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二十六章 露陷了

    牛汉赵德星带着日军首级一千两百多颗乘坐海船北上,牛汉和赵德星两人联系九连城的骆养性、曹千户、及辽东总兵杨绍勋的人,三方准备好现银前来海上取货,交货地点是在皮岛,陈子轩很担心有人见财起意,杀人越货,皮岛属于朝鲜管辖,目前属于三不管地带,义军水师战船就在皮岛附近戒备,不怕被人坑了,要坑也是自己坑别人,吃亏的买卖咱不做。

    双方交易很成功,牛汉点清银两,赵德星将日军首级分别送给三方,三方都点清后带着日军首级离去。

    就在双方交易完不久,一艘双桅大海船从北面海上船帆迎风,快速驶来,海船上有不少鲜衣怒马的锦衣卫,吓得各方为之大惊失色,义军水师战船立即展开迎战准备。

    牛汉一看对方那架势可不像是辽东锦衣卫的人,也不像是骆大公子的随从,那艘双桅大海船船头之人一袭黑色衣身饰蟒纹蟒袍(蟒纹与龙纹相似,区别在于龙为五爪,蟒为四爪)蟒袍可不是一般人能穿的,一定是朝廷派大官来了,对方也不像是走错路了啊。

    牛汉忙朝着手下一名义军将领吩咐道:“速回延安郡禀报大将军军师做好准备迎接朝廷钦差”

    “末将遵命”那名义军将领领命而去,带着一艘双桅海船扬帆朝着南边顺风急驶赶去禀报。

    牛汉带着一艘水师战船朝着那艘双桅大海船迎上去,询问得知对方正是从京师前来,还是前来宣旨的公公,牛汉一听乐开花了,肯定是皇帝派人前来宣旨封赏了。牛汉也没敢多问,迎着这位大宦官赶赴延安郡去。

    陈子轩向毛文龙学习,大量招商走私收取赋税,本来就是违反大明国法,更何况还隐瞒朝廷拥兵海外,如今还混得风生水起。刚得报皇上派宦官前来宣旨了,陈子轩听完惊喜万分,随即也吓得不轻。忙赶去与田冲大将军商议对策,两人商议后决定:码头上的商船先赶紧躲避开往江华岛一带。

    皇帝知道了会怎么想,还有就是这位宣旨公公有没有尚方剑,要是一怒之下砍了自己和田大将军岂不亏大发了,陈子轩向田冲详细解说了此番的凶险,一定要尽快办好此事,延安郡及沿海一带兵力不能多留,尽快调动转移,海商商船也要派出水师战船在海外拦截命其改道去江华岛交易,千万不能让从京师来宣旨的公公发现端倪。

    陈子轩也准备了第二套应急方案,那就是用银子堵住宣旨太监的嘴,宦官那个爱财。

    延安郡为迎接来自大明朝廷的宣旨太监已经折腾得不可开交,码头基本上清空了,城中义军也少得可怜,只有数百人,就连大将军府、军师府都撤下了匾额,军中将领也要按照大明官职称呼,陈子轩还临时将姚正心推出来冒充延安郡郡守。

    姚正心同一众义军上层将领厮混在一起,大明官话也越来越说得字正腔圆,就连口音都带着辽东腔,据姚正心自己到处宣传:祖上是唐朝时期从中原迁居新罗,祖上还是唐朝宰相姚崇,他的汉人血统比较高,对于姚百户自说的家谱及其自认的老祖宗,义军将领们自然听得信以为真,于是乎,姚百户同明军锦衣卫打得火热。

    姚正心一听是上国皇上派来了一位宣旨宦官,自己被军师推出来冒充郡守,姚正心迅速行使起郡守之职来。

    陈子轩一袭大红飞鱼服带着数十名锦衣卫排出盛大隆重的仪仗队伍,田冲亲率两百明军将士沿着码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严阵以待,迎接宣旨宦官。

    延安郡临时郡守姚正心一袭临时赶工的朝鲜郡守官服,山寨版显得有些粗糙,头上戴着乌纱帽,姚郡守同陈子轩、田冲三人站在码头翘首以盼即将到来的上国宣旨宦官。

    牛汉摔着四艘水师战船护送着朝廷宣旨宦官终于出现在众人视野中,越来越近了。

    牛汉站在船头指点着前方码头道:“公公快看,田千户、陈百户以及延安郡守已前来码头迎接”牛汉通过对这位宣旨宦官的深入打探了解,得知这位公公叫陈炬,字万化,号麟,北直隶安肃县人。奉命前来宣旨,还要视察倭奴大军,为皇上进一步了解朝鲜现状,好做出派兵入朝作战部署。

    身躯高大,身穿黑色蟒袍的陈炬陈公公一张国字脸,年过半百慈眉善目,鬓发有几丝白发,看着恭候在码头上的义军文武问道:“最近可有与倭寇作战”

    “回公公话,陈百户前两日亲率义军突袭京畿道汉城,连破数城,斩杀倭奴不少,义军此刻正与倭奴大军正在京畿道作战。”牛汉没有大吹特吹,生怕在陈炬公公面前露出马脚。

    “如此说来,这位陈百户作战骁勇啊。”陈炬露出一脸赞许之色

    牛汉得意地道:“陈百户智计百出,此番突袭京畿道不过是想调动倭奴大军前往京畿道,好趁机声东击西打倭奴大军措手不及。”

    “嗯,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很难得啊。”陈炬叹道:“听说还有一位田千户,田千户如何。”

