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一百零八章 交锋

    ps:这段时间工作比较忙,晚上码字不能码太晚,还望各位书友见谅。

    第二日,李奕起了一个大早,吃过早饭之后领着自己的十余个亲兵又一次来到了六安知县衙门口。

    “铁牛,拿好东西上去敲门。”李奕看着大门紧闭的六安县衙,沉声吩咐道。

    “得令。”铁牛挺了挺胸后来到六安县衙的大门口,右手一用力大门被拍的砰砰作响,震落了屋檐上的点点灰尘。

    “又是你?来人了,将这帮狂妄之徒给我抓起来。”昨日的那个门房看到屋外站的还是铁牛等一伙人,不禁勃然大怒,对两旁的衙役说道。

    “抓人,睁开你的狗眼看看。”铁牛掏出钦差行辕的文书和洪承畴赐给李奕的腰牌塞到门房手里,不以为然的说道。

    那门房虽然狗眼看人低,看一般的见识还是有的,将信将疑的看了看手里的文书和腰牌后心里大吃一惊,文书上面鲜红的大印和金灿灿的的腰牌显示对方来头可不小啊,心里虽然吃惊可还是强装硬气的说道:“在这等着,我去通报一下我们大人。”

    “叫你们大人快点,迟了我们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铁牛恶狠狠的说道。

    那门房听到铁牛如此霸道还想说几句硬话,可看着手里文书上那个鲜红的印章,偷偷咽了一口口水,一挥衣袖朝内走去。

    片刻之后,六安衙门中门打开,衙门内走出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身着七品官服,李奕知道此人正是六安知县卢俊,此人年近六旬,不出意外六安知县将是此人仕途的最后一站,卢知县看到门外那个长身玉立,风华正茂的年青人,心里很是感慨,自己这个年纪还在书房里苦读,而对方已经是和自己平级,况且此人手持钦差文书而来,很明显就是为那码头被扣的一万石粮食而来,卢俊颤巍巍的走上前来招呼道:“李大人远道而来,底下人有眼无珠,怠慢了李大人,还望李大人赎罪,我给李大人陪个不是了。”

    “卢大人言重了,底下人办事不力,多多责罚就是了,只要卢大人不是有心不见我,那何罪之有。”李奕昨日已经递过了名帖,就算这个门房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替他的主子做决定,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这个卢俊授意所为,如今这个卢俊想把责任完全推到门房身上,李奕心里明白这不过是一句推脱之词,故而不软不硬的回了一句。

    “不错,回去我一定重重责罚,李大人远道而来必然有要事相商,此处不是议事的地方,快里面请。”卢俊见李奕语气强硬,心里暗叹一句看来是来者不善啊。

    卢俊领着李奕来到后衙签押房,一路走来李奕见这知县衙门内装饰豪华,比自己的蒙城县衙明显高了几个档次,看来这卢俊虽然老迈,可这老小子在这里光享福了。不过回头想想也明白,看卢俊这年纪也不小了,按大明官场惯例,官员需在六旬的时候至仕,既然仕途上没办法再进一步,那自然要让自己的腰包多鼓一分了。

    “李大人,请用茶。”双方坐定之后,卢俊笑着说道。

    茶水滚烫,正是上好的六安茶,李奕从慕容燕那里得知这六安茶贵比黄金,就一个七品知县的俸禄,打死他也不相信卢俊能喝的起这茶叶,李奕轻轻吹拂茶水,组织了一下语言后说道:“卢大人,事态紧急,我也就长话短说了,此次我到六安,正是为六安码头上那一万石粮食而来,这批粮食马上要运往洪大帅军中,希望卢大人尽快放行。”

    “哈哈,李大人果然快人快语,不过赎在下不能从命,按照朝廷文书,所有过境商品需缴纳什税一的商税,如今这批粮食的商税还没有缴纳相应的税款,所以这批粮食嘛暂时不能放行。”卢俊放下茶杯后,笑着摇头道。

    “卢大人,洪大帅的文书上写的很明白,这批粮食是作为军粮使用,各地衙门需尽快放行,根本不用缴纳任何的税款。”李奕特意在洪大帅三个字上面加重了语气,就是要提醒卢俊,这粮食是给洪承畴大军用的。

    “李大人,咱们为官者需按大明律法办事,至于你说的文书,李大人不要忘记了,这里是六安,不是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卢俊话中带刺的说道。

    卢俊的意思很明白,洪承畴虽然是五省总督,可他的五省总督管的是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可这里是六安,洪承畴暂时还管不到这里。

