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师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一章,清静(二)

    张文若终究还是没有回到书院,他才刚走出悦来客栈没多远就被小伙计水生急急忙忙地追了回来。

    “张大哥,你老家来人了!”这是水生拦下张文若后所说的第一句话。

    张文若当即一愣,随后又连忙问道:“来的是谁?”

    “那人自称张铁锤,还说是张大哥的二叔。”水生一脸追忆地答道。

    “二叔怎么过来了!”张文若话还没有说完,脚下的步子便又迈开了,在柳青黛疑惑的注视下,他连忙转身过去,又往刚走出的悦来客栈径直地跑回去。

    “二叔,你怎么找到这里了?!”一到客栈前门,张文若果然见到一个面憨且厚的中年汉子站在门前翘首观望。那人正是张铁锤,多日不见,他的身体依旧硬朗。只是,他黝黑憨厚的面容上如今却是挂着一丝忧愁,一直到他看见张文若后这丝愁容才略有舒展。

    “好侄儿二叔总算见着你了!”张铁锤憨憨的笑着,他拍了拍张文若的肩膀,感叹道:“月余不见我家侄儿倒是健硕了不少。”

    “二叔是一个人过来的?”张文若也是一阵感慨,却不好在张铁锤面前露出一样情绪,以免二叔会误会自己受了委屈,便连忙岔开话题道:“二叔这次过来没有把小妞妞一起带来吗?”

    “二叔这次进城又不是来看景的,哪有工夫领着小妞妞过来闲耍!”张铁锤笑着摇了摇头,“二叔可不是一个人过来的,同行的还有大丫的三哥李存智,他刚被一个小姑娘领去客栈后院见大丫去了。”

    张文若心想林妙音昨日回了娘家至今未归,刚才领着李存智去后院的十有八九便是赵曼樱了。

    “大侄子怎么住到这里了?”就在张文若暗自盘算之际,张铁锤便又问道:“你现在不是应该住在书院读书蒙学吗?怎地还在外面找了住处?”

    “这…”张文若被问的一噎,一时半会也不知该从何说起,踌躇良久也只好用了一言难尽这四个字暂时敷衍过去。

    “二叔这次过来,一路舟车劳顿,外间风大,咱们还是进屋再说吧。”见柳青黛和小伙计水生正在赶来,张文若心思一动便要领着张铁锤进屋叙话。

    “嗯。”张铁锤疑惑地看了看正徐徐走近的柳青黛、水生二人,水生他是记得的,是客栈里的伙计,但是后面的柳青黛他却不认识,张铁锤有心想问这人是谁,又见自家侄儿另有安排,他权衡一二,犹豫再三,仍旧没有问出口,只想着进屋后静观其变,待自家侄儿理顺思绪后再与自己解释吧。

    “这是水生,是这家客栈里的伙计!”张家叔侄刚进屋坐下,水生和柳青黛便紧随其后追了进来,张铁锤见来人困惑,张文若便只好为其一一引荐。

    “这是柳青黛柳姑娘,是侄儿进城之后结识的好友!”他介绍完水生后又指着柳青黛大致地介绍了一遍。

    “哦!”张铁锤一脸古怪地看了柳青黛一眼,哦了一声也不再多言。张文若知道张铁锤必然心存疑窦,却碍于外人水生在场,他却不好点破柳青黛的真实身份。却不料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却在无意之间替张文若解了围。

    “听说张公子老家来人了,却是在哪,咱…呃,老夫倒要当面见见!”张文若循音望去,正好见到刘太监并着张素公含笑而来。

    “这两位是?”一见有客过来,张铁锤不好再落座,连忙站起身子,指着面前两人向张文若疑惑问道。

    “这位是…”张文若刚要开口作答,却被一旁的刘太监抢先答道:“老夫刘余钱,是张公子新近结识的知交好友!”说罢他又向张铁锤问道:“尊驾便是张公子时常挂在嘴边的张铁锤张二叔吗?真是幸会幸会!”

    “晚辈正是张铁锤,前辈当面,却不敢以二叔自居!”刘太监年过半百,比起刚过四十的张铁锤确实称得上前辈二字,更兼之刘太监身畔站着的张素公也是须发斑白、一派豪士气象,张铁锤一观便知其来历匪浅,自然不好拿大倨傲。

    “敢问尊驾又该如何称呼?”张铁锤与刘太监见过礼后,又与张素公寒暄起来。

    “老夫洛阳张素公,”张素公简单地自己介绍了一遍,又与张铁锤亲热道:“铁锤老弟与某家都是同姓的本家兄弟,这可是天赐的缘分,铁锤老弟却不好太过拘谨。”说罢,他又拦着张铁锤的手臂劝道:“老弟且座,咱们且饮茶叙话。”

    一旁的小伙计水生倒也机警,一见众人落座便连忙跑去柜上拎了一壶热茶过来,为众人一一斟满。

    “贤侄也座,咱们都不是外人,不用如此客套!”张素公到底是圆滑之人,一见众人皆座唯余张文若、柳青黛几个小的还在一旁站着,便热切地招呼着几个小辈过来一起落座。

    “前辈面前,晚辈不好僭越!”话虽是这么说,张文若到底还是走到桌前坐了下来。柳青黛也跟在张文若身后,却没有落座,毕竟她是个女眷,又身份莫名实在不好一同上了台面。

    “这是柳青黛,是某家的一位晚辈子侄,与令侄文若公子同是近期结识。”刘太监见张铁锤一直偷偷地打量着柳青黛,知道他对柳青黛的身份来历定然是心存顾虑,刘太监不禁眼睛一转,便随口扯了个谎。

    张铁锤恍然地点点头,又对柳青黛殷切地招呼道:“柳姑娘既是前辈子侄,何不一同落座,直是站着,倒让姑娘委屈了!”

