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回忆

    蒙城县的大街之上,一队士兵扛着担架飞奔,嘴里带着哭腔吼道:“让开,都给我让开。”

    担架之上躺着的正是昏迷不醒的李奕,在城头昏迷之后得王铁牛相救暂时保住了性命,可王铁牛坚持了片刻之后由于敌人实在太多,正要被乱刀砍死的时候,罗明和凌钢带着城内的民壮赶来相助,在数千民壮的支持下终于将城头的敌军赶了下去,蒙城最终还是守住了,吴为在尸体堆中找到已经昏迷不醒的李奕,试过鼻息之后发现李奕还活着,赶紧驮回县衙找来医师救治。

    城内的最有名望的医师被紧急叫到后衙,待绞开李奕身上的盔甲医师懵了,李奕身上大小十余处伤口,不过最严重的还是左肩的枪伤,李奕斩断枪杆后把枪头留在体内,枪头压住了血管,贸然把枪头拔出来只能让李奕伤上加伤,很有可能命丧当场,行医数十年的医师看着眼前的景象慌得不敢下手。

    许忠一直看着床上昏迷不醒的许忠自责不已,若不是自己离开城头,李奕也不可能受这么重的伤,看到医生不敢动手医治,许忠立即抽出腰刀架在这医师的脖子之上,要他赶紧动手,可越是逼的紧那医生越发不敢下手。

    看着李奕重伤在床,小六子只恨躺在床上的不是自己,跪在地上保住医生的腿说道:“医生,求你救救我家少爷。”

    那医生无奈的说道:“救死扶伤乃是医生天职,何况县尊大人为这一县百姓受伤,我岂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只是小人医术有限不敢下手啊,若是能请的动一个人,大人或有一线生机。”

    “你就是本县医术最高的人,连你都救不了那谁还有这本事?”吴为问道。

    “此人我也只有一面之缘,但我肯定他的医术远在我之上,他就住在城内的鸿运客栈,乃是一位贵公子的贴身医师。”那医生肯定的说道。

    “好,我就是绑也得把这人给绑来。”许忠还刀入鞘,就要带人去鸿运客栈抓人。

    “都给我回来,你们这个样子能请什么人?我去,都老老实实的在这里守住大人。”吴为把一脸怒气的许忠和小六子叫了回来,带着医师亲自去鸿运客栈跑一趟。

    许忠在屋内一遍一遍的转圈,舒萍儿含着泪用湿毛巾仔细擦拭着李奕身上的伤口,清理伤口上的血污。

    “六子,你去门口看看,先生回来没有?”许忠每隔一会就要小六子到门口打探动静,待小六子跑第六遍的时候吴为终于把人给带回来了。

    吴为领着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人来到后衙,与其说是医生倒不如说是一个书生,三缕长须,面容精瘦,双眼有神。

    来人二话不说,看到躺在床上的李奕,仔细观察伤情之后取出随身携带的器械,先用银针封住李奕几处大穴,这才用银质的小刀切开枪头周围的血肉,这才把枪头从李奕的体内拔了出来,由于有银针护体,伤口处流出的血液并不算多,清洗完伤口之后用细线密密的缝好,再敷上秘制的金疮药,处理完最大的伤口,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剩下的都是皮外伤,只需清理伤口敷药即可,来人手脚麻利,总共花了不到半个时辰,处理完外伤后提笔写下一个方子,交待完抓药服药的注意事项后飘然而去。

    李奕躺在府衙后面的居室内昏迷了一天一夜,经过高人医治的他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可就是昏迷不醒,梦中的他又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幺儿,快起来,我带了你最喜欢吃的煎饼,趁热吃。”一个年方二八,眉眼如画的小娘正从怀里掏出两个热乎乎的煎饼递给躺在床上的少年。

    “二姐,你真好。”少年接过煎饼开始大口大口啃食起来,看的出来他确实是饿的急了。

    “慢点,慢点。”小娘看到自己的弟弟吃的急噎的喘不过气来,一边轻轻拍着少年的后背嘴里一边责怪道。

    “二姐,你说阿爹让我这么拼命读书干嘛啊,读书又不能当饭吃。”少年吃完烧饼坐在床上不解的问道。

    原来这少年白日因为贪玩,逃了课去村外玩耍,没想到私塾的老先生来到家里向少年的父亲告状,父亲听完自然大怒,罚他在屋内反省,晚饭也不给他吃,少年的二姐自小就对他溺爱非常,看到弟弟挨饿心疼万分,偷偷拿了煎饼给少年送到屋里。

    “姐没读过书,不懂大道理,可我听说只要读了书就能有出息,前些年隔壁村出了个举人,瞧把我们村欺负成啥样了,阿爹是一村之长,瞧到自己村天天被人欺负心里难受,就希望你能读书出息把面子给挣回来,你啊,在学堂里面不好好听先生的话,怪不得惹阿爹生气。”这小娘虽然心疼自己的弟弟,可说到这里还是加重了几分语气。

