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七十五 折服 (求推荐啊)

    ps:写书不易,恳请各位书友点个收藏和推荐。

    上回说道许忠和周渤的比试一触即发,就在两人对峙之时,许忠率先说道:“你有伤在身行动不便,且力战多时,我不占你便宜,我站在原地不动,出了这个脚印就算我输。”

    许忠说完双脚一用力在地上踏出两个脚印。

    围观的军士看到许忠如此豪情,纷纷大声叫好,现场气氛顿时达到高潮。

    “好,若是你赢了,我自当放你离去,若是输了你就得乖乖投降,如何?”李奕看到此人如此忠义,早就起了惜才之念,如今这数千溃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很容易引起哗变,要是能让此人心服口服,那将要省不少麻烦。

    “此言当真?”周渤一听甚是意外,将信将疑的问道。

    “军中无戏言,所有人听着若是此人侥幸获胜,我军中将士不可与他为难,任他自行离开即可,听到没有?”李奕朗声说道。

    “听到了。”军中敬畏强者,周渤如此悍勇且忠义无双,所有人早就对他敬畏三分,如今李奕出声自然纷纷答应。

    周渤听到如此顿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将刀身夹在自己腋下用力抽出,刀身瞬间变得光可鉴人刀锋凛冽,尔后解开刀把上的麻布细细的缠了起来,嘴里缓缓说道:“刀法的原则是避实击虚,专破狼牙棒、锤子、斧头等重兵器,让过这些重头,直接砍人身,所以刀贼。”

    许忠回道:“枪可以破刀,因为枪虚,枪杆越长越可以生出变幻。”

    周渤不以为然的说道:“你是懂枪之人,可我的刀法与一般刀法避实击虚的原则正好相反,叫做打实不打虚,不理睬你枪法的变幻,只要你耍枪的力量稍一用实,让我有了着力处,我就进身砍断你的枪杆。”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周渤手中的长刀与许忠手里的长枪一比就相形见绌,可短有短的好处,刀利于近距离砍杀,只要钻进了长枪里,枪头不能回护,长枪的强处就成了弱点。

    此战干系重大,周渤不得不用上一切手段,周渤故意将自己的刀法说出,就是为了扰乱对手心神,想占的一丝先机。

    “多说无益,手底下见真章吧。”许忠知道对手就是想用言语为了扰乱自己心神,索性不加理睬。

    李奕看到对峙的两人,摇头对着身边的紫金梁说道:“你有如此良将却不用之,怎可不败。”

    紫金梁此时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没想到是周渤这待罪之人为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是当日能听他一眼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此时已经是卯时末刻,初升的旭日突然跳出云彩,在人间洒下万丈光芒,而许忠正好面东而立,刺眼的阳光让他的眼睛稍微眯了一下,周渤意识到到已是最佳时机,持刀冲了过来。许忠的枪慌忙扎出,周渤灵敏地滑步闪开。枪头扎进地里,周渤大喝一声,抡刀向枪杆砍下。

    许忠赶紧抽回长枪挡在胸前,周渤的刀砍在枪杆上,却并不把枪杆砍断,而是刀头一侧,顺着枪杆滑向了许忠。刀如擦水而飞的燕子,当它扬起的时候,便会劈开许忠的胸膛,许忠此刻要想躲开这一刀,只有抽步后撤,可只要一撤这场比武可就输了。

    周渤几乎闻到了血腥味,这一刀势在必得。但枪杆却突起变化,如弓背般隆起,周渤的刀头失控,擦水低飞的燕子被一个浪头打到水里。

    周渤急忙抽刀,但比刀头回缩之力更急的,是枪杆的追击之力,枪杆压住刀头,刀头急速向他的脖子切去。

    周渤输了,输的心服口服,刚才只要许忠的枪杆一用力,刀锋就能顺势切开他的颈部,可许忠对力量的把控已经妙到了巅峰,刀头堪堪贴着他的颈部,丝毫没有伤到他的皮肤。

    许忠抽回枪杆后说道:“承让了,世界上没有最厉害的兵器只有最厉害的人,任何兵器练到了极致就不能以常理来判断,不好意思我赢了。”

