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新汉朝
字体: 16 + -

第八章 身边人

    审问告一段落,刘楚与蔡浩、李都尉交谈了一会,便假意要将聂政送回聂家处置。之后还关心的与小蛮问答几句,便对聂政说道:“不过你有一点却为我所赞赏,那便是体恤亲人,这点没得说。”说完,刘楚盯着小蛮看了一眼。

    小蛮被这么一看,心中似乎已有些会意,便转过头对聂政急切的说道:“兄长,我早就说过,主人不同于常人,不仅从不为难与我,而且英明神武,为人又善良……”

    “你莫欺我,我知道你为人善良,刚才的事是我亲眼所见,你还回护他个什么!”聂政反驳道。

    小蛮闻言,忽地收起了眼泪,缓缓站起,背过身去,在众人讶异的眼光中一层一层拨开了衣裳,直至露出光滑的后背来。接着便抱着前胸转向聂政,说道:“看仔细了,妹子身上可有一出伤痕?可有一出淤青?可有一处饥饿之状?”

    聂政恍惚了一秒,随后别过头去,急切的说道:“妹子,我信你,我信你,快快穿上衣裳,是为兄我莽撞了。”

    小蛮这才穿上了衣裳,继续说道:“刚才那事,我猜就是主人为了引你出来的故意之举,如此有勇有谋,心地善良的主人你去全天下去找,能找几个?”

    聂政闻言,沉默良久,才挤出五个字:“我无话可说。”

    刘楚双手一拍案几,便向四下宣布道:“就这样吧,送回聂家。”

    一旁的兵丁闻言,走上前就要压住聂政,却听一声:“慢,刘功曹,我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成全。”

    “说来。”

    “如今我早已无脸面对家主,还请允许我自裁已谢家主。”聂政颓废的说道。

    刘楚摆了摆手,示意兵丁退下,接着说道:“聂家侠义,岂会夺你性命,至多扫地出门。”

    “这种屈辱,我实在不愿忍受。”聂政早已眼眶含泪。

    “也算是个磊落之人了,你……”刘楚顿了顿,继续说道:“侠士若不弃,可与我门下效力,不知意下如何?”

    “一仆岂可再事二主!”聂政倒有些义正言辞。

    见此状况,刘楚竟然有些语塞,愣了一会儿。却见李都尉又将头凑了过来,耳语道:“真想收复此人?倒不如我在军中给你找个得力的良家子已做护卫。”

    “良家子有良家子的好处,江湖人有江湖人的用法,此事算是可惜了。”刘楚说道。

    “那我来跟你说两句。”

    刘楚点了点头。

    李都尉清了清嗓子,朝聂政说道:“如今之事若发生在聂家,你可有生还之机?”

    “没有。”

    “你妹子可有?”

    “没……没有!”

    “你弟弟可有?你家中父母,叔伯兄弟,姑嫂姊妹可有?”

    “没……没有!”

    李都尉轻蔑一笑,继续说道:“如今看来刘功曹,与聂家谁更有德?谁更仁义?”

    “此事岂能如此比较,聂家乃是家主。”

    “你既没说聂家德行超过刘功曹,也不敢否认刘功曹仁德更高,想必也是默认了刘功曹仁德在聂家之上了。”

    “是有怎样,我侠义之人,以忠义为上。”

    李都尉忽然双手拍案,怒指聂政,大声说道:“想当年,梁孝王谴使刺杀袁盎,刺客闻听袁盎有德,竟不忍而去,如今依然被江湖辈是为楷模;况且江湖之上想来重仁义,而轻浪杀,我再问你,若聂家使你刺杀无辜妇孺,你可愿意?”

    “我可以死相报,不杀无辜妇孺!”

    “你今日之事若发生在聂家,你自己家中无辜妇孺皆休矣!来人,松绑!你好好想想吧。”李都尉说完,示意只留下小蛮和聂政,其余人都退出堂了外。

    几人出来后,李都尉摇了摇脖子,感觉完成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刘楚笑着夸赞道:“李都尉果然嘴炮非凡。”

    “嘴炮是啥?”李都尉撇了撇嘴,继续说道:“此人不算傻,和刘功曹常常说的一样,只是欠缺一点人生经验,以后带在身边多学习学习,也是堪用的。像我,曾在金吾卫手下,打过交道的所谓江湖人士比上林苑的马都多。那个聂环,什么东西!当年他在长安游侠时,还不是被我按在城墙脚下吃过狗屎。哎,人心不古啊,我倒有些怀念古时刺客,啧啧……”

    “对对对!”蔡浩插嘴道:“像我家苍头,一个个油滑的很,但也知道只为我负责,绝不会被李都尉的嘴……嘴炮给唬弄过去的,这个聂政啊,还是缺乏……”

    “要不让我试试?”李都尉瞄了一眼蔡浩,不怀好意的反问道。

    就在这时,堂门打开,小蛮款款而出,向三人行了礼,继而向刘楚说道:“家兄愿为主人效死命!”

