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八十三章 奇袭

    ps:甲鱼所写基本按照真实的历史来的,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三分真七分假,其中真假就由各位书友去甄别。另外还是请各位书友点个收藏和推荐。

    李奕在在屋内焦急的等待着,蒙城之围虽然已经解除,可蒙城周边的流民军并没有散去,此时正有数十万流民军在两淮地区肆虐,李奕迫切的想知道城外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三天前李奕就派罗明出城打探情况并越好今日回来复命,此时天已经快擦黑了,可罗明还未回来,李奕担心是不是罗明在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故而一直不能回来。

    “大人不必担忧,我看那罗明身手虽不如许忠,可要想抓住他绝非易事,大人稍安勿躁,那罗明应该就要回来了。”吴为见李奕在屋内来回走动烦躁不安,不禁出言劝说道。

    “城外兵荒马乱,我怕他有个闪失。”李奕满心担忧,一个人的武功再高,碰上千军万马也于事无补。

    李奕话还没说完,罗明就匆匆从屋外进来,看到李奕和吴为正在屋内等候,赶紧说道:“有劳大人久候,大人赎罪。”

    “不必多礼,先喝杯茶润润嗓子。”李奕亲自泡好一杯热茶送到罗明手里。

    茶水滚烫,罗明不时用嘴轻吹茶汤,一杯茶喝完罗明的心情也慢慢平复。

    “说说吧,城外情况如何?”李奕见罗明将茶杯放下后问道。

    “回禀大人,据我打探除了颍州、太和、蒙城三城未丢,其余诸县均已陷落,不过最严重的是中都凤阳已经被占。”罗明语气沉重的说道。

    “什么?”李奕听完跌落在椅中,没想到真被自己言中,高迎祥和张献忠真的绕开颍州直扑凤阳,看来历史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来到而发生改变。

    “凤阳城如今怎么样了?”吴为听闻也是大惊失色,凤阳乃两淮重镇,同时这里是明中都,大明皇帝的祖宗陵寝就在凤阳,此地一失恐怕天下震动。

    “凤阳城内守军全部被歼,贼军在城内大肆劫掠,凤阳城内火光冲天,三日不歇,城内百姓恐怕也是凶多吉少了。”虽然事实残酷的让人难以接受,可罗明只能如实汇报。

    “援军呢?洪总督的兵马到哪里了?”李奕手中满打满算只有三千兵马,想要驰援凤阳无异于杯水车薪,为今之计只有寄希望于洪承畴的大军驰援。

    “洪总督的大军已经到了汝宁府,距离颍州已经已经不足两百里,不出意外的话两日之内就能赶到颍州。”罗明办事细致,看来此次收获着实不小。

    “贼军如蝗,恐怕不等洪总督大军赶到就四散逃窜,想要全歼贼军恐怕难了。”吴为对于贼军的作战习惯有着深入了解,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绝对不会和官军死磕。

    李奕对此也深以为然,流民军聚散如风,洪承畴乃军法严厉,所到之处必对流民军赶尽杀绝,不留活口,流民军见了洪承畴犹如老鼠见了猫,不等大军合围立即逃窜各地。

    “大人,属下有一事不知该不该说。”罗明汇报完毕后见李奕心思焦虑,迟疑的说道。

    “说,咱们之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李奕定声说道。

    “据我观察,贼军将抢来的粮草和军资全部集中在离凤阳城三十里处的庙山镇,此地防守空虚,大人,你看?”罗明沉思之后回答道。

    “凤阳以西的庙山镇?”李奕再次确认道。

    “正是,大人你看,蒙城距离凤阳不足两百里,而庙山镇在凤阳以西三十里,也就是说蒙城距离庙山镇不足一百七十里,如果快马加鞭两日就可到达。”李奕一边说着一边用茶杯在桌上摆出三地的位置。

    “大人想奇袭庙山镇?”吴为看李奕脸色郑重,出言问道。

    “不错,这正是一个天赐良机,放过太可惜了。”李奕颇为意动,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旦把流民军的粮草给烧了,那这数十万流民军将未战先乱。

    “罗明,你把庙山镇的情况细细的给我们说一遍。”吴为处事谨慎,事先多一分了解战时就多一分胜算。

    “好,庙山镇原本是一个不足万人的小镇,镇中有一老庙已历百年,故此镇名曰庙山镇,庙山镇交通发达,东西方向与南北方向的大道在此交回,欲进凤阳必先进庙山,贼军攻破凤阳之前在此休整半日,破城之后留下数千人马在驻扎,贼军把沿途掠夺而来的粮食全部堆积在庙山镇,据回来的人报告不下三十万石,看守此地的贼军防守松懈,每日只在镇中喝酒为乐,大人不妨干一票大的,把这三十万石军粮一把火烧了,看这几十万流民军吃什么去。”罗明也倾向于长途奔袭,打流民军一个措手不及。