    “田千户作战骁勇,只是谋略上不及陈百户。”

    “那么这支义军首领又如何”

    “这个嘛”牛汉一时不知道该咋说

    “嗯”陈炬目光看向牛汉问道:“怎么”

    牛汉只好搪塞道:“回公公,小的没见过义军首领,所以不甚了解。”

    “如此说来这位义军首领还很神秘啊”陈炬很是疑惑暗叹道

    五艘海船终于靠岸了,陈子轩、田冲、姚正心三人忙迎上去躬身见礼:“末将(卑职)恭迎公公前来延安郡”

    “让诸位在此久侯了”陈炬一团和气慈眉善目看向三人问道:“不知哪一位是义军首领啊”

    “啊”陈子轩一听坏事了,吓得不轻,少了一位正主,随即镇定自若抢着回道:“回公公,义军大将军正在京畿道与倭奴大军作战,一时恐难以抽身前来面见公公。”

    “无妨,咱家也正想亲自查看倭寇。”陈炬看向为之失色的三人问宽慰道:“咱家不会搅扰你们与倭寇作战”

    “是是是”三人唯唯诺诺回应着

    田冲带着明军将士在前开道,陈子轩带着锦衣卫在前后护卫,迎着陈炬进延安郡城中郡守衙门,延安郡城到码头相去十几里,浩浩荡荡锦衣卫明军护卫着陈炬从城南门入城,直奔郡守衙门。

    郡守衙门中,早已准备好香案。

    陈子轩、田冲、姚正心三人带着十几名明军将领伏地跪拜恭听陈炬宣读圣旨

    “辽镇千户田冲、辽东锦衣卫百户陈子轩接(奉)旨”陈炬站在香案前拿出蚕丝绫锦圣旨,圣旨上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我国家定鼎中原,昔我皇祖,诞育多方。朝鲜国介居山海中,卿等远赴海外疆场剿倭,拒倭寇与国门之外,屡败倭寇,战功卓著,……望卿等再建奇功,以靖海内,……钦哉”

    万历皇帝看到辽东巡抚郝杰的上奏,豁然明白前番辽东明军锦衣卫纷纷上报战功潜入朝鲜斩首倭寇千余,通过对郝杰和辽东锦衣卫王千户的联名上奏奏疏判断,万历帝认为所谓的这场斩首胜仗,真正在打仗的没多少人,估计多是花钱买战功,李成梁在辽东就没少干过。

    如今大明精锐辽东兵马主力尽在宁夏参与平定哱拜叛乱,万历帝对于朝鲜的乱局也认为是倭寇,不然就凭区区数百人马能斩杀千余倭寇吗?万历帝对于在奏疏中两次都有浓厚一笔提到的田冲、陈子轩两人很重视,两人都是官职卑微,却能两次被提到,足见其中肯定大有的猫腻,万历帝虽不上朝,却是靠着看奏疏管理天下,也不是好糊弄的。

    陈炬公公很会办事,从不扰官害民,每次出京回来得到评价都是极好,还被称为‘佛’。于是,陈炬就被派来朝鲜宣旨,万历帝还命陈炬查探清楚这支在海外藩国的军队兵力是否有能力剿灭倭寇,辽东巡抚郝杰是不是夸大其词了,还有斩首战功是否属实,若是杀良冒功充作战功,那可是后患无穷,大明在安南就失败过一次。

    “臣等领(奉)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陈子轩田冲两人接了圣旨对视一眼,居然没有封赏,嘛意思啊。

    陈炬看着两人道:“两位将军远赴海外藩国剿倭,给咱家详细说说剿倭战事。”

    “回公公,末将等前番潜入朝鲜,实为打探朝鲜通倭同叛之事。”陈子轩佩佩而谈娓娓道来,将自己和田冲带着锦衣卫明军如何与日军艰苦作战,如何跳出日军包围圈,如何与义军合作,屡败日军,描绘得有声有色,听得陈炬不住称赞,很是满意陈子轩继续说书。

    陈子轩继续说道:“末将前几日率两千余义军突袭京畿道汉城,掩其不备,出其不意,迅速攻下江华岛,水陆并进接连攻下汉江南北七座郡县,直逼汉城。”

    “等等”陈炬忙打住问道:“两千余义军接连攻下七座郡县,这实在是难以令咱家相信。”

    陈子轩一听面不改色解释道:“公公有所不知,其实也不止两千余义军,还有不少朝鲜百姓帮着攻城,作内应打开城门,末将以骑兵迅速推进,令倭奴大军来不及集结,打得倭奴大军措手不及,所以才直逼汉城外,末将不敢欺瞒,此次突袭京畿道义军军民共有万余人马,末将手下将士还从倭奴大军手中救出汉城十余万百姓。”

    陈炬算是有些相信了,一听义军突袭汉城居然能调动万余军民,陈炬为之一喜,皇上也是想知道义军到底有多少实力,陈炬道:“皇上已经准许义军派海船前往苏州府嘉定县吴淞江(黄浦江)口停泊购买粮食,当地官府会配合你们,介于义军钱财困难,朝廷会调集粮食助义军剿倭作战,咱家也需要知道义军到底有多少人马,方才好如实回禀皇上。”

    田冲忙看向陈子轩使眼神,那意思是这是大好事啊,见陈子轩没反应,忙出声道:“回公公,义军共有两支,主要分布是在黄海、平安、京畿三道,义军有两三万兵马,粮食也是难以为继,前几日从汉城救出十几万百姓,末将等也是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