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天相
字体: 16 + -

第31章 里科举

    周清芳离去,李滨成了家里的主人。让众人惊异的是,这少主人虽然才年方十五,做事却已和老江湖一般,在他的催令下,家人搬至了京城郊外周清芳安排的住所内。

    临行前,李滨嘱托白兰道:“白兰姐,我们搬走了。母亲既离开,我们在这里也无了意义,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办。这仙居阁以后就交给你了,不到必要的时候我们不要联系……虽然这是烟花之地,但也是夫人的一分家业,希望你好好照看。”

    白兰咬着嘴唇看着眼前这少主,自己年长可说是看着少主长大,如今才十五光景就已经有了大人的老练,于是点头道:“少主放心,白兰永不背弃夫人,定会好好看着这仙居阁。”

    李滨对白兰作了一揖,转身上了马车。

    京城外的云县是一处小地方。地方虽小,可沾了京城的贵气倒也颇有灵气。周清芳觅下的那住处更是鸟语花香,竟和从前松阳的老家有几分相似。

    倒春寒过了,这日子日渐暖和,但依旧风云万变,这天中午又下起雨来。

    李滨站在院中池塘边的凉亭里对着满目的水色出神。突然他手一挥,整个池塘里的水就波涛汹涌翻滚起来,但待他再回手一翻,顿时池中那些荷莲就开遍了整个池塘,生生将翻搅的水势强压在了荷叶下。

    “徒弟相术进步很快啊,才不到半月就又精进一品。”蔡机蓦然出现在李滨身后。

    李滨不出声。

    蔡机捏了捏胡子说:“林家如今境遇都是拜钟家所赐,当年灵玉小姐失踪是如此,如今周夫人离去也是如此。依你的性子,我看此事定不能善终了,那么你有何打算?”

    李滨望着天,挥了挥手,将天上的一片雨云挪了开,露出一缕的阳光照到荷塘里道:“我想去蒋家。”

    蔡机眉头一抬:“为何?”

    李滨依旧望着池塘里的荷花说:“钟家欠我们太多,我势必要拿回来。但师父说钟家隐于朝,只是行事不张扬而已,其势力肯定不减,贸然行动太危险了,而且我们如今也没有能力对钟家造成任何威胁。所以只有借刀杀人。”

    蔡机点头又摸了摸胡子道:“确实,如今能和皇家相抗的就只有那董家和蒋家,要想除掉暗里的钟,借他们的手是不错。不过你为何选蒋家呢?而且如何取得他们信任?”

    李滨并未直接回答:“白兰能干,在她的手下仙居阁成了一个高级青楼,常有贵人来往,所以我才听说了董家和蒋家的事情。不听则已,听了可要吓死。现在也终于明白为何那钟家要暂避锋芒了。”

    蔡机皱眉不解,只听李滨继续道:“我大宋每三年都有一次科举考,是选拔国内人才的考试。按说这是给皇家挑选人才,可不想这倒成了两家的人才选拔会。”

    科举制度是在隋朝才出现的考试制度,刚开始一听说这什么宋国竟也有科举,可是让李滨愣了好久,不过当知道这起初是刘朝皇帝创立并流传下来,他反而释然了——料想那刘朝皇帝定也是个未来穿越之人,所以才会提前创立了这科举制度,使科举足足提前了几百年。李滨曾想现在这个四国鼎立的时期是不能再用以往的历史观念来度量了。

    蔡机大吃一惊:“什么,这朝廷的科举,他两家竟也能染指?”

    李滨笑道:“师父也觉得惊人吧。我当初听了也是大吃一惊呢。科举之试乃是国家最重要的选才盛会,规矩严,程序更严,但没想到董蒋竟然能操纵这考试,尤其是蒋家。每年出彩的人选都会被他们优先选走并委以重用,剩下张榜出来留给皇家的,都是一些不入流的人了。难怪这两家能把握朝政如此之久,手下都是一干精实人选。”

    蔡机仍有疑惑:“可那钟启明不是礼部尚书吗,科举之试不就是礼部负责的吗,怎还会任由这种事情发生?”说完自己却想开了,“看来钟家也只是能把握上头,下面行事之人全被人两家收买了。”

    李滨道:“应该是,不过这种事情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两家并未大张旗鼓的举行,通常都是在科举之前暗地里选拔的,人称为‘里科举’。”

    蔡机沉吟片刻明白了徒弟的意思:“你想参加?”