    周渤长叹一声,手中的刀跌落地下,两人不到三招就分出了胜负,电光火石之间很多围观的将士没有看清楚细节,可看到周渤投刀认输,纷纷大声叫好。

    “来人,带此人下去好生照顾,不可怠慢。”李奕知道周渤输的是心服口服,也就没必要再难为于他,对身边的人说道。

    随着周渤的投刀认输,蒙城之战算是告一段落,李奕指挥众人开始清点战果,收集俘虏,经过清点此役共缴获各式兵器八千余把,甲仗数千套,由于流民军居无定所,一路上所劫掠的金银之物都是随身携带,而这批金银也就成了李奕的囊中之物,仔细清点之后多达十余万两,可谓一笔不小的横财。不过最让李奕感到惊喜的是整个大营之内收集到了一千多匹上好的战马,这一千多匹战马乃是紫金梁花大价钱从河套地区购买而来,紫金梁转战南北纵横天下十余年,靠的就是这支灵活的机动部队,河套马威武雄壮,比一般的蒙古马高大许多,有了这批战马李奕就能组建一支小规模的骑兵队伍。

    当然有福就有祸,福祸总相依,此役不光缴获了如此众多的战利品也抓了三千多俘虏,所谓受降如受敌,仅仅这三千多人的吃饭问题就是一个大麻烦,三千多人就是三千多张嘴,每日所需粮食就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好这三千多个俘虏,一旦引起哗变光凭李奕手里这点兵力还真不好收拾,史书上多有名将杀降的记载,不是这些将领不知道杀降有伤天和杀戮成性,而是这些名将知道只有死掉的人才是最安全的。

    李奕吩咐所有俘虏全部打散重新编制,最关键的是士兵和将领分开关押,这个时候流民军的士卒多是被裹挟而来,真正主动为恶的毕竟还是少数,毕竟要是有口饭吃鬼才会跟着紫金梁干这掉脑袋的买卖,而流民军的将领则不同,很多人为了一己私欲纵兵劫掠,俗话说吃过人肉的狗以后就不会吃屎了,李奕就是要把这些吃过人肉的将领一一挑选出来,这些人的项上人口可是值钱的很。

    李奕把流民军大营当中收尾的活全部交给杨大牙负责,自己则押着紫金梁等流民军的几个主要将领返回蒙城。

    “大人,你看。”当李奕刚走到城门口时,随行的许忠指着城内惊诧的说道。

    “什么,凌钢如何办事的?”李奕一看大惊失色,原来城内已经火光冲天,几条巨大的烟柱冲天而起,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城内着火了,而起火势还不小,李奕心想不会是凌钢没能把肖华那路人马给解决了,致使城内失火。蒙城如今乃是李奕之根基,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大人,切莫惊慌,城内有先生坐镇,定不会出什么大岔子,纵有宵小作乱也翻不起大的风浪。”许忠见李奕失态,出言宽慰道。

    所谓关心则乱,李奕刚大胜而归,兴致正高看到城内失火难免有点失态,如今听到许忠如此安慰,顿时心宽不少,不过城内失火不是小事,李奕略加思索后说道:“许忠领十个人跟我走,剩下的继续押着这些人到衙门大牢。”

    李奕交待完毕后,双脚一夹马腹领着十余骑飞奔进了蒙城,马蹄在青石板上溅起点点火星,一路疾驰蹄声如雷气势如虹。

    李奕纵马奔驰了数百米后不得不勒住马缰,一大波百姓堵住了去路,为了避免自己的坐骑踩踏百姓,李奕不得已降下马速。而李奕身后的十一人骑术个个不凡,见李奕减速后立即勒住马缰,一时间战马嘶鸣响彻整个街道,骇的路上的百姓纷纷后退,江南的百姓几时见过如此高大威猛的河套骏马,一时间纷纷愣在原地。

    李奕连日来忙于战事,根本无心打理形象,围观的百姓根本不知道这个满脸血污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知县老爷,以为他不过是个年轻的将领,丝毫没有让开道路的自觉性。大明尚文抑武已历数百年,普通百姓对于武官虽无鄙视但却谈不上尊重,刚才被这一队骑兵骇的心慌,围观的百姓个个在心里暗骂了一句真是一些大老粗,有本事杀敌去啊,跟这逞什么威风,骂完之后又继续刚才的活动。

    “大人,稍等片刻,我立即清出一条道路出来。”许忠走上前来说道。

    “无妨,没多远了,咱们下马步行也是一样的。”李奕不想扰民,说完翻身下马,牵着缰绳贴着街边一路走去。李奕身后的十一人纷纷效仿,翻身下马后跟着李奕一路缓行。

    李奕越走心越凉,整条街道上到处是群情激昂的百姓,一边走着一边高喊着口号,气势震天,而街道两旁有几处商店被打砸之后哄抢一空,这种似曾相识的情形让李奕有一种时空错乱的感觉,因为他联想到了数百年之后的反日游行,同样的群情激奋,同样的打砸抢,同样的毫无道理,李奕迫切想知道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