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少师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这是一双怎样的脚

    孙家民宅就建在这条东大街上,与他家的肉档是互通连贯的。

    这是一座标准式的三进三出的宅院,采用的是木构架的制式,在中原地区流传千年,一直被广泛采用的形式。

    院子由门、廊、厅堂、寝室、厢房、耳房、倒座、花园等相互配合组成。这些建筑的功用分明,主次有序。

    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是正房,是孙氏族人中的长者居住的地方;北方三间紧中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紧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这是标准的一明两暗式的格局。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古代,东侧为尊,由家主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东西耳房,与正房相同,分别有卧室、书房,供给家中晚辈居住,也是一明两暗的格局;正中间为起室,两侧卧室、厢房。

    ………………..

    张文若跟在孙屠子的身后穿过一条抄手长廊,又转过两个月门,再经过三四条碎石小径,就迷迷糊糊地将孙家的宅子粗略地绕了一圈。

    许是走得累了,也许是是孙屠子觉得显摆够了,亦或是孙屠子总算察觉到张文若还打着赤脚良心发现了,一行人又绕着原来走过的路径重游了一趟,总算在一座宽敞明亮的宅院停了下来。

    这是孙家的堂屋,也是宴客厅,

    听说新姑爷上门省亲,还在庆和镇上的孙家族人便早早地赶过来候着了。

    张文若刚刚进门就觉得有无数道犀利如剑的目光聚集到了自己身上,让他如芒在背,隐隐不安。

    望着一众孙氏族人毫不保留且如饥似渴地觊觎目光,张文若觉得鸭梨山大。

    他朝众人讪讪一笑,又轻咳两声,试图分散孙氏族人的注意力,籍此掩饰拘谨;不过孙氏族人不愧是兵圣之后,并没有中这个浅显的声东击西之计丝毫不为所动;他又擦了擦额头上的细汗,并借着这个档子朝身旁的孙幺妹递了个求救的眼色,寄望佳人能给予援手,只是…佳人好像回错了意,竟然红着脸朝自己回了个媚眼…

    “爹,这就是俺常和你念叨的张家后生,张文若,咱们幺妹的夫君,俺的女婿,您老的孙婿!…您看看这卖相不差吧!”

    许是觉得张文若被族人瞧得够久了,孙屠子总算开腔向众人介绍起张文若的来历。只不过他话音刚落便惹得一群人欢喜,一个人蛋疼。

    那个被孙屠子喊作爹的古稀老人,正在客厅上首左侧的正位上正襟危坐,而与他相对应的右侧座位却空荡荡的,想来在场的众人中应是没有一个与之身份相当的族人敢僭越占据。

    他得了儿子的询问,便乐呵呵地笑道:

    “哦,这就是咱家幺妹的新姑爷么?…好,好!确实是一顶一的好苗子!…霍!这个头不矮,面皮也够白净,就这这个张相嘛….咳咳,老头子年岁大了,眼神不济,实在看得不大清楚啊!”

    “那…”听到老人的赘述后,孙屠子不由得沉吟一阵,才犹豫的说道:“爹,要不…儿子把新姑爷给您领到眼前亮亮相?”

    “诶!咱家新姑爷上门,咋地说也是个金贵的客人,你这么做哪能合适?…这不是把人当猴耍么!…不合适,不合适!”老人笑呵呵地摆了摆手,制止了孙屠子的念头。

    “您老眼神不好,又不让新姑爷上您跟前,可又不能不让您老看个全活的景儿…等新姑爷走了,你又该咋呼儿子不知事儿了!”孙屠子摸了摸脑袋,一脸迷茫的问道:“那…爹,你说咋办?”

    老人没有理会孙屠子喋喋不休的埋怨,照常笑得慈祥,

    只见他缓缓地端起放在手边茶几上的一杯热茶,在嘴边轻轻地吹了吹,抿了一口茶水后,才又说道:“老六啊,爹虽然眼瞎,但是心里却是亮堂的很。能让你相中的女婿,能让幺妹子朝思暮想的夫君,孬不了!再者说了,张家后生的父祖两辈,爹都是见过的,那都是一顶一的人尖子,他们的后人差不了!”

    说到这,老人便将话头稍稍顿了下,又端起茶水浅尝了一饮,才接着对张文若说道:“张家后生,你倒是个实心眼的。既然来了咱们这,老站着可不是个事儿,叫外人知道了,还以为俺们故意刁难你呢!…老六啊,给咱们姑爷找个座,正巧家里面的人今天都在,咱们慢慢说会家常。”

    得了老爷子的嘱咐,孙屠子不敢半点怠慢,赶忙在大厅里寻桑起来,试图找个座位给张文若。只是今天过来瞧热闹的族人实在太多,都将原本还算亮堂的大厅堵了个水泄不通,站的位置都有够呛,更别提空缺的座位了。

    在这种场面找座位,要是换成旁人八成是不行的。可是孙屠子是谁,那可是出了名的浑人!

