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歌
字体: 16 + -

第九十章 虚实莫辨(一)

    一

    武英殿。

    “孙传庭可启程去保定了?”

    天气渐暖,暖阁中早已不生火盆。崇祯身着青缎单衣,一边翻着奏折,一边随口问道。

    “回皇上,还未启程。”杨嗣昌躬身立于案前,如实作答。

    “还未启程?是何缘故?”崇祯手上一顿,抬头询问着杨嗣昌,眉眼间略有不悦。

    “孙大人推说耳聋,无法上任。”杨嗣昌答道。

    “哦……原来如此。”

    杨嗣昌本是特意在推说二字上稍稍加重了语气,但崇祯闻言,却只轻点点头,似乎并未知觉那推说背后的含义。杨嗣昌见崇祯竟不怪孙传庭,连忙又补上话道:“可据前去传令的官员说,孙大人听说交谈,根本与常人无异。说耳聋,怕是托疾,而非真病。”

    “哦?”崇祯终于如杨嗣昌所愿,重又蹙起了眉头,“他是对此次调遣有何不满吗?为何要借病推脱?”

    “具体缘由,微臣也是不明。”杨嗣昌低着头,故作不知。

    “……”崇祯目光在杨嗣昌身上扫了一扫,似有犹疑,沉吟片刻方才开口道,“传旨,教巡按御史杨一俊去京郊军营查访,探探孙传庭的耳疾究竟是真是假。”

    杨一俊……杨嗣昌在脑中思量了一番,心中一定。尽管他早知孙传庭耳疾是真,尽管他明知孙传庭推脱的缘由,尽管他此时怀中,正揣着孙传庭请求面圣的折子。但这身着绯色朝服的男子面上却声色不动,只微微欠身应旨道:

    “是。”

    二

    杨嗣昌走后,崇祯放下折子,展了展有些酸麻的肩膀。

    “皇上累了,让德秀给皇上揉揉肩吧。”夕照一脸关切的说道。

    “好。”

    自从皇上原谅了自己的欺瞒,接受了自己的身份之后,夕照更是心无旁骛,多一倍的用心侍奉在皇上左右。记忆模糊的官家公子,混沌浪荡的市井小偷,提心吊胆的假身太监,这一切仿佛都成了泛着旧色的干皱外皮,随着岁月的流逝依次剥落,蜕去,如今的夕照好似脱胎换骨一般,心中满满充溢的都是在人生过去的二十九年中从未产生过的,真切而踏实的归属感。皇上早已不是昔日遥不可及的圣君恩公,这个高高在上,却亦主亦友的男子知晓着自己不为人知的秘密,在这个偌大的皇宫之中,认同着并保护着自己本不合情理的存在。那段荒诞不经的梦竟也能成为堂堂正正的现实延续向未来,此生幸运至此,夫复何求。

    “哎……”夕照正兀自想着,忽然一声长叹,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崇祯合上一份奏折,夕照隐约看到,那奏折的左下角,署着杨嗣昌的名字。

    “杨大人做出了那等事,皇上为何还如此倚用他?”夕照边为崇祯揉肩边问道。

    “那等事,是哪等事?”崇祯闭着眼睛,漫不经心的反问。

    “就是……卢大人的事。”夕照一语出口,又有些含糊。毕竟一切都是直觉,杨嗣昌究竟做了什么,他与皇上都几乎没有什么头绪。

    “如今清军退,正是需要他的剿寇方略平息内乱的时候,就先不去追究那些无凭无据的猜测了。”崇祯活动了一下脖颈,淡淡的说,“况且不倚用,又能如何?既然是孝子忠心,朕便暂且相信了他的忠心罢。”

    “是……”夕照低声回应。

    不倚用,又如何。好像是什么时候,皇上也曾说过这样的话语。虽然多少仍觉不妥,但似乎在某一刻,夕照忽然发现自己开始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在这龙椅旁九年,听的见的也算是不少了。周延儒,温体仁,杨嗣昌。岁岁年年人不同,却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就算此番处置了杨嗣昌,又能如何呢?当用且用,若是眼中不揉沙,大抵不过再多一次同样的循环罢了。

    可问题在于,何处当用,何处不当用,究竟要如何才能分辨清楚呢……

    三

    三日后,杨一俊来到武英殿,向崇祯复命。

    “启禀皇上,据臣观察打探,孙传庭孙大人言谈自如,并未有耳聋迹象,所谓耳聋确是托疾欺君。”这杨一俊看起来四十上下,中等身材,相貌平平,甚不起眼。他上前行了礼,问了安,也不多闲话,将探查结果说得直接而肯定。

    “果真如此?”崇祯放下奏折,脸上渐渐聚起阴云,“你可知他托疾辞任究竟为何?”

    “回皇上。”杨一俊微微欠身,“微臣与孙大人聊了好一会,言语间孙大人看似对此次陕西军东调十分不满,直说陕西兵不能缺,又说皇上决断有误,偏听偏信,不察实情……还有……还有一些话……微臣实在不好转述……”杨一俊说到最后,挑起眼小心翼翼的看着崇祯,似是欲言又止,但他又何尝不知,单这几句已出口之言,便足以是身为皇帝所不能忍。只见崇祯一拍龙椅扶手,怒色涌上眼眉,声音也高了三分。

    “枉朕如此器重他,他竟是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皇上息怒,别气坏了身子。”皇上发怒,杨一俊却是面色不改,从容接话道,“这孙传庭欺君罔上,又口出不敬之言,这般目中无君,的确是有负皇上厚望。微臣以为皇上对此人必当从重处罚,以正朝风。”杨一俊一边说,一边也略微将话音提高了些,几句言语冠冕堂皇,但却是前言说着皇上息怒,后语反而火上浇油。崇祯听闻他这一席话,虽是怒容未退,但心中思量一转,倒是稍稍冷静了一些。

    “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罚他?”崇祯目光投向杨一俊,音调压了下来。

    “欺君罔上,应是死罪。”杨一俊毫不避讳的回答。

    崇祯看着面前的杨一俊,收了怒色,停顿了片刻,淡淡说道:

    “欺君罔上,应是死罪。你也莫要忘了这句话。”

    杨一俊闻言肩膀一抖,低压着头,声音隐约有些发颤:“臣……时刻铭记在心,绝不敢忘。”

    “好。”崇祯移开目光,再不看他,厉声道:“传令锦衣卫,将孙传庭捉拿回京,仔细审问!”

    究竟是孙传庭果真欺君罔上,还是杨一俊有意歪曲了事实;杨嗣昌此番是果真揭发了一桩臣子的欺瞒不忠,还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私心又耍了一次把戏……即便是皇上,也只有一双眼,一对耳。何处当用,何处不当用,终究是无法一一挑拣干净的吧。看着杨一俊离去的背影,夕照心里默默想道。

    就在这分不清、辨不明之间,锦衣卫已雷厉风行的将孙传庭捉拿回了京城。证据确凿的罪名一桩桩呈上了武英殿,而孙传庭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被下了大狱,这一入狱,便是两年的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