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我做主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天下大势

    “至于何人,赎在下不能告知。”荀攸作揖施礼,略带歉意,道:“不过在下可以保证,二位若是有投靠之心,来日定名传天下,封官进爵不在话下。”

    “凭你一面之辞,就让俺跟你而去,未免太过儿戏。”张飞大手一挥,斜睨荀攸,道:“你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就给俺滚出去,莫要在此地逗留。”

    “壮士莫怒。”荀攸笑意不减,道:“二位虽武力不俗,可惜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能胜二位者,大有人在,就连二位连手,也不一定能胜之。”

    “好一个不能胜之。”一听荀攸这话,张飞第一个不同意,放下酒坛,历喝道:“你这墨客,且对俺一一道来,这天下,何人俺张飞不能胜之。”

    “天下第一武将矣。”荀攸长叹一声,道:“此人手持一柄方天画戟,现在丁原麾下,姓吕,名布,字奉先,不久将名扬天下,二位不仅名声没此人高,就武力也是不能比之。”

    “此话关某不信。”关羽抚须,而道:“此人虽身在军中,可天下并未大乱,何来名传天下一说?待他名传天下之事,关某也必不逊色半分。”

    “可笑。”荀攸不惧关羽,抬目相对,道:“天下大乱,尔等投身何处?你关云长,出身寒门,身背人命,天下何人敢要?就算接纳你关羽,有岂会受到重用?”

    “你!”“壮士不必莫怒。”见关羽想发言,荀攸打断,道:今日若壮士随我而去,来日名传天下,今日若壮士不愿随去,只能苦等闲主,不仅如此,若壮士今日随我而行,封侯赐爵,不在话下。”

    “也罢。”关羽将心一狠,道:“关某今日就随你而去,若真如你说,关某必以命相报。”

    “男儿自当带吴钩,征战天下十万州。”见关羽同意,荀攸总算松了一口气,道:“既然如此,壮士收拾收拾,就随我出发,争取早日面见明主。”

    “喂,俺说你这人是什么意思?”见荀攸收下关羽,就闭口不言,摆明了不理自己,张飞岂能不怒,道:“欺负俺张飞不敌他呼?”

    “壮士言重。”荀攸岂能不理张飞,只是张飞性格暴躁,与其被动询问,还不如等他主动来询,见张飞开口,荀攸急忙,道:“岂敢小瞧壮士之勇,只是在下身份卑微,不敢劳烦壮士同往。”

    “哼。”越看荀攸,张飞越是不满,道:“俺张飞想去哪,就去哪,自然不会受人左右,不过听你之言,这天下能人众多,俺张飞岂能不同逐鹿高下?你且等候,待俺将家产变卖之后,随你二人一同前往。”

    “这天下,藏龙卧虎,不是尔等能想象的。”洛阳城中,皇宫之内,刘宏在荀彧、典韦的注视下,平静地说道:“能危机大汉者,西凉董卓,吴地孙氏,和拥有四世三公美誉的袁氏一族。”

    “如今陛下肃清宦官,整个朝堂可以说陛下掌权,纵使他人心生叛心,有岂敢藐视皇权?”典韦不知,快人快语,道。

    “韦有所不知。”荀彧就比较看的透彻,道:“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只要有人起兵反汉,天下必有响应之人,内患潜伏,外忧将至。”

    “文若所言甚是。”在过了三个多月的太平日子,刘宏有开始忧心起来,这大汉看似是自己一人掌权,实则权利四分,被天下州牧握与手中。

    “所以朕决定。”刘宏神色严肃,看向荀彧,道:“从今日开始,你荀彧前往各州,收集遗孤弃孤,将他等带回洛阳,暗中操练,必须保证其忠心,待时机成熟之后,打散乔装,潜入天下各州,为朕打探情报。”

    “凉州急报。”就在荀彧准备作答之时,一名士卒风尘仆仆的狂奔而来,跪倒在刘宏身前,道:“禀陛下,凉州急报。”

    “念。”刘宏脸色一沉,道

    “诺。”士卒长呼一口气,展开一副竹卷,道:“汉阳太守傅燮,来报,汉阳人王国,与韩遂、马腾连手,以诛宦官为名,起兵十万造反,如今正在攻取汉阳郡,恳求陛下发兵相助。”

    “传朕令。”刘宏脸色阴沉,看向羽林卫,令道:“令文武百官,入朝议政,不可拖延,速速赶来。”

    “诺。”两名羽林卫,立马领命,扶剑而出。

    “众卿可知,朕传众卿前来所谓何事?”刘宏稳坐龙椅之上,扫视全殿,语气沉重道。

    “臣略有耳闻。”杨赐身为太尉,自当站出来,道:“王国贼子,起兵造反,战火蔓延凉州一地,实乃大逆不道,陛下应派重兵,赶赴凉州诛之。”

    “此事朕岂能不知?”刘宏不经白了杨赐一眼,道:“可问题是派何人领兵?太尉可有人选。”

    “大汉之事,自当陛下做主。”杨赐也是个老油条,并不干扰此事道:“臣等唯有辅助之。”

    “杨卿之意,众卿可有异议?”

    “臣等谨遵陛下之命。”

    “好。”刘宏十分满意,要的就是这样效果,令道:“如今洛阳周边有十五万大军,朕决定分出五万,由董重统领,何进为副,在朕亲征期间,把守虎牢关之险,以防不测。”

    杨赐大惊,见刘宏准备御驾亲征,急忙道:“陛下万金之躯,岂能以身作则,此事臣万万不敢同意。”

    “杨卿不必多言,”刘宏打断,杨赐之言,道:“王国起兵造反,朕贵为一国天子,岂能视万民于水火之中,自当亲临前线,安抚民众,压制更多民众加入叛军之列。”

    “朕离政期间。”刘宏在道:“朝中之事,由杨赐带理,令荀彧为执金吾,掌管南军,拱卫洛阳之危,另令何苗为副手,协助荀彧拱卫皇城安全。”

    “臣等领命。”董卓,何进,何苗,三人,一齐出列,抱拳领命。

    “臣荀彧谢陛下厚恩。”同三人不同,荀彧神色激动,泪光闪闪,跪拜谢恩。

    “另外。”刘宏展袖,在道:“令罪臣卢植、皇甫嵩、朱儁、三人,领兵讨逆,卢植为中郎将,皇甫嵩为左中郎,朱儁为右,同朕讨王国,若有功绩,则官复原职,若无建树,则罪上加罪,斩首示众。”

    “尔等四人,皆是栋梁之才。”刘宏看向荀彧四人,道:“朕离政期间,定要小心行事,不可大意,董卓,何进,你二人,更是如此,莫要辜负了朕的一片苦心。”

    “陛下放心,臣等定拱卫洛阳之危。”荀彧四人立马抱拳,道:“望陛下早日凯旋而归。”

    “万事俱备,若众卿无异,那便散朝。”一切妥当,刘宏大手一挥,吩咐道。

    “诺。”文武百官,跪坐而起,对刘宏施礼,随后依次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