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
字体: 16 + -

第146章 隋唐(34)

    永徽二年(651年)契何力任弓月道大总管,率左武卫大将军粱建方,统秦、成岐、雍及燕然都护回纥兵八万人讨伐西突厥阿史那贺鲁及处月、处蜜、姑苏、歌逻禄、卑失五姓叛众,大破之,俘渠帅六十,以功迁左骁卫大将军,封国公。显庆四年(659年)契何力受命经略辽东,任氵贝江道行军大总管。龙朔元年(661年),他又任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诸蕃35军征伐高丽,斩首三万级,龙朔三年,契何力任安抚大使,平定了铁勒九姓叛乱。乾元年(666年),契何力再拜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安抚大使,副李经略高丽,攻破平壤城,俘获高丽王,凭借功劳进住镇军大将,行左卫大将军徙封凉国公。咸亨元年(670年),阿史那社尔之子阿史那道真以逻娑道副大总管,副薛仁贵讨吐蕃。

    李谨行,其父突地稽为部酋长,隋末平所属千余户内附,任辽西太守;武德初,奉朝贡,授燕州总管。突地稽跟随李世民击刘黑闼,以战功封耆国公,徙部居昌平。又击高开道。贞观初,进右卫军。咸亨四年(673年),李谨行任燕山道总管,破高丽叛党于瓠卢河之西。次年,他又以右领军大将军副仁轨讨新罗。上元三年(676年),因在青海破吐蕃之功,进封燕国公。

    黑齿常之,百济西部人,为百济达率兼风达郡将。显庆五年(660年),苏定方平百济时曾以所部降。龙朔中入朝迁左领军员外将军,洋州刺史。仪凤三年(676年),黑齿常之从李敬玄、刘审礼击吐蕃,独有功,获高宗赞赏擢升左武卫将军,检校左羽林军,后又进河源军副使。契何力明亦从征,任柏海道经略使,多次出战,进左威卫大将军,袭封凉国公。调露二年(680年),吐蕃使赞婆等侵犯边境,驻扎在河源良非川。河西镇抚大使李敬玄与战湟中,败绩。黑齿常之力战吐蕃,大破之,擢为河源军经略大使。永隆二年(681年),又在青海大破冀婆,封燕国公。

    泉男生,高丽王盖苏之子,乾封二年入朝,迁辽东大都督,玄菟郡公,赐第京师,他协助李破平壤,进住右卫大将军、卞国公。仪凤二年安抚辽东,其子泉献诚,天授中以右卫大将兼羽林卫。

    李多祚,他的祖先为酋长,已经很久以前了。李多祚在高宗朝累迁右鹰扬大将军,讨平黑水。垂拱三年(687年),黑齿常之任燕然道大总管,率李多祚等击突厥骨禄咄、元珍,逐之干碛北。万岁登封元年(696年),契丹李尽中及孙万荣反,攻陷营州。时任右武威大将军的李多祚与诸将进讨,杀死李尽忠。李多祚以功劳进位右羽林大将军,领北门卫兵。圣历元年(698年),又同诸将击突厥默啜。神龙元年(705年),李多祚协助张柬之等诛张易之兄弟,拥立中宗,被封为辽阳郡王,食实户800。武周至玄宗朝,募兵制逐渐取代了府兵制。北魏末至隋末大量内附的少数族部众,已逐渐失去其部族组织。蕃将依然是唐政府武将中的特别重要的部份,以寒族为主,并且不是带领本部族属众征战,而代之以诸民族募兵。他们所参加的战争,也以国内战争为主。

    高仙芝,原为高丽人,其父开始跟随河西军,累劳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二十余岁就拜为将军,开元末,升任到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马使。天宝五载(746年),高仙芝率众进讨小勃律,先后攻下吐蕃连云堡,平定小勃律,俘获了首领。是为唐玄宗朝最重要的边功之一。以此,升任四镇节度使。天宝八载入朝,加特进,兼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负次年,率军讨石国,俘其国王。入朝,拜开府仪同三司,不久又任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后代之以右羽林大将军。

    哥舒翰,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后裔,其父曾任安西副都护。哥舒翰初任王忠嗣衙将,多次击败吐蕃。天宝六载(747年)任陇右节度使、都知关西兵马使、河源军使。那年冬天,被任为鸿胪卿,兼西平郡太守、摄御史中丞,并代王忠嗣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知节度事。天宝八载(794年),率部攻下吐蕃最重要的前沿据点石堡城。天宝十二载(753年)进封凉国公,食实封300户,加河西节度使,后又封西平郡王。

