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再生之我会功夫
字体: 16 + -

第69章 厂公

    师傅道:

    “我在牢里关了数年,不久就被发配到辽东。那时候的大明和后金在辽东对峙多年,辽东一直都是边关前线,被发配到那里,本就是九死一生。本指望能借献红丸能博得一个锦绣前程,却不料被别人用作棋子,落得个如此下场,我早就心灰意冷。只所以苟且在这世间,后来想想只有两个原因。

    一来是牵挂着家人,其实那时我也已是花甲之年,虽然会医术治病救人,自己却福祚甚薄,家中妻儿都已经过世,只留下一个孙女阿翠是我的心头肉,我所为一切,都是为我这七岁的孙女。我烂命一条,获罪之后遣散家奴倒没有什么,只是连累了阿翠无人照顾。而且大明律法,人犯获罪,家中女眷要被送到那教坊司中为官妓。我家阿翠尚未成年,所以被送去为奴,调理长大后,免不了受人侮辱。唉,我在狱中一想到此,心中就如刀绞一般。

    二来,就是为那本我祖父临终嘱托,李时珍留下的《金匮玉书函要略方》,这里面有我李家的秘密,祖父说可以保我李家的性命,到底为何,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

    这两件牵挂合二为一,都着落在我那唯一的亲人阿翠身上。

    那日阿翠刚刚从我的手中拿去那《金匮玉书函要略方》书简嬉戏,还未来得及追回,锦衣卫便来到我家。被关押到狱中之后,家中消息音信全无,一年多来都不知道那阿翠和《金匮玉书函要略方》的下落。那我在狱中思来,觉得这阿翠拿去那书简,冥冥中可能就是天意。若不是阿翠拿去那书简,怕是锦衣卫抄家之时,早就落到了朝廷的手中。

    就在我即将被遣送到辽东戍边的前几天,一日晚上,忽然被狱司提审。只是这提审的地方,却不像是从前,乃是一间密室,中间端坐着一位中年模样的公公,那公公面容精瘦,衣着华丽,眼神中透着一丝威严和狡黠。那提审的狱司带我到了之后,恭恭敬敬的作揖道:“厂公,罪犯李可灼带到。”

    我一听厂公二字,吓得一身冷汗,知道面前这位,便是几年时间便在明朝掀起大风浪,日后大名鼎鼎的九千九百岁魏忠贤。天启皇帝即位,不久他便升为司礼秉笔太监,随后又提督东厂,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那魏忠贤使了一个眼色,那狱司知趣的离开。密室之中,只有我和那魏忠贤一人。那魏忠贤开口问道:“李可灼,你可知道我今儿晚为何来亲见你?”

    我汗如雨下:“公公前来,莫不是今晚要亲自送我李某人上路?”

    魏忠贤冷笑一声,“亲自送你上路?你李可灼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他道,“知道为什么你的案子迟迟不得下来,要拖这么长时间吗?”

    我道:“因为杀还是不杀我,朝廷处置红丸案的意见不合。”

    “意见不合?”魏忠贤道,“若是真是你的红丸导致先帝殡天,万岁怎能让你活到今天?若真是欺君之罪,弑君之过,别说朝廷意见不合,就算你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皇上砍的啊。”

    “那恕臣愚钝,实在不知。”我说。

    “万岁说了,李可灼是个好人,辛辛苦苦为先帝制药,只可惜最后功亏一篑,落了别人的圈套。”魏忠贤道,“我们当今的圣上虽是少年天子,但心里其实明白得很,他看了你最后开药的方子,知道你是一心为先帝调理身体。”

    他起身俯首低声道:“万岁让我告诉你,你的忠心和苦衷,皇上他记在心中,知道李大人您受委屈了。”

    我在这狱中担惊受怕呆了一年多,早就以为自己是将死之人,听到当今皇帝最崇信的公公魏忠贤说出这样的话,心中的激动和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一时间泪如雨下,“皇上圣明!”

    “李大人,我大明朝的朝局,这几年波云诡谲,那些在朝堂上要释放你,仅仅罚俸一年,为你说话的王公大臣,不一定是为你好。那些要重罚你,将你关到这天牢之中的人,也未必不是想保护你。”魏忠贤打量了四周,道,“你在这天牢之中,苦是苦了点,可是却确保性命无虞。若是今日就将你放出去,只怕明天你就会暴毙街头,死无查证。这个道理,难道李大人真不懂吗?”

    我疑惑道,“公公说的,是郑太妃和福王要治我于死地?”

    “咱家可不能妄言太妃和老福王。”魏忠贤冷冷一笑道,“只是当年的梃击逆案,当街谋杀太子,到最后都不了了之。京城里若是死一个从六品的鸿胪寺丞,又算的了什么?”

    所谓梃击逆案,是当年泰昌帝还是太子的时候,有个叫张差的死士,居然手持木棒闯入慈庆宫要谋杀太子,并打伤了守门太监。那张差最后被审时,供出是郑贵妃所指示。但当时万历皇帝不愿深究,最后此案竟然不了了之。

    我当时才明白,原来泰昌帝死后,锦衣卫第一时间将我押入牢中,居然是当今皇上要保护我。想想也是,郑贵妃当时权倾朝野,崔文升当时是司礼秉笔太监提督东厂,若我不在这天牢之中,他们杀我灭口易如反掌。这天牢,其实才是最安全的地方。

    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泣不成声:“皇上圣明”。

    魏忠贤缓言道,“万岁还让我转告李大人,将你发配辽东只是权宜之计。辽东虽然偏远,太妃和福王却鞭长莫及。辽东诸将都看不惯那郑太妃所为,你去辽东,应该是最安全的。再者如今辽东战事吃紧,你医术高明,也算是有用武之地。再过几年风声过去,朝廷定为招你回来。”

    我长跪在地,叩头不起,泣道:“罪臣愿为大明永戍辽东。臣肝脑涂地,定不辜负皇上的苦心。”

    魏忠贤扶起我,道:“万岁让我转的话我都说了,现在,我只问你一句话。”

    “公公请说。”

    “那日郑太妃和崔文升唤你去那密室,到底说了什么,你要一一从实说来。”魏忠贤望着我的眼睛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