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
字体: 16 + -

第二十三章 上船了

    辽阳城巡抚衙门中,哭庭大使李德馨得知辽东巡抚郝杰已经派出一千余明军进入朝鲜,一千余明军还不够日军塞牙缝,李德馨选择坚持不懈哭庭,因为已经卓见成效,自己一定要把申包胥比下去。

    延安郡刚扩建的码头上人海涌动,延安郡守将马武提前得报大将军同军师带着一千余精锐明军骑兵和百余锦衣卫精锐赶回来,马武带着延安郡百余将士出城相迎,延安郡扩建后码头如今海船越来越多,一派欣欣向荣景象,大明山东、江浙一带海商都前来延安郡与朝鲜松商、京商进行交易,

    更有大胆的海商花钱通过义军将领弄一份义军军旗跑去日本长崎一带港口经商,南方的朝鲜水师见是黄海道义军的旗帜自然不会为难,义军已经派人前来码头收税,马武是得到陈子轩授意,义军没皇粮吃,只能靠袭击日军,靠抢粮食,对于大明沿海走私商人无比关照,毕竟大家都是大明人,国外相见更加亲热。

    陈子轩一袭飞鱼服,身披大黑披风,英俊伟岸,帅气十足,带着百余锦衣卫威风禀禀走下跳板上码头来,马武带着两名留在延安郡的锦衣卫上前单膝跪拜见礼:“卑职参见百户大人”

    “不必多礼,快快请起。”陈子轩忙扶起马武

    玉江也在后上前来见礼:“末将水兵百户玉江参见军师,参见大将军。”

    田冲在后走下跳板来挥手示意道:“玉百户免礼,水兵如何。”

    “回大将军,末将麾下水军已有千人。”玉江看向田千户,那意思是我得升官了。

    田冲闻言大喜:“好啊,有一千水兵,本将升你为义军水兵千户。”

    “末将谢大将军”玉江很高兴,大将军实在豪爽,心直口快。

    陈子轩也欣喜万分道:“义军水兵能有如此规模,玉千户功不可没,此番我与大将军从大明回来,军中也有不少习得水战者,以后都调入玉千户麾下任职。”陈子轩看向田冲道:“大将军,末将提议,水兵升为水师,其余暂时不变。”

    “好,就依军师所言。”田冲满口同意

    明军锦衣卫刚一下船,见朝鲜义军对田千户和陈百户以大将军、军师相称,一个个都很震惊,这两人在朝鲜义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啊,怎么没见义军大王呢?一个个听到陈百户向那名义军将领提出要安排兄弟们进入义军水师中任职,我的乖乖,一来朝鲜就当官了,真是天上掉馅饼啊。

    田冲早就与陈子轩商议好对刚到朝鲜的明军锦衣卫采取分化拉拢,以义军职位为诱饵进一步将一千余明军锦衣卫拉上两人这条船上来,实在不开眼的,那就不客气了,挡着大伙兄弟们升官发财,不用我们动手,自然有人动手,断人钱财,如杀人父母:“马百户,黄海道如今有多少义军。”

    “回大将军,海州牧、延安郡及沿海各郡县共有不下五千义军将士,军中能战将领甚少。”其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马武配合着田冲大将军进一步拉拢明军锦衣卫:“大将军,这些弟兄一看都骁勇善战,不如都安排在义军中领兵杀敌,也好建功立业,升官发财。”

    “本将正有此意”田冲很是满意看向一众明军锦衣卫吩咐道:“弟兄们,义军人马众多,却缺少能征善战将领,本将让军师安排你们操练义军,领兵上阵杀敌,本将在此严明军纪,我们义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若是有人敢胡作非为,本将也绝不留情,都听清楚了吗?”

    “末将遵命”一众明军锦衣卫闻言无不欣喜万分,这一来朝鲜就操练兵马,领兵打仗当上将官,能不高兴吗?

    眼尖的锦衣卫很快发现马武了,他以前不过是一名普通锦衣卫吗?居然都当上了义军百户,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看来自己以后也能在朝鲜义军中混得风生水起,升官发财,看看田千户和陈百户那可是坐着火箭升迁啊,就连巡抚大人、总兵大人、千户大人都对两人器重有加,倚为臂膀。

    陈子轩见以官职为诱饵拉拢下明军锦衣卫纷纷上了船,以后这批人可是控制义军的中流砥柱,毕竟大家都是大明人,对于朝鲜义军将领也要甄别对待,对于有愚忠于朝鲜王室的将领坚决剔除,义军军权必须闹闹掌握在手。

    大将军、军师赶回来,吴杰、李亭岩也从北边赶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义军下一步军事行动。

    延安郡衙门大堂中,田冲一身鱼鳞铠甲端坐上位,陈子轩是飞鱼服迷,自然是华丽亮相端坐大将军田冲左下方,一众义军将领端坐大堂左右,明军锦衣卫都已经被编入义军,他们如今在朝鲜的身份是义军将领,义军将领按官职排座,活像翻版梁山好汉排座次。

    田冲身披大红披风很拉风,浓眉大眼注视着一众义军将领问道:“本将离开之后,倭奴大军可有大举来攻。”

    “回大将军,倭奴第一军团宗义智率五千对马兵攻打海州牧,已被末将与吴千户击退。”吴杰刚升为千户,李亭岩的延安郡守将一职由刚升为千户的马武接替,李亭岩带兵在前线抗日,倒也没有任何怨言,朝鲜义军都与日军不共戴天。