    安禄山,营州柳城人,本昭武九姓月支种。少时父死,随母处突厥中。从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任平卢兵马使起,十三年间任至兼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并使,闲厩、陇右群牧等都使。此间,主要的战事是御、讨契丹。史思明,营州宁夷州人,与安禄山同种族,为安禄山的同伙在安史叛乱之前,在平卢、范阳军中任重要将领的,还有契丹人孙孝哲。

    平安史之乱的重要将领中也有大批蕃将。

    李光弼,营州柳城人,其先辈为契丹酋长,其父李楷洛,开元初曾任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封蓟国公,平乱前,历任左清道率兼安北都护府,朔方都虞候,河西马使、充赤水军使,河西节度使蓟郡公,单于都扩副使。李光弼是唐军打平安史之乱的主要统帅之一。

    王思礼,营州城傍高丽人,其父为朔方军将。王思礼随王忠嗣、哥舒翰守边多年,以攻拔石堡城功升任右金吾卫将军,充关西兵马使、兼河源军使。在平安史的过程中,多次出战,随广平王收西京,随郭子仪收东京,又于绛郡破敌,升户部尚书、霍国公,食实封三百户。乾元二年(759年),在九节度战相州中,仅有他与李光弼军独自保全。最后官至司空。

    李怀光,渤海人,本姓茹,系郭子仪部下大将,曾从郭子仪参加多次战斗。

    仆固怀恩,铁勒后裔。其祖父在贞观二十年随首领内附,官至左武卫大将军,金徵都督。仆国怀恩因事王中嗣,安思顺,任至左领军大将军同正负,特进。后隶郭子仪部,是在讨平安史的战争中战功最多的一员大将。

    李正己,高丽人,宝应中以军候从讨史朝义。

    追随安、史叛乱的大将中,蕃将也占很大比例。其中有:张孝忠,本奚族;李宝臣,范阳内属奚;李怀山,柳城胡人,世事契丹。

    耕织图安史乱后河北藩镇崛起,其基础就是河朔蕃将及胡化汉族军人。确知属于少数族的重要藩镇主将有:史宽诚,本为奚人,曾随田弘正讨李师道,因为功劳兼任御史中丞;王武俊,本出契丹怒皆部,隶李宝臣;王廷凑,回纥阿布思之族,出于王武俊所部;李茂勋,回纥阿布思之后裔。

    唐中期以后,忠于唐政府的最重要的蕃将,当推浑,皋兰州都督。以后,其裔续袭此职,世代为唐御边。浑的父亲跟随朔方军,在边事中战功卓著,迁升开府仪同三司、试太常卿、宁朔郡王。浑从小随父征战,参加了破贺鲁部、下石堡城,收龙驹岛等著名战役。后助破阿布思之功,升迁为中郎将。

    安史乱起,浑随李光弼出河北。后从跟随子仪收复两京,讨伐史朝义,前后历数十战,加为开府仪同三司、太常卿、实封200户。此后,浑多次随郭子仪讨吐蕃及御边,并讨平周智光。大历十四年(779年)升任单于大都护,不久又迁左金吾卫大将军、兼左街使。建中后,任检校户部尚书,御史大夫。泾师之乱,浑率部勤王为拒守奉天的主将。兴元元年(784年)平乱后,加侍中、兼河中尹,改封咸宁郡王,此后,又数次击退入侵的吐蕃,官至检校司徒,兼中书令。

    同时的重要藩将是尚可孤,李元谅等。尚可孤为东部鲜卑宇文氏的别种,世代居于松、漠之间。天宝末入唐,隶属安史所部。上元中归顺,累授左、右威卫大将军同正,充神策大将。为平定朱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功升检校右仆射、封冯翊郡王,食实封200户。李元谅,其先安息人,历任宿任卫将领。兴元元年,他同李晟收复京邑,功大,进检校尚书右仆射,实封七百户。后同马燧、浑讨平定李怀光,跟随浑与吐蕃会盟于平凉。此后在陇东备边多年。

    河北藩镇的割据

    唐代中期,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唐朝廷与逐渐强盛起来的地方势力及安史旧部相妥协,以委任节度使的方式默许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魏博镇、成德镇、幽州镇在诸割据者中最先开始与唐王朝公开的分庭抗礼,并联兵反唐,胁迫唐王朝承认节度使职位的世袭,史称“河北三镇的割据”。河北三镇自建立之日起,直到与唐共同灭亡为止,武装力量始终比较强大,因此而成为唐中期以后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

