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王侯
字体: 16 + -

第四章 麻烦来了

    李奕一听吴为的话语立马恍然大悟,此时此刻自己还不是蒙城县县令,只是一个过路人,挺身而出于事无补,倒不如先缓一步,待正式交接之后再审理此案不迟。

    吴良德一行人离去之后,城门口顿时通畅起来,人流车流自然加快了进城的速度,李奕三人一进了蒙城县城的城门,感觉就像换了一片天地,城外是饿殍遍野,城内是繁华而喧嚣,道路两旁的商店鳞次栉比,吆喝声买卖声叫骂声充斥着三人的耳朵,行人摩肩接踵。蒙城县乃是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上南下的咽喉地,交通便利造就了这一城的繁华,加上北方闯贼闹的凶,不少河南山西的客商南下讨生活,使得这蒙城县城倒比前几年越发的繁华。

    由于在城门口耽搁了许久,三人进城后已是晚饭时间,故而交接手续只能待明日去县衙办理,今日还得寻一客栈住上一晚,不过住店之前先得把这吃饭问题解决了,好在南来北往的客商在此聚集,这吃饭的地方是格外的多,这大饭馆的小二都是有眼力见的,看到这三人的打扮和姿态,就知道这三人是大主顾,忙不迭的招呼起来,根据李奕两辈子的经验,这下馆子吃饭就得挑人气旺的,哪家人气旺这味道绝对差不了。

    “三位爷,里面请。”小二唱了个诺,把三人迎了进去。

    “小二,可有雅间?”李奕看了一眼大堂,里面人声喧哗,想图个清净。

    小二面露难色,“不好意思,我们这的雅间需要提前预定,现在全有人,如果客官愿意等,我看哪间吃完了,立马给你腾出来。”

    “不用麻烦了。”李奕挥手说道:“给我们找一靠窗的位置就行。”

    “得了。”小二将三人引自一靠窗的位置,点头哈腰的问道:“不知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荤素不忌,先上几个你们的拿手菜,再打一壶好酒过来,要快。”李奕坐定后说道。

    “你就瞧好了,包你满意。”小二欢天喜地的去了。

    大堂之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常,看来中国人下馆子喜欢热闹打明朝这会儿就开始了,不一会儿,小二就开始上菜,先是三个冷菜拼盘,三个热菜,压轴的是一尾刚从城外涡河里面打上来的活鱼,新鲜出锅,配上一壶清冽的杏花村。

    菜一上齐,小二正想告退,李奕招呼小二过来问道:“我们是外地来的,想跟你打听几个事?”

    “客官,我很忙的。”小二为难道。

    李奕朝六子示意,六子极不情愿的从怀里掏出一角银子递了过去,小二收了银子之后立马收起为难的神态,讨好的笑道:“但再忙也不能怠慢了几位客官不是,不知几位想打听什么。”

    “见钱眼开。”六子很是不忿。

    “我想问一下,城门口的卡子是什么时候设的?”李奕问道。

    “这个卡子时间不长,不到三个月间。”小二略加思索后回答道。

    “不到三个月,那不是上一任知县走之后才设立的。”李奕的记忆里这蒙城县的知县空缺了差不多有半年了。

    “没错,是老知县走了差不多三个月后才设立的,不过这蒙城县啊知县说了不顶用,说话顶用的吴仁建吴大人,他啊在这蒙城县当了几十年的县丞了,几位是来蒙城县做生意的吧?”小二自以为猜到了三人的来意,很是得意。

    “哦,小哥好眼力啊”李奕倒也懒得解释。

    “看在刚才那银子的份上,我再给你们透露一点消息,想要在蒙城县做生意呢,你除了上下打点,关键是得把吴大人打点好了,把吴大人打点好了这生意才能开张,至于每月的月例钱呢你就交给本县吴捕头就行了,他们是叔侄关系,只有把吴大人的关系做通了,你这生意才做的下去。”小二摸着手心里的那一角银子,心里想着这下对得起你这一角银子了。

    “那我想烧香怎么进山门啊?”李奕听到这里还真来了兴趣。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吴大人有八位姨太太,加上双亲和自己两夫妻,光寿宴一年都得办十几回,想送钱你还怕找不到时候吗?”小二又爆了一回猛料。

    “我操。”听到这里,在一旁大快朵颐的吴为也不忍爆了一回粗口。

    “得了,你几位慢慢吃着喝着,有事你招呼。”小二在此耽搁了许久,告了饶后又去别的地方伺候了。

    “先生,看来你这位本家可不是什么善茬啊。”李奕端起酒杯一口而尽。

    “岂止不是善茬,简直的难办的紧啊,这吴仁建在蒙城县经营了十几年,上下关系早已经打通了,大人若想有所作为,此人必是一大阻碍。”吴为端起酒杯慢慢分析道。

    “是啊,十几年的功夫,知县早就换了几茬了,可这吴仁建却能屹立不倒,确实有几分门道。”李奕这个时候也想到了问题的棘手程度,人吴仁建开始经营蒙城县时,自己怕是还在读三字经呢。

