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本纪
字体: 16 + -

010、计非好计,谋非良谋

    清晨,许都的东方已经被瑰丽的朝霞染红。

    景福殿上,文武群臣已经分列两边,大汉天子也已端坐在主位之上,但是所有人都还在等一个人的出现。那个能真正主导这次朝会的灵魂人物——大汉丞相曹孟德。

    群臣向门外看去,一个不甚高大的身影渐渐清晰。随着曹操拾级而上,主座上的汉献帝变得越来越不自在,但毕竟久居上位,他还算端得住。曹操走到景福殿门口,卸下佩剑,“嘭”的一声将剑搁在大殿门口的架子上。这声卸剑的响动,让大殿内的众人不经为之一凛,曹操的气势也随之提到了巅峰。

    曹操径直走到刘协面前拱手一礼道:“今日百官朝会,臣要向陛下请旨讨伐荆州刘表。”

    刘协虽然之前也听到过曹操要南征的风声,但不想曹操第一个要开刀的就是一个刘氏宗亲。刘协看看左右近臣,显然他们的惊讶不下于自己。自从董承、吉平两次刺杀曹操失败之后,刘协身边可用之人愈发短缺。见此情景刘协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一时陷入了思忖。

    “陛下,刘表其人桀逆放恣,所为不轨,前日竟敢郊祭天地,拟仪社稷。极为可恶!”

    “这,容朕……”

    “陛下,听其言,观其行,刘表所为实在已经是昏僭恶极,罪不容诛了!”

    “这……”

    “请陛下勿因念及宗族之谊,而置国家大义于不顾啊!”

    “……”

    几个皇亲国戚似乎有些不满曹操咄咄逼人的态度。但程昱马上抢班出列,替曹操分担火力:“臣曾居于宛城,深知刘表此人素来不敬天子,常怀不臣二心。先是收留朝廷叛臣前豫州牧刘备,又在丞相与袁贼激战官渡之时,蠢蠢欲动,想在后方偷袭许都。更可恶的是刘表常假扮雍容风仪,冒得长者之誉。哄骗中原不知情的士人前往荆州,使朝廷人才流失。由此可见,刘表虽好座谈,但值此丧乱之时,坐论之凶残尤胜攻伐。刘表真乃国之蛀虫,专食我大汉之栋梁,不除不足以平民愤,不除不足以安社稷啊,陛下!”

    “夏侯惇附议。”

    “于禁附议。”

    “李典附议。”

    “……”

    曹操一系够资格参加朝会的武将诸如乐进,张辽,曹仁等也纷纷出列表明态度。接着文臣又跪下了一片。

    刘协往下望去,这大殿上除了坐着的自己和站着的曹操,余者皆俯身下拜,请他或者说是逼他下旨。

    “那就依曹丞相所奏,派军征讨荆州刘表吧。此战由曹丞相全权负责。只是刘表久居荆州,素有刘镇南之称。丞相此战可有必胜把握?”刘协被迫同意,但又为自己找了个台阶下,把战争压力放到了曹操肩上。

    只是现在的曹操正是雄心万丈之时,这点压力对他来说只能算是调味的蘸料。昂首朗声答道:“荆州之地看似前有江、汉山川之险为阻,后有山夷百越之人为援,域内又有带甲之士十万可阻我百万王师。但自董卓乱政以来,雄桀并起。吕布、二袁、韩、马、张杨之徒,哪个不是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最后王师一至,还不是都土崩瓦解,刘表也逃不出他或降或灭的宿命。”

    曹操说到一半转过身来,像是在对刘协讲,又像是在给朝廷重臣们训话:“刘表之徒,知名当世,跨蹈汉南。一如当年袁绍鹰扬河朔。然而他俩皆是外宽内忌,好谋无决之人。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如此倒行逆施,尚可不倾覆乎?!”

    “丞相英明!”不知谁先喊了一句,众臣纷纷重复着这句话。

    曹操回过身来看向刘协。

    在大殿的阴影中刘协的表情,被他帝王冠冕前,那十二条冕旒很好掩饰了起来。

    这个滑不溜秋的大汉天子,总能让曹操感到蓄力一拳击中空气的感觉。而曹操极不喜欢这种不在掌控的感觉,所以既然得到了诏命,他就忙不迭往下发出号令。

    “夏侯渊!”

    “臣在。”

    “你率曹洪,李通督军宛城,保证粮草转运。”

    “诺!”

    “乐进,李典,臧霸,夏侯惇!”

    “臣在……”一片应答声。

    “你等分领前、后、左、右四军,左右并进,绕过新野直取襄阳。”

    “诺!”一片应答声。

    “张辽、徐晃!”

    “臣在。”

    “你二人率军一万,驻军乌林。以防荆州水师上岸偷袭。”

    “诺!”

    “张郃、曹真,于禁随吾率领中军。”

    “诺!”

    “许褚!”

    “臣在。”

    “你率虎豹骑直击新野刘备,不可给他喘息之机。”

    “诺!”

    “……”

    随着一声声的应诺之声,一道道眼花缭乱的指令得到了执行,曹操控制下的大汉朝廷高速地运转起来。

    至于,曹操为什么要不避旁人的大发号施令,也是那天荀彧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给他的灵感。他想让荆州感受到这种泰山压顶不可抗拒的压力,让荆州之众不战而降。

    ……

    群臣退朝,鱼贯而出,张绣碰到了贾诩。面对这个自己曾经的首席智囊,张绣仿佛每次见他都有问不完的话:“文和留步。”

    作为降臣,面对旧主之时往往比较尴尬。但贾诩不同于常人,他常常毫不避讳地和张绣交浅言深:“是宣威侯啊,找贾诩何事?”

    “文和你说今天丞相为何做出军事部署,而不注意保密呢?”张绣问道。

    作为那天座谈会的参与者,贾诩自然可以从今天曹操的言行中推断出前因后果。于是他把那天荀彧的分析讲给了张绣听。

    “妙,真是妙啊!”张绣听得不由得击节赞叹。

    “呵呵。”贾诩不置可否。

    素知贾诩性格的张绣好奇地问:“文和另有高见?”

    “若此计不成,丞相虽会蒙受一些损失,但不改席卷天下之势。”贾诩有点答非所问。

    “那依文和的意思,此计不成尚有可为,如果成功,丞相反而有大难?”听话听音,张绣听出了贾诩的一点弦外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