敬一杯,强笑道:“大兄今日能大驾光临,当真是可喜可贺,我等先干为敬。”

    他话音落下后,众人只能是在他的领导下纷纷敬酒,口中皆是说道:“我等敬太子一杯!”

    说罢,众人便齐齐的将杯中酒水饮尽,如此,让原本生硬的气氛缓和下来,众人吃酒捉菜时,倒也有了些热闹。

    赵枢原以为这酒度数不高,入嘴后才发觉到一丝辛辣,感觉应该在三十度左右,不由面露失望之色,暗叹此时的大宋应该有蒸馏的技术了,自己酿酒致富的计划算是落空了……无语的吃了几口菜,里面炒菜、烩菜都有,味道比之后世来说,除了一些调味品的鲜美外,口感却要生出许多,心里没由来松了口气,还以为回到古代后,自己只能吃些没有鸡精、味精的寡淡食品了,看来是自己多想了,在这个年代里,该有的发明差不多都有了。

    这时,一旁的小厅里走出一名少女,女孩生的明眸皓齿,头发两边扎着一双丫鬟短髻,配合她那鲜艳的碎花流苏小裙,显得既可爱、又活泼。

    “筱筱跟诸位王爷、大人请了……”

    随着小姑娘话音落下,堂内诸人将目光挪了过去,一些有特殊癖好的人,更是是双目一亮,嘴中不自觉得咽下了口水。

    赵枢也跟着看了眼,这才发现,自己所在的大厅旁边,似乎还有个偏厅,只是那偏厅被帷幔所阻,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这是,赵楷呵呵一笑,向众人介绍道:“筱筱是师师姑娘的身边人。”

    说着,转头看向筱筱道:“筱筱你出来,可是师师姑娘的吩咐?”

    众人或多或少的听过李师师的背景,许多人当下默不作声,静静听这皇帝的情妇有什么话说。

    “适才小姐有言,大家能到这里也算有缘,不如行个酒令助兴如何?”

    赵枢皱眉,不约而同的与赵桓对视一眼,心下明白这是李师师和赵楷商量好的阴谋了,所谓酒令,其实就是以游戏的方式,来惩罚失败者喝酒的过程,后世的猜拳也是行酒令的一种,但场内中人自诩风流才子,肯定不会用那些市井平民的方式,最有可能的,便是对对联、猜字谜亦或是作诗了,只是这样一来,赵桓便危险了,当今皇帝讨厌赵桓的最大原因便是,这家伙空有忠厚之名,却根本文采泛泛、容貌平平,不像他赵佶的种!

    一些心思活络的人,此时也听出味来,暗暗祈祷李师师千万别参合皇家的破事,谁知道怕什么便来什么,三皇子听到筱筱的话后,就像是商量好般接口道:“师师小姐有命,我等又怎敢不从,只是不知这酒令,该以何种方法行呢?”

    “在场的大人们都是些雅士,天上文曲星一般的人物,小姐说用对联为乐,殿下您看如何?”

    “呵呵,师师真是我等知音!”

    赵楷与小丫头一唱一答后,这才回头满是笑意的看向赵桓道:“我大宋以文治国,历来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传统,如今师师出的题目,恰巧应了此话,大兄说是也不是?”

    赵桓有心拒绝,无奈赵楷已经将话堵死,连‘大宋以文治国,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都了说出来,他只要敢说半个不字,便是得罪了整个士大夫集团,到时别说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子,就算日后登基做了皇帝,也不免得被人说三道四,当下只能铁青着脸点头,强做欢笑道:“三弟所言甚是,我朝历来尊敬士林,行对联,也可、也可……”

    赵桓说着,脸上的笑容越发僵硬,他为人天生木讷,若是考考他四书五经,这种死记硬背的东西还行,但涉及到活学活用的方面,他就只得抓瞎了……

    坐在他身旁的赵枢,可以清晰的看见赵桓眼中的恨意,心中估摸对方的怒火是朝李师师发的,不由暗暗叹息,不知该不该说这女人胸大无脑了,她都做上赵佶的情妇,再怎么算都是赵桓的便宜后娘了,老老实实的享福不好,非得掺和到夺嫡这档子事里,也难怪赵桓后来一登基就开始报复,将这女人的家产给尽数籍没(登记所有财产,没收)。

    “既然这场酒宴是我发起的,那不如让小弟先来如何?”

