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兵心
字体: 16 + -

第五十九章

    说到对李泽源作战,此前时杰制定战略时,根本没考虑到眼下的这个局面,不但要对付李泽源,还得先解决粮食问题,几种制定好的策略显然不适用了。()

    与会的指挥员也听到刚才的话,王都思考一会儿道:“时帅,眼下,我们是不是先从李泽源手里夺点粮食?”

    一句话点醒时杰,对啊,哪个地方都能缺粮食,但是一个成功的势力是不可能没有军粮储备的。

    “你有什么计划吗?”

    “我在肃州驻防时,曾和张军长交流过李泽源那边的军力部署情况,我们初步查明,李泽源北方战区的军粮储备是设在安抚城,我们是不是想法在那里展开行动。”时杰吩咐人展开地图,众人围拢过来,王都指着地图简单讲解了一下。

    李泽源北方战线处于一线的有三个大的主城,自东往西依次是余德、余庆、余晋,加上宋国在易江西岸控制的奉节,与护民军的四个南线主城平行对位,安抚位于余德侧后,要想对安抚展开行动,必须要拿下余德,但要是正面进攻余德,就相当于展开了对李泽源的决战,当下的情况,护民军是没有条件与敌展开决战的。

    “李泽源的北线兵力有多少?”

    李方周在这里驻扎时久,最有发言权,接口道:“李泽源的正规野战兵力大约在十三万到十五万,却因为东、南连接着陈、宋两国,兵力重点也是放在了那两边,这边的兵力不会超过四万。”

    “以前元阁朗攻打过这几个城市吗?”

    “怎么没打过,李泽源的北线就这三个主城,只要拿下一处就能动摇整个北线的防御,李泽源也知道这点,这三个主城都是本着军事要塞的战略思想建设的,假如有一万人防守,没有四万以上的兵力根本打不下来,以前元军几乎每年都要打上一两次,但效果很不明显,白白损兵折将。”

    一个好的战略构想可能会脑门一拍就出现了,但是具体的战术实施可不是拍两下脑门就有的,必须是考虑周到,经得住推敲的。

    当下,众人指点地图,各抒己见,研究制定可行的计划。

    时杰没有参与讨论,说实话,这个计划的雏形已经在脑子里成型,他一边听着众将讨论,一边从他们谈话中找到可以完善自己计划的地方。

    讨论的最后结果和时杰的预想一样,这场仗必须采用突袭,大部队不可能不为人知的越过余德防线。

    诸位说了,要是能突袭成功,元阁朗一伙都是吃闲饭的,怎么会想不到,不要忘了,护民军可是掌握了这个时代威力最大的武器,同样是一千人作战,你认为手拿传统冷兵器的能和持有火器的护民军想比吗?

    时杰计划基本成型,轻轻的敲击几下桌子,众人停止讨论,望向时杰。

    “我想到个计划,现在说出来,大家一起看看还有什么考虑不到的地方,首先我会亲自带领特兵担任突袭安抚的任务,张子敬的一师,王都的第二师,李方周的第三师,刘御风的第四师,每个师抽调两个团组成余德前进兵团,由张子敬负责全权指挥,目的就是牵制住余德的守军,若是他们敢出城,就将他们歼灭于城外,同时也要做好接应我们的准备,你们各师师长负责指挥留守部队,王任,你率两个团沿江南下,进到肃州东南,负责监视奉节的宋军,据我判断,此刻元阁朗就滞留在那里,你的任务就是接手肃州防务,监视他们,不让他们趁机捣乱,王都,你的师有两个骑兵团,对面也没有李泽源的主城,王任的部队到达后,你即刻组织骑兵利用宋军和李军分属不同阵营的机会,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赶到安抚与我回合,大家讨论下,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众将参看着地图,结合时杰的计划,纷纷在脑海里推演战役进程,王都道:“这个战役的关键是突袭部队能不能打开安抚城的防御……”他说到这里,才想到是时杰亲自指挥的,忙住口不言,在护民军所有将士心里,没有时杰办不到的事,对时杰都有一种“敬神”的崇拜。

    时杰见众将领会了计划,继续道:“今天是八月二十四日,我要求各部务必于八月三十日前完成战役部署,此战,为了保证战役的突然性,各部行动前,要把消息控制在最小的可知范围之内。”众将领命,纷纷告辞离开,奔赴各地,展开部署。

    时杰命人将战役构想和可能的几个变数,整理成书面形式,派专人送往金阳,面交张子敬,说的再好,计划的再周详,施行起来,还要看临场的指挥员,这就是古语所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众人走后,时杰也没赶去看妻子,而是在刘靖平的陪同下前往护民军新建的兵工厂视察。

    一行人快马奔行了半个小时,到达信州北面的一处三面环山,一处可以通行的小山口,要说这大平原上找这种地形也是不容易。

    三面的小山高不过三几百米,所有的树木全部被清除,着眼处就是一顶挨一顶的简易房,刘靖平解释这是给守卫的士兵居住的,此刻的兵工厂守卫数量近四千。

    时杰和刘靖平下马往里走,守卫更是严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不为过,终守卫见到时杰,纷纷敬礼,时杰奇怪的是守卫们的年纪可都是不小了,其中更有多人更像是似曾相识的感觉,刘靖平又过来解释,这里的守卫,战斗力不是很强,但是大部分都是东山城里出来的,忠诚方面可以放心。

    其实时杰的本意是看看各种火器的生产情况,尤其是新式炮弹的研发情况,如果能够研发出来,无疑是一种攻城利器,就算强攻余德,都不是困难。

    接待时杰的兵工厂负责人一一解答着时杰的问题,当说起目前兵工厂由于原料缺乏,很多车间都停止了生产,比如耗费金属大户的火炮,现在的重点只是集中所有资源研发时杰写的那些新东西,时杰想想这也不是坏事,反正现在能生产的东西都是原始产品,早晚要淘汰,不如直接生产科技含量更高的。

    一行人渐渐行到山谷最里边,刘靖平等人驻足不前,时杰忙问原因,刘靖平道:“这是我们所有人决议通过的,这道门里是火药研制和生产的地方,是护民军最重要的机密,除了时帅一人,任何人不得自由进入,里面的人终生也不能出来。”

    时杰初听此言,第一个念头是气愤,这种有欠人道的决议怎么能通过,随即是一种无奈,这种方法也许就是最能保证技术不外泄的方法。

    刘靖平也看出了时杰的意思,解释道:“时帅也是怪这方法有欠人和,但也是一种无奈之举,你不知道,现在来我们信州的商队中,想探知火器秘密的人太多了,有些人为了得到火药的制作方法,更是无所不用其极,让人防不胜防。”

    时杰能体会到通过这条法令时众人的心情,当下参观兵工厂的热情也淡了下去,扭头往外走,他自觉无法面对里面的人,他将来得空,必须找到一种保密方法,替除这种没有人道的法令。