    “不过想要破他也不算难事。”吴为这个时候倒显得颇为淡定。

    “哦,先生有何打算,不妨说来听听。”李奕虚心请教道。

    “吴仁建如此贪财好色,强征暴敛,想必蒙城县内早已是怨声载道,故而大人到时办他可以说是顺应民意,为民除害。还有嘛就是吴仁建在此地经营日久,肯定不会把你这年纪轻轻的知县放在眼里,大人前期不妨装一装孙子,暗中收集此人的贪赃枉法的证据,敌在明我在暗,正好方便我们形事。最后嘛听小二说这吴仁建在蒙城县如此嚣张跋扈,最恨他的我想应该是蒙城县内的其他官员,大人不妨以这些人为强援,不过这些人只能为辅,要不然前脚赶走了狼,后脚跟进来一只虎那就得不偿失了。”吴为逐条分析,让人茅塞顿开。

    “听先生一席话,这吴仁建冢中枯骨罢了,来,我敬先生一杯。”李奕说完端起了酒杯。

    两人边吃边聊,桌上的一壶美酒很快见了底,但两人都不是好酒之人,更明白明日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处理,也就没有继续添酒回灯重开宴,就着剩菜吃了两碗米饭之后结账离去。

    一出饭馆发现时候已经不早,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吩咐小六子明日一早拿着帖子去县衙通知县里面的几位头头做好迎接新任知县上任的准备。

    第二日上午在小六子出去后,李奕和吴为两人闲极无聊,叫客栈小二找来一副围棋,两人手谈一句。四百年后的李奕是一个普通围棋的爱好者,但此时的吴为却是一个围棋大家,但李奕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小个子,有着各种各样的套路可以借鉴和学习,故而两人倒也战个旗鼓相当。

    正在两人杀的难解难分的时候,小六子领着蒙城县的几位头头进来了,领头的是本县主薄王子山。

    那主薄想着新任知县为新科进士,年不过而立,与一脸沧桑的吴为一比较,立马就能认出谁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下官蒙城县主薄王子山拜见知县大人。”王子山朝李奕深作了一个揖。

    “后面的几位也跟着拜道:“拜见知县大人。”

    李奕见状赶紧扶了王子山一把,爽朗的笑道:“王大人客气了,以后的就要在一起工作了,还需各位多多配合呢。”

    “应该的。。。”那王子山赶紧附和道。

    王子山又分别介绍了身后的几位官吏,都是衙门六房的几位老书吏,也带来了县丞吴仁建和县尉凌钢的亲切问候,至于两人为什么没有亲自前来,据王子山的说法是吴仁建是公务繁忙,抽不出空来,而凌钢则是有案子要破,今天刚好出去下乡去了。

    王子山此行第一是过来给李奕拜一拜码头,认识一下自己的顶头上司,第二则是商量一下李奕上任的事宜,王子山一一介绍上任的流程和步骤,另外还翻了黄历发现后天正是一个宜乔迁、破土、上任的好日子,建议李奕三日后从城东的驿站上轿,一路往西至县衙,这就叫紫气东来,一路高升。

    李奕自然不知道新官上任有这么多讲究,故而上任的事情就一切按照王子山的意见来,由他统一安排。

    王子山陪着聊到了午饭时间,自然要进一下这当下属的本分,由他安排了午饭,算是提前给李奕接风洗尘。

    酒桌上是觥筹交错,王子山带着几位衙门六房的老书吏轮番给李奕敬酒,好在后世的李奕也算是酒精考验的好同志,才经得起这么多人的轮番轰炸,李奕自己没醉倒把一旁陪酒的王子山喝醉了,乘着醉意王子山表达了对李奕的敬佩,并一眼就看出来李奕非池中之物,以后但有驱使绝无二话。

    李奕见王子山已经醉眼迷离满口胡话,赶紧结束了这场酒席,叫几位同来的衙门头头扶着王子山回去,送完王子山之后才发觉这明朝的酒虽然度数不高,喝多了上头的厉害,回到客栈就倒在床上打起来了呼噜。

    一觉醒来已是晚饭时间,看到不远处的吴为还在研究两人未下完的那盘棋,李奕揉了一把眼睛起身来到桌前。

    “大人醒了。喝口茶,解解酒。”吴为赶紧倒了一杯浓茶给李奕递了过去。

    “先生对今天的事情怎么看?”李奕喝了茶后坐下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