    李滨手里相气一收,池中的荷花便合上了花朵:“里科举比正规的科举应试的科目更多,而且也分为文试和武试。文的嘛徒儿是不行了,武的能托师父的福试试。听闻蒋家次子蒋政是兵部尚书,十分喜武,如若我能入其麾下得其重用,那日后办事就顺畅多了。”

    但蔡机摇头:“可为师听说你们宋国是以武为尊,对相术似乎不待见啊。”

    李滨道:“既然以武为尊,那谁能用武力使人屈服谁就更为尊贵。而且这个徒儿已经打听过,那蒋政最喜好江湖奇人异术,相术在宋国乃是稀罕,定会对徒儿另眼相看!”

    蔡机哦了答应一声,默默卷了卷袖子,颇有跃跃欲试的样子。

    李滨见了惊讶道:“师父你要干嘛,你不是也想去吧?”

    蔡机咧嘴奸笑起来:“你都去了,那为师还一个人留在家中何用?倒不如也去瞧瞧,或许还能给你混小子一点照应。”

    李滨无奈。

    就在二人有所行动之时,另外一人也开始了自己的打算。

    “露月,听闻最近京城来了好多各地秀女,是不是三年一次的选秀又开始了?”倩玉坐在房中梳着头问道。

    因为夫人离去,露月就转而成了倩玉的丫鬟。

    露月依旧对夫人的离去耿耿于怀,有点心不在焉地说道:“正是。这次来了好多呢,早上在县口见到那些马车的长龙,想必就是了。”

    倩玉哦了一声又问:“不知这选秀有何讲究,为何这么多人趋之如鹜啊?”

    露月回到:“选秀就是给皇帝选妾侍呗,要是选上了就飞上枝头成凤凰了呀,一辈子衣食无忧,当然人多了。不过也有人不想去了,就比如我。我只要能服侍夫人和小姐你就够了……”

    倩玉打断说:“那若是参加了,可有什么环节?”

    露月总算回过神来:“本来年满十三又不超十六岁的女孩都要参选的,只有没被选上者方可订亲,否则不能随意嫁人。但后来这规矩到了刘朝就被改了,成了自愿。不过我也没参加过,不知道具体细节。咦,为何小姐如此关心选秀?”

    倩玉忙笑道:“没啥,只是好奇问问。”

    露月替倩玉攀好发髻说:“前些天那莫红人领来那位柳公子给小姐瞧了。小姐觉得如何?”

    倩玉一拍桌子撇嘴道:“现在这个时候,你认为本姑娘有心思谈婚论嫁吗?”

    露月吓得把伸出去给倩玉插发髻的手又收了回来,道:“是是是,小姐别生气,只是……只是这是夫人的愿望,如果哪天夫人果真回来了见到小姐没按要求办,就会……”

    倩玉撇撇嘴道:“你无须操心,本姑娘自有分寸。”

    倩玉嘴上说有分寸,心里可不是这么想。她也有二十多年纪了,见到小弟都能和大人一样有所担待,自己作为长辈怎会输给弟弟。让露月服侍完毕,她就悄悄准备起来,她知道弟弟下午就要出远门,时下无人能约束自己,于是等到弟弟和蔡师父都走了,她就偷偷背了个简单的包袱也溜出了家门。

    没了母亲的管束,倩玉来去自如,很快就雇了一辆马车跟着那些选秀的马车一齐往京城去了。

    “既然不知母亲和灵玉姐是否在宫内,那我就前去打探一番!”倩玉是这样想的。这时她从包袱中摸出一卷古籍类的书卷来,只见上书《日精》二字。这卷古籍是一门武功心法,是她在母亲失踪后从母亲房中一个暗格中找到的。不过这卷古书从未打开的样子,母亲似乎从未看过,但见保管如此之好,心想定是有用的功法,宋国既然以武为尊到了外头兴许有用,于是倩玉就随身带了出来。

    黄昏时分,马车到了京城。倩玉盯着那些前来选秀正准备觅住所休息的小姐们,最后锁定了一个目标,就悄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