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169章 五代十国和两宋(7)

    乾德三年(965年),蜀主闻王昭远败,高价招募新兵,令太子孟元喆为元帅,李廷、张惠安为副抵御宋军。孟元喆携带妻妾、歌妓数十人同行,根本不是去打仗,看到的人都偷笑。王全斌率军自利州攻剑门,至益光为天险所阻,得蜀降卒指路,派偏师,由史延德率领,从称之为来苏的偏狭小道行进又作浮桥渡江,南至青强店,与王全斌形成夹攻剑门的形势。王昭远退守汉源,命令偏将守剑门。王全斌等攻破剑门,追至汉源,大败蜀兵,俘赵崇韬,杀蜀兵万余人,王昭远弃甲奔逃。王昭远逃到东川,藏于民间仓房,痛哭流涕。宋兵追至,王昭远束手就擒。太子孟元喆日夜嬉游,不理军政,至绵州,闻剑门失守,惊慌失措,欲退过东川。第二天,又弃军西还。蜀主闻剑门失守,太子奔还,惊恐得不知所措,向臣僚问计。老将石斌认为,宋军远来,难以持久,建议聚兵坚守,作持久之战。蜀主慨叹说:“父子以丰衣美食养士四十年,一旦遇敌,不能为我东向放一箭。今天虽然想闭壁自守,还有谁肯为我效死力呢?”司空兼武信节度使平章事李昊劝蜀主封府库请降。蜀主听从了他的话,派伊审征送降书于宋军。自宋出兵,仅66天,蜀降。蜀46州、240县、534029户尽归于宋。

    王全斌等入成都几天后,刘光义、曹彬另一路也抵达。王全斌、崔彦进、王仁赡等,日夜宴饮,不体恤军务,放纵部下抢掠财物、妇女,蜀地百姓及降军深受其害。当初在出师前,宋太祖训令王全斌等,所至不得烧民舍,掳掠吏民,挖掘坟墓,伐桑柘,违者以军法从事。因此,曹彬屡请王全斌班师,王全斌不听,仅遣人送孟昶归京师。

    宋兵的暴行,导致了蜀地兵民的反抗,起事者十多万人,号兴国军。蜀文州刺史全师雄率族去往京师,至绵州为叛军截获,欲使其为将,全师雄不受,弃家藏匿。数日后被叛军搜出,强推全师雄为帅。宋军朱光绪至,灭掉全师雄全家,纳其爱女为妾,全师雄遂率叛军攻绵州,大败,死万余人。后全师雄攻占彭州,称兴蜀大王,开幕府,置僚属、节度使20余人,分居灌口、导江等县。全师雄声言攻成都,蜀17州响应,致使邮传为之不通。这时蜀降兵三万屯城南教场。王全斌怕他们响应全师雄,把27000余人骗到夹城中杀害。乾德四年(966年)六月,王全斌破全师雄于灌口,全师雄退守金堂。十二月,全师雄病故,叛军推举行本为主,罗七君为佐国令,占据铜山固守。宋军攻破铜山寨,俘罗七君,招抚余众,叛乱平息。王全斌等因“黩货杀降”之罪而降职。曹彬因军律严整,受到表彰。

    宋初宦官王继恩

    王继恩,陕州陕县(今河南灵宝)人。后周显德年间成为内班高品。起初收养在张家,名叫张德钧。开宝年间,请求恢复本宗,太祖予以召见,答应了他,于是赐名为王继恩。王继恩历经升迁,当了内侍行首。

    适逢征讨江南,王继恩与窦神兴等统率禁军抵达采石。开宝九年春天,王继恩改任里面和内班小底都知,得赐金鱼袋和紫袍,十月,加任武德使。太祖去世,王继恩作为杜彦圭的副职去巡视墓地,不久便充任永昌陵使。太平兴国三年,王继恩升任宫苑使,久后又兼任河州刺史,掌管军器弓枪库。

    雍熙年间,朝廷军攻克云州和朔州,命王继恩率军屯驻易州,又任天雄军驻军都监。自从宋军在岐沟关、君子馆战败后,河朔各路受契丹的骚扰,城堡大多倒塌。太平兴国四年,太宗下诏命王继恩与翟守素、田仁朗、郭延浚分路巡行,增筑城堡。等到派将领北伐时,王继恩又任排阵都监,屯驻中山,改任皇城使。端拱初年,王继恩兼任本州团练使,又任镇州、定州、高阳关三路排阵铃辖。淳化初年,得赐府第一所。端拱五年,加任昭宣使,管理皇城司。

    李顺在成都起义,王继恩受命担任剑南两川招安使,率兵征讨,军政事务都交给他裁措,不须朝廷覆核,管辖范围内的在押囚犯,除了十恶大罪和收缴赃物,一律可以随机自行判决。二月,朝廷命马步军都军头王杲奔赴剑门,崇仪使尹元由峡路分兵讨征李顺,两人都受王继恩的调度。诏书规定,先头部队所到之处,如果义军胆敢抵抗官军,就立即杀戮,如果本来并未与李顺狼狈为奸,而是受李顺的挟制,起初被迫从命,现在又能归顺的,一律免予治罪。

