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歌
字体: 16 + -

第二十四章 修罗之怒(一)

    一

    会试之后,日子一天天转暖。或是十万两银子起了成效,或是孙承宗守辽有方,陕西和辽东,这两件最令崇祯头痛的大事终于渐渐有了起色。农民军队伍一支支顺次归降,辽东的城池也在有条不紊的修筑,这让崇祯好歹宁息了一阵子。

    “想当年未登基之时,事事小心谨慎,唯恐被阉党害了性命。自从平安继了皇位,本是庆幸不用再惶恐度日,却不曾想见,如今担负着百姓生死,国家存亡,远比自保艰难得多。”

    坤宁宫里,崇祯放松臂膀,倚上楠木圈椅背,一边喃喃说着,双目微阖,一脸疲惫。旁边的周皇后端起宫女刚端上来的热茶,掀开茶盏盖子,樱唇半抿,轻轻吹散聚在杯口的一团热气,然后掩上盖子,稳稳放在崇祯手边。

    “皇上日夜操劳,总算是有了成效,皇上该欣慰才是,怎么反而嗟叹起来。”周皇后柔声道。

    夕照见过周皇后几次。她看起来大概与皇上差不多的年纪,身材纤弱瘦削,眉目端庄秀丽,虽贵为皇后,但日日衣着素淡,并不张扬,且对下人也是极好的。夕照刚刚调入都知监那时,曾跟着皇上来向周皇后问了一次安,周皇后赏了不少银子,又和善的叫夕照好生伺候皇上,之后每次见面,周皇后也都是笑脸相对。一来二去,对这位年轻的主母,夕照心里颇有几分好感。他候在门外,偷偷朝屋里看去,见周皇后站在崇祯身后,正为皇上捶着肩膀。夕照收回目光站好,只听屋中皇上继续说道。

    “哎……区区十万两,不过是救急。但愿今年风调雨顺,叛军莫要再闹,也愿孙承宗镇辽得法,外虏莫再进犯,给大明国,也给朕一个喘息的时间。不然若再如此两相逼迫下来,朕真是无法可想了。”皇上话音低缓,似在耳语,又似自语,句句之间,仿佛都是叹息。

    “皇上莫要悲观,”周皇后安慰道,“人言物极必反,秦地连旱多年,想来也该开始风调雨顺了。皇上对国事如此忧心操劳,老天看了,也不忍再为难下去的。”

    “哎……但愿。”崇祯停了片刻,又说道,“想想还是过去好。只需忧心自身性命,只需操劳一家吃穿。现在想来,倒是那时日子逍遥。真想回到信王府,再做一回信王去。”

    “皇上……何出此言。”捶肩声忽然停了,周皇后话语虽柔,却蓦然多出几分严肃,“皇上是大明国的天子,不可如此丧气。秦地百姓饱受战乱饥荒之苦,辽东也被皇太极虎视眈眈,皇上若一走了之,大明国该如何是好呢?”

    “朕知道。”崇祯的答话显得无奈而无力,“不过说说而已,勿要当真。”

    屋中一时静默。茶盏中热气再次聚集,薄薄的白雾从虚掩的茶杯盖下悄悄飘出。茶还热着,果然就平静不了太久。

    二

    “皇上、皇上——”

    七月,京城正是烈日当头,酷暑难耐。王承恩顾不得脸颊上汗珠颗颗滚落,急匆匆的从司礼监赶往乾清宫。

    一进南书房,王承恩嘴里喊着皇上,赶忙将手中一份折子呈上崇祯面前。夕照将折子接了来,刚刚呈给崇祯,而王承恩却不等崇祯打开阅览,便急急说道:

    “神一魁又反了!此次乱寇人数竟有三十多万,杨总督那边怕是顶不住了!”

    “什么!”崇祯一口气倒抽,凤目圆睁,呆愣一秒,连忙翻开奏折看去。只见奏折中小字密密麻麻,但内容却是只有王承恩说的那一句话。崇祯猛叹一声,将奏折往桌上一摔,站起身来,在屋中焦躁的走过来走过去。王承恩不敢多话,低弯着身子,扯起衣袖点点拭着脸上的汗水。踱了半晌,崇祯烦闷的朝王承恩挥挥袖子,王承恩便识趣的告退了。

    不消一日,朝廷上下便得知了这个消息,几天之间,奏折又在南书房的龙案上堆积成了山。当初拥护招抚政策的官员们纷纷转了话锋,将矛头一齐指向总督招抚事宜的杨鹤,就连当初那个送十万两银子去陕西的御史吴甡,也竟上了折子,认定是杨鹤力主招抚,误了大事。

    “哎……”崇祯一扔奏折,靠在椅背上。

    “皇上……”夕照刚想说点什么,却被崇祯打断。

    “这么多奏折,却未有一人提出值得借鉴的对策。推卸责任倒是如此同心协力。”崇祯闭着眼睛,揉着眉心处。

    “皇上若劳累,不如今日暂且歇息,剩下的折子留作明日再阅。”夕照在一边试探说道。

    “嗯……本本都是一样的内容,不阅也罢。”崇祯睁开眼睛,霍然起身,“走,陪朕出去走走。”

    日暮时分,暑气已有几分消散,虽无风无云,倒也不怎么闷热。崇祯出了南书房,背着手,从后门出了大殿。夕照本想着皇上是去坤宁宫,但路过坤宁宫时,崇祯只将脚步缓了一缓,却最终未作停留,直接绕过,向后宫走去。这一路上,崇祯既不赏花,也不观景,只是沉着脸,闷不吭声的大步向前走着。夕照猜不出皇上要去哪,也不敢多嘴,只得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所到之处,太监宫女们纷纷跪下,伏着身子低着头,被皇上阴郁的气场摄得大气也不敢出。

    绕过坤宁宫,穿过御花园,不知不觉间,二人已走到了皇宫后门。直到红墙完全占据视线,崇祯才如还了魂一般停住了脚步。他仰起头,将这座高高的宫门仔仔细细的扫视了一番,不知呆立了多久,才开口向夕照问道:

    “你可知,这门外是哪里。”

    见阴沉了一路的皇上心情似乎平复了些,夕照连忙殷勤回话:

    “啊、小人对宫内外构造知之甚少,还请皇上赐教。”

    “这门外便是万岁山,当年成祖修建紫禁城时曾在此处囤煤,故又称煤山。”崇祯退后几步,似乎想越过宫门,一望煤山。夕照也跟上去望,却被高墙挡住了视线,只看见一片空无一物的天。

    “万岁山山顶有一亭,名唤寿春亭。”崇祯又道,“登上寿春亭,可一眼看尽京城全貌。亭北是一片海棠园,院中饲有数只仙鹤,四月花开正茂时,仙鹤踱于繁花之间,煞是好看。朕年少时常与皇兄在彼处饮宴赏花,说来距今也有不少年头了。”崇祯忆起往事,周身那股子戾气稍稍消退,神色也随之渐渐舒缓了下来,夕照见状,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几日叛军的事没少扰着皇上心烦,国家大事非一朝一夕之功,就算一时难以解决,能有片刻忘忧总也是好的。夕照想着,忽又听崇祯一声轻叹:“哎……近些年国事繁忙,竟一次也未出过这宫门,就连万岁山都不曾去了。”

    “皇上若想去,如今天色尚还未晚。”看着皇上似有憾意的神情,夕照建议道。

    “今日罢了。”崇祯又看了一眼高高的宫墙,而后便转回身,沿着原路往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