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42章 何必呢,先生

    眉山寨水军被他们的统领整的很惨,每个人划桨手和踏轮手来回当了好几次,当他们看到眉水滩出现的眼前的时候,激动地想要哭出来,眉山寨,我们终于活着回到了您的怀抱。

    刘长安第一个冲下多桨船,趴在沙滩上不停地亲吻着沙子,仿佛发现了一片金沙滩。

    郑虎臣走到沙滩上,吩咐众人道:“都别趴在沙滩上啊,还不喊人将船里的海带以及海产品搬下来,尽快晒干,不然会发臭的!”

    “郑统领,您就让弟兄们歇会吧,你不累吗?”

    “不累!”

    “可弟兄们累啊!”

    郑虎臣听了赵青山对烟雨楼的介绍后,即使对毛惜惜再是欣赏,这美色他也沾染不起。为了摆脱毛惜惜,他只能将水军的辛苦记在心里,以待它日再报。

    他也当了不少次划桨手和踏轮手,手臂和双脚的酸痛并不是很严重,倒不像其他人那么累。在沙滩上舒展了一会儿筋骨,缓和过来后,他和高个儿两人划着一艘平底舟向眉山寨驶去。

    “胡队,喊寨里的水军速去眉水滩,将多桨船上的东西搬下来,把晾晒场给我看牢喽,别让野兽和飞鸟叼了去!”

    “是,统领!”

    郑虎臣从澡堂里洗完澡出来,见胡金彪凑上前来,脸色不善地问道:“不是让你带人去眉水滩吗,你怎么还在这里?”

    “统领,昨天来了一位老者,说是统领您的先生,末将不敢怠慢,便让那位老者在营房里住了一晚,统领要不要见他?”

    “他没介绍他是何人?”

    “何必!”

    “你带何先生到清风堂,我在那里等他!”刚走了两步,郑虎臣又道:“等等,带我去见何先生!”

    胡金彪还算不错,给何老先生安排了甲字二号房,军营里最好招待房。

    郑虎臣敲了房门,走进去行了学生之礼,这才问道:“何先生,您身体虽然壮实,但到眉山寨的路可不好走,也是苦了您啦!”

    “不妨事,老夫的学生如此出色,为了看望老夫最出色的学生,这点苦老夫还是吃得!”何必老先生将手里的书本放下,打量着郑虎臣。

    “先生,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先去清风堂,学生在那里已经备好自制的茶水,还得劳烦先生提点意见!”

    清风堂是眉山寨水军平时会客的地方,胡金彪早已派人将清风堂打扫干净。胡金彪在处事上颇为不凡,这也是郑虎臣外出期间,让胡金彪看守眉山寨的原因。

    “这是茶树刚发出来的新芽,嫩芽比较小,味道稍微差了些,如果先生过段时间再来,便能喝上正宗的竹叶青。”

    “竹叶青!甚是形象,茶叶挺直秀丽,茶味醇爽留香,嚼起来涩去甘来,颇有君子之风!”

    看到何必老先生竟然将茶叶咽入腹中,郑虎臣不由尴尬道:“先生,是学生没有提前告知,竹叶青的精华都在这一杯茶汤里,茶叶一般不提倡嚼食。”

    “倒是老夫孤陋寡闻,不知虎臣你这茶有何不同?”何必丝毫不觉得难堪,转而问道。

    “前人采用的是蒸汽杀青,香气较闷,涩气也较重,所以会添加其它作料遮挡,而竹叶青乃是采用炒锅杀青,茶汤清亮,涩味被去掉了不少,从而释放了些许甜味。”

    “虎臣你所思所为果然不凡,如此看来,老夫收了一位好学生!”

    “先生抬举学生,先生既是学生的启蒙之师,又教导学生明理见性,没有先生的谆谆教诲,学生只能成为纨绔子弟。”

    何必品了一口竹叶青,莞尔一笑,问道:“你就不想知道老夫所为何来?”

    郑虎臣想也没想,直接答道:“先生想告知学生之时,学生自会知道,不必急于一时。”

    “老夫只离开了你一年,你的变化便如此之大,你对老夫如何评价?”

    “授业之恩,无以为报!”

    “你可愿考取文状元?”

    “先生这是何意?”

    “老夫相信以你的聪明才智,成为武状元不会太难,你却偏偏要考武状元。然而我朝武人之路太过艰辛,诸多都是含恨而终,狄青,岳飞,宗泽都是如此,你可知道宗泽死前的遗言?”

    “学生洗耳恭听!”

    “过河!宗泽说了三遍过河,这河指的便是淮河,然后双眼大睁,死不瞑目,而且他是位进士!”

    郑虎臣被何必这些问话搞的有点懵,让他考文状元?亏何老先生想的出来。

    他想了许久,疑惑着问“先生有何可教学生?”

    “宗泽身为进士,都备受猜忌,何论狄青、岳飞等纯粹的武将。我朝扬文抑武,越是擅长打仗的武将,越是会被束之高阁,让他们丝毫动弹不得。”

    何必稍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以文驭武,这话原本无任何不对。但我朝却走向了极端,这已经不是抑制武将,而是压榨威逼,文臣随意打杀武将,武将渐渐青黄不接!”

    “如若再这样下去,一旦蒙古攻来,文臣纸上谈兵,武将接连战死,剩下之人心灰意冷,执念过重之人甚至会选择投敌,这便是我朝最大的噩梦。依老夫估算,我朝最多抵挡五十年,便会被蒙古所灭!”

    郑虎臣瞠目结舌的看着何必,他记忆中的何必可不是这个样子,何必教导他也是能混一天是一天,两人心照不宣,就这么愉快的相处了近十年,直到前年腊月底被郑家辞退。

    何必更是高估了大宋的能力,大宋没有五十年的时间可活,三十五年后,便会被蒙古灭掉,连渣滓都不曾剩下。

    “先生不怕学生将这些言论告知朝廷?”

    “老夫相信自己的学生,更相信自家的眼光!”

    “先生认为学生该如何做?”

    “中了文状元或进士,再谈其它!”何必退让一步。

    “先生应该清楚学生的读书能力,考中进士都难上加难!”

    “能做出《咏石灰》的虎子,就这么点魄力?”

    郑虎臣真想告诉何必《咏石灰》不是他作的,他只是借用而已,这误会闹得有点大。

    “先生,您为何要告诉学生这些?”

    “因为老夫希望能收你为弟子!”

    “啊?”

    这又是唱的哪出?郑老爹在请何必之前,早已调查清了何必的身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举人。何必有何自信能把郑虎臣这个天朝人教导成大宋进士?难度非常的大,挑战任务十分艰巨。

    郑虎臣想到这里,诚恳回道:“实不相瞒,学生看见书本便头痛不已,而且学生如今已经成为了统领,更是没有多少时间用来研习四书五经,先生过于高看学生,还望先生谅解!”

    “你如今刚满十五,你给老夫五年时间,中不了进士,老夫自会离开!”

    “何必呢,先生!”

    何必似乎吃定了郑虎臣,出乎预料,他还是一位顽固的老先生,非要收郑虎臣为弟子不可。

    “你可知老夫家师是何人?”

    “何人?”

    “陈亮,陈永康!”

    “他又是何人?”

    “你这竖子,果然是不学无术之辈!”

    何必完全被气着了,对着郑虎臣吹胡子瞪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