    四月,王继恩从小剑门路进入研石砦,打败李顺军,斩首500级,追赶败军,越过青强岭,平定剑州,进而在柳池驿打败5000李顺军,斩首1600级,李顺军望风而逃,被杀死淹死的人多得无法计算,接着又攻下阆州和绵州两地。五月,王继恩抵达成都,打败十万李顺军,斩首三万级,活捉李顺,缴获铠甲和僭越本分的服饰器物甚多。

    朝廷计议奖赏功勋时,中书省打算任命王继恩为宣徽使。太宗说:“朕读过前代史书,不想让宦官干预政事。宣徽使是执政的先声,所以只能任命别的官职。”宰相极力声称王继恩立了大功,除了这一职务就不足以体现奖赏的礼典。太宗发怒,深深责备宰相,命学士张洎、钱若水商议另立宣政使一职,地位排在昭宣使以上,以便任命王继恩。王继恩升任领顺州防御使。

    王继恩掌握重兵,长期留在成都,军饷运输供给不上。他一心沉湎在宴饮中,每当到什么地方去,总要前后奏起音乐。他又让骑兵手端博戏的棋盘跟随着自己,以威风震慑郡县。供他驱使的仆从都能主事,任意横行,放纵部下劫掠妇女金帛,将士也失去斗志。张顺的余部出没在山谷间,有的州县再度失陷。太宗得知这种情况,便命入内押班卫绍钦与王继恩一起统领其事,又派枢密直学士张鉴、西京作坊副使冯守规乘坐驿车前去督促他捉拿贼寇,商议撤减军队,离开蜀地,以便于粮食运输。

    有个名叫王文寿的高品宦官,隶属在王继恩麾下,王继恩派他带领2000虎翼卒,另由遂州一线追击征讨。王文寿统御部下严厉而又急躁,士兵都心怀怨恨。一天夜里,王文寿躺在帐中,指挥使张嶙派兵撞门而入,砍下王文寿的头,带出帐来。适值夜色昏黑,张嶙仍然怀疑不是王文寿的人头,点起火把一照,才说:“砍得对。”当时,嘉州贼寇首领张余拥有一万多人,张嶙立即率领本部与张余会合,贼寇的声势甚大。奏报刚到,太宗想把张嶙部下将士的妻子儿女统统杀光,有些为太宗所亲近的官员请求别杀,而是一律要来他们写给这些将士的书信,派将领前去招抚,告诉这些将士可以免罪,亲属还都活着,这些将士一定会自动前来归顺,因而可以打败贼寇。太宗认为言之有理,让巡检程道符前去宣告圣旨。逃亡的士兵杀死张嶙,把人头放在匣子里,送交王继恩,都脱离贼寇,前来归顺。于是王继恩让逃亡的士兵充当向导,进击贼寇,将他们全部镇压下去。

    至道二年春天,平民韩拱辰到宫前进言说:“王继恩立下平定贼寇的大功,应当执掌机密要务。现在他只得任防御使,奖赏太薄,无法平复朝廷内外的不满。”太宗大怒,认为韩拱辰杨言惑众,便杖打脊背,面上刺字,将他流配崖州,不久又将王继恩召回。太宗去世,命王继恩与李神福巡行陵墓,加任他为桂州观察使。

    阿难像王继恩起初侍奉太祖,格外受太祖的恩宠眷顾。及至去世那天,太宗住在南府,王继恩半夜骑马急奔府邸,请太宗进宫,太宗认为他有忠心,从此对他无比宠信。王继恩好结团伙,邀求名誉,有时敢于乘机荐举朝廷官员,因此士大夫中轻薄躁进的人都跟他交往,经常把多宝院作为见面的地点。有一个叫潘阆的,会作诗歌,在京城卖药,王继恩推荐给太宗,太宗召见,赐他进士及第。不久,太宗察得此人狂妄,又把诏书追回。

    及至真宗初年,王继恩越发恃强横行,办事颇有欺蒙,泄漏机密要务与参知政事李昌龄书函往来,多所请托,以至有牵涉宫中的事情。他一向与胡旦友善,当时真宗正准备加恩于他,他便暗中托胡旦说自己的好话,同时,士人送到他家谀诗颂词也很多。真宗憎恶他结党营私,贬他为右监门卫将军,外放均州安置,没收财产时得到许多来自蜀地的僭越的物品。李昌龄被斥为忠武军节度行军司马,胡旦削除名籍,远远发配到寻州。真宗下诏表示,对于朝廷内外臣僚与王继恩结识和有书信往来的,一概不加追究。

    咸平二年,王继恩死在被贬的地方。朝廷派使者把他的家属带回京城,把公家的房屋借给他们居住。咸平四年,朝廷允许把王继恩的尸骨运回安葬。大中祥符三年,真宗特意下诏恢复王继恩的官爵,把1000两白银赐给他家。