    “这…”柳青黛一阵踌躇,却不好答应,她看了看刘太监、又看了看张文若,见这二人都在对她点头示意,柳青黛权衡再三也只好硬着头皮勉强坐下。

    “刘前辈的口音可不像是本地人?”众人客套寒暄一阵后,张铁锤便打开了话匣子与刘太监套起话来。“听着刘前辈的口音倒像是北边来的贵客。”

    刘太监饮了一口茶,呵呵一笑,赞道:“铁锤老弟倒是好见识,不瞒你说,咱…咱们正是从燕京过来的皮货商人。”刘太监倒也机警,只用一句话便捏造了一个虚假身份。

    “那…”张铁锤一阵犹豫还是问道:“刘前辈又是如何与我家文若侄儿结识的呢?”

    “这个嘛…”刘太监捏了捏下巴,笑道:“咱只能说是因缘际会了!”说罢,他呵呵一笑,在心中盘算一阵,才又说道:“张公子是个饱学之士,某家老爷平生又最好与年轻俊彦亲近,不日之前,我家老爷偶见张公子与一湖畔吟诗作对…”接下来,刘太监便是随口杜撰了一通极其狗血的“才子与老爷”之间的“偶然邂逅”。

    但是张铁锤却不疑有他,在他看来自家侄儿张文若确实“学究天人、满腹经纶”能得人赏识也是理所应当的。所以,刘太监一席谎话过后,张铁锤竟隐隐地对他生出一丝好感,能慧眼识英才的、而且这个英才还是自家侄子,张铁锤很是认同刘太监几人的眼光。

    然而快乐的聊天时光过的总是很快,众人才闲聊不久,小伙计水生却不合时宜地地走了过来。“张大哥,这都正午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一餐酒席好为铁锤叔接风洗尘啊?”

    张文若得此提醒,不禁大拍额头,懊恼道:“都怪我一时不察,竟忘记了时辰,直让二叔空腹良久,端是怠慢长辈了!”说罢,他又连忙对张铁锤建议道:“二叔,若不然咱们先去外间寻个酒肆为您老接风洗尘吧?”

    张铁锤本不想答应,他是个老实本分的庄稼人,观念中并没有“接风洗尘”这么金贵的字眼,在他看来今日贸然进城,已经叨扰自家侄儿许多,再去酒肆茶楼用餐,却让张文若破费太多了。

    不过,眼下状况却容不得他一人作主。在刘太监、张素公二人的盛情相邀之下,张铁锤到底没有挨得住此间的诱惑。他沉吟一阵,还是勉强答应了张文若“接风洗尘”的提议。不过,这却不是张铁锤贪嘴好食,而是他为了顾及张文若在众人面前不失颜面。

    “文若贤侄,你且去后院一趟,把存智和大丫也一起叫上吧!”动身前张铁锤犹豫再三还是贴心地嘱咐了张文若一句。“这次大丫瞒着李家人偷摸出来寻你,可是犯了大忌讳,二叔这次过来就是要把她接回去的…”他又小声补充了一句。

    张文若刚欲转身离去,得闻此讯便又连忙回头追问道:“二叔,你这话却是和解?大丫这次瞒着家人私自外出,虽然有过,但是又如何扯上忌讳之说?”

    “一言难尽呐!”张铁锤摇摇头,又悄悄地看了看身后的刘太监等人,见他们还在喝茶闲聊并没有注意到自己,才走近张文若身边小声说道:“这件事不好乱说,你听听便是,可莫要掺和!”

    见张铁锤一脸慎重,张文若连忙点头称是。张铁锤才继续说道:“庆和镇的乡亲都在疯传大丫是被人给拐了去了,就为这事儿李家老哥险些一口气给撅了过去。若不是你小子来信及时,李家人都要闹翻天了呢!”

    张文若一听更是困惑,不禁问道:“既然如此,李家人得了小侄的书函应该安心才对,却又如何说大丫妹子犯了大忌讳呢?”

    “唉~一言难尽那!”张铁锤又偷偷地瞄了刘太监几人一眼,才凑到张文若耳边小心翼翼地说道:“乡亲们都在疯传,是你张文若贪花好色,先是花言巧语把孙家的幺妹子骗去义阳还不算,如今又把李家大丫也赚来城中,为得就是享尽齐人之福!”

    “…”

    张文若一口老血卡在喉咙,愣了半响硬是没说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