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兵心
字体: 16 + -

第一五二章

第一五二章

时杰决定赴梁,召集起特兵中的几个首脑,经过商量,制定了个计划,决定将人员分为一明一暗,找了个体貌特征与时杰非常相似的队员化妆成时杰,走明路,时杰呢则先期秘密前往,到时候见机行事。

计划定好,时杰带了近卫连的三十人第二天就动身了,他的替身对外宣称生病了,减少公开露面的次数,先去余庆,带上作为聘礼的大批火器,随后公开赴梁。

不说替身,单说时杰,带着近卫连的三十人一路不停的向北而去。

非是一日,到了梁国边境,在左漳停留一晚,第二天进入梁国。

一入梁境,时杰便感觉出了大战将至的气氛,平民很少见到,见到最多的就是连绵的兵营,往来的运输物资的车队,看来梁国是已经做好战斗准备了。

时杰将所有队员分成十队,分散的往梁国腹地去,第三天上,便联系上第一批赴梁的特兵,带队的队长向时杰报告了此前做的工作。

现在已经探查好了一条可供秘密来往梁境的通道,接应人员已经安排到位,时杰点头称好,此刻,深入梁境,基本就断绝了与信州的消息往来,一切都要见机行事,时杰对此到不担心,他忽然有种隐形人的感觉。

时杰率众一路直奔昌都,尖刃只有插到敌人的最要害处,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这一路行来,时杰越是对梁国的了解加深。梁国的当权者确实有道,一边韬光养晦,把国家弄的兵强马壮。战备充足,又懂得审时度势,在时杰的印象里,梁国几乎没发动过什么大规模的战争,但是却是在护民军开始参与战事后,几次的战争中都稳赚不赔的。

到达顺平,这里是通往昌都的最后一个主城。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军需物资中转站,进出的平民都要接受严格的盘查。

时杰最懂的就是军队,一路所见。梁国的战争实力绝不是此前他们给世人表现的那样,真的要是对护民军发动全面战争,自己布在边境的十万部队,撑不了多久。尤其是现在护民军四面作战。内供不足的情况下,现在最要紧的是赶紧结束这种局面。

时杰决定暂时不去昌都了,就在顺平城南五里处的一个叫张家庄小镇子上住了下来,一则等待替身赶到后汇合,一边着力想想怎么化解眼下的这个局面。

接下来几天,时杰深居简出,一者,为了保密。再者也着重考虑下怎么化解眼前的局面,身边的特兵也被派四出。前后联系去了。

时杰栖身在一处路边小店里,每天就是对着一副地图端详,一连三天,也没想出啥办法来,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脑海里忽然就有了个想法。

别的势力来攻打护民军时,都知道相互结盟,为啥护民军就要独自为战呢?护民军就不能找个盟友吗!

思考到这里,时杰觉得豁然开朗,当下开始给张子敬和沈施然写信,让他们想法与吴、赵结盟,和平协议多签他几份。

和平协议是什么?那就是一张纸,签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撕毁它,国家没有实力,什么样的纸都换不来和平,国家的强大才是最好的和平协议。

时杰又给王都、李方周、刘御风写了密信,要求他们稍稍调整下目标,将打击重点放到吴赵方面,配合即将展开的与他们的和平谈判。

时杰在张家庄等待了二十天,“时杰”在梁国内务大臣范同昌的陪同下,带着一众随员到了顺平。

这些天,前期赶到梁国的特兵指挥已经全部联系上了,知道了时杰已经藏身的地方,各处的情报也汇总过来。

首先是吴国,李方周在答应放出他们被围困的军队后,又归还了他们八座被护民军攻占的城市,吴国首先宣布与护民军签署永不侵犯协议,并且随之签订同盟协议,将兵力转攻英族和梁国边境,随后,赵国也步其后尘,一样和护民军签署了两份条约,不管他们背地里搞什么,明面上都将和护民军对峙的军队转向英族和梁国边境。

如此一来,梁国再想专注的对付护民军也不可能了,他必须得分兵布防,还不能指责护民军,怎么说现在是要和护民军和亲的,你要指责,护民军就会说:我们都是亲戚关系了,你们怕什么?

先期派往昌都的情报人员给时杰报来个消息:自打“时杰”入了梁境,梁国王便在昌都城北一处军营旁大兴土木,着力修建一处豪宅,对外称是给公主完婚时使用的,与之同期进行的是,将建筑周边的所有民宅全部迁走,又在周边修建了两处兵营。

时杰得到这消息,对旁人笑道:看来梁国是想将我软禁在那里了!

同时时杰奇怪的是,他秘密派往昌都的方村传回消息,就是他们自到了昌都,就没见到过那个梁冰,多方打探,也没任何消息,就好像突然之间就人家蒸发了。

时杰也没心思考虑梁冰去了哪里,他现在要想法如何脱身了,既然形势发展到这里,再去昌都就没有意义了,考虑了一天,想出个办法,知会各部,依令而行。

新元八年三月十四日,护民军统帅时杰在亲赴梁国迎娶公主的途中,在过了顺平百多里的地方遇袭,随行的梁国内务大臣范世昌及两名王族近亲等三十余名随员殒命,时杰和几个随行人员生死不明。

这个消息传出,护民军境内是举国哗然,军政首脑一致推选张子敬暂为护民军最高统帅,从上到下声讨梁国,务必给个说法,否则既是倾国之战。

梁国哪有什么说法,他们也想不出能有什么说法,就在时杰遇袭的消息传出的第五天,护民军就宣布与梁国开战,同一时间,吴国和赵国也指责梁国背信弃义,行小人之径,手段极其卑劣的谋害一方统帅,与护民军同日宣布对梁开战。

梁国浑身是嘴也说不清了,本来就是吗,你说和亲,人家一方的最高首领亲自来了,到了你们腹地,人就不明不白的没了,到哪里也站不住理。

梁国是要对护民军作战,但是此时开战,在道义上就居于弱势了,言不正则名不顺,你理亏在前,人家行的就是正义之师,梁国在气势上就弱了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