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明大陆风云
字体: 16 + -

第34章 起义前的准备

    从沁园茶楼出来,李绵冰盯着黎彬看了片刻,笑道:“想不到你还挺善于撒谎的,一点都不脸红。要不是我知根知底,说不定也会被你骗了。”

    黎彬伸了个懒腰,道:“这并不是撒谎,而是演戏。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是累人。要是有办法,我是宁愿去打一仗也不想干这活。”

    李绵冰摇摇头,不知道想些什么,然后问道:“现在直接回去么?”

    黎彬想了想,说道:“闲逛一下吧,这么久了,都没有机会好好看看这座城池。”

    李绵冰笑道:“你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真是难得。”

    黎彬闻言笑了笑。地球上,都说创业最苦逼,大小事情都要亲自主持,干起活来没日没夜,没有任何的假期。但他现在何止是创业,那是要带兵起义,建立新的国家。一个不小心,那就是万劫不复了。

    李绵冰又如何不知道这些,最近她忙剿匪队的政治教育和军队医院的事情也搞得焦头烂额。要不是今天担心黎彬会出意外,估计她也不会跟来这里。

    不过她终究比黎彬活泼一点,见黎彬难得有兴致闲逛,她自然也不会扫兴,拉着黎彬就走。

    只是到了后来,却成了李绵冰热情高涨地逛街购物,吃吃吃,买买买,而黎彬则成了劳工苦力。

    这让黎彬有些好笑。若不是周围都是古代的建筑和环境,他还真怀疑是不是回到地球现代社会了。

    傍晚时分,黎彬二人回到剿匪队大营,便召来凡尘、孙志才、廖根生等高层成员,开会商讨眼前的局势。

    听黎彬讲述完当天早上跟郭师爷的言语交锋,凡尘思忖片刻,道:“这么说来,怕也拖延不了几天的时间,恐怕最近我们要随时做好起义的准备了。”

    黎彬道:“起义是我们现阶段的必然选择。且不管郭师爷他们如何,就我们自身而言,这段时间我们虽然发展迅猛,但终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切的军费财政来源都完全依靠于剿匪所得。以战养战,终究是走不远的。若是哪天缴获不到东西了,这一千多人的口粮都成问题。因此,唯有起义攻下一块地域,建立根据地,发展农业工业科技经济,才能支撑我们下一阶段的扩张。”

    众人对起义一事,早有心理准备,此刻闻言,都点头赞同。

    孙志才道:“确实如此。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财政来源,这战,根本没法打。前几天把缴获的那些首饰财宝典当掉换成现银之后,现在账本上只有2000多两银子。花钱的地方太多,这点银子最多支撑不了三个月的消耗。”

    孙志才总管后勤、军备,对账务最是清楚。剿除匪盟以后,收缴的财物合计价值5000多两银子。支付枪支弹药的款项消耗了400两银子,提供给铁巧手研发和扩产的经费又去了2000两,跟铁巧手定制生产自行车的款项又花了200多两。短短几日之内便花销了一半。若再无别的收入,剿匪队就要难以为继了。

    黎彬想了想,说道:“现在已经到了六月,新一茬稻谷已经在收割了,减产严重,许多地方甚至颗粒无收。举国上下,民怨已经很大了。但看这天气,旱情越演越烈,恐怕秋季播种都保证不了。再过几个月,灾民必然会造反。而我们,便要赶在这之前,迅速发动起义。”

    “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方面,可以在建立根据地之后竭力抗灾保证占领区的农业生产,获取老百姓的认可,打响我们的旗号,到时举臂高呼,天下必望风响应。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打其他势力一个错手不及,扰乱他们的计划安排,削弱他们的实力,以保证我们的优势。”

    一番话下来,众人全都赞同称好。

    凡尘说道:“那么我们正好在跟郭师爷谈判的这段时间,整顿好队伍,尽可能多地储备粮草物资。到时不等谈判破裂,便迅速起义偷袭,以迅雷之势攻城略地。”

    这时,廖根生问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先攻打哪些城池,战略战术怎么安排?”

    黎彬不答反问道:“你觉得该如何?”

    剿灭匪盟之前,廖根生献计促成匪盟,借庆功宴的东风展开偷袭,效果卓著,众人可是印象深刻。虽然平日里廖根生十分低调,但却没有谁会忽略他的存在。

    廖根生想了想,说道:“我们在高平县百姓之中的影响力最深,自然是要先攻打下高平县。紧接着,我们要充分发动群众,大规模扩军,壮大自己。”

    “当我们起义之后,淮西郡郡府定然会在第一时间对我们发起一次围剿。但淮西郡向来处于大后方,西边虽然与混乱之域接壤,但却有峡崚山脉作为天然屏障,除了山口关曾受到混乱之域的骚扰之外,全郡久无战争,军队兵丁并不多。”

    “据我了解,除了各县的城头军,淮西郡只有两个地方有驻军。其一是郡府厚土城,驻军5万人,距离高平县800余里,且有山口河相隔。其二就是我们高平县往西200里外的山口关,驻军5000人,跟高平县仅仅隔了一个北山县,一路畅通无阻。”