    孙屠子在大厅中环顾一圈后,心中便已有了计较。只见他带着一抹狠笑,三步两并,便信手来到一个辈分不高却占有座位的族人面前,也不说话,只是随便挑了挑下巴,那人便屁颠颠地腾出座位;只是这样,却还未完,孙屠子得了这个座位后,仍不满意,他又随手对着一旁的两个有座的族人指了指,也不管他们年龄辈分如何,就直接撵走,直至此时,他的脸上方才露出一丝笑意。

    “张家后生,好女婿,来来来,老丈人给你找了个座。…幺妹,来,你也过来陪着你家夫君坐下。”孙屠子大咧咧地占了一个座位后,便挥手招呼起张文若和孙幺妹过去落座。

    “额…”

    听着孙屠子对自己占尽便宜的叫法,张文若无语地暗暗扶额,他有心替自己辩白两句,又怕言语不当惹怒了孙氏族人,再加上他对孙幺妹真的动了感情;无奈之下,也只有咬紧牙关暂时忍让。

    孙屠子可以枉悖礼节戏耍自己,张文若却不能不讲究。他先是朝坐在上首的老人躬身揖礼,又随口敷衍了两句好话算是谢礼,这才一脸淡然地踱着方步来到孙幺妹身畔坐下。

    “张家后生,听老六说,你近期孝满,有意重回县学读书?”

    张文若刚刚落座,坐在上首的那位老人便又开腔问道。

    “回老太爷的话,晚辈确实起意重回县学继续读书。”尽管张文若对孙氏族人心怀芥蒂,但是长辈问话,却不敢怠慢。

    “哦,…好,好,好!”见张文若没有否认,不知为何,老人竟笑呵呵地连说了三个好字,“张家后生,读书好啊!老汉记得,你曾祖父是秀才,你父亲也是秀才,你祖父是…呃,这个就不提了,反正你父祖几辈都是读书人,都成了惯性,可不能在你这辈把祖上的香火断了….有你父祖庇佑,摸不准,到了你这辈人老张家就能出个做官的太爷了。到时候,俺家幺妹子就是十足的官太太,再也不用受人白眼过活,就是俺们这些个杀猪的娘家人,也能趁你些光呐!”

    老人一开腔,就又把底下的孙氏族人的注意力引向了张文若。

    “额,...这,咳咳…”

    老人手段倒是比孙屠子的浑人作法高明不少,只是三言两语就连削带打地将自家说成了张文若的娘家人,这般绵里藏针的做法直让某人有些招架不住。

    “张家后生,怎么咳嗽了?是不是喝水呛到了?…”

    看到张文若一脸进退不得的窘相,老人不禁明知故问地调侃了了两句。

    “张家后生,这茶咱们可以慢慢喝,不着急!”说着,老人又端起茶杯灌了一口,才接着问道:“张家后生,老汉听说,你这次之所以要重回县学读书,是应了俺家老六的情,代俺们去县学帮衬孙良的?”

    “这个么”张文若被问的一噎,正当他不知如何对答时,却见到老人笑呵呵地朝自己点了点头,这才晒然地答道:“…差不多吧!”

    老人问的隐晦,并没有提及自己给孙良当书童的事情,想来他是为了顾全自己的颜面,不觉间,张文若竟对这个老人起了几分好感。

    老人见到张文若领会了自己的深意,不由得心生满意,

    又说道:“唔,…张家后生以前在县学待的日子久,算是熟门熟路,这次能有你过去帮衬孙良,想必他能在学业上精进不少…张家后生,俺们这些族人都是杀猪的粗汉,斗大的文字认不得一筐,以前孙良读书,俺们都是赶山放羊,不管不问。这次他和你一道去县学读书,你可得多帮咱们管教才是,你在家里是他的长辈,到了县学又是他的师长,可得多多给他竖立榜样,莫要教他学坏啊!”

    “哎~!…”

    听着老人絮絮叨叨的嘱咐,张文若并没有觉得厌烦,反而从这些话中品出这个老人对家中后辈的舔犊温情,直让他颇受触动。

    张文若明晓老人话中深意,也乐得答应,只是话才开头,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声童音给打断了,

    “张文若是吧!…要想做我孙良的师长,可不能光拿嘴皮子哄人,得亮出真章降伏我才行!…至于长辈…我孙良可没有答应你做我姐夫!还有,张文若…你去别人家做客,打着赤脚…像话么?”

    童音过后,门外就进来了一个八九岁模样的少年童子。这少年,人虽不大,派头却是不少,青巾儒衫,蚕丝步履,一停三顿,摇头晃脑,再配上那略不标准的官式方步,以及胖胖的脸蛋上的嘴角那抹倨傲,端端是一个翩翩浊世…哦不,应该是无比中二的少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