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红楼
字体: 16 + -

第二章 好媳妇

    贾珠和李纨的居所是大观园里的一处建筑,元妃归省的时候,赐名“稻香村”。在归省之后,为了避免园中众多的景致寥落,元妃命家中姐妹入园居住。

    当时,贾珠还处于昏迷状态,由李纨负责日夜照顾着。贾珠的日常饮食和吃喝拉撒,李纨都亲力亲为,辛苦得很!

    刚开始,李纨其实并不想入住大观园,一来搬家的话,费心费力,二来贾珠昏迷不醒,行动非常不便。

    然而,元妃却特意交代,说珠大嫂子照顾珠大哥辛苦,定是要入园享享福的,还建议大嫂子可以考虑住到稻香村,说是和大观园其他建筑的富丽华贵不同。

    衔山抱水建来精,多少功夫筑始成。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大观园这座园林,无论在布局、造景、建筑风格、意境创造,还是在以景达情、情景交融诸方面,都堪为古典园林中一颗夺目的明珠。

    大观园中轴线的西半部为诸钗居住之所,如潇湘馆、蓼风轩、稻香村、蘅芜院、秋爽斋。西北为观赏花木的风景区,如红香圃、荼蘪架、芭蕉坞、芍药栏等。稻香村附近是带有山野风味的自然风景区。东部则是清堂茅舍、佛寺丹房幽静所在。介于东西两部分之间则或为水边水上建筑,或为山上建筑,穿插点景,别有姿容。

    园中的水经原来会芳园的西北角引入至大观园的东南角流出。园子东北角的沁芳闸,流到园子西北角的萝港、花溆,至稻香村分成两股,一股奔园东南角的紫菱洲和蓼溆,过正中的沁芳桥,一股从稻香村过蜂腰桥,经藕香榭,到荇叶渚。两股水曲曲弯弯到翠烟桥西合并为一流,从怡红院向东南墙角下流出去,转了大半个园子,可谓极尽曲折掩映之巧。

    怡红院是大观园中最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院落,是贾宝玉在大观园的住所。与林黛玉所住的潇湘馆相近。蘅芜苑为薛宝钗在大观园里的居所,其院中只觉异香扑鼻,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牵藤引蔓,累垂可爱。奇草仙藤的穿石绕檐,努力向上生长,彷佛象征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理想。

    秋爽斋是贾府三小姐贾探春的住所,探春素喜阔朗,她所居住的三间住房,中间不曾隔断,当中摆放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墙上挂有米南宫的大幅山水画《烔雨图》和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的对联“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涯”,意为于烟霭云霞之中,养成自己散漫的天性,在泉水山石之旁度过放浪无羁的山野人的生活。院内种有两株西府海棠,枝繁叶茂,后院种有青桐数株,故匾额为桐剪秋风。紫菱洲是一处临水建筑,位于西南部的紫菱洲,与潇湘馆相距不远。贾迎春奉元春之命进大观园后,即居于此处的缀锦楼。

    潇湘馆,一带粉墙,数楹修舍,千百竿翠竹掩映,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再把泉水引入,环绕屋子,并缘着石阶穿过竹林的下边流出,真是清雅之极。从潇湘馆向稻香村前行,先见青山。这青山正是大主山向西的余脉。茅屋土墙隐在山隈中,村前是山坡菜地。只有土山才能把山野田园景观体现得那样逼真自然。

    贾珠和李纨的稻香村外,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原来,这稻香村是田园农舍的风格,彰显出的一派郊野气色,非常适合休养生息。难怪元妃推荐,李纨想着,或许这样的环境对贾珠的苏醒有益,这才带着昏迷的贾珠住进了稻香村。果然,这住进稻香村不过半载的时间,贾珠就苏醒了。

    贾珠苏醒之后,贾府的上上下下都沸腾了,大家都纷纷传递着这个神奇的好消息。这样的盛况之前也出现过,那是十几年前贾宝玉衔玉而生的时候。

    贾珠知道,在《红楼梦》原著中,自己有一个亲弟弟叫贾宝玉,因为一落胎胞,嘴里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通灵宝玉,所以取名宝玉。

    贾珠意识到,除了自己和李纨这条线的设定,因为他的穿越而发生了改变以外,眼前的这个红楼梦世界,大部分人物都是原著中的设定。

    经过大家的一阵疯传,贾珠苏醒这件事情的神奇性,已经完全可以比肩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了。就目前而言,贾珠的风头甚至已经盖过了贾宝玉。

