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在北宋
字体: 16 + -

第二十章 独留一曲《满江红》

    林栋被杨正猛地一推,立脚不稳,雯时打了个趔趄,并没有倒地。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杨正,实在是搞不清这杨正杨教谕在搞什么花样。

    难道,杨正眼里,我是和沈子明一样的学生?初次见面就忍不住要教训我?林栋心中暴汗,不会吧,我这么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美…美…美…算了,作者小弟实在是编不下去了…

    见到林栋并没有因自己这一推倒地,杨正心中这才完全放心,看来这林栋的身体确实是好了。

    “好,弘国,今日你前来可是要继续学习,不过你已耽搁了数月之久的课程,与你诸位同窗之间有很大差距。”

    “这样。”杨正略微沉吟,“你平时都是借住浩然家中,此次前来就挪来县学住吧,这样每日下学后,我也好对你补习。”

    杨正晚上下学,要亲自给林栋补习。话语一出,顿时引得数多士子羡慕,要知道想得到杨正的补习,那是十分难得的。县学里共三名教谕,杨正是老大,除了例行的讲课外,其余时间很少给学生们补习,而平时给学生们补习功课的都是其他两名副教谕。

    林栋很无语,他很想说,我不是来读书的,我只是看中了你们的桌椅…

    还好,这世界上没有那些飞来飞去,动不动就他心通、读心术的流弊高手,否则周围的学子定要抓狂,杨正亲自辅导你都不要?你还想干什么?

    “这个…”林栋支支吾吾的说道。

    “弘国无需担心,三四个月的课程,以你的聪慧程度,不消几天,便可掌握,之后的日子时时温固,定无碍事。”

    林栋很想擦一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不过‘聪慧’这个词我喜欢。

    “先生,弘国此次前来并非是为了读书。”几番下来,林栋也适应了自己的这个表字。

    并非读书,杨正脸色一沉,“为何?”

    小伙伴都惊呆了,沈子明、李浩然都以为林栋这次前来就是入学的。

    林栋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如果把自己退学说书的想法告诉杨正,林栋很难保证自己会不会被杨正打死,毕竟这是一个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朝代,万事唯有读书高,每个人挤破了头,都要往那个队列里站,只为那句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种大宋的普遍现象一直到了宋的结束,还在残存。打天下用的是拳头和血,治天下用的是脑子和笔。天下打下来了,拳头用不上了,甚至还威胁到了自己,怎么办?砍了呗。接下来,轮到治天下了,治天下需要脑子和笔,为了彰显我对士族的优待,坐在第一宝座的我喊出了,‘朕欲与士大夫共天下’的豪言壮语。

    在之后的日子里,甚至完善出了一条潜规则——刑不上大夫。

    最后笔杆子多了,也硬了,留下的那个拳头也奄了,亡国的时候才发现,笔杆子原来是会弯的!

    血虽热,锋即将磨利,可读书人的世界却容不下武夫。

    独留一曲《满江红》,添作叹息。

    成为读书人,也就意味着士大夫行列的预备血液,不低头,他们永远不会让你出头,即使偶尔出了头,那也是偶尔,士大夫的利益不容侵犯。你的主张,你的坚持,在我们眼中不过一笑谈,我们才是为了读书人着想。

    是为读书人,是为利益,可却不是为了天下!

    林栋突然想起了系统说过的一句话‘士富而缺骨’,一个面对强敌只会议和的士族,做了又有何用?满口经纶大义,只不过是诓骗自己而已。

    缓缓的抬起头来,一字一顿的说道:“先生,林栋此次前来是退学的。”

    宋的结局不是我林栋想看到的,读书有可能改变,可是我想选择我认为正确的路。我想燃起汉人的血性。

    “你,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杨正仿佛听闻了晴天霹雳似的。

    “我要退学。”

    “弘国,不可胡言。”不止李浩然,在场的所有学子都惊呆了,以前只听说,为了读书什么办法都想出来的人,现在更是见闻了主动退学的人。

    杨正强压下心中的愤怒,“为什么?”他想不通林栋为什么会退学,进士及第后,高官俸禄,替天子牧守一方又或者添作大学士,这样的事情是多人人梦寐以求的。

    为什么?林栋默然,因为我不想看到十二道金牌连发,也不想看到,金兵入主中原大地,更不想若干年后,一个‘东亚病夫’的名声贯彻世界。

    这一刻他突然不再抗拒他口中的破系统了,扶大厦之将倾,匡扶大宋,我林栋就是要改变大宋。

    “我不想走那条所有人都期望,都向往的那条路,我想…走我自己的路。”这算是林栋给予杨正的回答,“或许有些偏激,可是我觉得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我想留下点什么…”

    “这就是你退学的理由?”杨正有些愤怒,大概每一名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自暴自弃’,都会如此。

    “对,就是如此。”林栋正视着杨正的双眼,十分平静。

    “好,好”杨正气急了,衣袖狠狠一摆,转身离去。

    对于杨正的愤怒离去,林栋也有些理解,不过你有你的认为,我有,我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