    说起文斗,赵楷的面上便显露出得意的神色,他虽然贵为天皇贵胄,但说起一生中最为骄傲的事,便是两年前的那场科举,让其成为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皇子状元,可惜后来老爹怕士子们说闲话,生生把他压了一级,让榜眼王昂得了头名。

    “三哥说的哪里话,我们兄弟三人中,唯独小弟年少,不如让小弟先来为敬。”

    眼见赵枢又跳了出来,赵楷得意表情瞬间一滞,他心中对赵枢的文采颇为忌惮,盖因这个老五天资实在太好,五岁时,便展现出过目不忘的本领,错非他生母后来死去,使其性格变得懦弱起来,再不敢出风头的话,今天的皇子状元还不一定是谁!

    “五弟你说的又是哪里话,我与大哥年长,大宋以孝立国,那不如就让大哥先来吧!”

    赵楷思及今天的目的是来落赵桓的面子,哪里还能让赵枢在搅局,当即朝对方狠狠瞪了一眼说道,而赵桓则是脸色胀红,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三哥您错了,您与大哥身份尊贵,倘若您二人先来的话,我恐诸位才子会有负担!”赵枢不管他,反正这家伙最后没坐上皇帝,就算想报复自己,也有限的紧。

    “方才本王早有言明,今日只是以文会友,为兄身为主办者,自然要先来!”

    “三哥此言差矣,有道是主随客便方为诚,小弟今日见到众位才子,实在是有些心痒难耐,您将此机会让与我如何?”

    主随客便方为诚,有这句话么?赵楷回想脑中书籍,不知道那本古籍上有这句话,刚想再次反驳,却见那老五已经转身对赵桓开口道:“而且方才三哥也说了,大宋以孝立国,不如让大哥来评理,咱们谁先来?”

    众人早已被二人的唇枪舌剑所惊呆,如今见矛头直指太子,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何时起,建安郡王已经投靠了太子,难怪会不给郓王面子!

    正如众人所猜想的那般,那相貌敦厚的太子听到这话,当即对赵枢给予了支持道:“五弟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赵枢脸上出现了愉快的笑容,起身从案几站起,再不去看一旁的赵楷,负手走了两步方道:“实不相瞒,适才我与大兄来时有些许抑郁,通过车窗看行人,一种难言的寂寥袭上心头,当时心里便隐隐有了一道上联,可惜思索良久也不能对出,现在正好拿来与诸位贤兄赐教!”

    说着,他环视了在场所有人,见众人已经被自己的话题吸引,这才施施然开口道:“倘若场中才子有一人能对的上来、且意境相符的话,那我就甘愿认罚,愿与厅内每人分饮。”

    他此刻也自称我,显然是符合赵楷方才的话,今天这里只论文采、不谈身份,话音落下,众人不自觉的倒吸口凉气,场内的人数最少有三十人,用的酒具也不算小,如果真要分饮的话,恐怕李白复生都得长醉不起!也不知这建安郡王哪来的依仗,竟会放出这么大的话来!

    “枢弟……”

    赵桓见对方托大,皱眉想提醒他,在场诸人多是国子监、太学的士子,文采肯定是极好,万一阴沟里翻船,岂不得出大丑?一旁的赵楷却是不给他说话机会,大笑一声就抓住赵枢的手道:“既如此,那还请枢弟把这上联说出,为兄此时已经心仰难耐了……”

    赵枢看到赵楷眼中的嘲弄,嘴角露出一丝坏笑,开口说道:“寂寞寒窗空守寡……”

    言罢,笑语盈盈的环视众人,须知这对联可是李清照十几年后的作品,那时她的丈夫已死,李清照孤寡一人在家,上门求亲的人络绎不绝,李清照烦不胜烦下,便发出一道绝对,言极谁能对出的话,她便嫁给谁,像她这种千古才女,又怎么会打无把握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