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四十六章 选将

    “先生但说无妨,只要不让那些兵痞入城,一切都好说。”几位富商听到吴为有解决的办法,赶紧问道。

    “大人,知府大人只说要我们加强城防抵御闯贼南下,可没说一定要让那些卫所兵来保护我们蒙城啊。”吴为缓缓分析道。

    “可如今除了那些卫所兵,我们无兵可用啊。”李奕知道吴为的意思,就是要这些富商掏银子嘛。

    “无兵可用咱们可以自己练兵啊,知府大人不是说各县可以组织团练嘛,咱们自己训练出一只军队来既可以保一方平安又可避免他们祸害我蒙城百姓,岂不是一举两得。”吴为继续分析道。

    “练兵所耗钱粮不是一个小数目,本县实在不忍再向本县百姓增加赋税,不可不可。”李奕听完赶紧摇头道。

    “所以我说要各位员外支持,既然各位坚决反对卫所兵入城,想必肯定支持训练本地团练。”吴为一下把这几位富商架在空中,你不是反对卫所兵入城嘛,那就老老实实掏银子吧。

    “使不得,使不得,各位员外的钱也是辛辛苦苦赚来的,我怎么好开这个口呢。”李奕听完摇头拒绝道。

    “大人说这话就见外了,大人体谅我等辛苦,我等自是感激不尽,可事关蒙城安危我们岂会坐视不理,只要力所能及我们一定帮忙,只是不知这组织团练需要多少银子啊?”在座的都是人精,岂不知说了这么一大堆不就是要自己掏银子嘛,可相比于让那些兵痞入城,承担一些损失也是可以的。

    “知府大人有令,每县可组织一千团练,这一千团练的兵甲钱粮加起来啊不过三四万两银子,衙门掏一部分剩下的就得靠大家多多支持了。”吴为语气诚恳的说道。

    条件已经提出来了,就看对方答应不答应,李奕和吴为此刻心里也没底,端起茶杯掩饰心中的忐忑。

    “既然大人有困难,作为这蒙城的一份子我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管,这样吧,我们回去凑一凑,三四万两银子还是凑的出来的,”刘员外率先保证道。

    “好,我就知道各位公忠体国,为民分忧,实在是我大明士绅的楷模啊。”李奕起身赞叹道。

    “应该的,应该的,希望大人拿了银子之后千万不能让那些卫所兵入城。”刘员外既然答应出银子,胆气也就壮了一点,向李奕重复了自己的要求。

    “各位请放心,这笔银子专款专用,一定会让这笔银子用到实处,如果有人敢挪用那吴仁建就是前车之鉴。”李奕当下拍板。

    “有大人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去商量一下,不消几日银子一定送到大人手里。”说完刘员外领着其余两位富商起身告辞。

    李奕领着吴为亲自把三人送到衙门口,这才转身回了县衙。

    “大人,大事成矣。”吴为见事情办成了,笑着向李奕恭喜道。

    “此事能成,先生当属头功,接下来咱们该想想这兵该如何练了。”李奕知道此时还不是放松的时候,只能算是万里长征迈出去了第一步。

    “大人,士兵还好说,城外有上万灾民,招个千把人应该不是问题,可关键是得选好这领头之人,如果这领头之人没选好那可白费了我们这一番功夫。”吴为不失时机的提醒道。

    “没错,将为兵之胆,的确得慎重,我想把许忠派下去,许忠一身武艺必能镇住场面,至于其余的哨官队总我想从士兵中选拔,你认为如何?”李奕这段时间仔细阅读了戚继光所著的《练兵实纪》和《纪效新书》,对明代的练兵之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后世的综合管理有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如今刚好派上用场。

    “许忠勇武有余谋略不足,不过如今只是一个千人队倒也无妨。”吴为对于许忠的评价还算中肯,算是认可了李奕的提议。

    “好,既然决定了,我去找许忠谈一下,募兵的事情也要加快。”李奕见吴为没有异议,当下拍板决定道。

    事不宜迟,李奕来到后衙寻找许忠,远远就看到许忠和小六子正在空地之上练习武艺,虽然隔着各种花草树木,可还是能听见许忠那大嗓门。

    “大人,今天还要出去骑马吗?”许忠看到李奕前来还以为又要出去转两圈。

    “不了,今日过来是特意来找你聊一聊,有空没有?”李奕笑着说道。

    “有空,我老许天天除了吃饭就是练武,时间大把。”许忠爽朗的答应道。

    “有空就陪我走走,我有事情和你商量。”李奕吩咐道。

    “六子,好好练,我陪大人走走。”许总说完用毛巾擦了擦身子,披了一件单衣。

    “就穿这么一件薄薄的单衣,不冷啊?”李奕看到许忠身上穿的单薄,关心的问道。

    “没事,我老许就怕没酒喝没肉吃,可从不怕冷。”许忠洒脱的说道。

    “你这一身本事窝在这后衙确实可惜了,有没有想出去闯闯?”李奕试探道。

    “大人这是说的哪里话,大人对我有救命之恩,我说过要保大人平安如何能说话不算数呢。”许忠一听不高兴了,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坚定的回答道。