    魏博镇,广德元年(763年),为收抚安、史余众而设置,治所魏州下领魏、博、贝、相、卫、磁、洛等七州。魏博镇的割据始自田承嗣。田承嗣原是安禄山的部旧,安史之乱被平定后降唐,唐朝廷任其为魏博节度使。降唐后,田承嗣暗中仍招兵买马,扩充军备,数年间便拥兵十万余人,又选强悍一万余人,组成牙军。牙军的待遇优厚,主要任务是护卫节度使。牙兵的职位亦世袭。牙军由此成为藩镇割据的中坚力量。田氏于魏博镇相传四代,元和七年(812年),牙军废田氏,拥立田弘正为节度使。田弘正率镇归降朝廷。长庆二年(822年)牙军反叛,拥立史宪诚为节度使,田弘正子节度使田布被迫自尽。此后,魏博镇节度使的废立实际掌握于牙军手中,继田氏后,何进滔、罗弘信及其子孙继续与唐朝廷分庭抗礼。天三年(906年),节度使罗绍威不堪牙军的胁迫,借朱温的兵力灭牙军8000余家,魏博镇的武装实力从此衰败。五代梁乾化二年(912年)杨师厚灭罗氏,吞并魏博镇。自宝应二年(763年)割据始起至后粱乾化二年(912年)为梁所灭,魏博镇割据先后近150年。成德镇,又称镇冀镇,或恒冀镇,唐宝应元年(762年)为收抚安史余众而置,治所恒州(后改镇州,今河北正定)。下领恒、定(今河北定县)、易(今河北易县)、深(今河北深县)、冀(今河北冀县)、赵(今河北赵县)等六州,成德镇的割据始自李宝臣。李宝臣是安禄山的义子,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归降唐朝,唐朝廷任命他担任成德节度使。管辖相当于今河北沙河、滹沱河下游以南,献县、阜城、景县以西,临城、柏乡、南宫、枣强以北的地方。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继任。次年王武俊杀李惟岳,率镇归唐。降唐后,王武俊又怨唐朝廷不任其为节度使,故又率镇复叛。兴元元年(784年),唐朝廷任其为成德军节度使,又重新归唐。成德先后为李宝臣、王武俊、王庭凑及其子孙们所割据,对朝廷时叛时降。唐后期依附李克用参预梁、唐、晋的吞并战争,龙德二年(922年)为晋所并。五代后唐时仍保留其设置,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废。

    幽州镇,又称卢龙镇。玄宗时为防奚、契丹而置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范阳。是安禄山反叛的发起地。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宝应元年(762年)为收抚安史旧部又设置幽州镇。治所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下领幽、涿(今河北涿县)、莫(今河北雄县)、瀛(今河北河间县)、平(今河北卢龙镇)、檀(今北京密云县东北)、营(今辽宁朝阳县)、蓟(今河北蓟县)、妫(今河北怀平县)等九州。管辖地区大致相当于今河北怀平、永清、北京市房山以东和长城以南。幽州镇是河北三镇中势力最强大、内部争斗最激烈的一镇,其割据始自李怀仙原为安禄山军中偏将,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归降唐朝,唐朝廷任其为幽州节度使。大历三年(768年),他被部将朱希彩、朱、朱滔等合谋杀害。朱希彩强迫唐朝廷任命自己为节度使。继续割据。大历七年(772年)朱希彩被杀,朱继位。大历九年(774年),朱在朱滔的劝说下入朝,朱滔则拒绝朱回镇,迫唐朝廷任自己为节度使。公元785年朱滔死,将士拥立刘怦为节度使,刘氏共传三世,到刘总时弃官为僧。朝廷遂任命弘靖为节度使。为将士不容,反叛朝廷,拥立朱克融。此后,幽州镇内讧不止,节度使更迭频繁。先后更换过朱延嗣、李载义、杨志诚、史元忠、陈行泰、张绛、张仲武、张直方、周纟林、张允伸、张简公、张公素、李茂勋、李可举、李全忠、李匡等,刘仁恭等近二十位节度使。幽州自建镇起,只在元和年间一度听命于中央。唐亡后建号称燕,乾化三年(913年)李存勖攻破幽州杀刘仁恭。自李怀仙至刘仁恭,幽州镇割据历150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