    “看来卢大人是一定不肯放行了?”李奕压住胸中火气问道。

    “也不是说不放行,我这就上书知府衙门,由知府衙门去和洪大人沟通,若是知府衙门说这批粮食可以直接放行,那我就执行命令,你看如何?”卢俊丝毫不为所动,淡淡的说道。

    此时可没有网络和电话,一番折腾下来少说得十来天的时间,要是耽搁了这十来天的功夫,洪承畴的大军早就饿肚子了,卢俊久历官场岂非不知道这里面的门道,他明里是说要按规章办事,其实就是一个字拖。

    “卢大人今年贵庚啊?”李奕见这卢俊老奸巨猾,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反而问了一句他多大年纪。

    卢俊也被这个没头没脑的问题搞的莫名其妙,但李奕既然问起来了也就如实回答道:“不比李大人年轻力壮,我这老头子已经快到花甲之年了。”

    “哦,看来卢大人快到至仕的年纪了啊。”李奕淡淡的说道。

    “没错,等过了年我就上书朝廷,准备回家颐养天年了,这大明的江山还是要靠李大人这样的年轻人啊。”卢俊笑着恭维道。

    “是啊,颐养天年,不过卢大人可知道,离这里五百里的凤阳已经被闯贼洗劫一空,皇陵被烧,皇上震怒特意降下圣旨让洪大帅率军平叛,洪大帅正率领大军与闯贼决战,到时候如果因为军粮的问题而错失了歼贼的良机,我这个粮草转运使自然难逃死罪,既然死罪难逃但我也不能做个糊涂鬼,我会上书朝廷把六安县的事情如实向洪大人向皇上说明白了,只不过这样一来,卢大人想安安心心的回乡颐养天年恐怕有点难度,。”俗话说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既然你这个老狐狸敢和我打哈哈,那李奕索性就不给面子了。

    “还上书皇上?皇上日理万机会理会你?”卢俊身旁的师爷插嘴道。

    “不好意思,皇上特意派贴身的大太监王承恩王总管下来传的旨意,如今王公公还正在洪大人军中当监军,在下这个粮草转运使也是王公公首肯的。”李奕淡淡的说道。

    “哎呀,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说什么死字,李大人年纪轻轻风华正茂,正是为皇上效力的好时候,怎么能说一个死字呢?”卢俊对于洪承畴的军令可以虚与委蛇,但听到王承恩的名字心里也是发毛,虽说崇祯一朝的大太监和以往的魏忠贤刘瑾这些人不能比,可这些大明官员对于内廷的太监可也是心有顾忌,一个东厂让多少大明官员闻风色变,毕竟洪承畴追究起来还讲一点正常的官场程序,可要是这些太监下来可就是直接抓人了,真进了东厂不死也得脱层皮。

    “我也是没办法啊,完不成这个差事就逃不了一个死字。”李奕满脸无奈的说道。

    “都给我下去,一点礼数都没有。”卢俊对身旁的师爷训斥道,见签押房内就只剩李奕和他自己之后,卢俊低声对李奕说道:“李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都是为朝廷办事,怎么能分你我呢,这一万石粮食的税费不过是个小意思,凡是可以通融的嘛。”

    “哦,看来卢大人是肯放行了?”李奕问道。

    “放,放,放,不过我还有一事相求。”卢俊满口答应后笑着说道。

    “卢大人请说。”李奕不知可否的说道。

    “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卢俊从袖里掏出一张银票推到李奕的面前。

    “卢大人这是什么意思?”李奕一看是一张一万两的银票,拉下脸来问道。

    “我说了一点小意思,李大人贵为粮草转运使,慕容家毕竟势单力薄,在粮草筹集方面肯定有压力,我这里有几家不错的粮商可为大人分忧解难。”卢俊凑上来低声说道。

    “哈哈,看来卢大人不光官做得好,这做生意也是一把好手,不过可惜了,我这人比较认死理,当日招商的时候就说了谁中标谁就负责此次的粮草筹措,人无信而不立,既然我已经说了那就不会再变了。告诉你背后的那些商人,想发财可得瞅准机会,别等到人家发财就就眼红心热,尽使这下下三滥的小动作,这一万两银子就留给卢大人作为养老之用吧。”李奕断然拒绝道。

    “李大人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不要忘了这粮食可还在我六安县境内。”卢俊被李奕一番话说的面红耳赤,恼羞成怒的说道。

    “这六安县不是你卢大人的六安县,而是我大明的六安县,如果没什么事的话我要去码头上送粮了,告辞。”李奕说完一甩衣袖昂首出来县衙。

    看着李奕的背影,卢俊的师爷对他说:“大人,要不要派人到码头上去?”

    “算了,这人软硬不吃,事情闹大了我们还真下不来台,告诉那些富商,事情我可是办了。”卢俊挥手拒绝道,不过拿这李奕没办法,可那些富商的银子他是不打算退了,总不能让他白折腾这一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