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回古代
字体: 16 + -

第三十三章 开坛说法敛巨财(上)

    李大林扭扭捏捏,他素来没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哪里敢凑上前去,嘴里一直喊着‘不好不好,还是算了吧’,但经不住身边几人起哄,一行人挤到前边,嘴里大喊着‘犊子,犊子,牛犊子’。

    犊子自得小神僧看中,已有好些时候没听人这样唤过自己,正欲发怒,一转过身却见是本村的长辈,堂叔也过来了,当即讪讪一笑,给身边陈府管事抱了抱拳,便往大林几人方向走去,待得近前,口中笑道,“二叔,你们咋来了?”

    李大林还没回话,六叔已然抢先说道,“犊子啊,瞧你这身装扮,可是发了。咱们和你二叔到镇上做工,听说这里有位普元神僧说法,过来瞧瞧。”说罢,眼瞅着犊子一身衣着不凡,看料子像是几百个大子一尺的素锦,又不禁啧啧嘴佩服道,“还是你小子有本事,当年死活自愿到镇子里来干杂役,这才多少年,竟挣了这样的脸面。啥时候得空了,也回村里一趟,都好些年了,也不说回去看看,见见你叔公,也见见你兄弟二子,说起二子,只怕你都不记得他长啥样了吧?”

    犊子又是得意,又是脸红,“前些时候不回去过吗?因着事情多倒是没机会细瞧二子弟,不过我叔公身子看着还不错。且先不说了,二叔、六叔,快来快来,待侄儿给你们找个好位置。”说罢,便把几人往前边角落处引了去。

    说起这位置,还大有来头。本次开坛说法,正好是在当日四家建的那处做法高台,扩建而来的一处大广场。因这里地势宽阔,位置很是空旷,能容纳上千人。二子来看了一眼便定了下来,又吩咐人在台前安置了七八座看台,每座看台皆能容纳十数人,这些都是为镇上的大户准备的。

    其中四座最好的看台被张、王、陈、刘四家包了,包一个看台,得花费五十两银子,四家因着二子的缘故,居然也吃痛花了下来。剩下几座则给了其余富户留着,每个位置二两银子。

    犊子因着二子看中的缘故,特意分了最偏处看台的七八个位置给他,本打算凭着这几个看台够他换二亩上田,哪晓得中间跑出来李大林几个。李大林几个给引进了看台上,里边不仅有一排一排的凳子,边上还有两个小和尚双手合十,夹道欢迎。他们脚下放了两个功德箱,眼见犊子一行进来,嘴里忙道:“阿弥陀佛,功德无量。”

    李大林几个哪里见过这番阵势,都不自觉地低了低头,捏着衣角,做小妇人之状,饶是平日里最会说的六叔也不敢答话,犊子未免几个叔伯难堪,忙从怀中掏出一把大子儿,随喜扔进了功德箱里,直看得六叔一行咋舌。待选好位置坐下,犊子便告罪道:“二叔,六叔,几位叔伯,侄儿今日事忙,便不随侍在侧了,待会后且不忙走,侄儿请几位喝酒。”

    李大林自是摆摆手,示意他自去忙便是。待犊子走后,一行人才放眼往前方看台望去。台前立有八口大锅,锅里熬着粥,里边放了红枣、莲子、核桃、杏仁、桂圆等七八种干果,众人没见过这种粥,但只闻着味,都觉得新奇,也不知这粥贵不贵,若是便宜,倒可买上一碗带回家去给家里小子们尝尝。

    高台之上,最中间一处地方,四周架起了帘子,是二子特意吩咐的,他生怕到时候有村里熟人来,今日这热闹不少,若是出了任何差错,他便死一万次都不嫌多。

    二子此时正坐在高台之上,帘子之内与普修闲聊。普修自从狱中回来后,对二子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崇拜之情,眼见下方几座看台,不由得他心头翻滚,“师弟啊,你这一手真是漂亮嘞,简简单单,单是几个看台,便有三四百两入手,若是再加上那百来个随喜功德箱,只怕千两银子都是有的。”

    二子瞥了他一眼,“师兄,小弟再说一次,这些钱一分也不可私拿,都是用作以后咱们观音殿运营的。你瞧,底下那八口大锅,便费了十多两银子,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嘞?”

