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字体: 16 + -

第25章 第二帝国——隋唐宋(上) (3)

    武则天为了对抗李氏族人,重用本家族武承嗣、武三思、武攸宁等人,并大封武氏宗人为王。但是,关于究竟是立儿子还是侄子(武三思)为太子,她又颇费周章。据说,最后之所以没有立武三思,乃是由于大臣吉顼对她说:“如果立了儿子,逢年过节,你都可以有人来祭祀;如果立了武三思,则就不会有这样的事,因为还没听说侄儿有祭祀姑姑的道理!”她也感到作为女子,死后只能入李家宗庙享子孙祭祀,所以接受他们的建议,还于圣历元年(698年),迎还庐陵王李显,复立为太子。这就是说,武则天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礼”的限制。

    武则天引起历史学家好奇心的地方,在于虽有很不利的条件,但作为仍能成功。她做皇后28年,皇太后7年,此后又以皇帝名义执政15年,除了因她自己而产生的问题外,国家也未遭受过重大的变故。她在697年诛来俊臣之后,统治已比较和缓。中宗的复辟,仅有极少量的流血。可见这些名义和外表上的事物,只是武则天作大独裁者的工具,并不是她施政的真髓。

    如果将眼界扩大,按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来看武则天,则可以发现很多问题。公元7世纪的下半期,可以视作“第二国”的一段调整与重新配备的时期。三长制、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府兵制的着眼,都不外以一种极简单的数学公式去管制成千万的人口。第二帝国之隋唐,承袭了这体制,它们遇到的最大问题,一是因为国土扩张,需要将这种原始组织由黄土区域及华北平原,推而用之于地形复杂、物产和交通条件迥异的地区,但它的行政原则过于简单,而其企图控制的对象又过于复杂。

    所以黄仁宇先生才说,从各种迹象看来,唐初大规模组织的官僚制度,遇到无数技术上的困难,其症结则是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更需要纪律。环境和事实都企盼一个大独裁者出现,武则天适逢其会。武则天虽不是首创殿试的人,但是她首先自己出面策士,考察读书人,又能不较他们的门第。她精力旺盛,很多官僚被诛杀流放后,肯定需要有相当数量的人能补上,而这也通常由她自己做主。有人说她在位时,“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可见新进人员之多。

    武则天为了抬高武氏一族及宠臣李义府等人的社会地位,抑制旧门阀及李唐王朝,修《姓氏志》,把武家列为第一等,并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员皆入谱内。经过此次订证,原来列入头等但早已衰落的一些大家族,就再也不能以大族自居了,反倒符合了当时庶族和士族合流的趋势。

    总之,武则天是传统政治非常时期的一个特别人物。我们很容易从她的事迹中看到当日中国之形貌,却不容易在同样情形之下窥测到她的真性格。武则天制造了一个新的官僚集团。她的成功多半是由于在高宗时做天后所集下的权威,但是也要归功于她实际了解到官僚机构的真正性格。在这条件之下,谁做皇帝、国号为何,就都无关紧要了。

    沉重的隐患:开元盛世

    前人以为一切都是道德问题,而玄宗唐明皇李隆基一朝,则已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黄仁宇:《渔阳鼙鼓动地来》

    说到开元盛世,我的第一个印象,便是杜甫的《忆昔》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绸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正是对于开元盛世的绝妙写照。须知,不可小瞧了这个“盛世”,这既是中国唐代历史发展的最高峰,也是中国历史上“小康”生活的基本标准。同时,我们还不应该忘记,这个“盛世”之得来,是怎样的不容易。

    前面已经说过,武则天下台后,唐朝的政局陷于动荡局面。唐中宗昏庸懦弱,大权落入韦皇后手中。韦后想效法武则天当女皇,她先杀太子李重俊,后又在710年毒死唐中宗。这时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也就是后来的唐睿宗)和女儿太平公主还有相当势力,是韦后专权的障碍,因此成了韦党要消灭的对象。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发动御林军,抢先攻进皇宫,杀韦后并诛灭其党羽。后由太平公主出面,恢复了李旦的帝位。李隆基被立为太子。太平公主靠拥戴李旦有功,大树私人势力。唐睿宗也是一个昏庸的帝王,甘心听任太平公主的摆弄。太平公主势力的膨胀,与李隆基发生了激烈的冲突。712年,唐睿宗让位给太子李隆基,是为唐玄宗。太平公主阴谋发动政变不成,唐玄宗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数十人,至此,动荡的局面才稳定下来。

    唐玄宗早期励精图治,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他先后任命干练正直的官员姚崇、宋璟、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并在他们的辅佐下,进行了一些很有成效的改革。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开元,所以又称此期为“开元盛世”。

    唐初设立的尚书省六部,机构简单,职掌固定,主要是处理日常政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边疆形势的紧张,为了解决新出现的军事、财政等各种问题,往往派官吏出使、出师。起初多为临时差遣,开元时开始设立节度使、转运使等常设的使职。使职的广泛设立,在原来尚书省六部之外出现了又一个行政系统。为了把这两个系统统一起来,唐玄宗接受张说的建议,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下设吏、枢机、兵、刑和礼五房,分掌庶政。原来总汇于尚书省的庶政,自此正式归于中书门下,中书门下也成为最高决策兼行政机构。