    田冲听完南路义军与日军近些日交战汇报后看向陈子轩问道:“军师以为,义军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陈子轩也在思索着如何扩大义军控制范围,又能避免与日军主力交战,当下道:“末将以为当声东击西,扰乱倭奴大军兵力,将倭奴大军调至南方,趁其北方兵力空虚,挥军北上突袭平壤,再待倭奴大军北上,迅速杀向南方,打倭奴大军措手不及,疲于奔命,我义军采取游动作战,待我义军兵力雄厚,方可与倭奴大军决战,一战定乾坤。”

    “好”田冲对陈子轩牵着日军鼻子走的方略非常赞同,看向诸将问道:“众将以为如何”

    “敢问军师可是要放弃延安郡海州牧”李亭岩问道

    陈子轩明白李亭岩在担心什么,宽慰道:“海州牧、延安郡乃义军根据地所在,岂能轻易放弃,没有根据地的义军与流寇何异。”

    李亭岩终于放下心来,对于军师陈子轩提出声东击西,忽南忽北牵着日军鼻子走的方略也很赞同:“末将赞同军师方略”

    其余众将自是无异议,都想着与倭奴大军作战,建功立业,好升官发财。

    “好,那就这么定了。”田冲最后拍板按照军师陈子轩的方略行事,又问道:“军师以为当调集多少义军方能成事”

    “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千。”陈子轩佩佩而谈道:“末将愿亲率义军突袭京畿道汉城,抽调一千水师,三百骑兵,三百弓兵、三百大刀兵,两百长矛兵,四百火火枪兵,共计两千五百大军。”

    如今的义军通过一系列与日军作战,缴获不少火绳枪辎重,火器方面得到很大提高。

    陈子轩是想利用运动战中壮大义军兵力,最后才与日军逐步决战,完全是参考某位军事家的作战思想。

    敲定了作战规划后,田冲虎视着众将道:“我义军粮食匮乏,想必众将都清楚,不知众将可有解决我义军军粮计策献来。”

    众将一时议论纷纷,大部分都是明军锦衣卫,朝鲜将领只占三分之一。

    “启禀大将军,末将认为当效法太祖皇帝施行屯田制,方能解决我义军军粮匮乏。”一名四十来岁,身躯高大雄壮,满脸络腮胡的将领提议道。

    田冲深感满意道:“王百户提议屯田制很好”

    牛汉如今也是千户当下问道:“启禀大将军,眼下粮食该如何解决。”

    “是啊,军中粮食不多,照此下去,还打啥仗啊。”一众义军将领议论纷纷

    马武看向陈子轩轻声问道:“军师,你咋不说啊。”

    “集思广益吗?”陈子轩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我也不是诸葛亮。”

    田冲见众将也想不出好办法解决眼下粮食难以为继的问题,看向准女婿陈子轩问道:“军师可有妙计献来”

    “对啊,军师智计百出,一定能想出好计策来。”牛汉大拍陈子轩马屁

    “是极,是极,军师应该有好计策了。”掌管军需物资的百户姚正心也跟着附和

    陈子轩干咳一声站起身来朝着田冲躬身一礼道:“回大将军,末将倒是想到解决义军粮食之策,就只等朝廷准奏。”

    “末将以为,我义军粮食难以为继,光靠屯田制一时难以只给自足,何况我义军治下百姓不下七八十万,沿海海岛土地贫瘠,所产粮食不多。”陈子轩佩佩而谈道:“如此一来就只能靠购买粮食,放眼四海也只能前往大明能购买粮食。

    末将以为我义军应当组建一支海上商队从大明购买粮食以及贩卖货物盈利,还能自给自足有余,再有就是采取移民海外开垦荒地政策,多方解决粮食危机。”

    “组建海上商队倒是不难,此事辽东巡抚已经上报朝廷,朝廷应该会准许。”田冲对于陈子轩所谓移民垦荒政策就有些不理解问道:“军师所谓移民垦荒政策,往何处移民。”

    “海上”陈子轩也是被逼得没办法,拿起一副自制地图指着大明福建对面的东番(台湾)道:“东番之地只有少数土著居住,岛上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堪称宝岛,只可惜朝廷至今为开发利用,我不取之,必为洋人所乘,末将以为可以移民数万前往东番开垦荒地,也可以向福建、浙江、山东、南京招募百姓前往东番开垦荒地,免收赋税三年,两年后只收取朝廷一半赋税。”

    陈子轩对于开发宝岛提出自己的建议,移民朝鲜难民作为开荒打下基础,在后面不断移入汉民,互相融合,避免单一省份移民,出现排外等等不良后遗症,对于朝鲜百姓,陈子轩对其感情很复杂,他们中有不少祖上就是汉人。

    华夏汉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相信以后都会成为华夏一员,随着时光流逝,没有人会记得祖上是什么人,何必把种族当做壁垒,那只是是鼠目寸光,明朝对待努尔干女真,朝鲜王朝对待咸镜道各族不当做国人看待,陈子轩不是激进民族主义者。

    田冲看着陈子轩画的地图上东番相去甚远:“军师,东番太远,百姓愿去吗?”

    “东番很太平,岛上只有土著部落,我们再派出一支义军护送百姓移民东番,百姓不至于饥饿而死,为何不愿意。”陈子轩开诚布公讲解一番道:“我也是不忍心看着百姓饥饿而死,算是多行善事吧。”

    “就你还一副慈悲心肠”田冲暗自骂着陈子轩,心眼坏着呢?还假仁假义,也不知道肚子里安的什么心。

    田冲对陈子轩的提议眼前一亮,非常赞同道:“军师提出移民海外甚好啊,还能为我们义军提供赋税粮食,这可是一举多得啊。”最主要是还能扩大地盘

    陈子轩见众将纷纷赞同,就连朝鲜将领也很赞同:“还能依靠东番之地扩大海上商贸,以后可是财源滚滚啊。”

    一众义军将领闻言无不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