    “因此,第一次被派来围剿我们的,必然是山口关的驻军,而且不会超过5000人。这一次围剿,我们必须抗住。若能将这5000人的军队歼灭,那么淮西郡北方再无驻军,每个城池只有两三百的城头军和衙役,不足为惧。”

    “这时候,我们可以抢占先机主动出击,攻占下北方四县,即高平县、北山县、山口关、泗水县,进而攻占北面淮阳郡的淮阴县。攻下之后,面积虽广,但东边和北边有水流湍急的天淮河作为天然屏障,南边有山口河作为屏障,西边接壤混乱之域也无太大危险。”

    “而且这样的一块根据地,位于淮西郡、淮阳郡、桂苏郡、云广郡4个郡的交汇处,进可攻,退可守,乃是扼辽阳王国西部咽喉的军事战略要地。”

    “当然,我们将来也很可能要面临这4个郡的联合围剿,恐怕到时辽阳王国投入的兵力不会少于10万。这对我们来讲也是极为严峻的。”

    “当然,若是最终不敌,我们也可以向西边撤退,经山口关进入混乱之域,隐忍发展一段时间,他日东山再起。”

    廖根生说完,看向众人之时,发现众人已经惊呆了。良久之后,全场所有人都想起热烈的掌声。

    黎彬大笑说道:“妙!真是妙!根生,剿匪队得你这一员大将,胜雄师十万!”

    廖根生并不居功,说道:“队长,您别这么夸奖我了。我说的,您早就都想到了吧?”

    黎彬笑道:“我虽然想到了一些,但可没有你说的全面。”

    廖根生正想要再说些什么,黎彬却摇摇手止住他,然后朝着众人严肃地说道:“我提议,调整凡尘与廖根生二人职位。新设置团级司令部,设参谋长职位,由廖根生担任,负责整理作战信息,部署具体的军事行动。凡尘继续任副队长一职,主管剿匪队日常训练的工作。”

    众人闻言大惊。

    凡尘乃是剿匪队的三位元老之一,当初正是黎彬、凡尘、李绵冰三人共同发起成立剿匪队,才有剿匪队的今天。这一路走来,凡尘可谓是劳苦功高。

    尤其是他日日抓训练,让剿匪队那些新兵蛋子短时间之内就适应了剿匪队,并且进步神速,可谓是居功至伟。

    先前凡尘的职务,相当于副团长兼参谋长,廖根生只是协助凡尘的工作。现在忽然要把凡尘的工作分出去一半,众人都感觉有点不可思议。

    廖根生首先站出来反对道:“万万不可!凡副队长劳苦功高,办事极为妥当,资历也老,还得他来主持这份工作。我按先前那样协助凡副团长的工作,就已经很好了。”

    凡尘却也站了出来,说道:“我赞同提议。我虽然是剿匪队的创始人之一,但是论谋略,我确实比不过廖根生。上次匪盟之事,正是他提出促成匪盟借助庆功宴削弱敌人实力,让我们大获全胜。这次他又提出如此有建议性的战略安排,更是智谋过人。剿匪队向来凭实力说话,我不如他,就该让位。”

    “而且,我也仍然担任副队长职位,工作也十分重要、忙碌。日后剿匪队发展起来之后,我定然无法兼顾其他工作,倒不如现在就移交出去。”

    廖根生却继续反对道:“副队长,你千万不要这么说。你日常提出来的战略意见,可比我的多多了!”

    黎彬见次,劝住二人,说道:“剿匪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工作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自然需要更多有能力的人站出来独立担任工作。根生你也是在剿匪队发展最初期的时候加入的,资历也够老,能力更是突出,你就不要推卸了。凡尘担任副队长,任务只会越来越重,也需要将一些工作分出去,将力量集中到刀刃之上。”

    众人一番讨论,最后举手表决,最终还是确定了黎彬的提议,任命廖根生为参谋长。

    其后,众人再次回归到起义的准备工作的话题。

    黎彬说道:“起义在即,我们的力量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还要抓四项工作。”

    “其一,尽快展开全军大比,选出最优秀的一批人成立特种部队,集中资源将他们训练成最强大的兵,尤其是要让他们熟练掌握ak-47步枪,将我们武器之威充分发挥出来。这件事,由凡尘负责。”

    “其二,我们的装备还不远够,还要继续拨款制造一批枪支弹药,以在未来应对第二次、第三次围剿。此外还要抓紧时间筹备粮草、药物等物资。这件事,由孙志才负责。”

    “其三,抓紧时间收集作战信息,尤其是周边郡县兵力部署、地形地貌、其他武装势力(比如武装匪寇、拥有武装的富贵人家等)、灾情状况以及民声的情况,这些信息都要尽可能收集全面,以保证我们的战略战术合理、准确。这件事,由廖根生负责。”

    “最后,李绵冰要抓紧将医院组织建设好,招募大夫,培养医护人员。务必确保在发动战争之时,伤员能得到及时、充分的救治。”

    众人闻言,均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