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虎臣
字体: 16 + -

第九章 岂有此理

    不久前,郑虎臣才在自己妹妹面前表过态,绍兴府地界上,没有人敢动小灵儿的鼓车,结果一个多时辰过后,鼓车就被偷了。

    这些无法无天的贼偷,惹谁不好,惹到他头上,逮住后,必须让贼偷们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小灵儿,别哭啊,哥哥会以最快的速度,帮你把鼓车找到。乖,晚上给你做水果沙拉!”

    “不,我不吃水果沙拉,我就要鼓车,就要鼓车!”

    “长生,速去把林林捕头请来,今天这事,如果不将贼偷捉拿归案,我郑虎臣还怎么在绍兴府混。”

    “是,少爷!”

    今天出来,主要是陪小灵儿逛街,顺便看看清凉油销售情况,所以也就没带跟班,顿时感觉手下缺人。

    出门之前,还邀请燕兰英同游绍兴府,可惜她要照顾赵国华,没能答应,这让郑虎臣甚是遗憾。

    赵国华这臭小子,伤还没好利索,骑什么马,而且还是无情。无情可是马场最烈的马,自己偶尔才会骑一次,赵国华自找苦吃,活该。

    不过这样也好,燕姑娘又能在郑家多住一段时间,凭借我郑虎臣的手段,燕姑娘能跳出我的手掌心,这老婆,我郑虎臣让她当定了。

    冤家,我就是燕姑娘的冤家,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哥哥,你傻笑什么呢?”

    “胡说,那可不是什么傻笑,那是因为前两天煮茶喝多了,煮茶的味道太过惊悚,这才让我的表情,散发的那么不自然!”

    “煮茶我也喝过,不难喝啊。”

    “小孩子懂什么!等开春了,我亲自动手炒点清茶,到时让你尝尝,估计煮茶你就不爱喝了。”

    “别,千万别和我拉钩上吊。”

    看到小灵儿的动作,就知道她要干啥!动不动就拉钩上吊,拉得多了,郑虎臣也怕呀。

    林捕头,姓林明锋,是绍兴府最有名的捕快,曾在大宋最著名的提刑官手下当过差。这提刑官姓宋名慈,著有《洗冤录集》,和包拯都是办案高手。

    宋慈如今四十八岁,还有十五年可活。来到大宋时,郑虎臣就想去瞧瞧他,看看大宋最著名的法医是怎么做事的,可惜宋慈远在长汀,任职知县,只能作罢。

    长汀客家人比较多,民族矛盾较为尖锐,聚众斗殴常有发生。林锋跟着宋慈查案,经验积累了不少,年老后,便回到了绍兴老家。

    郑老爹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人才。虽然林锋不再亲力亲为,但带几个徒弟,为绍兴治安保驾护航,还是绰绰有余的。

    拉大旗,扯虎皮,郑虎臣借着老爹的名头,即使只是丢了玩具车,这么一件小事,林锋看在郑老爹的面子上,哪会推辞不来。

    看到林锋满面威严的朝他走来,郑虎臣立即上前相迎,行了一礼,客气着说道:“林捕头,今天这事也忒是气人,鼓车虽然只是个小玩具,但它是官家赏赐给兵部侍郎,赵葵赵侍郎的。”

    “赵侍郎爱子见我妹妹聪明伶俐,便把鼓车留在了郑家,让她玩两天,结果不知是哪个小毛贼不开眼,御赐之物都敢偷,如此胆大妄为之人,必须法办!”

    林锋林捕头听说鼓车丢了,根本就没放在心上。他能前来,一是看郑老爹的面子,二是郑虎臣这段时间的表现,确实不错,前途大有可为,自己上点心,也能为自己子孙结个善缘,何乐而不为。

    没想到小小的鼓车,竟然是御赐之物,哪敢有所怠慢,直接吩咐道:“虎头,你带一队人,向周围百姓打听情况;志康,你带人盯住绍兴城各个城门;六指,你另带队人,将鼓车草图贴在各个闹市的布告栏上,寻求目击证人,赏钱嘛?”

    林锋游刃有余地吩咐捕快做事,不慌不乱,郑虎臣不由钦佩不已,封锁城门这招,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即使找到目击者,贼偷已经带着赃物离开绍兴城,那也只能无能为力。

    又见林捕头看向自己,郑虎臣开口道:“若是提供的线索有用,奖励十贯,找到偷盗之人,再加十贯!”

    说完后,上前拉住林捕头的手,林埔头估摸着手上银子的价值,心灵神会。霸王虎不再像以前一样,铁公鸡一只,如今懂得人情往来,会办事就好,郑司户后继有人,可以放心跟着郑家了。

    回头把自己精心调校的孙子推荐给郑司户,孙子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出来做些事。吼山搬迁如今缺少人手,此事自己也非常看好,通过搬迁工作的锻炼,自己孙子也能成长的更快些。

    人嘛,得靠利益驱动,俗人都是如此,抬眼望去,视线之内,尽是俗人。视钱财如粪土,那也只能是视别人的钱财如粪土。

    高人,不常有,高人都住在高山上,饮风喝露,哪需要什么钱财。平民俗子,肉眼凡胎之辈,也配见到高人?高人都不愿搭理你。

    “贤侄厚积薄发,这段时间以来,动作连连,给绍兴府百姓带来的帮助,也是多不胜数。郑司户于我有提携之恩,看到你如今这般模样,老夫欣慰之至!”

    林捕头都称呼他贤侄了,郑虎臣也得投桃报李。

    “林伯,小子以前胡闹了些,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您多担待些,今天这事忙完后,同盛祥听涛阁,让小子慰劳慰劳您这些年的辛苦。”

    “这也是小子做为绍兴府百姓的一份子,对您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赤子之心,所能尽到的一份微薄心意,您老可莫要推辞。”

    同盛祥属于知府赵与筹的产业,只设天水阁、听涛阁、飞云阁三个包间。

    天水阁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是文人雅士的聚会之地,是绍兴府才子们时常的聚会场所。

    听涛阁只比天水阁低一个档次,平常都有兵将在里面讲武练心。谁让听涛阁和天水阁门对门,时不时还有口角斗殴发生,这也是绍兴府百姓最喜闻乐见的。

    只要口角斗殴不太严重,赵与筹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就当让武人发泄发泄心中闷气。赵与筹对他平衡文武之争的点子,洋洋自得。

    口角斗殴只能发生在同盛祥,若是在别的地方,武人必须得忍气吞声,这才是大宋文武现状的最有力表现。

    即使这样,不管文人和武人,还都爱去那里。说句大实话,同盛祥的饭菜,真的很一般。

    郑虎臣不得不佩服赵与筹,这样的鬼点子,赵与筹都能想出来,老而弥坚,心儿够贼。

    即便是听涛阁,那也是有身份的武人才能上去的,林锋只是个捕头,能上听涛阁吃顿饭,当然兴趣盎然。

    老人家若是忍不住,顺便动手揍几个不长眼的读书人小辈,都够他在孙儿面前吹半年。

    可爱又可叹的大宋,看把我们热血满腔的武人,都折磨成这般模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