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二十五章 半含酸

    贾珠知道林黛玉平日里最见不惯薛宝钗,尤其是在贾宝玉面前提起,却还故意说道:“宝妹妹身上不大好呢!”

    宝玉听了,顿时着急了起来,便和丫头们说:“谁去瞧瞧,就说我和林姑娘打发来问姨娘姐姐安,问姐姐是什么病,吃什么药,我改日再亲自去看她。”

    贾珠见林黛玉的脸色已经变样了,心想又有好戏看了。

    哪知,林黛玉却突然说道:“时候不早了,我要走了,你们爱干嘛干嘛去吧!”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贾珠见宝玉心里为难,推波助燃道:“反正林妹妹都生气走了,宝叔叔也就别为难了,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宝妹妹吧?”

    “也好,到时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珠大哥你想去,我只是陪着你去罢了!”

    于是,贾珠领着宝玉出了房门,刚刚跨出门槛,却见宝玉又犹豫了一下。

    宝玉心想,若从上房后角门过去,恐怕遇见别事缠绕,又怕遇见父亲,更为不妥,宁可绕个远儿,到了穿堂儿,便向东北边绕过厅后而去。

    见宝玉已经下了决心去看薛宝钗,贾珠悄悄地岔开道,又偷偷地往林黛玉的住处溜去了。贾珠觉得林妹妹不能太封闭自己,而应该多和宝妹妹、宝玉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什么的!

    那边,宝玉来至蘅芜院中,先进薛姨妈屋里来,见薛姨妈打点针线与丫鬟们呢。

    宝玉径直来到里屋,掀帘一步进去,看见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黑漆油光的儿,蜜合色的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线的坎肩儿,葱黄绫子棉裙:一色儿半新不旧的,看去不见奢华,惟觉雅淡。

    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看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道:“已经大好了,多谢惦记着。”

    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下,即令莺儿:“倒茶来。”

    之后,宝钗看起了宝玉头上、身上的装饰物。只见头上戴着累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捧珠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那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

    这边,贾珠来到了林黛玉的住处,见林黛玉倚靠在窗边的座椅上,黯然伤神。贾珠猜测,林黛玉一定是在为贾宝玉对薛宝钗的关心而感到伤感。贾珠决定,尝试着去安慰安慰她,说道:

    “林妹妹,你在想什么呢?你一点都不喜欢我的宝妹妹,对不对?”

    “珠大哥,这话别人说得,你可说不得!”林黛玉一边遮掩自己的面容,一边回应道。

    贾珠心想,林黛玉喜欢逃避,又傲娇得很,看来得雪上加霜,刺激她直面问题才是,于是激将道:

    “林妹妹,就算你在这里伤感也无济于事啊,宝玉是不会看到的,因为他不可能出现在这里了。”

    “什么意思?”林黛玉想了下,又问:“宝玉去了哪里?”

    “林妹妹,你这么聪明,难道想不到吗?”贾珠故意拖延着不说,让林黛玉自己猜出来。

    果然,林黛玉马上就想到了,说道:“宝玉一定是去了宝姑娘那儿了吧!”

    “是的,林妹妹,要不我陪你一起去?”贾珠试探地问道。

    然而,林黛玉并不领情,说道:“我才不去,与其看了心烦,不如视而不见。”

    “林妹妹,难道你情愿这样坐以待毙?”说完,贾珠发觉自己的话略微严重了些。

    林黛玉看了贾珠一眼,目光中露出诧异,说道:“不然珠大哥想我怎么做,腿长在他的身上,我还能限制他去哪不成!就算我跟着他又能如何,管得住他的腿,管不住他的心!”

    贾珠无言反驳,败下阵来,说道:

    “既然如此,就不打扰林妹妹伤神了。不过,珠大哥还有一句话想说,妹妹兴许根本就不懂宝玉的心。宝玉虽然对谁都好,但对林妹妹确实特别的。”

    说完,贾珠告辞了林黛玉,转身离开前,他似乎看到了林黛玉脸色浮现出恍然的神态。原本,他想把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故事讲给林黛玉听,但还是作罢了。

    贾珠从林黛玉的住处走出,正好碰见了四处寻他的碧月。

    贾珠和碧月便再一次来到了薛宝钗住的梨香院。刚刚走到门口,便听见里边传来了宝钗的笑声,说道:

    “成日家说你的这块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过,我今儿倒要瞧瞧。”

    只见薛宝钗往贾宝玉的身边挪近,宝玉亦凑过去,把挂在脖子上的玉从项上摘下来,递在宝钗手内。

    宝钗托在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

    贾珠也不打搅他们,悄悄走进屋内,坐在了一旁,和他们一起仔细瞧着那块玉。他知道,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幻相。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

    莺儿也嘻嘻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

    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字?我也赏鉴赏鉴。”

    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

    宝玉央及道:“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呢!”

    宝钗被他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錾上了,所以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

    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儿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摘出来。

    宝玉忙托着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字,两面八个字,共成两句吉谶。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

    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

    宝钗不等她说完,便嗔着:“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

    一语未了,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

    话犹未完,黛玉已摇摇摆摆的进来,宝玉等忙起身让坐。

    “林妹妹,你怎么才来呀!”贾珠此时也在屋里,看见林黛玉的出现,一时欣喜,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

    哪知,贾珠的这一声欢呼,却惹来了贾宝玉的冷冷一视。贾珠表情镇定,自觉屏蔽了贾宝玉的目光,而把视线锁定在林黛玉的身上。

    好戏又要上场了。

    只听见林黛玉看着宝玉,笑道:“哎哟!我来的不巧了。”

    宝钗笑道:“这是怎么说?”

    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

    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宝玉因见她外面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便问:“下雪了么?”

    地下老婆们说:“下了这半日了。

    宝玉道:“取了我的斗篷来。”

    黛玉便笑道:“是不是?我来了他就该走了!”

    宝玉道:“我何曾说要去,不过拿来预备着。”

    眼看就要到了吃饭时间,这里,薛姨妈已摆了几样细巧茶食,留他们喝茶吃果子。贾珠一时半会儿也是舍不得走的,留在这里有酒喝、有戏看,岂不美哉!

    贾珠问薛姨妈还有酒没有,薛姨妈便命人灌了上等酒,暖热了再拿上来。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

    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

    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

    可巧黛玉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他说:

    “谁叫你送来的?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我了呢!”

    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来的。”

    紫鹃,原名鹦哥,是贾母房里的二等小丫头。贾母见林黛玉来时只带了两个人,恐不中使,便把鹦哥给了黛玉,改名为紫鹃。她聪明灵慧,和黛玉关系很好,情同姐妹,一时一刻不离开,是黛玉的闺中贵友,一心一意为黛玉着想。

    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

    “也亏了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宝玉听这话,知是黛玉借此奚落,也无回复之词,只嘻嘻的笑了一阵罢了。宝钗素知黛玉是如此惯了的,也不理他。

    贾珠乐在其中,只管喝酒听戏不言语,心想,这林妹妹说出一句话来,果真是比刀子还利害,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酒足饭饱之后,戏也就散场了。贾珠从碧月手上接了斗篷披上,领着宝玉和林妹妹辞了薛姨妈,各自打道回府,丫头们也跟着一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