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 春泥

    莺儿?宝姑娘?莫非是薛宝钗?宝妹妹不是住进大观园的蘅芜苑了么,又回这边来做什么?

    贾珠不动声色,悄悄地走上前去,只听见薛宝钗反驳莺儿说道:

    “那怎么行!你要是从树上摘取花瓣,那就是在破坏美的意境!可是收集凋零落败的花瓣就不一样了,你可以将它们风干保存,这样就可以保留这份美好了。”

    “原来如此,那莺儿帮你一起收集就是了。”

    贾珠偷听到这些,竟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晚清诗人龚自珍的两句诗来: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薛宝钗和莺儿突然听到身后有声音,都匆忙起身回头看。

    “是珠大哥呀!妹妹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不,是大哥失礼了,不该偷偷出现在你们身后的。”

    贾珠立即行礼,却见薛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果然如原著所言那般艳冠群芳。

    “素问珠大哥才华横溢,今天真是久闻不如一见了,听了珠大哥刚才的那两句诗,妹妹我真的相信了,还请大哥哥今后多多指点!”薛宝钗说道。

    贾珠虚荣心作祟,没有说破那是别人的诗作,反正也没有人知道龚自珍是谁。前些日子,贾珠把家中书房的书籍粗略地翻看了一遍。书房里陈列着各类的史书和诗文,琳琅满目。

    翻看了这个世界的大部分书籍后,贾珠发现,这是一个架空的世界。具体来说,历史发展的主线是这样的,从最早的夏、商、周,到秦、汉、晋,然后是唐、宋、明。

    没有南北朝,没有五代,也没有元朝。自明亡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如今的无名朝,而不是清朝。因此,没有康熙、乾隆,也没有纳兰若容和纪晓岚。

    这样一来,贾珠倒也有机会成为一名文抄公,让自己在这个世界赫赫有名起来,也是极有可能的。不说其他,贾珠在穿越之前,就熟读过纳兰若容和纪晓岚的作品。

    想到这些,贾珠这才鼓起勇气说道:

    “行!大哥哥今后一定教你如何吟诗写文。”

    “妹妹多谢大哥哥!”薛宝钗又说道:

    “昨日,我去拜访过大嫂嫂了,不凑巧的是,大嫂嫂说大哥哥你送兰哥儿去家塾读书了!”

    说起家塾读书,贾珠这才想起,自己跟兰哥儿说好了,中午放学要去接他回家的,于是急忙说道:

    “宝妹妹,大哥哥要去接兰哥儿了,咱们改日再聊!”

    “大哥哥慢走,妹妹我改日再登门拜访!”

    说着,贾珠匆忙行礼,告别了薛宝钗。薛宝钗目送着贾珠匆忙离去,神情恍惚,似乎陷入了沉思。

    “宝姑娘,那这些花瓣还要不要了?”莺儿突然问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薛宝钗喃喃自语,念着贾珠的那两句诗,嘴角微微一笑,然后说道:

    “莺儿,我们不收集花瓣了,就让它们化作春泥更护花吧!”

    贾珠把兰哥儿从学堂接回家后,一家人吃过午饭,开始了恬静的午休时间。但这时,丫鬟碧月走进书房来,说是林姑娘来了,眼睛红红的。

    林黛玉哭了!贾珠一点也不觉得稀奇。

    前世来世总有恩与债,如果可以,请在今生用情偿完,至此不相欠,至此不相憾,宝黛的相逢,不在今生,在前世。

    前世的黛玉,是一株仙草,形态看起来是绿叶红珠,故名唤“绛珠”。她生长灵河岸边,长在三生石畔,饥食蜜青果,渴饮灌愁水,天然便是情种。

    绛珠草得以久延岁月,全赖赤霞宫神瑛侍者的灌溉。年岁久了,绛珠渐渐修成女体,原本神仙似的日子过得也倒自在逍遥,只是这绛珠草却因神瑛的灌溉之恩,心内积聚着一股缠绵柔情。那时她大概认为这是恩情,这其实就是爱情。

    当神瑛下凡历劫,绛珠紧随其后,她是来报恩的。她报恩的方式也很特别,要把自己一生的眼泪还他。黛玉一生的泪,也就是一生的情。可见灵河岸边的神瑛,一瓢一瓢的雨露,都浇进了她心里。浩浩荡荡一场红楼梦,便由这一瓢水、一捧泪开始了。

    黛玉初进贾府,就与眼泪相伴,先是在贾母面前,被这位慈祥的老祖母几声“心肝儿肉”的叫得伤感,哭个不住。晚上回到住处,又独自抹起了眼泪,紫鹃跟袭人说,是因为白天看见自己招得宝玉犯了疯病,她不安到流下泪来。

    黛玉小小年纪,突然飘落到这人地两生的所在,眼前人语喧哗,珠环翠绕,却筑成冰冷的壁垒,一个陌生的江湖,让不久前还在父母膝前撒娇的她,怎会不暗自心惊?一整个白天,无论回答贾母的问话,还是到两位舅母房间里做礼节性拜访,她都察言观色,步步为营,生怕多走一步路,多说一句话,深夜的灯下,也才松弛了一半,惶恐、委屈、惊惧俱上心头,未来像个黑暗的大海,等待她泅渡。

