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摊丁入亩

    回到后衙之后已是深夜,李奕激动的心情并没有平复,赶紧叫舒萍儿给自己研磨,当吴仁建说到税收的困难之时,李奕突然在脑中闪过了以前看过的一部连续剧,那就是《雍正王朝》,后世的雍正皇帝为了增加朝廷的税收,搞出了一个“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的税收制度,这一税收制度可以说是很好的解决了困扰中国封建王朝数千年的土地兼并难题,李奕再结合二十一世纪的税法。各种想法在脑海中一一闪现,李奕在纸上一一列了出来,不知不觉中已经写满了数张宣纸,有了这些想法之后,李奕开始去芜存菁,切除那些不适合当今现状的,留下那些切实可行的,最后组织语言写出了影响后世数百年的《古今税法考》。

    李奕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完全忘记了时间的概念,虽然只是一篇万余字的文章可增删数次耗费了整晚的精力,当李奕改完最后一遍搁下手中的毛笔时发现天已经大亮,舒萍儿也躺在一旁的榻椅上睡着了,李奕拿过一件棉袄轻轻的盖在她的身上,可还是把她惊醒了。

    “婢子该死,不小心睡着了。”舒萍儿看到李奕一夜没合眼可自己却躺在边上睡着了,惶恐的说道。

    “不妨事,不妨事,以后不用陪着我熬夜了,女孩子经常熬夜对皮肤可不好。”李奕见这小妮子一脸惶恐,不禁打趣道。

    “公子在熬夜,婢子怎么可能先去休息呢?”舒萍儿细若蚊言的说道,不过回头一想是不是公子嫌自己皮肤黑了不光滑了,所以才不要自己陪着啊,可实际上小妮子的脸蛋白里透红,光滑紧致,满满的纯天然胶原蛋白。

    “好吧,以后我尽量不熬夜。”在这个时候和大明的女子讲民主将独立确实太过天方夜谭了一点,李奕索性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看厨房里有什么吃的没,给我找一点过来,熬了一晚上夜,肚子实在受不了。”李奕对舒萍儿吩咐道。

    舒萍儿一听到李奕的吩咐瞬间恢复了活力,赶紧起身到厨房去了。

    李奕回到书桌边整理自己的文稿,可就在这个时候吴为推门进来了。

    “大人,今天起这么早?”吴为看到李奕在屋内大吃一惊,以往都是自己早早起床,没想到今天李奕起这么早。

    “早什么啊,我是一晚上没睡。”李奕苦笑道。

    “哦,大人昨天不是去见那吴仁建了吗?”吴为知道李奕昨晚去见吴仁建,不知他为何熬夜一整晚。

    “就是去见了吴仁建之后才有所感悟,写下了这篇东西,你看看帮我参谋参谋。”李奕把手中的纸稿递了过去。

    吴为接过稿子之后以为只是日常公文,可读过几行之后发现这文章的奥秘,这才认认真真的阅读起来,站在原地时而皱眉时而微笑时而焦虑时而欣喜,最后读完已经是满头大汗。

    “这是我昨晚一整夜的成果,怎么样?”李奕非常想听听吴为的想法。

    “大人想要听实话吗?”吴为一脸严肃的问道。

    “当然。”李奕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那我就直说了,此法之精妙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这个税法一旦实施,我不但大明中兴有望还可千秋万载,但大人若是把这东西流传出去,恐怕死无葬身之地。”吴为杀气腾腾的说道。

    “说说原因。”李奕知道吴为不是夸大其词的人,他说此话必有原因。

    “你的摊丁入亩脱胎于本朝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一条鞭法规定所有的税粮和劳役都以税银上缴,大大简化了税收的收缴方式,但本质上并没有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而你的摊丁入亩之法则是税银的收缴只看土地不收人头税,可以说如果此法实现得当将不用再担心土地兼并这一顽疾。不过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豪门大户将承受巨额的税银,他们必将对大人恨之入骨。第二点就是你说的火耗归公,火耗乃是官员们贪赃枉法的好手段,是天下官员心知肚明的陋规,不知有多少官员在这上面大发横财,大人提出火耗归公实则虽然由朝廷下发一部分的养廉银,可远远不及贪赃枉法所带来的收益,大人将成为官场的众矢之的。豪门大户恨之入骨,大明官员对视你为背叛者,大人此法虽是大明朝的救命良方可也是大人的催命符,还望大人三思。”吴为沉重的说道。