    “重然诺轻生死,确有豪侠之风,不过我现在有一件重要的差事想让你去办,事关重大我得先提前问问你的意思,如果你愿意前往当小心行事,务必不能办砸了,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就在这后衙当个护院我也能理解。”李奕知道人各有志,如果许忠不想去兵营中受苦自己也不能勉强。

    “有什么事大人尽管说,赴汤蹈火我老许决不邹一下眉头。”许忠慷慨保证道。

    “好,算我没有看错你,我打算组织一个团练,人数大概一千人,想让你去当这个教头,你觉得如何?”李奕见许总答应的这么痛苦也就明说了。

    “叫我去当教头?大人,我就会拳脚不会当官啊。”许忠一听瞪着一双牛眼说道。

    “什么叫当官?这个教头可不是去享福的,我打算从城外的灾民中招募一千人,你这个教头就是要把这一千个农夫训练成一千个合格士兵,这可是个苦活累活,难不成你是怕苦怕累不成?”李奕知道请将不如激将,许忠这个性格正好适合激将之法。

    “大人既然如此说,我老许就是豁出命去也得把差事办好,要是办不好你砍我的脑袋。”许忠被这一激,气血上升脑袋一热赶紧答应道。

    “这才是大好男儿嘛,你领了这教头一职,当万事小心,军令如山不可随意触犯,否则我定严惩不贷。”李奕提前给他打了预防针。

    “大人,我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心里没底啊。”许忠虽然答应可心里着实犯嘀咕。

    “都有第一回的嘛,你看我也不是头一回当县令嘛,这也不是当的好好地,练兵之法,你只需记住这八个字爱兵如子,赏罚分明,至于其他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我会和你一起慢慢建立起来的。”李奕可不想太过打消他的积极性。

    “有大人这句话我就放心了,练兵的事情就交给我,想那梁山好汉林冲当初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我武艺不比那林冲差,教个千把人应该不成问题。”许忠一听大方向由李奕把关,自己只管教好武艺,那这事就简单多了。

    “好嘛,还知道林冲,为将者有五德,乃是智、信、仁、勇、严,我看你啊就第一条差点,我书房有戚大帅的兵书,有空多看看,今天你统帅千人以后说不定还有万人给你呢。”李奕笑着打趣道。

    “看书,这可要了我老许的命了,我一见书就犯困,大人你就饶了我吧。”许忠一听到看书就头大,赶紧摇头道。

    “你啊,收拾东西,过几日就要到城外募兵,到时候可得拿出真本事来,要不然可镇不住你的兵。”李奕也知道这种事情可不能勉强,只能暂时作罢。

    “大人,你就看好吧,我老许别的不敢说,论拳脚功夫我还没怕过谁。”许忠拍着胸脯保证道。

    确定好了教头的人选,接下来就得准备募兵事宜,万事开头难,这个时候的男子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去当兵的,俗语说得好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城外虽有上万灾民,可真正会来当兵恐怕人数不会太多,而且按照戚继光的选兵之法,城里人不要,油奸耍滑的不要,年龄不满十八或是超过四十的不要,最严格的是皮肤白皙的也不要,照这么筛选下来,想招募一个千人队还需费一番功夫。

    人数的问题还好说,但更要命的是装备问题,李奕此时手里是既无兵甲武器也无旌旗锣鼓,这一切都还需要临时打造。

    李奕苦思半日,按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的器具篇所写,列下一个清单:长矛四百杆,腰刀四百把,解手刀四百把,长盾四百面,镋钯四百把(狼铣的变种,属于格挡类兵器),长弓一百张,箭镞五千颗,这还只是基本的武器装备,剩下的还有各色旌旗,腰牌,战鼓,铜锣,号角,铜锅,这绝不是李奕想搞个联欢晚会,只是战场之上完全是靠旗帜、铜锣、号角等传播命令,此时的通讯设施极为原始,只能通过旗帜的摇晃,击打鼓锣等传递主帅的指令。还有每一哨配火头一名,所谓埋锅造饭指的就是这个火头卸下背上的铜锅开始煮饭。

    好在后世的李奕修建铁路时组织过千人的大会战,有着一定的组织经验,干起这个来也是轻车熟路,这两者本质上都是组织协调的能力,列出清单后吩咐下面的人抓紧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