    “事关重大,你容我想想。”李奕一时还拿不定主意,要知道此时的凤阳城内可有数十万流民军,不光人数众多而且还有许多举世皆知的巨寇在内,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如果光论打仗的话,这些人可都是不世出的名将,自己手里只有三千人马,贸然出击只能是以卵击石。

    “我倒有一计可助大人一臂之力。”吴为沉思片刻后说道。

    “哦,计将安出,先生快说。”李奕知道这个时候吴为总是这么靠谱。

    “这一计就叫浑水摸鱼,大人可挑选精壮之士假扮流民军,待混进庙山镇后开始纵火,庙山镇内的守军必定大乱,纵火之后我们万万不可恋战,必须趁乱逃出庙山镇,不过纵使计划周密,此行也是九死一生,大人挑选之人务必可靠,否则事情一旦败露,则万事皆休。”吴为谨慎的说道。

    “先生此言正合我意,不过我想补充一点的是,此次我们营中两千多降军,他们肯定比我们熟悉流民军,我想从这两千多人中选三百人,其余两百人则从老兵当中挑选,你可如何?”高风险就有高回报,高回报必有高风险,此事一旦成功,那将是天大的功劳,这个险李奕认为值得去冒。

    “大人,降军新附不久,一旦中途反水那事情就露陷了。”吴为听闻李奕要带刚投降的流民军去,不无担心的说道。

    “先生,我对这些人仁至义尽,我想这些人必然不会负我,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咱们问心无愧,何必担心这些人反水,再说我们带两百老兄弟前往,必保万无一失。”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有了这些降军的加入,此事成功的概率将大上许多。

    “此次行动大人想让何人带队?”吴为见李奕如此说道也就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问道带队人选。

    “我亲自带人去,许忠和你留下守城。”李奕话刚一出口,吴为和罗明大吃一惊,李奕乃一县之主,怎可冒此奇险。

    “大人万万不可,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大人此举置蒙城数万百姓于何地?”吴为听完赶紧阻止道。

    “此次乃是偷袭,并非硬碰硬的打仗,况且城外不时还有敌军经过,有你和许忠在必可保蒙城无失,至于我身边不是还有罗明嘛,先生无需担心,纵使此事不成,有罗明在保我平安归来应该没问题的。”李奕听到吴为言语顿时心中一暖,可李奕心意已决,此事万万不会更改。

    “先生放心,小的纵使拼的自己性命不要也一定保护大人安全归来。”罗明见李奕如此看重自己,立即保证道。

    “大人执意要去我也不阻拦,不过我希望大人以安全为重,一旦事情有变立即退回蒙城,务必保证自己安全。”吴为见李奕态度坚决,也就不好再阻拦,只能叮嘱他以自己安全为重。

    “先生只管守住蒙城,我必安全回来。”李奕笑着安慰道。

    “属下有一个建议,大人此去不如带上新降的周将军。”罗明小心建议道。

    “胡闹,周渤有伤在身,如何能让他带伤上阵。”李奕皱眉批评道。

    “大人,请听我解释,先生说浑水摸鱼,咱们不妨把这水彻底搅浑,咱们可以让这五百军士化装成战败的溃兵,而周渤身上的伤刚好可以用得上,有了周渤咱们蒙骗过关的机会就大很多,再一个此去庙山镇,无需硬攻只需智取,周渤有伤在身并无大碍。”罗明心思缜密,立即解释道。

    “罗明所言倒也不无道理,有了周渤的掩护,确实比较容易混进敌军大营。”吴为听完眼前一亮,若是有周渤加入的确是便事半功倍。

    “好,此次行动我们带上周渤,此次行动需务必万分谨慎,你必须时刻注意那三百新人,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严查到底。”李奕叮嘱道。

    “包括周渤嘛?”罗明壮着胆子问道。

    “当然,任何人有异心你都可以先斩后奏,无需客气。”慈不掌兵,李奕不能拿这五百人的性命开玩笑。

    “属下谨记。”罗明说完行了一个军礼。

    尔后三人详细制定了作战计划,将整个突袭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都一一列出,并提出相应的应急措施,未虑胜先虑败,只有提前做好预案,事到临头才不会惊慌失措,三人忙至深夜方才各自歇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