    “姐,我知错了,我以后一定认真读书考个状元回来,看谁还敢欺负咱们”少年挺直腰杆坚定的说道。

    “我弟弟打小就聪明,只要你能认真读书一定能考个状元回来。”小娘摸了摸少年的脑袋宠溺的说道。

    “姐,我听说考状元要去北京,可我不认识去北京的路怎么办呢?”少年的思维跳跃极快,就这一会已经考虑怎么去北京了。

    “这个。。。这个。。。,快点睡吧,明天早点起来去给先生认个错,好好读书可千万不能再逃课了。”从没有走出过村的小娘自然不知道怎么去北京,只得帮少年脱了外套之后把他按进被窝。

    “姐,睡不着,我想听你唱山歌。”少年从被窝中探出头来说道。

    “你啊,睡觉都不老实。”小娘生怕自己的弟弟着凉,把他按进被窝后轻启朱唇,一曲赣南民间的采茶歌从她嘴里飘了出来。

    百花开放好春光,采茶姑娘满山岗。手提着篮儿将茶采, 片片采来片片香,采到东来采到西,采茶姑娘笑眯眯。过去采茶为他人,如今采茶为自己。茶树发芽青又青。。。。。。

    少年伴着优美的歌声慢慢陷入睡眠,而小娘又轻轻的替自己弟弟掖好被窝转身退了出去。

    自此少年发奋苦读,十七岁中秀才,三年之后中举人,三年之后金榜题名得中进士。

    十年苦读,往日的少年已经长大成人,一路坎坷一路艰辛,虽然没有达成当年自己对阿姐的承若令他有点小失落,可第一次进京产加大比就能金榜题名已经让他与有荣焉,君不见与他一同在殿外侯旨的新科进士很多都已经垂垂老矣,少年在这一群人中是分外的扎眼,没办法太年轻了。

    “宣,新科进士进殿。”

    少年随着人群进到大殿之内,大明皇帝正端坐在金殿的龙椅之上,看到新科进士入殿,大明首辅温体仁拿着一长串名单开始逐一点名。

    “一甲第一名,贡生刘理顺,一甲第二名吴国华,一甲第三名杨昌祚。。。。。。,二甲第一名李 焻,二甲第二名 顏茂猷。。。。。。,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李奕。。。。。。”温体仁每念一个人名,跪拜在殿外的新科进士就站起一人走到殿内谢恩。

    待李奕听到自己的名字走进殿内后发现大明至高无上的统治者崇祯皇帝正双眼注视着自己,慌得李奕赶紧低下头来跪地谢恩。

    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崇祯皇帝看着殿内数百名新科进士,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哪个,不过当李奕进殿之时不由得让他眼前一亮,在一众大叔当中年轻的李奕分外扎眼,崇祯皇帝起身说道:“李小爱卿年少有为,不过当官可不比做文章,你到地方上要时时自省,严于律己,莫失朕望啊。”

    李奕万万没想到崇祯皇帝能对自己说出这话,激动的无以复加,双眼含泪的跪在地上给崇祯皇帝磕头谢恩,而一众新科进士对与李奕的好运气也是羡慕不已,就连刚才状元郎进殿谢恩都没这待遇,不过谁叫他年纪小面相嫩呢。

    接下来是新科进士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 金殿传胪后又是琼林宴,喝不完的酒赴不完宴,但美好的事情总是短暂的,美妙的画面立刻为之一变,变成了群魔乱舞的景象,流民千里,许多人在厮杀、呐喊,无数人倒在血泊之中,尸横遍野,李奕正在被一群张牙舞爪的人追杀。

    突然之间景象又为之一变。广袤的天地里,李奕感觉自己正在漫无目的地奔跑,追杀者都消失不见了。他仍然在不知疲倦地奔跑,地面忽然出现了一个大裂缝,李奕掉了进去,他低头看去,地底的烈焰正扑面而来。

    “不,阿姐救我!”李奕大喊。一双手握住了他的手,让他抓住了救命稻草。李奕猛的睁开眼,发现舒萍儿正抓住自己的手,泪眼朦胧的注视着自己。

    “醒了、醒了!”舒萍儿惊喜道。

    守在屋外的吴为、许忠、小六子听到舒萍儿的喊声,赶紧跑进屋内,看着李奕睁开双眼欣喜的说道:“醒了就好。”

    李奕见吴为、许忠、小六子等人都围在自己的身旁,他勉强坐了起来,问道:“这是什么时候了?”

    “少爷,你已经躺了两天两夜了。”小六子喜极而泣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