    为了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扩大徭役、兵役和差科的来源,开元九年(721年),宇文融建议检察和搜括逃户。玄宗命宇文融总管其事,结果宇文融首先查出“伪勋及诸色役甚众”,也就是不少假冒“伪劣产品”。他又陆续在各地安排了劝农判官29人,检括逃户和没有纳入管理的田地。此后,唐政府规定逃户自首,听任其在住所入籍,并且免除他们6年的租调和徭役,只收轻税。括户工作到开元二年结束,得户80余万,获钱数百万贯,成为国家的一大财政收入。

    另外,地税、户税在太宗、高宗时就已开始征收,但户税尚非定制,地税起初只是作为义仓用,后来又改为按户等征收,在国家收入中,都不占重要地位。由于土地日益集中,贫富升降、户口转徙日甚,原来征收租庸调的办法,越来越不适用。为了调整租税负担,减少农民逃亡,开元时政府规定,把地税改为亩收二升,宽乡(土地较多的地区,能够满足实施租庸调制对土地的需要,称为“宽乡”)根据实际垦田数,狭乡(土地较少的地区,与“宽乡”相对而言)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田亩征收;户税也成为定制,缴户税钱,3年一大税,每年一小税,以供军队和邮递之用。地税、户税在财政收入中份额的增加,成为向两税法过渡的先声。

    高宗以后,战争频繁,政府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不仅不能像以前那样,对于立了军功的人给予勋赏,甚至还要将以前的赏赐夺回。地主官户开始逃避兵役,最初是雇人代替,后来就勾结官吏,假装出家当和尚,而出家人是不用当兵的。这样一来,兵役就全部落到贫下户身上,但贫下户没有土地,无力自备衣粮,出征时往往“多无衣食,皆带饥寒”。开元十一年(723年),唐政府废弃了调府兵轮番入京的制度,而是另外召募强壮12万人,免其赋役,号“长从宿卫”。二十五年,唐政府又召募丁壮,“长充边兵”,让他们镇守边疆。此后,中央禁卫军和边镇兵全由召募而来的雇佣兵组成,府兵制度完全破坏。

    与此同时,唐朝在边疆还确立了节度使制度。为了防御吐蕃、契丹军队的进犯和镇压边地各族人民的反抗,唐王朝在沿边先后设立了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等九个节度使和岭南经略使,各自总管一个地区的军事。天宝中,管理地方民政的采访使也由节度使兼领,节度使获得了专制一道的军政大权。

    此外,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的情况下,长安的人口不断增加。开元时期,京城宿卫兵士军粮由兵士自备改为国家发给;长安的粮食供应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二十二年,宰相裴耀卿兼江南、淮南转运使,对漕运制度加以改善,他在黄河、运河和黄河渭水交汇处及三门峡东西两地建立仓库,分段转运,使江南之船不入黄河,黄河之船不入渭水,三门峡一段改为陆运。这样,就缩短了舟行日期,提高了运输效率,减少了覆溺损失。在3年之内,运米700万石,省陆运费30万贯。

    以上诸多因素的成就,才造成了“开元盛世”。但是,盛极而衰,公元755年安禄山叛唐,以15万之众南下攻占洛阳,继之于次年取长安,迫得玄宗李隆基奔蜀,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段分水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如果让杨贵妃来承担这所有的罪名,显然无法说明所有问题。按黄仁宇先生的说法,那就是前人以为一切都是道德问题,而玄宗唐明皇李隆基一朝,则已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技术问题。

    公元754年,户部统计全国共960多万户。这和初唐的300多万比较,当然有了显著的进步,其原因也不是人口突然增了3倍。而是7世纪初期,开始均田制,原则上纳入国家统计册的户口,都要授田。因此,只要下级政府向人民抽税,就需要保障他们有田可授,所以除了最初登记的300多万户之外,政府面对以后增加的数目,就非常吃力。均田制、租庸调制和府兵制纵有很多的缺陷,仍维持了一个相当容易掌握的下层机构。

    黄仁宇先生还指出,我们还要注意的是,此时大批商业没有展开也无法展开。水道交通既为政府垄断,币制也未走上轨道,各处发生“钱荒”,私铸滥铸的铜币又禁不胜禁,执行商业的法律则更谈不上。唐朝的财富,在民间经济系统之外,去勉强的支持一种以皇室为主体的城市文化,虽有大量资源却无合理征集分配的体系,其结局仍非国家之福。

    要点

    此专题是“第二帝国”的第一部分。我们专门讲到了其中几个最关键的问题:短命的隋朝、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这是一个新帝国的开始阶段,一定要注意领会其中的开创之处,以及对于以后历史发展的意义。其中,隋炀帝和武则天的地位问题,值得思考。同时,也不应该忘记,要把本章与以前章节中相关部分结合起来。

    概念解释

    “漕运”:漕运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一种粮食传输方式,它是指中央政府通过在特定地区征收粮食,再通过官解或民解的方式,将其运送到京师或特定的地区。“漕”的内容也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是指通过水路运输;“漕运”也大多指漕粮运输。

    “政事堂”:唐宋时期宰相议事的地方。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唐初,为了便于宰相议事,设政事堂于门下省,参加政事堂的为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左右仆射)。此后,皇帝又以其他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称为参知政事。

    “转运使”:唐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首见于唐,是主管漕运的使职,后与盐钱使合并为盐铁转运使。

    思考题

    1.请对比中国历史上三个短命的王朝。

    2.请谈谈你对李世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