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219章 元朝(16)

    陈友谅投奔徐寿辉时,他的父亲陈普才曾加以幼阻,陈友谅不听。等到陈友谅显达之后,去迎接陈普才,陈普才说:“你不听我的话,我还不知道死在什么地方呢!”陈普才有五个儿子:长子友富、次子友直、三子友谅,四子、五子友仁和友贵。陈友仁、陈友贵先前已死在鄱阳。朱元璋平定武昌,封陈普才为承恩侯、陈友富为归仁伯、陈友直为怀恩伯,追赠陈友仁为康山王,命令有关主管部门建庙祭祀他,让陈友贵随从受祭。陈理住在京城,忧闷不乐,说一些不满的话。皇帝(太祖)说:“这是小孩子的过错,恐怕小人诱惑,不能保全朕给予的恩德,应当把他安置在远方。”洪武五年(1372年),将陈理和归义侯明升一起迁移到高丽,派遣元朝投降的大臣枢密使延安答理护送。朱元璋赐给高丽王绫罗绸缎,让他好好照应他们。又把陈普才等人迁移到滁阳。

    张士诚,小名九四,泰州白驹场的盐丁。有三个弟弟,都以撑船运盐为职业,通过贩卖私盐牟取非法盈利。他为人非常轻视钱财,乐于帮助他人,受到他们一伙人的拥护。他常常卖盐给许多有钱的人家,有钱人家大多欺侮他,有些人欠他的盐钱不还。有个弓手丘义,侮辱张士诚尤其厉害。张士诚愤恨不平,就率领几个弟弟和壮士李伯升等18个人杀死丘义,并且杀绝那些有钱的人家,放火烧掉他们的房屋。张士诚等人进入别的州郡的盐场,招募青年起兵造反。盐丁们正为沉重的劳役所苦,就一起推举张士诚为首领,攻陷泰州。高邮太守李齐指示招降了他,但后来又叛变,杀害行省参政赵琏,并且攻陷兴化,在德胜湖安营扎寨,有部众一万多人。元朝廷用“万户”军职委任状招降张士诚,他不接受。张士诚用欺骗的手法杀害了李齐,袭击并占据高邮(今在江苏),自称“诚王”,非法称国号“大周”,立年号“天”。这一年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

    第二年(1354年),元朝右丞相脱脱统领大军出征,几次打败张士诚,围困高邮,毁坏了高邮的外城。城就要攻下了,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军权,削夺了他的官职爵位,用别的将领来替代他。张士诚乘机奋力出击,元军溃败逃走,从此张士诚又兴盛起来。过了一年(1355年),淮东闹饥荒,张士诚就派自己的弟弟张士德从通州渡过长江侵入常熟。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张士诚攻陷平江,并且攻陷湖州、松江和常州各路。改平江为隆平府,张士诚从高邮迁来,以此地为都城。就用承天寺作王府宅第,蹲坐在大殿中间,射三支箭在大梁上以为标志。这年,朱元璋也攻下集庆,派遣杨宪去交好张士诚。太祖的信中说:“从前隗嚣在天水称雄,现在足下也在姑苏自己称王,情势相同,我很为足下高兴。比邻和睦相处,各守疆界,是古人所贵重的,我私下非常仰慕。从现在起我们信使往来,不要受谗言的迷惑,从而在边境上生出事端。”张士诚收到信,扣留下杨宪,不予答复。不久,他派遣水军攻打镇江,徐达在龙潭打败他的军队。朱元璋派遣徐达和汤和攻打常州,张士诚的军队来救援,被打得大败,丧失张、汤二将,就写书信求和,请求每年献纳粮食20万石,黄金500两,白银300斤。朱元璋回信,责令他放回杨宪,每年献纳粮50万石,张士诚又不回复。

    当初,张士诚攻取平江后,就派兵攻打嘉兴。元朝守将苗人统帅杨完者几次打败他的军队。张士诚于是派遗张士德从小路攻破杭州,杨完者回师救援,张士诚军又被打败回来。明年(1357年),耿炳文攻下长兴,徐达攻下常州,吴良等人攻下江阴,张士诚的军队四面受阻,不能出动,形势逐渐紧迫。没过多久,徐达的军队占据宜兴,攻打常熟。张士德迎战,打败,被前锋赵德胜活捉。张士德,小名九六,善战有谋略,得到将士们的爱戴。浙西地方都是他攻占平定的。他被活捉后,张士诚非常沮丧。朱元璋想留下张士德来招降张士诚。张士德派人从偏僻小道送给张士诚一封信,让他投降元朝。张士诚于是决定向元朝请求投降。元浙江右丞相达识帖睦迩替张士诚向朝廷报告,朝廷授给张士诚太尉,他手下的将领官吏也都被授予等级不同的官职。张士德在金陵终于绝食而死。张士诚虽然免去伪王称号,据有武装部队和地盘还是和过去一样。达识帖睦迩在杭州与杨完者有矛盾,暗中召来张士诚的军队。张士诚派遣史文炳袭击并杀害了杨完者,于是据有杭州。元顺帝派遣使者征收粮食,赐给张士诚龙衣御酒。张士诚从海路运送粮食11万石到大都,每年如此,成为常规。不久,张士诚愈来愈骄纵,命令他的部下颂扬他的功业和德行,希求得到王爵,元朝廷没有应允。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又自立为吴王,尊奉他的母亲曹氏为王太妃,设置下属官吏,另外在城中营建王府宅第,以张士信为浙江行省左丞相,将达识帖睦迩囚禁在嘉兴。元朝廷征收粮食不再供给。有个参军俞思齐,字中孚,泰州人,规劝张士诚说:“我们从前是贼寇,可以不进贡;现在是臣子,不进贡可以吗!”张士诚大怒,把长桌推倒在地,俞思齐便托病辞官离去。当时,张士诚所占据的地方,南到绍兴,北过徐州,达到济宁的金沟,西到汝州、颖州、濠州、泗州,东临近海,方圆2000余里,武装的士兵几十万人。他以张士信和女婿潘元绍为心腹,左丞徐义、李伯、吕珍为爪牙,参军黄敬夫、蔡彦文、叶德新主管出谋划策,元朝的学士陈基、右丞饶介执掌礼乐法度。他又喜好招揽接纳宾客,赠送给他们的车马、住宅、日用杂物都非常齐全。许多侨居他乡贫困没有户籍的人争着投奔他。