    “是啊,此法若是现在实行就好比春开秋菊、冬放桃李,成为不合节令的妖红,误国误己而已。可如今天下存亡危机之秋,朝廷为了内剿反贼外灭建奴,自万历年间增派辽饷惹得天怒人怨,若细细研究之后会发现每亩不过增派十厘,根本不会对百姓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但实际上天下不少百姓为了这区区十厘的辽饷而家破人亡,我很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可当我经过这次的交税事件后发现,就是因为豪门大户与地方官员勾结把原本应该缴纳的税银分摊到普通百姓身上,结果是只拥有三成土地的普通百姓缴纳了全部的税银,这让天底下的百姓如何能活命?”李奕何尝不知自己区区一个县令人微言轻,如果现在上书朝廷不但不能救国图存,反而惹来杀身之祸。可眼下明朝内外交困,如果不能及时改革,别说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就是张居正重生也无能为力。

    “大人此言振聋发聩,叫人深省,我有三个条件,若都能满足此法还有大行天下的一日。”吴为被李奕的一番话深深打动,说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哦,快说,是哪三个条件?”李奕急切的问道。

    “第一是皇帝的支持,如今朱氏子孙遍布天下,光一个福王就有两万顷良田,其余诸王虽然没有如福王一般富贵,可这些天潢贵胄是当今最大的地主,此法若想大行天下,第一要过宗室这一关,宗室这一关必须依靠皇帝的支持,若当今皇帝承受不了宗室的压力此法必定胎死腹中;除了了皇帝的圣眷还要有无上的权力,当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内有大太监冯保支持,外有广大门生故吏为援,手握考核百官的权力这才把一条鞭法推行下去,大人此法比一条鞭法更加彻底,所遇到的阻力想必也远超一条鞭法,百官若是消极怠工此法也只是一个空架子毫无实际意义可言;最后一点就是做好与天下士绅为敌的准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天下的士绅必定对大人恨之入骨,大人的老师、故旧、朋友包括大人自己都是士绅当中的一员,当这些人反对时你如何处置。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之后被开馆戮尸,死后也没落个干净,更悲剧的是张居正身死政消,一条鞭法自张居正死后就名存实亡,大人必定要想好万全之策,以防天下士绅的反弹,否则必定最后落得个与张居正一样的结局。若大人能做到以上三点,此法方有大行天下的一日。”吴为逐条分析,这三个条件拎出来任何一个都可以让人望而却步,但三个条件必须全部达成方才有成功的一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句话我对吴仁建说过,我想把这句话也送给先生,此法之凶险我已经知晓,可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若一味害怕凶险而轻言放弃,岂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当然我不是说我一定能达成这三个条件,可现在有了目标,咱们就努力朝这个目标奔去,纵使失败也死而无憾。”李奕说道这里没有慷慨激昂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一往无前的勇气和万死不辞的决心。

    “大人能有此等决心,怎么可能少得了我了,纵使失败咱们黄泉路上也好有个伴,不叫那十殿阎罗小觑了我们。”吴为被李奕的勇气和决心所感染,动情的说道。

    “好,此法咱们先让他在抽屉里安心的躺上几年,待来日达成你说的三个条件咱们再拿出来,还望先生不忘今日之言,待此法大行天下,定还这世间一个太平盛世。”李奕与吴为约定道。

    “好,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吴为看着李奕那张年轻但充满激情的脸庞,肯定的回答道。

    远期的战略目标已经定下,可眼前的公事也不能放下,随着吴仁建一家行刑的日期临近,按察司派人监刑的人已经来到蒙城县,李奕这个蒙城知县必须做好接待工作,无外乎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并吩咐吴为私底下送了几样从吴仁建家中抄来的古董,自此这几个官员对李奕是大加赞赏,纷纷称他办事牢靠,为人慷慨。

    秋风肃杀,满目萧索,正是开刀问斩的好时候。蒙城县百姓不顾天气寒冷,纷纷围在城南菜市场,今日正是吴仁建一家老小上路的时刻,国人自古就有看杀头的癖好,更可况是多年难得一遇的满门抄斩,蒙城县百姓倾巢而出早早就围在城南菜市场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