    也难怪,贾珠可是昏迷了四年零一个月,在他们看来,珠大爷一定是得到了神人的相助。然而,就在大家把贾珠的苏醒归功于神灵的时候,稻香村的丫鬟适时地说出了良心话。

    “若是真有神灵相助,珠大爷不是早就该醒了吗?要我说呀,这完全应该归功于珠大奶奶。是大奶奶的精心照顾之下,珠大爷才得以苏醒过来的。”

    说这话的丫鬟就是第一个看到贾珠苏醒的那个丫鬟,名叫碧月,是大奶奶李纨的贴身陪嫁丫鬟,另外还有一个贴身陪嫁丫鬟,名叫素云。

    碧月在走道上对素云说的这番话,被房间里的贾珠无意中听到了。或许碧月只是那么随口一说,并没有想到会被贾珠听见。

    然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贾珠从别人口中,渐渐得知了李纨对他的好。除了丫鬟们的悄悄话外,就连老太太也都当面夸李纨的好话。

    贾珠清楚地记得贾母说过的那句话。那是在他苏醒的第二天,在他娘王夫人的陪同下,贾母和大太太邢夫人、琏二奶奶王熙凤一起,过稻香村来看望他。

    “好孙子,你可真是有福气嘞!娶了个好媳妇,有情、忠厚!这几年,为你把屎把尿,我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她为你做的这些,你虽然没看见,但我的话,你一定要好好记着,懂么?”

    贾母鬓发如霜,她的话声声入耳,贾珠听了,自然要连连点头,答应着“懂得了”。

    贾珠应着贾母,却发现一旁的李纨,突然一阵脸红,害羞地低下了头。见到李纨害羞的样子,贾珠的心更加痒痒了,说笑道:

    “老祖宗,你就放心吧!孙儿也会对您孙媳妇好的,孙儿天天晚上补偿她,伺候她睡个好觉!”

    李纨听了,更是害臊得不行,立即转身走开了。琏二奶奶王熙凤却笑得欢畅,转而开口道:

    “珠大哥,你们大男人可真不害臊!你们爷们不要脸面,我们奶奶们可是要脸的哩!”

    这个凤辣子,贾母说她是个泼皮破落户,一点都不错。

    王熙凤的父亲和贾珠的母亲王夫人是亲兄妹,因此,王熙凤是王夫人内侄女,也就是贾珠的亲表妹了。

    贾珠禁不住打量起这个大表妹,只见她打扮的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

    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紧身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先闻。

    贾珠细细打量了王熙凤之后,回趣儿道:

    “大妹妹也会害臊?我可不信!谁不知道,我舅舅是把你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我可宁愿相信琏兄弟害臊了,也不相信大妹妹你会害臊!”

    贾珠此话一出,王熙凤顿时急得直跳脚,凑到贾母面前撒娇道:

    “老祖宗,您听听珠大哥这话说的,我这管家奶奶也是没脸当了,干脆让给珠大嫂子得了!”

    “凤辣子急了,凤辣子竟然急了,这还是头一次看到呢!”贾母开怀大笑之后,接着安抚道:

    “别急,别急!你珠大哥这是夸你呢,你要是如你珠大嫂子那般羞涩,又如何当得好这管家奶奶,是不?”

    “就是呢,就是呢,孙儿就是这个意思!”贾珠不想就此闹掰,赶紧接话,同王熙凤和解,免得日后被她算计。

    贾母出面帮她说话,王熙凤这才收敛消停,笑道:

    “要我说,老祖宗的话也不对,珠大嫂子怎么就当不好管家奶奶,老祖宗不是说了,珠大嫂子有情、忠厚,这不是正好跟我互补么!要我说,如果珠大嫂子能协助我一起管家,那才好哩!”

    听了王熙凤的这番话,贾珠感到惊讶,这凤辣子竟然主动拉拢李纨,不知是碍于此时此景,还是出于真心实意。

    贾珠见贾母不言语,似乎在等待他的回应,心想这事还得和李纨商量,急不得,于是笑道:

    “大妹妹的好意,珠大哥心领了。你珠大嫂子这几年真的辛苦,好歹我现在醒了,她也可以安逸,若是又要她帮着操持这个大家子,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贾母听了贾珠的想法,点头肯定道:

    “没错,是我的好孙子,让你媳妇先歇着吧,协助操持家务的事以后再说。凤辣子当这个管家奶奶,我还是放心的,让她一个人折腾吧!”

    大家听了老祖宗的这番话,都欢畅地笑了。贾珠尤其注意到,王熙凤脸上那得意的笑。

    就在这时,门外匆匆跑来一个丫鬟,边跑便喊道:

    “老太太,老太太,您快去潇湘馆看看吧,宝二爷和林姑娘拌了嘴,又把玉给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