    “效力就可以了,不会让他效死命的。”刘楚高兴的说道。

    “诺!”小蛮转身回了堂中。

    李都尉见状,上前一步说道:“此事还需将聂政先送还聂家,说明情况,不然生出许多误会来。聂环这小子我虽然不屑,但如今也算是一方名震江南的势力了,不可小觑。”

    刘楚歪了歪脖子,说道:“刘都尉看不上的人,那就是我刘楚看不上的,这个面子不给也罢!”

    “别别别,这不咱造纸厂的买卖不是还要扩张吗?可别在庐江遇到什么麻烦……长安之勇,那是陈年旧事了,嘿嘿,陈年旧事了。”李都尉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之后刘楚便按照李都尉所建议,遣人带了聂政以及自己的亲笔书信,前往庐江聂家说明情况了。

    送走聂政之后,刘楚思考了很多,发现自己的驱壳以及原有的主人并不是一个有主角光环的人,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出色的才能,性格同样也不突出,虽说继承了刘秀优良的外表基因,但在主要看家世的现时空并没什么用。如不是自己从后世带来的思维方式与技能,这个原有的刘楚要么平庸的度过一生,要么在作死中快速灭亡。

    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虽然靠着后世的光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缺乏现时空的生活经验,无法融入主流,只能和蔡浩以及李都尉这些和自己一样的边缘人抱团取暖,上限十分有限。赵长典算得上能是自己需要的人,但毕竟是周县令的亲信幕僚,没法即时解决自己的问题,而且对自己的目的存疑。现在的自己身边急需一个真正的长者,不知赵长典许诺给自己的童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想到这里,刘楚又开始诅咒赵长典了,答应的童仆、扩建府邸的事到现在还没有音讯。不过,很快被打了脸,到了第二天,赵长典便带着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上门造访了。

    那赵长典先是关心的询问了遇刺的事情,然后表示府邸扩建刻,护卫加强不容缓,许诺端午节过后必定会开工,而童仆就先带来了。

    说完客套话,赵长典将那十七八岁的年轻叫了过。刘楚初见此人时,便觉得不简单,周身气质绝不是一幅奴婢气质,反倒有大家之风。而且面目白皙,身材俊朗,不像是做体力活的人。

    “此人姓王,名俊,字伯朗,本来也是太原世家子弟,年幼时因家主得罪王莽,被官军抄家灭族,他自己年岁小,躲过一劫,却也被发卖为奴。周令与王家有旧,便设法将其买了回来。这么多年来,虽然名为奴婢,周令却视之如子。今天周令让我将其呆到府上协助工作,希望你也不要将其视为奴婢。”赵长典说完,让王俊给刘楚行了个礼。

    “说是帮我,其实就是监视是吧?”刘楚暗想。

    待到刘楚与王俊两人算是相互认识之后,赵长典却将王俊支出了门外,然后对刘楚说道:“自从上次增赋之事汇报于周令之后,周令便对你大为赞赏,说是体恤百姓,不惜自掏腰包。周令还让我传话,说是只要你自己努力,他将来一定向朝廷推荐你……”

    刘楚闻言,心里却连连苦笑,想来尔等早就打定了自己的主意,什么加赋之说都是埋伏,目的就是自己手中的产业。

    “改日我必定上门,亲自拜谢周令。”刘楚不咸不淡的说道。

    “那你还真得亲自上门拜谢……”赵长典忽地从刘楚对案摸了过来,坐到了刘楚身边,说道:“你可知就因为这件事,周令对你期望颇高。原本只是准备给你一个普通奴婢照顾下生活的,如今却将他视如己出的王俊派了过来。那王俊自幼跟随周令行遍四海,熟读经书,头脑活泛。自从成年之后便行幕僚事,有时主意更是在我之上……”

    “等等。”刘楚警惕的打断了赵长典。“若是这么一号人,周令不自己呆在身边亲自培养,那打发到我这里作甚。赵先生说了其人被周令视同己出,那上官的儿子日夜在旁,我的工作还怎么开展?”不满的神情溢于言表。

    “刘功曹莫要多想。”赵长典一幅恨铁不成的表情,继而说道:“本来周令早有心思为王俊赎籍,奈何王家当年不仅得罪王莽太深,连如今朝堂上一干人等都颇受其苦,以至于至今赎籍的事办不成。反过来,周令今日之境遇,多少反受到王俊家世牵扯,所以你不用担心……”

    “原来你们这是想让我来背这个拖油瓶啊!”刘楚再次粗暴的打断了赵长典的话,大声叫道。

    “什么是拖油瓶?”赵长典莫名其妙的问了一句,随即自己也反应了过来,便和颜悦色的说到:“跟你透露一个秘密消息,周令的大兄纯德公,现居幽州的易学大宗师已被皇帝征召入京为侍中……”说着赵长典朝刘楚颔首微笑,一副“你懂得”的微妙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