    “是是是,老僧也是这个意思。你不必说老僧,主要是你自己要守住心里的贪欲。”普修当然不会贪墨,他却不知道二子早已把张、陈、王、刘四家看台的二百两银子收入囊中。

    没过多时,眼见底下人来得差不多了,二子说了声‘开始吧’。便见净尘穿了件崭新的僧袍,手上拿着个简易话筒,上了台。

    净尘心里突突突直响,站在台中央难免腿肚子打转,但他默念了几句二子告诫他的话,便开始结结巴巴说了起来,“众位施主”,他这话好似鼓起腮帮子吹出来的,但声音实在太小,底下没几个人能听得见。

    二子见状,心头大骂一句‘蠢货’,又吩咐了五空近前,安排几句。五空得了吩咐,笑着称是,便举起大锤,咚咚咚三下敲在帘子内设置的一处铜钟上。

    底下众人听着帘子内传出铜钟声,各自都噤了声。而净尘被铜钟一震,也好似受了暮鼓晨钟一般,长呼了几口气,当即吐出声来,“各位施主,上午好。小僧乃是灵泉寺普能法师座下第六弟子,法号净尘,见过各位施主。”

    底下众人听他这番自我介绍觉得新奇,也都合十回了句‘见过小师父’。

    净尘见底下人安静了下来,庄严肃穆,虔诚安定,更有底气,续道,“今日乃是腊八,千年前的今日,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道,为祭祀佛祖成道之日,我灵泉寺普修、普元二位法师特意举办此次唱经大会,为本镇百姓纳福求安。”

    “今日唱经大会主要有三个流程,首先乃是我灵泉寺僧众为众位表演本寺七十二绝技,再后则是我寺普元法师为众位开示,最后普修法师做总结陈词,为众位做法纳福,求取新年平安。”

    底下一众人得听安排,各自躬身谢了谢。便又听上边净尘接着道,“如此小僧便话不多说,则有请灵泉寺十三僧棍。”这话音一落,净尘立马闪身退到台下,接着几个衣着干练的僧人各展绝技,要么几个起落跳上台来,要么凭着手中兵器借巧劲一撑,落入台上,五花八门,看得人眼花缭乱。这首先的一个亮相,便引得底下众人喝彩。

    接着便见十三僧众表演起武术来,台底两边有七八个小沙弥敲着鼓助兴,鼓声中时不时夹杂着净尘铿锵有力的介绍声音,“且看我寺第六绝技龙抓手,龙抓手乃武林一绝,乃是达摩祖师手创,好为天下第一爪……”这些个表演,加上解说词,很是新鲜有趣儿,从前哪里见过这样有趣的戏来,一时间底下喝彩连连。

    帘子内,普修听着外边吵吵闹闹,脸上仍旧有些阴郁,不免担忧道:“师弟,这十几个武僧可是老僧好不容易拉下脸面求来的,如今,如今竟被当个戏子一样看耍,你这岂不是让老僧交不了差吗?”

    二子摆摆手,提起茶杯往普修嘴边送,劝道:“师兄切莫担忧,只要你完成了方丈的交代,有何惧之?若是到时候你能超额完成,只怕方丈还要夸奖你嘞。”

    普修听得云里雾里,兀自唧唧歪歪,“哼,反正到时候若是完不成,你自己拿私房钱来贴,”他其实这样说,不过是因为心里头总不是滋味,单凭着几个看台得的钱,只怕都已够了,嘴上说说耍嘴瘾罢了。听他说起方丈更觉来气,想着头两日回山借人,方丈那眼神,直似要杀了他一般,不觉打了个冷战,“哼,方丈那里岂是好相与的,且看着吧,这次回山方丈不把你给扒了皮?”

    二子但笑不语。为了这次法会,他费力颇多,究其缘故,既有感伤先前冯氏夫妇之冤孽,同时也算是为了这么些日子装神弄鬼,做一个了结。或许不久的将来,他便要回归凡人二子的身份,而所谓的普元神僧在这个世上将再无所见。

    不过一刻钟功夫,台上表演便已完成,净尘依着二子备下的台本又上了台,先打招呼道,“众位施主,不知咱们灵泉寺的武僧们武艺如何啊?”

    “好,”底下人异口同声,称赞起来,随即也不知从哪个角落冒出了个声音,“这么好的戏码可难得见了,既是师傅们所演习,咱们奉上些许供奉,也是应当的”,这话一落,当即便听着叮叮咚咚丢钱的声音,饶是普修远在高台之上,也听得下边的热闹,心里不禁又是感慨,“这钱也来得太容易了些。”

    二子看他面色,很有些不屑道:“瞧你那出息,且看小弟的手段,接下来你可别把下巴都惊掉了。”普修冷哼一声,不去理会他。

    这时,外边净尘也已经将二子身份再次介绍了一遍,“下面,便由我寺普元法师为大家做开示。”底下一阵掌声。

    但掌声过了良久,却不见帘子内有动静发出,又过片刻,才突然传出钟声,咚咚咚连响九下,颇有一番韵律。众人听得钟声,恰如晨钟一般洗涤内心,仿佛置身于名川大山中,鸟语花香,宁谧清净。慢慢地才有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出,“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底下会念的也不自觉跟着念了起来,不会的也都闭了眼睛,嘴里由着调子跟着哼哼。

    李大林听上边声音,心头暗自突突,这小神僧的声音怎么与自家二子如此相像,怪哉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