    平定南汉

    南汉刘隐父子起于封州,数有功于岭南,遂有南海。初,黄巢从广州北撤后,广州牙将刘廉升为封州刺史,刘谦死后,他的儿子刘隐代其职。开平三年(909年),封刘隐为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封为南海王。是年,刘隐死,弟刘立。第二年,拜刘为清海节度使,公元913年,袭封为南海王。贞明三年(917年)刘钅长即帝位,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

    宋灭湖南后,与南汉接壤,南汉不自量,经常侵吞湖南边地。乾德元年(963年),南汉袭击桂阳、江华。次年,攻潭州,均被潭州防御使潘美击退。由于宋正对蜀用兵,暂时无暇南顾,对南汉以防守为主。

    刘钅长对宋挑衅,对百姓施加酷刑,有“烧、煮、剥、剔、刀山、剑树之刑,或令罪人斗虎抵象”等,无所不为。赋税繁重,百姓进城都得交税。统治者利用搜刮的钱财,大修宫室,仅离宫就有几十处之多,刘钅长日夜与宫女游幸。小小的南汉,宦官就有七千多人,其荒淫程度可想而知。刘钅长不问政事,把政事委任给宦官,正直的官吏遭排挤打击。口守将邵廷招集亡叛,训练士卒,积极备战,防宋南进,百姓情绪高涨。乾德三年(965年),匿名信诬告邵廷图谋不轨,刘钅长不问真假,遣使赐邵廷死。士卒、百姓知邵廷死,为他立庙祭祀。开宝元年(968年),流言称西北招讨使潘崇彻不忠,刘钅长遣郭崇岳前往察看,如“果有异志”,当地诛杀。郭崇岳见潘崇彻严阵以待,非常恐惧,回去谎报说:潘崇彻日夜与歌妓吹唱宴饮,不恤军政,无反谋。刘钅长虽没杀潘崇彻,但夺了他的兵权。宋进兵南汉前夕,南汉已到了“兵不识旗鼓,而人主不知存亡”的地步。

    宋从南汉内侍余延业处得知,南汉政治腐败,经济衰败,军事上不堪一击,百性痛苦不堪。宋太祖说:“吾当救此一方民。”

    开宝三年(970年)九月,以潘美为贺州道兵马行营都部署,尹崇珂为副,道州刺史王继勋为行营兵马都监,发诸州兵会集贺州城,兴师讨伐南汉。当月,潘美大败南汉万余人,攻克富州。宋军至白霞,南汉贺州刺史陈守忠告急。南汉内外震恐,遣龚澄枢往贺州宣慰,士卒以为龚澄枢会带来赏赐,结果只是空言,大失所望,“众皆解体”。宋军进至芳林,龚澄枢惶恐,乘船逃走,宋军遂围贺州。南汉大臣进谏,要求起用潘崇彻,南汉主大怒。说:“何需崇彻,伍彦柔独无方略耶?”遂以伍彦柔率军援贺州。宋军以奇兵伏南乡岸,伍彦柔至,伏兵突起,南汉援兵大乱,死的人十有七八,伍彦预先被俘,斩首示城中,贺州降。潘美声言攻广州,南汉主被迫以潘崇彻为内太师马步军都统,率三万众屯贺江。宋军急忙到昭州,潘崇彻不敢出战,仅拥兵自保而已。宋军乘胜攻克昭州,连续攻下桂、连二州。

    十二月,宋军直逼韶州,南汉遣韶州都统李承渥率兵十万,屯于莲花峰下。并以大象布阵,每头象载十数人,皆执兵器,遇战,驱象打头阵,以壮军威。宋选壮士以劲弩射象,大象惊恐,回头奔跑,乘者皆堕地,反而践踏了李承渥军,南汉军大败,李承渥仅以身免。宋军攻占韶州,俘获韶州刺史辛延渥、谏议大夫邹文远。辛延渥遣使劝南汉主降,六军观军容使李托反对归降。韶州是南汉的北门,韶州丢失,南汉恐惧万分。刘钅长这才命令堑广州东壕拒守,但已无将可派。宫媪梁鸾真荐其养子郭崇岳为招讨使,与大将植廷晓率六万人马,于马迳列栅栏。郭崇岳无勇无谋,日夜祷告,求神保佑。

    开宝四年(971年)正月,宋军攻占英、雄二州,南汉都统潘崇彻降。宋军至泷头,南汉主遣使请和,并求宋暂缓进兵,潘美不允,进至马迳,距广州十里,扎营于双女山下。刘钅长惶恐,丧失守城信心,取来十多只船,装载金宝、妃嫔,想从海路逃走。宦官乐与卫兵千余人,盗海船先走。刘钅长欲跑不成,遣右仆身萧送降表,潘美立即遣萧于京师。刘钅长不见萧还,很害怕,令郭崇岳严加防守。二月,刘钅长遣其弟刘保兴率兵参战。郭崇兵、植廷晓出击,宋军涉水作战,植廷晓战死,郭崇岳退回。潘美采用火攻,令丁夫夜持火把烧栅栏,一时万炬齐发,正赶上大风,烟尘纷起,宋军猛攻,南汉军大败,郭崇岳死于乱兵。刘钅长出降,潘美率军入城,俘其宗室、官属,得南汉所辖州10,县214,户170263。

    大将曹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