    张士诚为人,表面上迟缓凝重,少言寡语,似乎很有器量,但实际上没有远大抱负。占有吴一带地方后,吴地太平安定的时间很长,户口众多,张士诚逐渐奢侈放纵,懒于处理政务。张士信、潘元绍尤其嗜好搜括财物,金玉珍宝和古代名家的书法、绘画,家中都充满了。他们日日夜夜的听歌观舞,只顾自己娱乐。将领们也都傲慢,不出力卖命,每逢要打仗了,就推说有病,求得官爵田地房产以后才出兵。刚到军中,车子装载着婢妾乐器便紧跟着连续不断地到来;有时同游说空谈的人士聚会,赌博踢球,都不把军务放在心上。等到丧师失地打了败仗回来,张士诚一概不问罪。不久,又用他们为领兵的将军。上上下下玩乐享受,以至于灭亡。

    朱元璋和张士诚疆土相连接。张士诚多次派兵攻打常州、江阴、建德、长兴诸全,总是失利而返。朱元璋派遣邵荣攻打湖州,胡大海攻打绍兴,常遇春攻打杭州,也都不能攻克。廖永安被士诚俘获,谢再兴叛变投降张士诚,适逢朱元璋和陈友谅相持不下,没有功夫顾及。陈友谅也派使者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但张士诚想守住疆土以观变化,口头上答应使者,最终没有行动。朱元璋平定武昌后,大军转回,就命令徐达等人谋划夺取淮东,攻克了泰州、通州,围困高邮。张士诚派水军船只沿长江逆流而上前来救援,朱元璋亲自率军击退他们。徐达等人于是攻克高邮,夺取淮安,完全平定淮北地区。接着下讨伐文书到平江,历数张士诚八条罪状。徐达、常遇春统领军队从太湖直奔湖州,吴地人在毗山迎战,又在七里桥交战,都被打败,于是包围湖州。张士诚派遣朱暹、五太子等人率六万部众前来救援,驻扎在旧馆,修筑五座营寨自守。徐达、常遇春修筑十座营垒以拦阻他们,断绝了他们的运粮道路。张士诚知道事情紧迫,亲自督促军队来交战,在皂林被打败。他的部将徐志坚在东迁被打败,潘元绍在乌镇被打败,升山水上陆路的营寨全被攻破,旧馆的救援断绝,五太子、朱暹、吕珍都投降了。所谓五太子,是张士诚的养子,短小精悍,能在平地上跳起一丈多高,又擅长潜水。吕珍、朱暹都是善于作战的老将,到这时全部投降。徐达等人送他们到湖州城下示众。湖州守将李伯升等人献城投降,嘉兴、松江也相继投降。潘原明也献杭州向李文忠投降。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十一月,朱元璋大军进攻平江,修筑长长的围子包围平江城。张士诚拒守了几个月。朱元璋致信招降他,说:“古代的豪杰,以畏惧天命顺从民意为贤,以保全自己保住家族为智,汉朝的窦融、宋朝的钱就是这样的。你应该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张士诚不回复,几次突围决战,都不顺利。李伯升知道张士诚非常窘迫,派遣和张士诚亲善的门客越过城游说张士诚,说:“当初您所依靠的,就是湖州、嘉兴、杭州啊!现在都丧失了。孤零零地守着这座城,恐怕变故要从内部发生,那时您即使想死,也不能够啊!不如顺应天命,派遣使者去金陵,表达您能够归从大义拯救百姓的心意,打开城门,脱掉帽子,用绢一幅束发,等候命令,就还不会失去万户侯的爵位。何况您的地盘,就譬如赌博的人,赢得人家的东西而又失去了它,对您有什么损害?”张士诚仰头观看很久,说:“我要思考思考。”就辞去门客,但终究没有投降。张士诚本来有勇胜军称作“十条龙”的,都勇猛善战,常穿银铠甲绸缎衣出入于战阵之中,到这时也都战败,淹死在万里桥下。最后,丞相张士信被火炮击中而死,城里喧扰不安,不再有坚守的意志。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城被攻破,张士诚收聚残余的部众,在万寿寺东街作战,部众四散逃走。士诚慌慌张张地回到王府宅第,闭门上吊自杀。他原来的部将赵世雄解救了他。大将军徐达几次派遣李伯升、潘元绍等人向他传达朱元璋的旨意,张士诚闭眼不回答。用轿子把他抬出葑门,上了船,他从此不再吃东西。到达金陵,终于上吊自杀身亡,这时他47岁。朱元璋下令准备棺材埋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