    还好,黛玉很快就适应了环境,贾母宠溺,宝玉呵护,她心恬意洽,但似乎又愉悦得过了头,接下来的每一次出场,居然都是在得罪人。

    若不是心中不踏实,怎会在意一城一地之失?若是真的自信,又何必一次次地突出自己。黛玉这样处处留心,掐尖要强,不过是因为她没有从宝玉那里,得到她想要的那句话。那时的宝玉,对她虽然也是各种温存体贴,但总是处于青春的躁动期,真如黛玉所言,是见了妹妹就忘了姐姐。

    爱一个没有十足把握的人,就像在暗夜里踮脚走过水洼,你不知道哪一步会踏空。那时的黛玉,她试探、争吵、哭闹、没来由的醋意,像一粒粒石子,将黛玉原本安宁的生活硌得伤痕累累,但也是她黑暗中的落脚点,一粒一粒,将她带到光明的地方。

    虽然一开始宝玉也说,“这个妹妹我好像见过”,但这种似曾相识的好感之后,宝玉又漫游了许多地方,见了很多人。这样,黛玉便要受许多苦,掉很多眼泪,甚至于失很多次态,这是一个少女能为她的爱情所做的。

    此时,林妹妹哭哭啼啼的样子,贾珠看了也不好受,便让李纨一起到外面的厅房,陪黛玉谈谈心,好好安慰一下。

    林黛玉的身边还跟着一个丫鬟,贾珠一眼认出,就是上次宝玉在潇湘馆摔玉,来请贾母过去的那个丫鬟。

    “这是什么风把林姑娘吹来了呀!”李纨假装没有注意到林黛玉那红红的眼睛,随后才吃惊地问道:

    “呀!这是怎么了,好端端的,怎么哭成了这个样子?”

    林黛玉原本已经止住了泪水,这会儿听李纨这么一问,眼泪顿时又在眼眶里打滚了,慌忙用手帕擦拭着眼角,也就顾不上回答李纨的问话了。

    李纨便转头问黛玉身边的丫鬟道:“紫鹃,你来说,究竟是哪个不长眼的,惹得林姑娘难过了!”

    “还能有谁!不就是那位宝姑娘咯!仗着自己是大姐姐,跟谁都要好着呢!就连宝二爷都被她牵着鼻子走!”紫鹃憋了一肚子的话,早就想一吐为快了。

    这个叫紫鹃的丫鬟原来是贾母身边的一个二等丫头,林黛玉进了贾府之后,贾母让紫鹃去服侍黛玉。

    紫鹃勇敢、真诚、多思和聪慧,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处,紫鹃和黛玉结下了真挚的姐妹情谊,成了黛玉身边最贴心的丫鬟。

    除了平时侍奉身体不好的黛玉汤药外,紫鹃还经常陪黛玉聊天解闷,对于黛玉和宝玉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关心。

    贾珠听到紫鹃这么一说,便立即明白了,原来林黛玉是吃醋,薛宝钗在贾府中更受大家的欢迎,甚至连贾宝玉最近都和薛宝钗好上了。

    李纨多少也是听出了一些意思来,但又不想言明怕伤了林姑娘的心,便假言安慰道:

    “哎呀,林姑娘多心啦!”

    “大嫂嫂何以说我多心呢?”林姑娘哽咽着问道。

    李纨便拉着黛玉的手,语重心长地说起来:

    “要我说这贾府上下呀,没有谁能比林姑娘更受宠的!贾老太太对你更是万般疼爱,在饮食起居方面的关照,跟我们的宝叔更是一样的!在贾老太太的心里呀,就连迎春、探春和惜春这三个亲孙女,都不如林姑娘一个外孙女来得珍贵呢!”

    “可是,那些小丫头们却都喜欢跟宝姑娘玩笑!有人说,宝姑娘品格端庄,容貌丰美,比我好看多了。又有人说,她行为豁达,得下人之心,拿来跟我比较,说我孤高自许,目无下尘。”黛玉话语中数次哽咽,一副蓝瘦香菇的样子。

    李纨知道,若是如此这样较真,只会弄个两败俱伤,两边都不讨好,便劝慰道:

    “何必去听那些小丫头们的话,她们这是挖好陷阱,等着林姑娘往下跳呢!你想想,林姑娘要是和宝姑娘竞争起来,谁会有好处呢?岂不是便宜了这些小丫头们!”

    “可是宝玉也是这样说的,他说宝姑娘通情达理,比我好相处多了。”黛玉说着,终于禁不住泪流满面了。

    李纨听了倒是大吃一惊,想到宝叔天性善良,在平日里任是对谁都心怀好意,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却又想到宝叔还像个孩子,虽天性善良却又显得愚笨,以为兄弟姐妹都一样,不会有远近亲疏的分别。

    贾珠想起上午看到的宝妹妹,在梨香院收拾花瓣,脸上透露着落寞,想必她也在为三人之间的不愉快而感到难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